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3-03-10李学林刘萌萌

邓小平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人民出版社北京

李学林 刘萌萌

习近平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 年5 月30 日。教育历来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深受长期战乱影响的西南地区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排除重重困难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开创了西南教育事业新局面。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推动西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路径与经验,对于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统筹安排部署,恢复和发展西南地区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南地区作为旧中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区域,学校教育起点低,人力物力资源都极为匮乏。就拿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省来说,1949 年仅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1 万所,在校学生154.6 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在20%左右。①涂文涛:《奠基四川腾飞之路——新中国60 年四川教育发展实践与探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第4 期。同时,由于蒋介石逃离大陆前将西南地区作为最后一块反攻基地,导致这里国民党残余势力一度十分猖獗,匪患严重,民生凋敝,不少学校被迫停办。要改变西南地区的落后状态,急需恢复发展教育事业,让更多孩子有书可读,并迅速提升广大民众的教育文化水平。邓小平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以后,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统筹安排部署,有效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和发展了西南地区教育事业。

(一)开源节流,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难题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大型企业极少,税收主要靠收益不高的农业,同时又不得不养活大量旧政权遗留下来的军政人员,这就导致本地财政难以为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经费。为了能从财政方面为发展教育文化及改善民生等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亲自主管西南财政工作的邓小平采取了尽量减少财政支出的办法,要求体制内工作人员最大限度节省开支,检查一下自己“用水电、住房子有没有浪费?用纸浪费没有”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6 页。,在各方面提倡节约。同时,他要求机关人员和国企员工在工资待遇上要本着“暂时勉强维持”的心态,“不能高于过去的薪资”,国营企业的工资不能高于而只能低于私营企业的薪资,“此地工资不能高于外地”。③《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 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工资总体上只降不升的大政策下,为了支持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邓小平还要求改善高水平教育人才的待遇,适当提升其工资水平。他指出,西南地区教授薪水还比较低,因此“可以按实际情况核加一点”④《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 页。。工资政策上的一降一升,反映出邓小平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决心。

面对西南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在经费上的困难,邓小平不仅采取了“节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来为发展教育事业“开源”,发动西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来办教育,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大部分经费,较为完满地解决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难题。在当时初高中入学率还相当低的情况下,解决小学教育经费是西南地区发展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对此,在1951 年1 月召开的西南区宣传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给与会者们算了一笔细账:在废除旧中国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由乡绅把持的提供教育经费的学田的情况下,全西南区小学教育需要的总经费是6 亿斤米①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政府一度将大米、小米作为工资和办公经费、财政收支的计量单位。,办一所初级复式小学的年经费开支不过4000 斤米。拿3000 人来负担这个小学的费用,每人每年出1~1.5 斤米,因此,这个小学“农民办得起”。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他要求全西南区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开农民代表会来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小学教育经费问题。只要发动农民群众,看起来总数巨大的6 亿斤小学教育经费问题,“分摊到各乡去就解决了”③《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这样一来,在不会给广大农民群众增加过重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一度严重困扰西南地区党政机关的教育经费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团结大量有学问、有能力的教育人才

在邓小平看来,解决西南地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而不是物。他指出,“学校教育的困难在于教育改革,不在于经费”,而“最大的问题是方针,而方针在于能不能团结教育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④《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思想政治状况来看,由于受旧中国教育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界除少数思想进步人士以外,多数人属于思想政治方面的中间分子。同时,西南地区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蒋介石把此地域作为反攻基地,云、贵、川等省的学校教员中还混有一些坏分子甚至特务。

在分析了西南地区教育界当时的思想政治情况后,邓小平指出,“现在的情况是进步分子被孤立”,而我们在工作中依靠的少数积极分子,“又往往是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本事不大的人,那些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却丢掉了”。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他以当时重庆大学知名学者张洪沅教授的待遇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张洪沅教授是全国有名的高水平化学专家,本应享受中央规定的1200 斤米的待遇。然而在当他本人主动降低标准提出只要1000 斤米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不但没有为其提高一些,反而降低其待遇,仅仅评了900 斤米的工资。邓小平批评了这一错误做法,认为要从建设新中国的高度考虑问题,学校教育仅依靠国民党统治时期有威信的民主教授不够,需要有本事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他明确指出:“要解决学校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团结大量有学问有能力的教授,这是检查工作的标准。”⑥《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

根据这种情况,邓小平要求相关部门要团结大量有学问、有能力的中间分子,孤立打击坏分子。他认为要解决学校的问题,始终要把宣传教育放到第一位,“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团结中间群众”,要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不能让“有技术有学问的人,抱着为吃饭不得已而教书的情绪”。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7 页。同时,鉴于学校师生的特殊情况,他还明确指出,公安部门不能像对待其他部门一样,过多采取到学校去“调查抓人的做法”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6 页。。 这些重要指示对于解决西南地区教育界的团结问题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学校教育改革工作,充分调动了发展学校教育的积极因素。

(三)统一部署西南高校院系调整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1949 年,当时全国仅205 所高等院校,四川共有36 所。虽然四川在学校的数量上算是较多的,但在校生仅9179 人,其中四川大学就有5000 多人,其余院校除华西协和大学等校以外,规模都很小,有的甚至只有几十个学生。同时,私立院校达24 所,水平相差很大。③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140 页。云南、贵州两省高校数量都很少。为了与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同步,在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西南军政委员会也根据本地高校的实际情况,统一部署该地区的第一轮院系调整工作:对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国民党时期的10 多所公立院校,采取维持原状的办法,全部接管下来,改为人民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对于西南地区的私立院校,制定了“积极支持、重点补助、逐步改造”的方针,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教学质量较好、专业为国家所需的院校,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并设“人民奖学金”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15 页。;对办学水平很差、政治立场反动的院校,则予以取缔;对教会私立大学,因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则收回改办为人民政府管理的公立院校。

经过院系调整,西南地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在稳定中得到提高。同时,鉴于西南地区大多数成人均为文盲半文盲的状况,邓小平等西南局领导把开展以识字、文化知识补充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扫盲工作放到突出地位,在短时期内开办了大量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学校,并尽快使教学活动走向正轨。

综上所述,在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的高度重视和统一安排部署下,短短一年时间西南教育工作就取得了不小成就。1951 年初,邓小平在总结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时,充分肯定了全区文教工作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全区高等学校经第一次西南区高等教育会议后,已逐步地调整和改进,中小学学生人数已比上期增加,许多停办的小学开始恢复并有增加。创办了工农学校、职工业余学校、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并努力使之正规化。”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01 页。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发展西南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始终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诸多因素导致教学秩序遭到破坏、生源状况不稳定、师资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面对教育系统的复杂局面,邓小平批评了部分党员干部不重视开展教育工作的现象,要求搞好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一)要求党的干部主动管理教育文化工作

针对客观上因匪患严重而导致当时西南地区不少小学被迫停办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要从党的干部的主观思想状况上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不能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应该主动管理教育文化工作。他认为造成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干部不闻不问,如果管一下就不会这样。这个问题不好好解决,人家会说共产党只讲‘武’化,不讲文化”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95 页。。因此,他明确要求中共中央西南局要把“组织、教育青年学生和团结文化教育界,管好学校教育工作”③《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56 页。作为城市工作的五项重要任务之一。

在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方面,邓小平首先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改变大学、中学党员人数太少的现状,抽调一批党员与积极分子进来,配备在学校的各个关键性岗位上,掌握学校工作的主动权,及时把握学校的状况。他明确要求,中共中央西南局“坚决调一批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到大中学校去,首先到中等学校去担任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或政治教员等项职务,领导思想改造运动,摸清学校情况”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14 页。。经过较短时间的人员调整,西南地区教育系统的党组织领导工作得到了落实,为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加强文化教育工作上,邓小平要求党组织必须对学校教育工作“谨慎而及时地进行必要改革”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07 页。,组织学习运动,要“树立教员、学生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及国家建设相结合”⑥《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07 页。。同时,还要紧密联系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搞好政治学习活动,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感,“要结合抗美援朝运动,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影响,继续开展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⑦《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07 页。。经过这次大规模的学习运动,西南地区广大师生的政治觉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敦促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整治教育乱象,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任务极其艰巨,要教育改造60 万原国民党军队,发动7000 多万民众中的90%即6000 万基本群众,还要承担剿匪与平叛任务。这些任务基本上只能靠60 万部队来完成。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4-25 页。要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情况复杂的西南地区开展革命和建设工作,可用的人手是极度缺乏的。因此,抽调教师和正在读书的大学生、高中生直接进机关、部队工作的现象一度非常普遍。这样的做法直接使西南地区近四分之一的中学生与大学生未能完成学业,还直接导致西南高校生源严重不足。“1951 年上学期西南区大、中学校在校生人数,比前一学期减少了23%……1951 年暑期,西南区大专院校需招生11000 人,而同期全区高中毕业生仅有6000 余人。”②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邓小平与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111-112页。此外,邓小平还从中共云南省委、川西区委呈送的有关当地学校教育存在严重混乱情况的汇报中得知,西南地区的一些政府部门、机关团体还往往给当地大中小学学生与教师们布置各种临时性任务,随便让学生停课参加游行等各种活动,大量占用其时间,导致教师陷入疲劳状态之中,产生不满情绪,在校学生也难以安心读书学习,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计划。③《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90、998 页。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现象还使学生出现了“晚出不如早出”的思想,造成了本地区学校教育严重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

尽管造成西南地区学校教育混乱现象的一些原因有明显的被迫性质,但因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阻碍青少年成长的大问题,引起了邓小平的强烈不满。他迅速出手,强调要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与干预下,紧急整治各种乱象,迅速恢复西南地区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951 年6 月,他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方面的混乱状态必须结束。严格禁止随便招生,一切经过人事部和党的组织部。”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90 页。不仅如此,对于在师生中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的事实,邓小平敦促有关方面要坚决进行纠正:妥善处理好被乱招、乱调的学生,采取从全局来说明道理与听取本人志愿的方式,“对学过一年以上的以及分配工作不适当的,动员回去学习或分到对口业务岗位上去”⑤《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92 页。;要切实减少给教师带来的负担,为其搞好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员的活动要减少,领导要帮助其教好书”①《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92 页。。西南局发布《关于学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针对任意调走在校学生参加工作、任意动员在校学生参加各种突击工作等混乱现象要及时纠偏,不许任何方面私自动员在校学生参加工作。在学生自觉自愿且不妨碍正课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假期假日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工人、农民或其他人民群众中去进行某些宣传教育活动等。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第6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2-4页。

不久,邓小平在致电毛泽东和党中央对西南局的工作情况所做的汇报中,就特别突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混乱状态问题,他将其作为当前需要着重注意解决的两个问题之一,并且毫不回避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学校教育中首先是乱招、乱调,学生中的混乱状态实际上已引起了广大师生群众的不满和不安。”③《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69 页。毛泽东高度赞扬了这个汇报,回电说:“你给中央的报告很好。”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96 页。

(三)在“三反”运动中重视加强党的领导,既对准斗争目标又注意保护教育人才,维持学校稳定

在学校开展政治运动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十分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准确掌握相关政策,既解决问题,又尽力保护学校的知识分子,尽量不造成对教学秩序的冲击,维持学校稳定。1952 年1 月,中共中央下达了在全国范围内限期发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斗争的指示。当月,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发出《关于学校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对学校开展“三反”运动的问题作了周密部署。这一指示明确要求,中学在原则上不开展“三反”运动,大学已经开展“三反”的也可以推迟,以避免陷入混乱被动的局面。对于已经开展“三反”运动的学校,提出了几条具体要求:首先,必须加强党对本学校开展“三反”运动的领导,“每校必须有一个确能掌握政策的得力的党员干部作指挥官”⑤《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统一领导这一工作;其次,必须保护好学校人才,“对教授、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采取保护政策”⑥《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再次,必须避免在学校的“三反”运动中采取过激的手段,“禁止简单粗暴和斗争地主、恶霸方式”⑦《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最后,必须把握好工作方式、对准工作对象,学校“三反”运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深入思想动员,反复交代政策”⑧《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学校“三反”运动的工作对象“应该是有贪污事实的财务、行政人员及混入教育界的贪污分子”①《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同时,为了解决学校“三反”运动的实际问题,这一指示还动员学校普通群众参与坦白检举,“在一般人员中可进行坦白检举运动,以清除学校贪污腐化空气,树立正气”②《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35 页。。

为了加强党对学校“三反”运动的领导,1952 年3 月13 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中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将高等学校中的“三反”运动作为一场极其具体、深刻和有效的思想改造运动,同时还提出了高校开展这一运动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同年4 月15 日,邓小平签发了关于重庆大学“三反”运动相关情况的通报。该通报指出,重庆大学“三反”运动基本结束,“已转入以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为中心的运动,以便在教师学生中清除资产阶级思想,为进行彻底的思想改造与教育事业的改革打好基础”③《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51 页。。不久,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局会议,要求宣传部立即派人到大学去对正在进行的“三反”运动严加控制,特别是对已经在运动中发生混乱的相关学校,必须“进行检查,了解情况,整顿队伍”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1053 页。,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如何进行“三反”运动的办法。

在邓小平的主持领导下,西南局在学校开展“三反”运动既达到了清查学校里的贪污分子、净化校园风气的目的,又尽力避免和及时制止“三反”运动带来的混乱,把矛头对准与运动相关的人员,保护学校宝贵人才不受无辜伤害,维护了校园正常教学秩序。按照西南局的有关指示,西南地区教育界不仅圆满完成了学校“三反”工作的任务,使广大师生接受了相关教育,也为西南教育界下一步开展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事业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在推动西南教育事业发展中,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不仅扫除了种种不利于西南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整顿了各种乱象,改善了学校教育环境,而且在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提供政策支持,使教育工作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西南教育事业呈现出崭新局面。

三、立足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西南民族教育事业

西南地区面积广大,在邓小平主政时期包括云南、贵州、重庆,西藏、西康以及川东、川西、川南、川北等多个省(区)级行政区域。在西南局直接管辖的人口中,藏、彝、苗等数十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大约2000 万,占西南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①黄钰、郎维伟:《家国同构:西南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 年第4 期。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十分辽阔,除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与黔北地区基本为汉族人口以外,其余地域均为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占西南地区总面积的80%以上。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行政区,西南地区情况复杂,“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②《邓小平文选》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161 页。。为此,他高度重视西南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西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一)积极筹办民族学院

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中,邓小平把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师资缺乏等因素,导致民族教育十分落后,严重缺乏有文化的人才。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地区的民族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突出的短板。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南少数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建设,需要通过民族教育迅速培养出大量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干部与技术人才。

考虑到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要,邓小平积极主张筹办民族学院。1950 年7 月21 日,邓小平在欢迎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指出,“应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一些教育事业,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去办学校”,“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③《邓小平文选》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168 页。他当时感到搞民族教育的最大困难,还是缺乏能教课的教员。为了提高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建设急需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在当时财政非常困难、师资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邓小平决定在西南地区创立三所民族学院,即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和贵州民族学院。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已经调离,在邓小平作为代主席主持的多次西南军政委员会会议上,创办民族学院的事项都被列为会议议程,相关工作迅速得到落实。不到一年时间,西南地区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西南民族学院就举办了首期开学典礼,开始为西南地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邓小平欣然为西南民族学院题词勉励各族学员:“各民族兄弟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幸福的新中国。”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987-988 页。

(二)关心民族学院教育中的民族政策、教育内容及宣传报道等问题

邓小平十分关心西南地区民族学院教育中的民族政策、教育内容及宣传报道等问题。他特别关注在民族学院的教育中怎样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问题。在当时的几个民族学院中,校方根据学员们的政治表现已经开除了一些有政治问题的学员。对此,邓小平首先肯定了这一工作,认为这些民族学院对一些有政治问题的人进行处理是必要的。但同时他又从此事对民族团结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战略高度进行考虑,及时提醒说,这些被处理的学员往往是少数民族中的上层分子,因此“处理时需要非常慎重”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4 页。。对于受到处理但还未毕业的那一部分学生,他建议要在加强教育的同时给予毕业,他相信这些犯过错误的学生在工作后是可以取得进步的。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6 页。在邓小平看来,在民族院校要搞好民族团结,除了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还必须在不同民族的学员中树立良好的风气,那就是“各民族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风气”③《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7 页。。按照邓小平的重要指示,西南地区民族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出发,坚决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搞好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重点,促进民族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在西南民族院校的教育内容上,邓小平从培养“热爱祖国、联系群众、懂得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的目的出发,首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特别是“充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器”,这样才能在回到本民族地区开展工作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④《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7 页。同时,在邓小平看来,民族院校的政治教育内容要紧紧围绕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当时民族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民族团结问题,而不是阶级斗争问题,因此不能将民族院校与一般院校的政治教育内容简单地等同起来,必须调整民族院校政治教育中不符合实际的内容。他特别强调:“所谓‘阶级认识’,以后还是不要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6 页。这些重要指示对于提高民族院校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纠正当时西南地区民族教育中存在的脱离民族工作实际的错误倾向,增强民族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强调要加强对民族学院及学员活动的宣传报道。他认为,由于西南是多民族地区,有关党和政府开展民族教育的信息就具有特殊影响力,有利于改善各民族同胞的政治认同状况,增强西南地区民族团结,维护西南边疆的稳定,因此应该加强对西南地区几所民族学院及其学员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他明确批评了当时的新闻舆论部门在这一方面工作上存在的不足,指出:“我们的报纸对于民族学院的开学、毕业情况没有宣传,这样不好。”⑥《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6 页。他指示相关部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几个学院的开学、毕业情况,以后要注意报道”⑦《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386 页。。

(三)解决民族教育中遇到的难题

开展西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文字问题。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由于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当时尚未形成本民族的文字,这就必然造成民族教育的沟通障碍。正是因为部分学员所在的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云南民族学院在创办之初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对此,邓小平指出,“如何形成各民族文字的问题,将来一定要解决,也一定能够解决,这只是时间问题。”①《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67 页。但是,形成一个民族的文字,毕竟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探索的。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在眼前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文字的问题?邓小平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在民族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始要先学点汉文,经过它作桥梁,来弥补各民族文字之不足”②《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67 页。。实践证明,将文字系统十分成熟的汉语作为中介,以此作为尚未形成文字的少数民族学员的信息交流工具,对于解决一度严重困扰西南民族教育的文字问题是极为有效的。

邓小平主持筹办的这三所最早成立的具有西南民族特色的高校,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为西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西南三所民族学院第一期共招收学生1461 名,包括藏、彝、苗、傣等几十个民族。③中共茂县地委:《民族工作文件汇编》第2 辑,1953 年1 月10 日,第44 页。这些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少数留校工作,部分送去北京、重庆等地工作,其余大部分都回到云南、贵州、西康等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在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藏以后,西南民族高等教育也开始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民族学院的创办,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仅缓解了西南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问题,振兴了地区文化事业,还密切了少数民族与党、政府的关系,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边疆的繁荣。

在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的艰辛努力下,“到1952 年10 月,西南全区已有公立和私立民族小学694 所,学生超过20 万人;有各类中学19 所,学生9859 人。在少数民族区域内参加农民业余学校学习的各族同胞约13 万人。”④四川省档案馆:《西南军委员会纪事》(内部资料性图书准印证川新出内(2001)字第34号),第324 页。这大大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其他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人民出版社北京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北京,北京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