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追随 深入
——幼儿纸杯游戏建构三步曲
2023-03-07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幼儿园李六娟
■文/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幼儿园 李六娟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低结构材料,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最近,大二班幼儿对建构区的纸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随着游戏的推进不断发生变化,探究内容也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如何有效观察解读幼儿在低结构材料游戏中的行为并给予适宜回应,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经历了“观察—追随—深入”三个阶段。
一、观察
生活化的材料是帮助幼儿建构知识经验的基础,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充分挖掘纸杯教育资源,激发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通过观察发现,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索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区域 幼儿的兴趣点 教师的回应第一阶段独自感知熟悉阶段幼儿第一次接触纸杯,喜欢进行套取、变形等游戏。他们偏向于围绕纸杯直观视觉特征初步尝试探究,喜欢独自摆弄纸杯。整体游戏时间不长,约有3—4 名幼儿在用纸杯玩卖奶茶、卖冰激凌的游戏。初次接触纸杯,多数幼儿能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开展平行游戏,但对纸杯的建构经验存在空白。鉴于此,教师提供调查表,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幼儿探索纸杯的建构游戏。第二阶段初步进行建构阶段在第一阶段调查表的完成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游戏中,幼儿尝试用纸杯进行建构,主要以垒高、单层连续摆放的方式建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垒高的过程中,幼儿不会根据建构对象的整体特征进行垒加。这一阶段独立游戏和两人合作游戏居多,幼儿对于纸杯建构的稳定性探究不显著。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进行纸杯垒高,但不能兼顾稳定性。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需随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允许他们按自己的设想活动。在游戏的分享交流环节中,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通过介绍作品建构的方法,引导其关注结构的稳定性。第三阶段拓展玩法阶段幼儿能掌握纸杯建构的基本技能,能和同伴合作搭建结构更复杂的物体且关注到稳定性。建构时会注意建构要点,两两纸杯能互锁。对于平面纸杯垒高的高度与最底层纸杯之间的关系无探究行为。如,底层10 个纸杯可以垒几层的三角形,每一层的纸杯会有什么变化。幼儿的纸杯建构技能已经非常娴熟。为助推幼儿的深入探究,教师提供记录表供幼儿记录建构中的发现与问题。如记录三角形每层的纸杯数量、纸杯的高度与最底层纸杯之间的关系等。教师还计划投放一些辅助性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的多元互动,鼓励他们组合探究,促进幼儿对新游戏产生兴趣。第四阶段创意建构探索阶段幼儿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想象建构,倾向于组合建构,运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纸杯,借色想象建构动物主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交流与合作也较频繁,有共同的游戏主题和目标。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最底层的纸杯个数与垒的高度成正比。在搭建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辅助材料的投放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些纸杯被幼儿有意或无意踩扁变形。本阶段幼儿的建构兴趣依然浓厚。教师鼓励幼儿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合作建构,共同创造,并拍摄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些片段,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讨论:纸杯不小心被踩扁变形了怎么办?幼儿讨论得出,踩扁的纸杯可以放在美工区进行手工创作,放在科学区按规律排序。此外,在辅助材料与纸杯的互动中,还需注重培养幼儿对活动实施后的反思能力。
二、追随
回顾整个游戏,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但同时教师也发现活动中部分幼儿玩法单一,无法深入进行游戏。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开始不断“追”“随”。
(一)“追”其所见
教师认为,幼儿之所以对纸杯建构兴趣不减,并能有阶段性的提升,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
1.追“幼儿兴趣”,问出“游戏”
此次纸杯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纸杯,由此引发了幼儿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游戏伙伴和材料的选择、游戏主题的构思、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这些都充分诠释了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
2.追“用心观察”,问出“自主”
整个游戏中,教师着重做了三件事:一是用心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捕捉亮点,发现问题;二是发现问题适时引导,助推游戏进程;三是及时反思,总结推进。如在分享交流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游戏视频,引导他们发现游戏中有创意的作品和需解决的问题,并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随”其所惑
1.“随”——适时进退,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幼儿会长时间循环复制建构。当面对幼儿发展停滞不前时,是静静等候还是介入助推,是进是退,教师很矛盾。
案例:建构区中(第三阶段),大灏已连续一周都在搭建圆柱形城堡,总自言自语道:“我要搭一个比昨天那个还要高的城堡送给妹妹。”一旁的俊杰随手从玩具箱里拿出一摞纸杯向城堡走来。大灏边说边张开双臂护着城堡:“你不要过来,会碰倒我的城堡。”俊杰不理会继续往前走,刚准备放纸杯,突然“啪”的一声,城堡全塌了。大灏对俊杰怒吼,捡起纸杯重新搭建。“四季影楼”里的斌斌听到响声,扔下照相机,趴在散落在地的纸杯上……
(1)静观其变。案例中,大灏兴趣点在于搭建最高的圆柱形城堡送给妹妹,即使城堡被同伴破坏,他依旧能专注地重新搭建,说明大灏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对纸杯建构游戏一直保持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他认真专注的良好学习品质。在甄别大灏游戏动机后,教师要顺应幼儿的游戏兴趣,珍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允许出现暂时的“停滞不前”与“空白期”。
(2)主动出击。教师要尝试解读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伴随行为。案例中,俊杰不理会同伴且碰倒了同伴的作品,斌斌趴压在纸杯上,这些都给教师发出信号:俊杰对同伴的游戏似乎不感兴趣,且不知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斌斌的习惯有待引导。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须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主动出击,适时引导,使游戏真正推动幼儿的发展。
2.“随”——有效辅材,助推游戏深入发展
通常情况下,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会在建构区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助推幼儿深入挖掘游戏。但教师发现及时提供辅助材料后,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其一,幼儿只专注于辅助材料,而忽略了辅助材料与纸杯之间的互动性、联动性。其二,幼儿对辅助材料没有兴趣,继续原有的游戏内容,辅助材料的提供形同虚设。辅助材料的投放是否有效,教师很矛盾。
(1)随兴趣点而利用。投放辅助材料后,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有所转移,他们放弃了原有对纸杯排列、垒高、架空等结构探究活动,单一于辅助材料的操作。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尝试先引导幼儿随兴趣点展开对辅助材料与纸杯之间关系的联想,丰富建构场景,也可以引导幼儿以物代物进行建构,丰富建构方式。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适时适宜投放辅助材料支持其游戏有效深入地开展。
(2)随探究点而巧变。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如,当面对幼儿因建构技能不能满足建构需要时,教师需及时了解捕获幼儿现阶段的探索水平,是投放辅助材料还是和幼儿商讨新的游戏规则,是更新游戏环境还是共同寻找更适合的辅助材料,在自主中激发幼儿新的探究行为。
三、深入
在第四阶段,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当出现新情况时,教师尊重幼儿的需要,聚焦幼儿的发展,决定将手工活动作为下一阶段活动的切入点,从三个层面开始“深”探。
(一)情境激发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幼儿的需求是活动的重要来源,教师与幼儿共同确立动物主题,利用废旧纸杯制作小动物布置环境,在墙面粘贴某一小动物的制作流程图,帮助幼儿独立思考。
(二)创意表达
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抓住明显特征,用组合的方式创作出了一个个富有情节的画面,如用纸杯制作太阳、小花、小鸡,并组合成一幅画。这样的创意组合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还提高了他们对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三)立体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教师在活动室的一角开辟了“乐吧”,供幼儿随时欣赏各种各样的纸杯手工成品。立体感十足的小猴子,啃着竹叶的小熊猫,穿着公主裙的公主……幼儿或拿起画笔进行写生,或自由组合画面进行故事创编,或带上作品在T 台秀一秀。如此,立体空间多角度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还强化了幼儿的生态保护意识。
总之,“观察—追随—深入”三个环节是教师指导幼儿纸杯游戏的研究路线,沿着这条线路,纸杯游戏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幼儿则在小小的纸杯世界中尽情释放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