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的运用
2023-03-10陈波
陈波
本文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经验,从几个方面探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运用的必要性、发展现状以及具体的优化措施,并提出建议。希望可使船舶制造业相关从业人员得到启发,从而更加重视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中的运用。
船舶制造业作为我国海上相关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成本管理模式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将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与船舶制造业相结合,不仅可以为船舶制造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制造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时代背景下,船舶制造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应该对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形成正确认知,做到有效控制船舶制造过程中的各类资金成本,从根本上提升船舶制造业的经济绩效。尽管我国的船舶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管理模式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相关的从业人员就需要对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与船舶制造业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认知,进而降低船舶制造成本的同时提升建设质量。
一、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运用概述
(一)在船舶制造业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能够从两个方面对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使企业可以在这一全新的模式下打造出全新的船舶生产成本管理体系。第一,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时间互补,让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可以预先通过多元化的计算方法得出所需要的成本,使船舶生产项目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均能够得到相应的控制,并将生产项目全过程所使用的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化,确保每一个建设环节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第二,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空间互补,让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种空间角度制定生产成本的规划方案,进而以自下而上的趋势完成生产成本的计算。可以说,在船舶制造业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船舶制造业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在船舶制造业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能够使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做到基于合作客户与市场经济环境决定成本以及利润。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市场调研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无法根据既有的数据进行预测或是审核。尽管部分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能够完成一定的成本预测,但给出的数据缺乏精度。通过实行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可以做到提升合作客户满意度的同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也可以使船舶制造企业的运转环境更为一致,使船舶制造企业处于信息化的新环境中,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以及生产环境的优化,直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当前我国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更具综合性
从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来看,船舶制造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时更具综合性。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交货期、船舶生产质量以及成本计算。而高综合性的成本管理工作更是要求各船舶制造企业必须做到在交货期准时完成交货、船舶生产工作保质保量、成本尽可能最小化。在传统的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当中,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很难做到三者有机统一,极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得不偿失。而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就能够将这三项工作内容做到并行管理,确定全部的目标成本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工作,减少或去除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来管控船舶的生产制造过程,真正实现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目标的综合化。
(二)动态化的成本控制过程
在使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船舶制造企业当中,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动态化的成本过程开展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这一全新模式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船舶产品独具的非大量生产性而对船舶生产项目的每一个生产周期进行监督,并能够以合理的手段对其控制。以生产材料的购置为例,由于船舶生产项目周期长这一客观因素,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通常会选择一边开始生产活动一边购置生产材料的方式,以此轮流交替,确保各环节能够及时衔接。在船舶生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生产材料的价格以及种类会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生产项目的推进程度等因素产生变化,这就需要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加强动态化成本控制。所以,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船舶制造业必须采取动态化的成本控制过程。
(三)标准成本法已無法适应新时代的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
调查发现,部分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仍采用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来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成本法已无法再适应新时代的船舶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在采用标准成本法的船舶制造企业当中,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通常会按照工人的工作时间、使用生产机器的次数以及时长来计算船舶生产项目的间接成本费用。很显然,这并不能完成对应生产项目的成本计算工作,还有极大的可能出现纰漏。所以,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船舶制造企业逐步开始将传统的标准成本法转变为全新的目标成本法或是作业成本法,这就使船舶制造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工作。同时,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一模式获取更真实的生产成本数据,进而以优质的方案提升工作效率。
三、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的运用
(一)生产成本周期性分析
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明确的是,相较于一般的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有着更长的生产日期以及更为复杂的生产日程,这就使其极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对此,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就需要注重生产成本的周期分析,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作用。在实际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可允许成本、目标成本以及目标成本计划来开展细节上的调控工作。例如,在可允许成本层面,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就需要按照预期成本以及实际的生产状况判断其合理性,接着再开展周期性调控工作,最终完成船舶生产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生产资金运转的保障。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周期性分析,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就能够随时对船舶制造成本进行灵活调控,进而实现科学管理成本。
(二)生产成本目标制定
在采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也需要制定科学的生产成本目标,使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能够合力构成科学的船舶生产成本结构。首先,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调查本次船舶生产项目的使用定位、销售状况以及本企业生产加工水准,以此确定船舶项目生产的目标。其次,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需要深层次分析本次船舶生产项目的实际生产情况,再将分析结果与本次生产项目的生产工艺使用、最终供应量、可能产生的收益、建设用材料的使用等要素相结合,进而确定预期价值成本。最后,开始生产工作之后,成本管理人员还需要随时把握实际成本的变动状况,并将其与预期价值成本相比较。当出现实际成本远高于预期价值成本这一情况时,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基于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对策,使成本结构更为合理。
(三)生产成本计划调整
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及时调整船舶生产的成本计划,以此提升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通常来说,船舶生产项目的成本可分为直观成本以及间接成本两种。其中,直观成本指船舶生产项目中所使用的建设材料的费用、生产工人的人工费用等与船舶生产项目有着直接关联的要素,间接成本则是指材料配送费用、用于推广的广告费用等船舶生产项目中所产生的非直接成本要素。所以,船舶制造企业管理者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管控船舶生产项目中的成本计划。管理者可以采取专门的计算公式对船舶生产项目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可流动成本、生产固定所需的费用等要素进行分门别类地计算,再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材料配送工作等方式调整生产计划,使船舶制造企业的目标作业成本与实际作业成本具备高适应性。
(四)生产成本分析
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应具体分析船舶生产成本,确保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能够融入到船舶生产项目的工作细节当中。一方面,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开展船舶生产作业成本的计算工作,当管理者确定本次船舶生产项目的周期之后,成本管理人员就可以对本次船舶生产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考察。在这一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应与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开展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以此为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企业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也应准确计算各生产环节在整体目标作业成本中的所占比例,需将人工费用、建筑材料采购费用、半成品保管、成品运输、广告推广等数据做好整理,并严格制定预期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分配比率,使目标作业成本的数据更为真实且有说服力。
(五)生产成本局部调整
上文提到,船舶生产项目通常有着极长的生产周期。对于这一情况,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就需要根据生产状况对生产成本进行局部调整,以此进一步提升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开展船舶生产成本局部调整工作时,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依据本次船舶生产背后的商品经济价值,基于商品经济价值的工作思维来调整局部生产项目,例如工艺技术的使用或是各生产环节的顺序。同时,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成本管理人员也需对可能影响船舶生产成本变动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查,接着再制定生产成本局部调整计划,如根据市场经济形势决定采购方案、以合理的材料采购量避免浪费等,并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問题来完成各类记录,使之后的船舶生产项目能够获得高参考性的生产成本局部调整资料。
四、思考与建议
(一)调查发现,部分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对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形成正确认知,这直接阻碍了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的合理运用。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本企业内全体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能够融入到船舶生产工作的细节当中。在这一过程中,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先与全体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并对各成本管理人员对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认知程度做出准确把握。接着,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就可以根据成本管理人员对目标作业管理模式的实际认知程度制定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每一位成本管理人员均能够通过一系列专题教育培训对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业中的运用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在这一举措下,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能够合理运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从责任制度、奖励机制等多个角度入手,使本企业的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更上一层楼。以责任制度为例,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以及个人,一旦本企业的目标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全新的管理制度追查到具体的个人,让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可以直观体现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数据。再以奖励机制为例,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也需要完善职工绩效考评机制,对于在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成本管理人员,管理者可以根据其需求发放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使全新的管理制度更为灵活。以此保证船舶制造企业的全体成本管理能够形成大局意识,从而以强大的凝聚力确保船舶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语:
船舶制造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只有切实把握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内涵价值,才能将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与船舶制造业的相关工作形成有机结合,进而实现船舶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船舶制造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树立正向的学习态度,不断创新工作观念,切实提升专业素养,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船舶制造业目标作业成本控制以及目标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力度,确保这一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实现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