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3-03-07姚欢欢
姚欢欢
一、前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充分结合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打造一体化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成效。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机制做好人才支持服务。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
(一)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积极引入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促使教育结构优化,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1]。通过构建兼容、合作的校企关系,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育人成本,实现低消耗、高回报,也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通过系统化学习和培训,学生能够接触到专业的技能培训,也便于企业后续进行二次培训。用人单位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获得“订单人才”,推动教育教学持续改革,由规模式逐渐向内涵式发展。提高高校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综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开展课堂知识研究,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意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个人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校内教师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综合管理,加强对理论课堂教学实践,保证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自我观念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发展方向,并且不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促使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日常教育活动的引导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水平,进而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可以胜任工作需求。
(二)创立办学品牌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高校教育也应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展现自身优势、特色,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满足市场实际用人需求。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校办学、企业需求之间的关联性,不仅能够强化公共教育责任,也可以充分展示院校办学特色,提高理论学习、实践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高校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理论的深化,并且注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认识,促使学生的综合学习潜能得到提高。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关注到课堂理论知识的更新优化,并且要及时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的发展动态信息,让学生了解到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方向,根据专业发展趋势,掌握专业发展技能,这样可以更为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对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学校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办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总体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三)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直变化的,主要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等有一定关系,还需要考虑实际用人需求。通过院校、企业合作育人,能够有效提升培养效益,合理控制教学成本,为企业输送合适的技能型人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目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融合新知识、新成果,并基于广泛调研,全面掌握市场岗位需求,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实用型、高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企业的人才需要,对于人才所需具备的相关技能和知识要加以重视,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问题分析增强自身的专业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获得发展。
三、新时期校企协同育人的常见问题
新时期,需深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针对学生认知不足、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学生认知不足
由于年龄等因素影响,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时,学生并未持续接受职业实践,容易形成错误认知,未充分认识到企业角色的意义,甚至误认为企业只是单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同时,也未深入了解各个岗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缺乏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优良品质,最终导致无法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新时期,校企合作教学活动要关注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认识,培养学生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职责意识,进而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学习模式下获得充分发展,保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二)缺乏高效管理
学校需要根据调研结果、国家政策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但是,目前存在培养模式单一、企业融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校企合作成效[2]。部分院校的培养方案修订力度不足,无法彻底摆脱课程教学为主的限制,校企合作并不深入,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相对薄弱。同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并未做好培训工作,外聘教师缺乏充足的技术、资金,学校层面的引导和管理不到位。缺乏高效的管理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需要改变的一大问题,加强对学校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做好全面的工作分析和总结,并且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信息汇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高校学生掌握技能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提升。加强对学生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做好全面化的信息分析工作,让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思考,明确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中的不足,并且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了解当前时代发展的变化,这样可以实现全面化的教学管理。
(三)实践操作机会少
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学校要强化开发、维护工作,积极引入技术人才,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虽然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但是认知存在误区,也缺乏深入了解,认为校企合作可能会对自己造成风险,比如人才频繁流动等。此外,开展教学时,部分企业忽略了实质性的操作,整个培养方案与企业日常运营并不融洽,无法真正实现多层次构建。当前,许多高校面临着通病,关注教师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许多学校并没有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与校外企业合作,校企合作的专业限定较少,这样也使得许多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没有及时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失去兴趣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效果不佳,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会课堂问题的思考,加强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研讨,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认知,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四)缺乏校企协同延伸
环境和氛围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也需要和谐的学习氛围。目前,部分院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校企联合机制存在问题,整体教育环境并不理想,造成家长、社会不重视校企合作,甚至产生错误认知,严重阻碍人才培养改革进程。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比较薄弱,校企合作模式缺乏扩展,甚至许多校企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这就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失去自我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对校企合作管理,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而才能提升学生的总体专业素养,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得到提升。
四、新时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校企协同育人可能会受到相关因素影响,比如市场实际需求等,要从学生职业规划出发,充分展现自身办学特色,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可以适当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比如德国双元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更好地推行企业技能型教学,需强化教学管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价值观、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出发,融入德育、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综合技能水平,强化文化素养[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企业管理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明确相应的科学管理目标,不断强化工匠精神培养,打造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做好实践和理论教学进度的协调工作,完善合作发展体系,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促使教学管理更为高效、科学,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前途命运,需进行高水平创新,优化和调整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优化,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设计和安排,也要在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观察学校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当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或者通过测验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形成正确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素养。
(二)塑造教育品牌
教师在关注学生智力的同时,还要从心理、情感等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学生潜能,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采用三导师教学制度,不仅能够拓宽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实现精细化教育,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选拔优秀辅导员、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引入企业技术人员,负责顶岗实习教学工作,通过共同协作,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及就业等。同时,积极落实分层次、分段式教学,逐渐提升教育品牌形象[4]。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双方合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从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持续输送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要以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下,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可以及时到实际工作环境下学习,能够有效拓宽学习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展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
(三)完善育人机制
目前,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管理不完善、企业活动不足等问题,为有效提升教育质量,要积极健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推动校企的深入合作。同时,还可以通过采用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强化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要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做好教育工作的宣传普及工作,纠正家长、学生和企业的错误认知,逐渐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真正达到就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职业管理、学校管理并轨的基础上,企业自身人才培育负担能够明显减少,这也有利于激发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其全面支持。在企业实习管理方面,需积极创新实习模式,完善相关制度,比如技能优化、顶岗实习以及考核等。做好育人成果考核工作,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制定系统化评价体系,将监督管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并广泛吸纳同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适当调整。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可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展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领域,打造特色办学品牌,争取评为省级专业。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现状,针对性培养学生云计算等新技术,并根据助理会计师、专业会计师等岗位,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强化其岗位适配能力,便于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角色。
五、结语
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有效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市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学生认知不足、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需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完善育人机制等方法,能够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强化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协同育人模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