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经学文献整理的后出转精之作
——评凤凰本《群经平议》

2023-03-07钱慧真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俞樾整理者底本

钱慧真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俞樾(1821-1907)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他继承乾嘉遗风,以高邮王氏为宗,一生着力校释群经诸子,著述颇丰,被陈寅恪誉为“一代儒林宗硕,湛思而通识之人”。《群经平议》仿高邮王引之《经义述闻》而作,是俞樾的代表作之一,在清代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21 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由王其和教授整理的《群经平议》(以下简称凤凰本),是一部后出转精的古籍整理之作。

一、参校众本,精益求精

《群经平议》版本情况复杂,最早刊刻的本子是同治六年(1867)的《春在堂全书》本,后同治十年(1871)、光绪三年(1877)、七年(1881)、九年(1883)、十五年(1889)、二十五年(1899)、二十八年(1902)等又有据此覆印的单行本。这些单行本虽属同一版本系统,但后期覆印之时,内容上又有增订补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刊本末卷附有俞樾门生蔡启盛的《〈群经平议〉的勘误表》,共计51 条(含补遗2 条)。2002 年《续修四库全书》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书》刊本影印(收入第178 册,以下简称续修四库本),2010 年凤凰出版社据南京博物院藏光绪末增订重刊本《春在堂全书》影印(以下简称春在堂光绪末重刊本)。以上诸本内容差异不大,均可看作《春在堂全书》版本系统。光绪十四年(1888)王先谦等人编刻《皇清经解续编》,在卷一三六二至一三九六中收入《群经平议》(以下简称清经解续编本),这是有别于《春在堂全书》本的另一个版本系统。凤凰本前言不仅详列众本,还对版本系统进行了区分,并系统探研了各版本之间的渊源关系,为读者深入了解《群经平议》的版本情况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凤凰本此次整理以春在堂光绪末重刊本为底本,春在堂本的同治六年、同治十年及光绪各年的单行本、手稿残本、清经解续编本、续修四库本为参本,充分利用了《校勘记》的内容,有更为广阔的对照维度,在校勘上也更为精良。如,卷三十二《孟子一》“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条(1101页),“‘无罪而就死地’,即以羊言,非以人为比也”。此条文意与“羊”无关,“羊”当作“牛”,续修四库本、清经解续编本皆作“羊”,《校勘记》明确指明“羊”当改作“牛”,凤凰本据《校勘记》改。卷三《尚书一》“简而廉”条(87 页),“凡人惟过于简约则无等威,易于无别”,词条“惟”原本作“性”,凤凰本据手稿本改。卷二十七《春秋左传三》“有酒如淮,有肉如坻”条(927 页),“淮、泜是韵,无烦改读为潍,诚如孔氏之说矣。至坻为山名,古籍无征。”“泜”当为“坻”,凤凰本据清经解续编本及《春秋左传正义》引文改,并出校记。此类情况不胜枚举。

“点校”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然而,高质量做好并非易事。凤凰本精益求精的点校实例,正反映出了整理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如,卷十一《毛诗四》“不测不克”条(387 页):

笺云:其势不可测度,不可攻胜。樾谨按:不克犹不测也。《云汉篇》“后稷不克”,《笺》云:“克当作刻。刻,识也。是我先祖后稷不识知我之所困。”《正义》曰:“刻削所以记识,故云‘刻,识也’。”此言“不克”正与彼同。不测谓不可测度,不克谓不可识知,非“不可攻胜”之谓。

这条行文比较复杂,既牵涉到俞樾个人论断,又有各种引用夹杂其中,引用之后又有考校,各种文本层次的识别实属不易,凤凰本的点校是十分精确的。

二、谨守通则,取舍有度

古籍整理的通则,是千百年来古籍整理历史经验的积淀,也是古籍整理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从具体实践向系统理论提升的结果。从总体上看,凤凰本的校勘是认真而规范的,整理者谨守通则,取舍有度。比如,整理者在《前言》中对所用底本和重要参校本都做了规范著录,引用前人时贤的成果、校勘内容与方法、出校原则、校勘记撰写原则等都有详细说明,并在实践中严格将这些原则和方法一以贯之。凤凰本校记简洁明了,《前言》中明确指出:底本中出现的明显讹误、脱文、衍文等,改正原文,出校记;若底本不误而他本有误,不出校记;底本中出现的诸多避讳字,仅在首出字之下出校勘记,以后径改,不再出校等,避免了繁琐。整理者在充分掌握《群经平议》稿本和各时期刻本的基础上,或据不同版本、或据用典出处、或据征引文献,分别运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诸法予以校对订正,对《群经平议》逐字进行了精心考辩。文中哪些仅存异文,哪些当修改,方寸之间,既见难度,又显功底。如,卷十二《周官一》有“为其井匽”条(414 页)。俞樾征引郑玄的解释“匽豬,谓霤下之地,受畜水而流之者”。整理者对校春在堂各单行本、清经解续编本、手稿本均无异文,又据他校之法,进一步核实俞樾所引原书的两个版本:阮校《十三经注疏》、四库本《周礼注疏》,指出此句中的“地”为“池”。因各版本无异文,整理者持谨慎态度,仅出校记存异文,并未修改原文。但在卷十一《毛诗四》有“宣哲维人,文武维后”条(393 页)情况则不同。此条中俞氏先引郑《笺》作“宣,徧也。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徧”,底本作“偏”,春在堂各单行本、四库本均作“偏”,清经解续编本作“徧”。“徧”本义为遍,郑玄原文“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正用本义,“偏”当为假借字,注疏本《毛诗正义》正作“徧”。凤凰本经本校、他校、理校,最后改“偏”为“徧”,符合文意,其严谨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三、基础雄厚,略有遗憾

整理者的学识修养是古籍整理工作至关重要的基础和条件。王其和教授自二十年前就开始了俞樾之学的研究。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即以俞樾训诂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此后十几年间,王其和教授一直在俞樾之学和传统语言学领域辛勤耕耘,出版专著《俞樾训诂研究》(2011)、《清代雅学史》(2016)等。仅俞樾研究方面,就发表有《〈群经平议〉训诂失误举例》(2006)、《论俞樾的训诂思想与方法》(2008)、《俞樾〈诸子平议〉校勘失误管窥》(2010)、《读俞樾〈管子平议〉札记》(2010)等二十余篇论文。凤凰本《群经平议》是他二十多年来沉潜涵泳、焚膏继晷而得的经典之作。

当然,凤凰本也偶有遗憾之处。书中提到国家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分别藏有俞樾的手稿本《群经平议》,共计十九卷,且内容不交叉。但此次整理并未通校手稿本,手稿本的内容使用有限,仅仅参考了孟巍隆先生的几条研究成果。如果能通校手稿本,相信必有更多的发现。但我们知道,这种遗憾很大程度上是客观条件造成的。善本古籍尤其是珍贵的手稿本,往往被视为国宝,什袭以藏,束之高阁,又有重垣迭锁,睹其真容很难,深入研究更是难上加难。瑕不掩瑜,凤凰本精选底本、校勘精审、标点准确,确实是一部经学文献整理的后出转精之作,有功学林。

猜你喜欢

俞樾整理者底本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长沙吴简临湘侯国都乡民所在丘名考*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俞樾&章太炎 名师出『狂』徒
春江有月明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传记书坊
《肩水金关汉简(伍)》缀合札记∗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