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T-KIC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型支部建设探索
2023-03-07邓立明沈成平
邓立明,沈成平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从多层次、多维度、多路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视角,挖掘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创新领域的潜质,使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基于EIT-KIC创新模式,探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和方法。
一、EIT-KIC创新模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十四五”规划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特别强调“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2]EIT-KIC起源于欧盟。2008年7月30日,欧盟委员会在里斯本战略指导下,成立“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EIT)。旨在推动欧盟产学研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创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很快其发展为知识和创新共同体(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y,KIC)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简称为EIT-KIC,旨在充分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研创新力量的优质资源,促进“科研-教育-创新”协同发展。
EIT-KIC 创新模式既能够理解为一种方法论,也能够理解为一种系统论。目前普遍认为,EIT-KIC 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知识三角”生态逻辑的协同创新模式。[3]EIT-KIC的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够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优势资源,驱动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协同发展。
福州大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其工科专业的特点,成立了功能型学生党支部。探索EIT-KIC模式下创新创业型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围绕着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积极争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支持,吸聚教学科研力量,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从大学生专业思想导向教育出发,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协同实施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扶持服务。[2]
二、当前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生党员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组织的重要部分,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学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1.学生党支部设置以班级、年级或者专业为主,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
各高校党支部建立几乎是在班级、年级或者专业进行横向设置,党支部在班级、年级或者专业中发挥着先进模范作用。但党支部是依托在班级、年级或者专业的基础上,会随着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方向而解散,其支部成员也都归属于同一班级、年级或者专业,跟其他学科的党员交流甚少,也会随着同支部的解散而分离。[3]党支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成熟和正规化,党支部的核心干部也会随着党支部的成长而相应成熟,但党支部会因学生党员的毕业而面临解散。学生支部建设过程中一旦缺乏“传帮带”的工作机制,将导致党支部的良好经验做法难以得到传承和延续,创新创业型党支部的建设将受到阻碍和局限。
2.学生党支部组成成员角色单一,缺乏多元化和科技性
各高校的党支部建设以及党务工作大多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为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难以对学生党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科研创新意识传导、培养和引领,导致对创新创业型党支部的指导效果有限。[3]各高校的“高精尖”人才大部分都是加入教工党支部,很少下沉到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很难深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再者,各大高校的教师队伍多数是毕业后直接任教,少数是有过创业实践之后再返校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或者是在职创业,他们缺乏创业实践的丰富经验,在指导学生党支部发展路径上较为单一,且在专业方向的学习、探索和创新的活动引领与指导也较少。学生党支部党员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引,难以形成“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兼备的支部骨干力量。
3.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习内容脱节,支部无法很好地落实“三争”行动
校院两级的顶层设计和推动力缺位,缺少高年级的标杆力量下沉,缺乏站在科技前沿的专业老师赋能,缺失洞悉市场需求的企业专家领航,导致学生党支部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开展贴近学生理论实践、技能提升、紧跟时代脉搏和市场需求同时又受学生群体喜爱的组织活动方面,显得主观能动性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由于学生党支部外延式联系少,对外了解不及时、不深刻容易造成他们沉浸当下,得过且过不自知。当前阶段的各支部开展活动方式常见于政策文件解读、学习分享、组织集体观看音视频文件等传统方式,缺乏活动的新颖性、挑战性和互动性。这种模式的支部建设难以充分调动党支部成员的思维活跃度,更谈不上能将支部建设与专业技能提升相融相促。
三、EIT-KIC模式下创新创业型党支部的建设
高校本身就是学习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转到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让学生拥有核心技能。作为高校创新实践重要载体之一的学生党支部,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将科研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锻炼提升贯穿于培养学生党员的全过程,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传递给各支部学生党员,培养其积极进取、敢闯敢拼、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锤炼其吃苦耐劳的党性修养。
EIT-KIC创新模式强调构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形成的“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原理,依托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建立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实践为动力,将学生、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教学等要素进行有机融合。高校创新创业型党支部基于EIT-KIC创新模式,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为目标,鼓励学生党员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立足校园理论学习,走出校园,洞悉市场需求,提升专业技能,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支部组织模式
EIT-KIC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创新实践协同体系,需要多样化的参与者,以此在多视角模式下促进创新思维的迸发,更好地形成跨领域的创新实践。传统的支部组织以班级、年级或者专业为主,难以符合当下“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人才培养要求,更不利于打通学科专业壁垒,不利于高低年级的党员传帮带功能发挥,从而影响到党支部的延续性发展。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型党支部构建过程中按照功能定位划分,吸纳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学生和专业教师到支部中来,让大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也有机会拓展自身的薄弱技能,促进支部内涵式发展。主动学习,积极地邀请教学、科研、校企协同参与到支部建设工作中,使得支部成员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能够形成叠加效应,产生“1+1>=2”的正向效果。高校师生联合、高校企业联合组织模式下的党支部,通过教师、学生身份的差异,学校、企业模式的不同,由内而外形成有效的内部张力,助力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组织力,促使党支部建设工作推陈出新,激发支部建设的活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支部组织模式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支部成员单一化模式,教师及多年级学生组成支部,形成梯形支部结构,能够保证支部的活力度和延续性;其次,它能够有效发挥专业老师在支部成员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教师党员党性强,专业实力强,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其言行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党员,使其能够切实地落实“传帮带”职责;再者,它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叉,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便利学生向教师专业咨询;最后,支部成员的多元化促进跨学科、跨性别、跨身份的党员可以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避免了支部成员的思维单一化,能够更好地提升支部党员的创新创业思维。
EIT-KIC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党支部考虑到支部的持续性发展和多元化创新,鼓励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加入支部,从而优化和提升支部的资源配置。党支部以学生兴趣为契机,定期安排支部党员骨干从理论学习、技术学习和实践锻炼等维度向低年级学生开展培训,并组建兴趣小组,同时引进企业针对性的分析交流市场需求,形成校内外双轨并行指导模式,最后根据小组成员的阶段性的学习和工作综合表现,吸纳优秀的成员加入党支部。
2.打造体验式、实践性的支部培养模式
党员骨干在支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支部骨干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支部是否具有战斗力、感召力、凝聚力。探索一种涵盖专业技术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学科竞赛、产教融合等培养模式来匹配EIT-KIC模式下创新创业型党支部的特点,这是该支部建设的必经之路。借此提升党员骨干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期支部党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在党支部的日常建设培养中,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与业务技能培训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创新型支部培养模式。
EIT-KIC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党支部强调“产学研协同育人”,党支部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和企业、产业进行紧密联系,邀请有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办创新创业讲座或培训班[4];组织支部成员前往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切实感受市场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深刻地认识整个企业产品从项目立项、设计规划、项目建设及项目运维等整个项目周期。让学生直观感受项目开发,并尽可能了解到各个过程存在的潜在创新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实现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素养、业务技能培育的无缝衔接。每学年党支部也会组织学生前往科研院所、企业、行业进行实践交流,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创新产品,给予学生灵感的源泉,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从自身感知到认识到创新能够点燃学生们内心的创新热火,藉此指导其进行创新实践。支部强调体验式的创新实践,积极开展“榜样归来”“跳出市场看市场”等专题活动,邀请优秀的校友回家,以其成功的职业探索、专业实践、技能提升案例为题,针对在校生感兴趣的各类案例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对整个市场行业有个大局意识。
3.营造交互式、协同化的支部运行模式
支部立足于“本科生进实验室、兴趣小组进实验室、项目团队进实验室、实验室出精品项目”的“三进一出”目标,以此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支部建设的深度融合,同时突出专业技术的创新实践。支部在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效益共同驱动下,根据行业技术革新和学科建设发展,在传统的学科竞赛体系的基础上,探索与行业内知名企业联合举办创新实践赛事的路径。引进企业命题、评审,开展“点子评估对接”“团队项目对接”“企业需求对接”等活动,以项目的市场需求激发师生积极性,以项目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精英参与创业指导和产品策划,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新时代背景下市场需求的热点,感受从市场视角看待创新意识的角度,同时也通过学科竞赛来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效果。
支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支部建设协同推进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思维融入到支部成员的专业课程学习、实践应用、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并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依托福州大学建筑结构协会、福州大学测量协会、福州大学智能建造协会等创新团队和社团,开展竞赛、竞技、演示、推介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4]同时支部持续秉持“以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鼓励科技创新,倡导将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为创业项目,通过有力的保障、多样的平台、良好的模式、专业的指导,联合推动产业落地,有效打通创新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融合,有效地解决校园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4.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条件保障和服务
创新创业型党支部作为高校产学研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是大学开展科研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院两级应当从条件保障和流程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5]EIT-KIC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党支部从三个方面进行支部的建设和发展。
(1)支部从学生需求实际出发,学生宿舍、教学楼和校外合作企业具有一定的距离,支部设置三个场所,一个设置在生活区宿舍活动室内,便于支部成员就近开展项目研讨、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一个设置在学院的科研场所,主要用来项目建设的汇报、项目工程的设计和完善;还有一个设置在企业的创新实践室,主要用途是支部成员前往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市场需求对接、理论落地校验等活动。通过设立三个不同的固定且职能定位清晰的场所,有效降低支部党员因时间或空间不稳定而导致约束力下降、团队凝聚力不足等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支部活动的实践性、战斗力。
(2)支部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各项工作,通过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邀请校内专家和知名企业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学院师生通过与一线企业专家面对面,不仅对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且能激活创新创业活力。[6]支部充分挖掘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资源,采取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整合的方式,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牵线搭桥。
(3)支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校企扶持、项目实施服务费和科研成果转化费用等模块构成。[3]支部鼓励党员根据项目特点组建团队,开展创新实施项目。支部通过多方面评估项目情况并提供适当的项目经费支持、配置校内专业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等,保证项目持续、稳定地推进。对于已经成形的项目,鼓励学生团队走进企业,通过独立寻求产品的合作对象来保证项目的迭代和完善。[7]同时他们也在企业中检验科研创新成果,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便于已经上线项目团队能够自我造血推进项目。
五、结语
EIT-KIC 模式下创新创业党支部建设的目的是优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促进高校党支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支部希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能在创新创业培育孵化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相得益彰,在学生走出校门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选择能力。为此,支部做好各项创新创业竞赛的同时,要注重形成体系的基础培育和过程服务。以专业基础强化、项目研发能力提升、市场需求分析实现为核心,打通产学研形成合力,实施创新精神培育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以项目路演和创业竞赛为试炼舞台,形成覆盖创新创业培育和人才培养的流程服务体系,培育孵化优秀项目团队和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