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要在“读”中回归教学本味

2023-03-09江苏省射阳县人民路小学彭腊梅

新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词汇单词文本

□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路小学 彭腊梅

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听、说、读、写训练需要兼顾,缺一不可。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速效的教学手段一个劲地叠加,反复利用。英语教学最终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检验,考试主要以听和写为主,教师忽视了对说和读的训练。英语学习,说和读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带来语言感知,影响写和听。尤其是读,它不仅是说的基础,更是形塑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它是将思想情感寓于词汇的教学形式。在读的过程中,人的眼、心、口、脑需要协调一致,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英语教学,教师要以读为切点,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知识的独特属性,把握英语本质。

一、有效认读,铺垫学生感知基础

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说其有效是因为要想顺利完成文本阅读,必须清楚词汇障碍,进行有效认读。认读是阅读的基础,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对文本知识进行辨认、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迅速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对文本内容也会有最基本的把握。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以夯实基础为目的。英语知识中最基础的就是词汇,如果学生连词汇信息都难以精准把握,学习活动就是一句空话,阅读根本无法顺利推进。对词汇价值有正确的认知,这是英语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从微观视域出发,认识词汇、朗读词汇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它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能力升级的基石。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对词汇串联知识的作用有正确认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认读,铺垫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知基础。

小学阶段的词汇数量比较少,但都是必备的知识点,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为了夯实基础,为后续句型、语法知识的深度学习扫除障碍,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认读中构建起系统化的词汇网络。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师以Story time的内容为基点,要想清楚了解故事内容,必须对故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单词有精准把握。教师采用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认读单词。“There are four paragraphs in this story, and many words are upgraded in each paragraph. Please read the first section quickly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don't know.”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运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如有的学生用五角星这种符号标注单词,甚至有的学生对单词进行猜测,并将猜测的单词含义用铅笔写在旁边。King这个单词,学生通过插图相关内容,很快猜到它是国王的意思。学生进行认读,在读的过程中很快完成单词识记。就这样,学生逐段突破,很快完成了相关知识点的梳理,为后续深度阅读做好了铺垫。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有效切入点,在词汇梳理中完成认读,为整体感知做铺垫。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夯实基础。英语知识的根基就是词汇,对词汇有了清晰明确系统的把握,学习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要以词汇为中心,以认读为抓手,在渐进式的引导中启动学生感知热情,对单词内涵、词性、用法有精准的判断。

二、趣味诵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就是要不断的重复,在重复中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进而顺利抵达文本中心,触碰知识内核。语言类学科,诵读是通向文本思维的基本路径。诵读是在认读、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其一定是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英语学习有一个很常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点,那就是“哑巴英语”。当前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素质教育落地,需要摒弃应试教育弊端,“哑巴英语”是应试教育思想的产物,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严重忽视有声阅读,导致学生的能力只是体现在做题上,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大打折扣。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从诵读这一传统教学形式着手,在创优设计、有效引导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诵读中,声音洪亮是基本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要求。疾徐有致,体会文本本身的节奏感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全身心投入,眼到、口到、心到,才能真正体会文本的情趣和神韵。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时,因为文本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和探索。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进入文本感知中,教师没有直接展示文本相关内容,而是借助多媒体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用单词罗列或者一两句话的形式阐述绘画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视觉感知对他们的触动是极强的,在轻松愉悦的状态,学生很快完成了作品内容阐述。“A little boy is sitting there reading a book.”甚至有的学生还对小男孩进行评价。“I think he is a child who loves learning.”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对看图说话的内容充满探索热情。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教材中八幅图的表述。接着,教师展示刚才的绘画,并补充相关内容。如第一幅图中的男生的名字是Mike,学生顺着补充的信息,再次进行表述。通过信息的补充,学生很快完成了表述活动,对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文本诵读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提升。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学生不敢主动表达,不愿意主动探究知识,究其原因是缺乏知识积累。积累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文本,把握文本内容属性,将其印在脑中,并通过大脑提取相关信息,对其进行筛选、加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为能力升级和知识转化扫除障碍。

三、多元解读,开启学生逻辑思维

阅读是个体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点、思维认知存在差异,对英语知识的认知自然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阐述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的解读不是既定的,它是不断变化的。一篇文章学生初读是一种感受,再次阅读,又会有新的发现,感受自然也不同。教师要抓住知识的相同点与学生理解的不同点,从中寻找导学契机,让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解后,再进行阅读。经过信息提取、加工,学生的知识框架逐渐搭建起来,认知维度得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锤炼。

对文本进行阅读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找准导学支点,让学生的思维向着不同的方向发散。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时,教师先由插图着手,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Judging from their expressions, is he happy or unhappy?”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对插图进行研究。对学生来说,观察插图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I see many tall buildings in this picture.”“I think he is happy because he expressed it with a smile.”分析完教材中的插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两幅插图内容进行对比。“Which do you think is happier, country life or city life?”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了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对文本的解读成了表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知。

文本解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在思维碰撞中,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认知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阅读接受是多元的,存在审美差异。教师抓住学生独特感知和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进行知识探索,认知维度和价值取向得到了更好的延伸。

四、情境赏读,延展学生知识视野

兴趣激发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也是阅读的有效着力点。激活学生兴趣的渠道众多,情境无疑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手段之一。英语教材涉及诸多学习因子,感知素材异常丰富,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独特魅力,促使学生生发主动交际欲求,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情境创设具有多元性、灵动性,对学生有极强吸引力。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不妨创设适宜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氛围的带动下,主动欣赏文本内容,强化知识吸收,拓展他们的认知视野。

情境创设中切入点的选择将直接决定教学设计的成败。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兴趣为基点,触发他们的敏感神经。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时,小学生对保持城市清洁的意识还比较差,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切的体会,教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赏析。“A new day begins.When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you see this scene…”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展示相关画面。污浊的空气、浓浓的工业烟雾让学生窒息,学生脸上灿烂的笑容逐渐凝固。接着学生走在路上,教师继续创设情境,道路旁到处都是瓶子、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多媒体的动态呈现功能很好的辅助了课堂,营造出的学习氛围较浓,学生在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下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欲求更加强烈,课堂顺利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聪明的教师一定不是单纯地解释抽象复杂的知识,而会将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动态感知中完成知识吸收,生成美感体验。动画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实验情境等都是情境的具体体现,从教学现实需要出发,筛选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加工中促进知识迁移,让学习更加真实、有效。

五、点拨评读,升级学生能力素养

阅读教学具有具体性、针对性、综合性、整体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也是由不同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动力。作为教学的收尾环节,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评判的过程。要想客观、真实、有效地将评价呈现出来,教师必须进行针对性指引,确保评价形式、评价内容科学规范。评价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评读是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体现。评读是在综合多个主体提供的信息后,对自身学习短板有了准确把握,进而从学习现实需要出发,调整阅读策略,寻找针对性读的方法。

在不同主体的多角度映射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度上升到更高层级,理解自然更加透彻。经过反思剖析,评读质量也就有了保障,阅读活动自然向着高品质方向发展。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时,故事内容是以书信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学生阅读兴趣极浓。春节习俗有很多,教师将具体内容分配给学生,让他们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习俗,展开阅读。这样的操作无疑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如有的学生选择过年发红包这一段。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毫无起伏变化,让人感觉不到过年收红包的喜悦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教师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From her reading aloud, did you feel her excitement when she received the red envelope?”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生接受了针对性的意见,对语调、情感、语速等进行调整,读的品质大大提升,评读效果在不断的调整、改进中得到凸显。

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借助科学有序的评价形式,学生不仅在知识习得方面获得进步,在学习技能、智力发展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处于良好学习态势下,教师趁热打铁,结合科学有效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评读。在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吸收后,学生的认知上升到崭新阶段,读的品质也更加值得期待。

在新课改的助力下,读的基础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面对“读”这种最简单、最常用的学习形式,如何在崭新教学思想的指引下进行优化、创新,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教师要从学科属性出发,充分发挥“读”多重形式的优点,找到文本内容与学生认知基础的契合点,并以读为衔接点,搭建起桥梁,顺利完成文本生本思维对接。具体操作中,教师不妨综合考量学生的学力基础、兴趣点,从有效认读、趣味诵读、多元解读、情境赏读和点拨评读等多个视角出发,展开针对性、对应性教学,切实激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开启逻辑思维,完成知识转化,实现知识视野拓展和综合语言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词汇单词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单词连一连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