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03-11陈克正吕万翔
陈克正 吕万翔
摘要: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亟须提升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为遵循,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一方面要明确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坚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科专业质量、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以助力学院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本文基于对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剖析,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探索;实践
1.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目标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的工作目标主要是培养相关人才和制定运行保障措施。
首先,要提高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立足点,以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为主体,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对接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学习实训内容的开发,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和基地。
最后,制定产业学院建设运行保障措施。探索政府搭台、产教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明确学校、政府和企业等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契约关系,建立相对独立的学院运行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另外,高校应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础上进行拓展,与企业共建先进的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整合校企双方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平台、学术、技术积累而设立的、具有引领学校新工科建设意义的创新型教学机构,是连接教育链和产业链的系统。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是构建多主体参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模式”。人工智能是新时代衍生的交叉学科,是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的重要途径。面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机遇,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有效地解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诸多难题,以人工智能带动工科类专业群共同发展,进一步彰显校企一体化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1]。
本文从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校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出发,瞄准、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重点任务;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导向,创新合作类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相关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需求,探索具有青科大特色的校企融合发展之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着力解决如何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组织决策、协同创新、共担共赢、质量评价、运行纠偏等有关管理和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多元主体的责权利边界,构建能够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共建共管共享治理体系,解决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產业学院办学体制的问题。
2.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高校发展人工智能的“落脚点”是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精准化智能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现阶段,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在数量上迅速增加,但这些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方案是否贴近经济社会实际需求,应该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人工智能学院与传统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突出“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这也是人工智能学院发展的特色。本建设方案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定位,采取“校政企融合、学科交叉、多方协同”的办学模式,多方“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完善基本架构,在专业建设、教研教改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科技孵化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的相关实施方案有以下几点:
2.1 根据相关需求,探索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区域内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需求,以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数理学院等为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属于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主要是依托以上4个学院的相关专业,比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然后与企业联合成立的一种虚拟学院,它不是一个那种传统的实体学院,类似于一个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研究院,主要面向的是校企合作。就好比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学院、文学院、政治学研究院各自拿出一个专业,然后联合湖北省档案馆成立了一个文献研究产业学院这种类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相关教学科研团队,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中外合作办学机制,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应用学科交叉专业或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国外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
2.2 广泛深入开展社会调研,为优化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撑
加强产业发展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人才需求状况及趋势的调研,以多种形式对建立产业学院、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相关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调研,为产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2.3 树立新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适时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辅修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4 制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现有新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各专业目前培养方案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技术的结合点,制定出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结合生产流程的应用实验课程和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打造适合“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教育要求的特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2.5 更新相关人才知识体系,建设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
更新工程技术等相关人才知识体系,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根据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新型课程、研发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编写教材。
2.6 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贯穿式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与百度、软控股份、万华化学、海信集团等企业合作,规划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系列教材,构建贯穿式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打造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营造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教育的学、研、创开放融合新生态。
2.7 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夯实专业建设团队和教学团队,实施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建立学校教师和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产业学院任教,派遣学校相关专业一线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着力培养能满足产业学院教学需要的“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2.8 建设共享共用的先进实验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融合实训体系
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好的实验室建设是前提和基础。专业实训基地不仅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加速意义,也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企业行业能力的重要窗口,是吸引企业前来合作的重要载体。在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实训室的用途更为广泛,是集理论、实践、研发以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平台,是践行开放办学理念的载体。对学校来讲,其主要用途不仅在于教与学,而且在于师资队伍培养和技术积累水平提升。对企业来讲,应具备创新孵化功能,为整个产业链提供工程实践环境。尽管现今教育发展迅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但与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综合办学实力仍显不足。前期应是政府投入,然后才是政府“搭台”、学校和企业“唱戏”,大部分高校亟须“筑巢引凤”,建设规格高、使用率高的实验实训室。
2.9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内部机制进行完善,为校企合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打好牢固基础。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高校要针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要想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合作双方都必须要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高职院校不能只思考如何通过合作的企业获得教育资金和教育资源投入,还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对企业的需求和利益加以考虑,找准企业利益诉求,让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真切获得利益和实惠。这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构建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共赢的局面,这是校企能够长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分配制度改革与内部人事管理进行深化,针对教师联系企业的具体责任建立完整的制度并予以落实,真正实行绩效改革,针对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通过机制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服务于社会建设以及企业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校企合作内部环境,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于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不紧密、不长久的情况[3],笔者认为提升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预期效果,关键是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帮扶企业,以此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高校与企业合作,要彻底转变一味从企业获取利益的思路,而是要更多考虑如何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创造价值。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班培养、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校企共同创新、专业共同建设、人才共同培养、团队共同成长、资源共同享用的“五共”协同育人模式,最终实现互利双赢[4]。
3.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意义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以创新现代产业学院的管理新模式,打造一套以行业职业胜任力模型为目标、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区域产业经济的校政企融合发展新路径,实践多种类型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打造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应用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3.1 创新管理体系,推进产业学院项目化建设
探索政府搭建平台、校企深度参与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发展模式,逐步建设实体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完善产业学院办学机制和管理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典范,并推进产业学院项目化建设[5]。
3.2 对接发展战略,推动校政企深度融合发展
以青岛科技大学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例,围绕人工智能与山东青岛产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需求,在学校具有学科优势的智能化工、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领域,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依托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团队,以数据为中心、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学科交叉、校政企深度合作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与产业经济跨界融合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之路。青岛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已经与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锂电池、橡塑等行业实现成果转化。
3.3 创新培养模式,契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以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契机,学校加强了面向区域产业经济,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行业特色明显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淄博市、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教科产融合基地,结合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和经验,多次举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秉承现代、生态、创新和传承的设计理念,推动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了深度融合,从而探索出一条借助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强化校地合作深度力度,深度参与城市行业企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设之路。
3.4 校企共建,構建产教融合根据地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下应对新一轮职教改革的战略行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或单一企业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作用,在不同产业领域助力多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实现多企业、多元化合作,促进学校工科专业布局优化,从而达到新工科各个专业的全面发展[6]。
结语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打造校企深度合作新范式,专业建设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实际,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员工培训等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企业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资源,竞争力得以增强,校企合作质量持续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作为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培养适用于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锋,邹翠兰,孙锋申,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校企合作中的企业主体地位——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思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6):12-13.
[2]陆勇,方海林.产业学院对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 36(6):15-20.
[3]隋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9(10):120-121.
[4]林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资讯,2020,18(35):228-230.
[5]张连绪,韩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13(2):1-4.
[6]李佳洋,范立南.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6):7-8.
作者简介:陈克正,博士,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吕万翔,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