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兴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

2023-03-10邹付碧

四川蚕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东兴区桑椹蚕农

邹付碧

(东兴区桑蚕茧服务中心,四川 内江 641000)

内江市东兴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沱江流域中游,成渝之心,平均海拔405.4 m,区域面积1181 km2,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以中丘中谷、浅丘宽谷为主,丘陵占83.00%,山地占11.84%。境内年平均气温17.2℃,年最高温度37.2℃,极端最高气温43.8℃,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降水量927 mm,适合栽桑养蚕。近年来,东兴区把蚕桑连续纳入五年规划,作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奋力做强做优蚕桑产业,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蚕桑实践新篇章。立足当前,如何推动全区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促进蚕桑提质增效值得深思。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基础

内江市自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就设有蚕业管理机构,清末民初东兴区就开始栽桑养蚕并创建丝厂,现已发展成为国家“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县,是四川省30 个蚕桑重点县之一。全区现有桑园4 万亩(0.27 万hm2),其中果桑1 万亩(0.07 万hm2)。蚕桑镇14 个,其中蚕桑重点镇5 个;蚕桑村85 个,其中蚕桑重点村33 个。2022年,全年养蚕3.0 万张,产茧1 540 t,蚕农蚕桑收入1.23 亿元(其中蚕茧收入7 037 万元,蚕桑综合利用收入5 280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产桑园面积、发种量、养蚕量、单产量、单产值、总产值等指标居全市第一。

全区拥有小蚕共育室31 个,1 800 m2,其中村集体经济智能共育室2 个,290 m2,共育面达100%。标准化钢架养蚕大棚4.6 万m2;纸板方格蔟上蔟覆盖率达95%;推广升降式蚕台、升温补湿器、机动喷雾器、采茧机、旋耕机、桑枝剪伐机、桑枝粉碎机等若干。实现年养蚕7 批次。

1.2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辖区内有蚕桑龙头企业——内江市松林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 406 万元,总资产3.3 亿元,员工560 人。该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经营龙头企业,重磅绸享誉丝绸界,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名,拥有“松林三棵松树图案”“S28”中国丝绸产品名牌商标,并在印度注册。其子公司内江市松林蚕业有限公司,拥有蚕茧收烘站5 个。另有蚕桑农业公司1 家、专业合作社24 个、家庭农场5 户。带动蚕农7 000 余户。

1.3 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体系

全区现有蚕桑技术人员93 人,其中区桑蚕茧服务中心21 人、内江市松林蚕业有限公司14人、镇蚕桑站25 人、村蚕桑技术人员33 人。另东兴区蚕桑协会5 人,共育户23 户,形成了“公司+专合社+共育户+农户”相互联结依托、蚕桑协会为纽带、区镇村技术员为骨干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东兴区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不断引进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型省力机具。

1.4 资源综合利用

为提高桑园的利用率,在田家、双桥等基地乡镇推广“桑-粮”“桑-天冬”“桑-菜”等间种套作模式。冬闲季节种植桑枝食用菌,将冬季修剪后的桑枝粉碎作为生产食用菌的主要原料,在双桥、双才等基地乡镇试种成功,有平菇、羊肚菌等种类。发展果叶兼用桑,在全区推广了“无核大十”“嘉陵30 号”等果叶兼用桑品种,既产桑果又养蚕。支持有关企业、专合社发展桑叶茶、桑椹干、桑椹酒、桑椹膏等产品,金椹元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蜜金椹”桑椹干商标,元先桥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甜诚缘”蚕丝被、“元先桥”桑椹干、“元先桥”桑叶茶等商标。

2 面临的问题

2.1 政府奖励政策 “一补了之”

为了激发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东兴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助政策。新栽桑园、新建蚕房(棚)、蚕需物资等补贴标准,最高时近乎全额补助,蚕农或大户几乎不用投资就可以建好桑园和蚕房进行养蚕。政府加大投入在客观上推动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但蚕桑产业发展质量缺乏引导技术,难以得到保证。当市场行情不好时,老百姓弃桑毁桑和桑园撂荒的现象屡见不鲜。

2.2 重栽轻管标准化程度低

2006 年以来,全区大力实施蚕桑产业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新栽和改良桑树,逐步建成了一批标准化桑园,奠定了蚕桑产业发展基础。但主观上并未真正调动老百姓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部分蚕农对桑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和病虫害防治,只求产出、不重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桑园管理水平较低,桑树长势差、质量差、产叶量低,严重影响养蚕量的增长和茧丝质量的提升。

2.3 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价格快速增长,吸引了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紧缺成为制约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区蚕桑职能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短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行情定位不准、把握不好,致使蚕桑产业发展仍然以蚕农单家独户、零星分散经营为主,蚕桑专合社、家庭农场培育滞后,龙头企业的主体带动作用、蚕桑专合社的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

2.4 蚕桑新型技术推广不够

蚕桑新型技术和机具的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投入的不足致使推广滞后、范围受限、程度不深。全区蚕农大多50~70 岁,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栽桑养蚕思想固化,习惯于传统方法,在接受新科技上存在一定难度。蚕农养蚕效益差距较大,技术好的单张产量达60 kg,单张产值最高达3800 余元;技术差的单张产量低于30 kg,单张产值仅1000 余元。

2.5 蚕桑资源挖掘不深

近年来,桑园“粮-桑”套作和桑枝食用菌在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仍停滞在个别镇村,在全区的推广力度不够。桑叶茶、桑椹干、桑椹酒等加工产品仅局限于个别企业和专合社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狭小,品牌不优。桑白皮、蚕蛹、蚕沙、僵蚕等的研发利用处于盲区。蚕桑文化与农文旅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活力未彰显,蚕桑资源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蚕桑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长、不够强。

3 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3.1 用好产业发展经费,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区政府每年设立了200 万元蚕桑产业发展经费。区桑蚕茧服务中心要充分调研,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以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制约机制。发挥蚕桑龙头企业的作用,引导内江市松林蚕业有限公司与蚕农签订蚕茧保护价收购合同,确保蚕农生产的蚕茧有销路,蚕桑生产利益有保障。本着强基础、补短板、稳面提质、延链增效的发展思路,强化蚕桑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打造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全区蚕桑产业发展。包装蚕桑项目,通过走出去、走上去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抓住东兴区着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契机,引进实力企业融入产业集群,研发蚕桑药用价值,开发高端品牌产品,逐步构建蚕桑全产业链,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3.2 打造优质蚕桑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思路,围绕内安线、内高线两个蚕桑产业带,着力规划打造双桥、双才、永福、高梁、杨家5个重点蚕桑基地镇,元觉村、芋河村等33 个重点蚕桑村,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蚕桑发展。区域内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选择“农桑14 号”“强桑1 号”桑树品种,按照“6215”桑园科学栽植规格,新栽、补植、嫁接改良桑树,连片建设高标准规模化蚕桑基地。完善小蚕标准化共育室、标准化室外钢架大蚕棚、消毒池、生产作业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优质蚕桑基地,巩固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基础。

3.3 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在田家农业园区蚕桑科技示范园,打造标准化各类品种桑园80 亩(5.33 hm2),全面落实高产优质桑园栽培管理规范,探索桑园快速丰产、高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路子。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200 m2,建标准化养蚕大棚2 000 m2,探讨推广以饲育技术规范化、实用化,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为重点的小蚕共育技术管理体系。通过蚕桑科技示范园栽桑养蚕探索形成适合东兴区栽桑养蚕的标准化技术,在全区推广适用东兴区的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消毒专业化、“一步成园”栽桑和蚕桑综合立体开发等栽桑养蚕技术,在蚕业产业化科技运用中起到以点带面、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和带动广大农民提高科学养蚕技术,增加养蚕收入。

3.4 推广蚕桑先进技术,组织实施好茧工程

解舒率的高低决定了蚕茧的品质,进而影响了养蚕农户收益的高低,也影响到蚕农的养蚕积极性。通过前期努力,东兴蚕茧解舒率由45%提升到了60%以上,但是相比高解舒率的优质蚕茧还有较大差距。在选择“7532×781”“川山×蜀水”“两广2 号”等3 个主推蚕品种的基础上,要配套推广蚕桑先进技术。秉持 “养好小蚕七成收”理念,改善传统小蚕共育室,升级建造智能共育室,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共育室的温湿度、换气匀风、消毒和光照等情况自动控制,优化小蚕共育环境。继续推广标准化室外钢架大蚕棚、旋转纸板方格蔟具,提供大蚕饲育和上蔟良好环境。推行“十天养蚕法”,共育户将小蚕共育至4龄再分发给蚕农,实现蚕农饲养的大蚕10 d 左右便可以上蔟,将共育户的奖补资金与蚕农收获蚕茧的产量质量挂钩,推动蚕农生产高品质蚕茧。

3.5 搞好技术指导服务,确保蚕农增加收益

建立中心、镇、村三级蚕桑生产服务联系制,普及科学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落实蚕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东兴区及各基地镇、重点村应着力推广蚕桑省力化实用技术,根据蚕桑季节特点和技术要求,视情况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对共育户和广大蚕农进行技术培训。以现场观摩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桑园丰产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纸板方格蔟上蔟、蚕桑病虫害防治等专题培训,确保每一个蚕农熟练掌握和运用栽桑养蚕技术。每逢蚕事季节,区桑蚕茧服务中心应统一部署,组织区镇村蚕桑技术人员分片、包村、包户深入田间地头桑园土块、共育户、养蚕农户家中,零距离、面对面进行蚕桑技术指导与服务,解决蚕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让蚕桑产业最大收益惠及每个蚕桑经营者。

3.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发蚕桑产业活力

巩固建设四川省元先桥农业有限公司,吉华祥、金椹元等蚕桑专业合作社,潇潇种养殖蚕桑家庭农场等以及蚕桑规模养殖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连片建设,实施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以规模促进效益提升。逐步建立蚕桑村集体经济,修建工厂化智能化养蚕设施设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和利益联结模式,吸引农民工、有为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广大蚕农共同走蚕桑致富之路。加强蚕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培育种桑面积3 亩(0.2 hm2)以上、年养蚕10 张以上、蚕桑年收入3 万元以上的新型蚕桑经营业主,夯实蚕桑基础,树立信心创建蚕桑农业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等。

3.7 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蚕桑多元开发

充分利用桑园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推行桑园复合经营模式,制定全区桑园 “桑-粮”“桑-药”“桑-菜”间作套种和“桑-禽”等桑园套养具体实施方案。开发蚕桑附属产品,鼓励有条件的蚕桑农业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饲料、肥料,将冬季闲置桑枝变废为宝,打造品牌桑叶茶、桑椹干、桑椹膏、桑椹酒、蚕丝被,引进企业开发蚕桑药用价值,深耕高附加值产品。抓住位于成渝两地中心地带的优势,打造蚕桑文旅园,利用东兴蚕桑产业基础和浓厚蚕桑文化底蕴,打造蚕桑科技示范园、蚕桑农旅体验园、蚕桑休闲采摘观光园等,吸引游客入园参观学习,体验采桑、养蚕、摘桑椹、品桑叶茶、喝桑椹酒、吃桑叶鸡等乐趣,弘扬蚕桑传统文化,多元发展壮大东兴蚕桑优势特色产业。

猜你喜欢

东兴区桑椹蚕农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优点收藏家
桑椹(外一首)
桑椹
纪委为农民工讨回55 万元欠薪
躲雨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内江市东兴区信用联社:官方微信平台助推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