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蚕区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2024-01-15王思军兰万江

四川蚕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蚕区蚕病蚕室

王思军 兰万江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 南充 637000)

“养好小蚕七分收”,小蚕饲养是蚕种繁育的关键环节。但是,小蚕饲育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大力推广小蚕共育,走小蚕商品化共育的路子,是保障蚕桑生产的有效途径,在四川、广西等蚕区大规模推广,有利于推动蚕业高质量发展[1-2]。小蚕共育具有规模集中、模式成熟、便于管理、便于消毒,便于新技术推广等特点,能够节省劳力、节省投资、节省蚕房、节省桑叶,从而达到蚕茧产量高、质量高、效益高的目的[3-4]。蚕种场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一直是各生产单位近年来共同的做法。原蚕区小蚕共育优势明显,实行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便于技术管理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提高种茧产量、质量,保障原蚕户的收益,有利于原蚕区巩固发展[5]。抓好原蚕区小蚕共育技术,做好原蚕区小蚕共育配套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栽桑养蚕的技术水平,提高种茧及蚕种质量,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维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面积农村养蚕的环境条件情况比较复杂,差异大,农户的蚕室普遍较小,分布较分散,各项饲育措施和技术管理等难以彻底落实到位。同时,在设施设备添置、劳动力组织、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病毒防控风险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6]。建立完善的原蚕区小蚕共育模式,有利解决以上原蚕小蚕饲育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原蚕区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强蚕儿体质,更有利于养好大蚕。从而提高蚕种场种茧及蚕种的产量与质量,保障蚕农收益。

1 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蚕桑新技术等推广利用

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蚕种场负责原蚕片共育的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能够接受并运用省力高效的蚕桑新技术,善于应用新的蚕桑机具设备,能够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更有利于蚕桑科技成果的转化及示范推广。

1.2 有利于家蚕微粒子病等蚕病防控

原蚕片普遍基础条件差,蚕室及环境的病原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蚕病危害已成为影响原蚕种茧产量、质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其中,特别是家蚕微粒子病的暴发对原蚕繁育的影响最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超毒烧种。小蚕共育能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能够摒弃消毒防病意识差的观念,纠正消毒方法不得当的操作,认真落实消毒防病的技术措施。蚕种场配有完善的设备、专业的检验室及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检测病原,有利于做好蚕病预防,能够及时发现蚕病,及时处理,杜绝蚕病的暴发。

1.3 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

由于各种茧饲育户的蚕室条件普遍较差,饲育技术水平高低差异明显,原蚕分散饲育容易导致在小蚕期就发育不齐。加之,提青分批和眠起处理稍有不当,就会造成个别蚕体质下降,容易引起蚕病的暴发,影响种茧及蚕种的产量及质量,进而降低劳动生产效率。实行统一小蚕共育,可以通过完善饲育环境条件以及控温补湿设备,创造更利于小蚕生长的环境;同时,通过提高饲育水平,促进蚕体发育整齐,降低蚕病发生的潜在危害,提高种茧的产量及质量,从而提高蚕种质量。

1.4 有利于实现原蚕区的稳定

蚕种场原蚕区统一实行小蚕共育,可以有效解决农户自养小蚕蚕室环境条件差、设施设备短缺、栽桑养蚕技术缺乏等实际困难,使原本养蚕水平差,因种茧质量与产量低而收益少的种茧户,增加经济收入,增强养蚕的信心,从而极大地稳定了原蚕区生产规模。同时有利于节省用工,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共育室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6]。

2 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配套技术

2.1 合理选择共育室的地址

小蚕共育基地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要把小蚕共育基地与普通蚕区分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可以防止小蚕共育基地和普通蚕区交叉感染蚕病。小蚕共育基地要交通便利道路通畅,以方便运输桑叶。原蚕区一般把小蚕共育室选择在自然环境好,有清洁水源,同时远离工业污染及经常施药的农田、果园等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原蚕区小蚕发生中毒而造成重大损失。

2.2 严格加强共育桑园管护

桑叶是蚕的营养来源,是繁育优质蚕种的重要基础,其营养成分的优劣对蚕、茧、蛹、蛾的强健性、产量等都有很大影响[7]。为保障蚕种生产,原蚕区小蚕共育户要建立小蚕专用桑园,合理搭配桑树品种,并对桑园肥水、病虫害管护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负责桑园种植、剪伐、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保证能提供足够新鲜、优质、无虫口虫粪的桑叶,确保桑叶质量符合原蚕区小蚕生长发育要求。

2.3 高标准建立小蚕共育室

原蚕区要具备足够的小蚕共育所需的房屋,并建立专用贮桑室和调桑室,安排小蚕、大蚕分别在不同蚕室饲养,避免交叉感染蚕病。同时为便于开展消毒防病工作,蚕室布局要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4 规范化配套小蚕共育设备

规范化配套小蚕共育设备,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共育质量。因而,要不断完善小蚕共育基地配套设施。一是在小蚕共育室和催青室内安装空调,配备电炉和除湿机,并安装自动温湿度控制仪,保障蚕体发育所适温湿度。具体龄期温湿度等要求见表1。二是建设共育专用消毒池,并在小蚕共育室和桑园配备先进实用的消毒机具,保障各项消毒措施达到效果,有效杀灭病源。三是在检验室配备显微镜和离心机等检验设备,加强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提高镜检准确率,以掌握微粒子病动态。四是在每间蚕房都配备独立的拖鞋、给桑盆和消毒水桶,给桑前需洗手消毒。五是在桑园配备机械化耕作机械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六是配套备用水源和电力设备等,以防备突发情况。

表1 小蚕共育技术标准表

2.5 严格抓好桑叶全程消毒工作

桑叶全程消毒关乎“防微控微”工作的成败,2011 年开始,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针对带毒蚕种数量骤升,超毒烧种情况屡有发生,经济损失惨重,微粒子防治困难等严峻形势,抓住“桑叶”这个关键环节,完善细化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实行新的桑叶全程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内容是用有效氯含0.32%~0.38%的漂白粉液充分消毒每片桑叶5~10 min。再甩干,合计满足30 min 的消毒时间。原蚕区主要采用桑叶喷消的方式进行,先将有效氯含0.33%~0.38%的漂白粉液喷洒在桑叶上,反复翻抄桑叶,保证漂白粉液要湿透每片桑叶,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消毒30 min 后,稍晾干备用。采用新的桑叶全程消毒技术操作规程以来,简化了蚕室蚕具等消毒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蚕种带毒率稳定控制在标准之内,未发生蚕种超毒烧种现象,微粒子病防治效果显著。近5 年一代杂交种带毒情况见下图1。另外,防微控微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蚕房、蚕具消毒等常规“防微控微”技术措施也必须严格落实。

2.6 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

经过长期发展,原蚕区小蚕共育技术日渐成熟,小蚕共育的管理机制也日益完善。南充蚕种场原蚕区按照“专业基地负责人+专业技术员+专业工人”的模式来配备小蚕共育管理队伍,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1 人,专业技术员3 人,专业工人6 人。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到南充开展小蚕共育的技术培训,并派技术人员到其他原蚕区小蚕共育基地交流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天都要深入桑园和小蚕共育室,及时了解小蚕发育和蚕病发生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7 推广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近年来,南充蚕种场通过探索实践,成功选育出适宜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的新蚕品种“茗山×碧水”,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随着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能够适应机械化、工厂化养蚕需要,更加省工省力,减少桑叶采摘等劳动强度,还能有效避免蚕病和农药中毒等的发生,进而提高蚕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保障蚕农收入和蚕种场效益。目前,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正在绵阳、宜宾、广安、西昌等地开展试验示范。从前期效果来看,一方面,提高生产功效以及共育效果初步达到预期。另一方面,在适应人工饲料共育蚕品种、饲料配方及成本、饲料共育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小蚕共育是一项成熟完善的养蚕技术,与分散养蚕相比具有:节约桑叶,节省劳力,节省燃料,共育小蚕发育整齐,蚕头数足,体质强健等优势,是蚕茧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种场原蚕区以及大面积生产正在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小蚕共育在蚕室选址,桑园规划建设,设施设备添置、桑叶消毒、蚕病预防、技术培训、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等配套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才能不断提高小蚕共育水平,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增加蚕农综合经济效益,更好推动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蚕区蚕病蚕室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