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设计与实施
——以人教版“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例

2023-03-09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居集初级中学王文奇

新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内容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居集初级中学 王文奇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及时巩固课程知识,是体现学生教学成果的关键性内容。传统的初中地理作业布置多以配套的练习册为主,教师授课内容讲到哪里,学生练习内容就跟进到哪里。表面上看,虽然这种作业落实方法很有针对性,但实践过程中却很难保证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实际完成情况。“双减”政策影响下,学生的作业量不仅要少,还要对作业内容进一步作出分层,政策鼓励教师要改变作业现状,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支持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因此,众多新的作业模式破土而出,项目化长作业作为实践与传统作业模式相结合的新方法,其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对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学生需要足量的实践行为来帮助巩固学科内容。由此可见,项目化长作业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势。

一、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的基本特点

1.项目的执行时间长

“项目”是指将初中地理课程单元教学的内容以项目化的模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项目的重要应用价值在于连贯性强,项目从问题提出、方案提出、方案改善、方案执行、结果呈现到最终的结果评价是一以贯之的连续性行为。因此,执行时间长是项目化长作业的基本特点,项目化长作业与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与传统作业模式比较大的区别在于,长作业的对标内容是一个单元甚至多个单元内容,而不是单元中的部分内容。项目化长作业中包含很多细小的作业分支,这些分支就像树的枝干,成为组成整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项目化长作业的执行周期很长,按照作业难易程度来决定项目的完成时间,少则一星期,多则一学期。所以执行时间长这一特点决定了项目化长作业没有办法按照传统的作业模式完成评价。

2.讲求“动静结合”

项目化长作业不以常规的作业形式进行束缚,社会调研、手作实验等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方案设计都可以作为一种作业完成模式予以实现。“动静结合”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动”的比重和“静”的完整性。动是指实践作业,将作业形式项目化,按照项目的执行标准进行要求;静是指对固定教学内容的融入,按照项目方案设计的相关标准进行要求。二是要强调“动”与“静”之间的融合比重,因为项目长作业在执行的过程中比较偏向考验实践成果,前期方案的规划和完善可作为铺垫和准备环节。可以将实践环节看作是最终的考察环节,将前期方案规划环节看作是基础知识储备的展示环节。本身最终的评价考核会比较偏向实践成果,因此一定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融合比重。

3.重视学生兴趣

项目的执行以活动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实践性活动为载体。因为项目的执行多以小组形式完成,也有学生个体项目执行实例,但是由于本研究对实际样本考察过程中此情况出现较少,多数学生在初始接触项目化长作业时都抱有一定的警惕和试探心理,小组仍然是较为推崇,是参与度较高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兴趣延展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以学生个体兴趣作为主要的输出核心,而是以集体兴趣和能力点作为关键决策对象。项目执行可以具象成一个比较集中的单元个体,学生是这一单元中的参与者,而项目执行既是出于学生兴趣,也是出于团体责任。

二、以“双减”为背景,项目化长作业的设计重点

1.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新课改更加重视人本理论的实践,所以作业设计也在朝着个性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育的核心素养内容,是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项目化长作业的设计重点,一定是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对初中地理学科来说,教学活动本身带有抽象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因为初中是学生首次系统地接触地理学知识,也是首次实际掌握关于地理的应用型技能。因而其大部分学习内容带有事实性,是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接触和应用到的技术性内容。为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带有引导性和牵引性,要帮助学生完整积极地落实这部分学科学习成果,为后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奠基。

2.学科知识的教学核心

不同学科知识的教学核心各不相同,不同单元及内容教学的核心也都不相同。根据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将内容划分成三个教育阶段,分别是核心知识的学习、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必备品格的锻炼[1]。例如地理课程中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单元:

(1)核心知识的学习。①什么是自然资源;②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③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

(2)关键能力的培养。①对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进行初步了解;②从生活和生产实例出发,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重要性,从中国的资源实际及国情出发,对中国资源丰富但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进行认识;③能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必备品格的锻炼。①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②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现状,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③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始关注身边资源的利用情况,增强节约和环保的意识,进行从理念学习到实践学习的过渡。

项目化长作业需要根据核心要求,将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融合到项目方案和项目实践等不同环节,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先将核心知识要点梳理出来,保证自己能够对基本知识及原理有深刻的认识,之后再与项目其他单元内容相结合。要确保自上而下系统知识体系构建的一致性和顺序性。

3.实践类课程的融入

实践类课程的融入是项目化长作业的主要应用方法,但是实践内容的执行和设计也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从传统作业设计内容入手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短期作业或者阶段性作业通常以回顾性分析为主,事实性问题占据了大多数版面,少数的几个实践活动也大多是事实类问题的延伸,因此最终作业的答案通常是单一且封闭的。这些作业不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更加没有驱动性,仅是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完成巩固。所以项目化长作业在实践类课程融入的过程中要避开这一问题,将设计的重点主要放在开放、挑战、驱动之上[2]。项目策划要尽量跳脱出原有课本知识或内容的束缚,以更加别具一格和创新的项目形式呈现出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体系应用到项目的执行中去,除了要满足学科事实性问题的探究要求,还要对本质问题和前瞻性问题予以涉猎。

4.作业系统与评价系统的统一

项目化长作业涉及实践作业和固体作业两个部分的内容,最终作业系统评价不再一概而论。因为项目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周期性,所以评价系统也应该要执行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在项目完善和方案落实的过程中,要对实践行为进行具体尺度评价,并且要对方案制定的细节性问题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涉猎进行针对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也不是单独依靠最终项目的执行效果来简单看待,更重要的是考虑项目的完成度和项目核心的落实情况。拿一部分模型制作实践项目举例,在最终考察阶段,模型的完整性和模型精度应该是最终的考察重点,并且给分机制应该回归项目本身,不同小组学生所安排项目深度和涉猎范围不同,不应该以统一的评价标准认定,而是要自我对比,拿最终成果与项目策划内容相对比,观察该成果的完整度和精度,以此得出较为公平的评价结果。

三、以“双减”为背景,项目化长作业的实践策略

1.明确作业活动的“骨”与“肉”

项目活动的方案规划为“骨”,执行过程及处理方案的后续跟进为“肉”。以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例,要求学生在项目规划之前先弄清项目中涉及问题的主要结构。首先是事实性问题:自然资源的类型及自然资源的分类,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次是本质性问题: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重要性、中国当前关于自然资源利用及破坏的现状问题。最后是前瞻性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与资源,这与我们个人有怎样密切的联系?

以问题串联整个作业活动流程的始末,在方案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按照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前后顺序的安排,以此来确定后续方案执行的基本次序和规范。其次在执行过程和处理方案的后续跟进过程中,要从问题入手进行对应分析,观察处理方案的内容与问题之间存在怎样明确的关系。比如该组学生本次的项目化长作业实践是进行分类垃圾桶的制作。以硬纸板制作一个简易的分类垃圾桶,同时画出一些不同分类垃圾标识,从纸板上裁剪下来,根据垃圾的分类将其归纳到不同的垃圾桶中,并以此为中心制作一个资源环保的海报,从垃圾资源的分类以小见大,突出当前社会人们对资源分类的模糊以及浅薄的认识,呼吁人们要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将垃圾桶的制作和主题板报的绘画及内容的填写融合在一起,该项目并不单纯是制作一个相关主题的垃圾桶,而是要团队合作,先明确垃圾桶的折射含义,从事实性问题入手,通过“垃圾分类”的这一动作,引出本质性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资源的出现,而这些资源又与自然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再拔高前瞻性问题:每个人能做的不多,但是先学会如何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将其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也算是为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明确作业活动的任务完成标准

项目化长作业的完成标准要从项目执行过程中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不同的学生会承担不同的任务和分工。因此,教师要将作业活动的完成标准与实践活动中学生个体的表现和整体之间的接洽联合起来看待。小组的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负责整个项目的方向决策以及对整个方案的脉络进行梳理。组员1负责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事实性资料和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的文字资料及视频资料。组员2负责准备立体板报绘画的所有工具和将所需的物料整理出来并进行对应归类。组员3负责绘制分类垃圾桶和立体板报中其他部分的绘画内容,将垃圾桶作为一个小的引出工具。组员4负责ppt的制作,并完成最终ppt的展示任务。其他组员则分别扩充立体板报内容,填充物料,填写活动的项目流程单。而最终任务完成标准的制定要从每个组员个体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定。

3.明确作业活动的评价总结标准

项目化长作业的评价总结标准要与项目流程及最终产出有紧密的结合。提前制作思维导图成果展示框架,将不同项目的要求内容进行层次划分,从整体布局和内容安排两个方向入手,观察该项目化长作业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面面俱到”。首先整体的布局要考虑两点:一是整个项目流程是否做到了主次分明,有主要核心内容,也有必要的分支内容。二是板报的绘制和最终ppt的展示是否对应且完整,是否能够自圆其说。其次内容的布置要考虑三个要点:一是是否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正确的讲述,是否从“垃圾桶”引出了必要的事实性内容,衔接是否自然有理。二是是否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结合,找取的资料是否为近三年的新鲜资料,是否明确了关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基本概念。三是是否有拔高和自我思考,是否在具有明显地理特点的情况下,突出了自己项目的个性化特色。根据不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满分1至3分不等的分数划分,不仅教师可以打分,最后公开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积极打分,最终评分以综合评分、过程评分、教师专业评分的整体评分数据为准。这样的评价和总结标准能够尽量公正地处理项目的最终评价,也尽量贴合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项目化长作业的完成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项目化长作业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从其应用特点入手,对应用要点和实践策略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希望能够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为初中地理作业完成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用参考。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主要内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