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5 Signs 为例

2023-03-09羊秀明葛连干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观念建构素养

文 |羊秀明 葛连干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引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关注碎片化的语言知识教学到强化素养立意,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Signs 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一、联结主题意义,提炼单元主题大观念

王蔷教授将英语学科大观念分为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主题大观念承载着英语学科育人的价值,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大观念,而语言大观念指向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二者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王蔷,2022)。本单元的Story time 是小学生日常生活对话。主要讲述Mike、Helen 和Tim 兄妹三人在购物中心,观察到四个公共标识“Wet floor/No littering/No eating or drinking/No smoking”。图一和图二,故事从Tim 的视角去询问标识、学习标识。图三和图四,Tim 开始主动去思考、探索标识的意思并且告知他人去遵守标识,形成本单元的第1 个课时小观念:“初步了解公共标识的含义,根据指示规范个人行为”。Cartoon time 板块讲述了Bobby 和Sam 在户外远足时打算吃香蕉充饥,意外发现树上贴有一张禁止吃香蕉的标识,正纳闷时出现一群猴子的故事。该语篇借助故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标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和指示作用,我们要时刻遵守公共规则,做文明公民。Culture time 板块是有关“地铁”及其标识在美国(subway)和英国(underground)的不同表达,该语篇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体验文化的多样性,体现“标识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本单元的第2 个课时小观念可以建构为:“深入学习更多公共标识,理解公共标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Checkout time 为公共场所设计标识,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宣传,所以提炼出本单元的第3 个课时小观念:“从我做起,号召他人一起遵守公共标识指示,共建和谐文明社会”。(单元主题大、小观念建构如图1)

图1

二、把握知识本质,建构单元语言大观念

语言大观念作为辅助主题大观念建构的重要中介工具和过程载体,体现在主题大观念建构的全过程中(陈则航,2022)。为了提炼本单元的语言大观念,教师对本单元各课时的核心词汇、核心句型以及技能与策略学习要点进行了梳理、归纳。通过梳理,本单元涉及以下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第一课时是描述有关标识含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句型“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It means...”来询问和应答有关公共标识的信息。第二课时是描述标识的name、colour、shape、type、content 以及function 的含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命名,推测标识传递的意思,深入了解标识。第三课时是从What、Where、Why、How 四个方面全方位阐述标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涉及“We can put it on/in/at... It tells us to... It warns us not to...”等。由此提炼出本单元的第1 个语言小观念为:“围绕语义,观察标识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整合性学习词汇和表达方式”,第2 个语言小观念为:“运用目标语言介绍并说明生活中的标识或者小组合作设计的标识”,并最终建构本单元的单元大观念。(语言大、小观念的建构流程如图2 所示,单元大观念的建构流程如图3 所示)

图2

图3

三、拓展观念建构,融合课内外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本单元的单元大观念,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各板块进行重新整合,并且需要适当补充课外阅读资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单元大观念,实现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本单元七个语篇之间虽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缺乏层层递进的显性逻辑关系,学生很难在教材各语篇间建立有机的关联,深入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在深入研读各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Know the sign、Notice the sign、Follow the sign 这样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补充相关课外阅读资源,将单元板块内容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子主题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深入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构建基于主题的大小观念,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文化意识。第一课时教师补充视频“No parking”“Danger”,视频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片段,视频内容与书本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加深了学生对Story time 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第二课时补充绘本“A book about signs”,学生从colour、shapes、types、contents、fuctions 等方面深入了解标识,认识到标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让人们去关注标识,进而遵守标识;第三课时补充绘本“Signs are everywhere!”,学生通过阅读,认知从What 层面进阶到How层面,切实提高了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见表1)

表1 课内外资源整合

教师通过融合课内外资源,并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依据“标识对个人作用的认识—对社会作用的认识—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这样层次分明的主线,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关于标识的大观念,形成对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

四、依托单元大观念,设定各层级学习目标

在提炼出单元大观念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构建由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教育部,2022)。陈则航教授认为,单元目标反映学生完成某一单元学习后的素养水平,体现学生形成的新的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陈则航,2022)。因此,教师在设置各层级目标时,要侧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在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和生成单元大观念。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定如下:(见表2)

表2 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如上表格所示,本单元的目标设定依托主题大小观念和语言大小观念,遵循层次性、渐进性、可达成性的原则,构建了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体现了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的融合与统一。

五、整体设计教学与评价活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同时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育部,2022)。在活动观的指导下,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体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形成素养。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设计如下:(见表3)

表3 单元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

本单元,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以及指向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活动。学习活动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评价活动贯穿教与学的始终,评价活动注重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单元大观念的理解以及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第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以目标语言支架搭建的调查报告。学生在梳理出故事中出现的四个标识后,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标识,从意义、名称、形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标识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们要学习标识,规范自己的言行;第二课时结束时,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将生活中的标识按照形状、颜色、功能等进行分类,并完成“Signs in our life”的小作文,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标识的重要,从Why 和How 两个层面重新建构和描述结构化新知,阐释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第三课时结束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真实情境设计标识,并运用单元学习中建构的连贯的、整合性的结构化知识对自己的标识进行阐述,尝试在新的、真实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并且呼吁大家一起遵守标识,做合格公民,共建美好家园。学生主动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并尝试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最终实现对单元主题大观念的建构,并且能主动地把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从认知层面转化为实践操作。

基于单元主题大观念,教师将本单元的内容整合为三个课时,展示了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三节课之间联系紧密,呈现了螺旋上升的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学生的认知也按照建构理解、能力提高、素养发展的要求稳步提升。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们需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依托单元大观念,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观念建构素养
维生素的新观念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健康观念治疗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