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赫赋格作品的分析及录音版本比较
2023-03-06蔡先婷吴驰
蔡先婷 吴驰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受早期启蒙思想影响,作品蕴含广阔、深邃的人文主义思想。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泽在其著作《论巴赫》中,将巴赫归于“客观的艺术家”之列,这足以证明其音乐是充满理性、逻辑和科学性的。
巴赫极其推崇十二平均律,用遍二十四个大小调写成的《平均律键盘曲集》被视为钢琴音乐的“圣经旧约”,包含四十八首赋格,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以大、小调半音次序排列成的两卷本:第一卷(1722年出版)、第二卷(1744年出版)。本文将以赋格作品BWV868为例,对其结构及演奏风格进行分析,为演奏赋格作品提供参考。
一、复调作品体裁之代表——赋格
赋格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从16世纪的宗教音乐采用这种体裁伊始,直到18世纪在巴赫的推动下达到顶峰,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曲式。赋格通常由“主题”和“对题”构成,主题常为乐曲首句,并以单声部形式贯穿全曲;“对题”伴随主题同时出现在其对位声部,分为“固定对题”和“自由对题”,并始终伴随主题出现。此外,还有“答题”,答题常在主题后,在主题的属调上出现。在一首赋格作品中,主题和对题通常会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其间也常有过渡性的乐句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赋格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和再现部。在呈示部中,主题会在主、属调上依次呈现于各声部,中间部则由主题展开发展的各插部构成,最后在再现部回到原来的主题,并回归主题调性。
二、BWV868作品结构分析
(一)呈示部(1—11小节)
这是一首四声部的赋格作品,B大调,4/4拍,主题首次出现在中声部,从该调主音进入,主题在尾声部分出现一个二分音符的长颤音(相较主题旋律而言),填充了主题与答题部分的缝隙,使二者间衔接更为紧密,同时结束在主音上,巩固主调调性。主题第二次在高声部以属调答题的形式出现,与第一句形成主属关系的相互呼应。同时对题A出现。对题以和主题的反向旋律走向开始,凸显了音响效果的外扩延展性,随即出现与主题同向六度的上行旋律,丰富了主题的和声层次(如谱例1所示)。
主题第三次以主调出现在高声部,对题B从对题A的属调进入,镶嵌在中声部。主题第四次以属调答题形式在低声部出现,主题以主属交替的方式四次出现,分别位于“中声部(主调)—高声部(属调)—中声部(主调)—低声部(属调)”,在对称工整中富于变化,在严谨平衡中寻求发展。呈示部在第11小节第二拍以属调开放结束,并采用横向可动对位法,将主题间不容发地紧密接入中间部。
(二)中间部(11-21小节)
第11小节第三拍开始进入中间部,主题再次从中声部以主调进入,同时对题出现在高声部,低声部增加了三度进行的伴随旋律,后转入六度双音,弥补了低声部的缺失,使各声部保持了整体平衡。中间部主题的第二次出现,依旧是以属调的答题形式,但保持在了中声部,而低声部则采用了自由对题进行。主题的第三次出现,是在第18小节的高声部,以属调进行。第四次主题回到中声部位置,同时回归主调。这两次主题的出现都采用了倒影的手法,将旋律倒置,形成强烈的听觉冲击,这也恰恰体现了巴赫的音乐中除严谨端庄之外偶尔的俏皮与活泼(如谱例2所示)。
中間部在第21小节以一个二分音符的长主音结束,同时在该小节低声部进入再现部。
(三)再现部(21-34小节)
再现部从第21小节的第三拍的后半拍弱起,以主调进入,主题放在了低声部,较之呈示部音响效果更加突出,笔者认为这种安排是出于作曲家将中间部主题倒置后导致旋律发生变化,此处强调将旋律拉回主题的目的,对题仍采用的是自由对题形式。再现部的主题第二次以转调形式出现,在第24小节转向了E大调,以新调的主调在中声部进行,并以主调结束,同时高声部的对题则采用新调的平行小调#c小调。主题第三次出现回到B大调,依旧在中声部进行,此处高声部休止,故而主题旋律的突出也无不提示着调性的回归。主题最后一次以属调的答题形式出现在高声部,连绵的十六分音符充斥着各个声部,相互呼应,高声部的长音将旋律适度放宽,并以一组六度下行音阶结束。
三、演奏技巧分析
巴洛克时期音乐节奏的处理是自由且灵活的,演奏者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尤其在一些净版乐谱中,通常只有旋律和标记,没有过多的速度标记、强弱标记及运音法记号,这对演奏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市面上也有部分乐谱,上面有详细的表情记号、声部区分等标注,如美国的阿尔弗莱德版本,这些标记多为后世出版商编辑时添加。本文以该版本为例,对演奏技法进行分析。
(一)呈示部(1-11小节)
主题开头以八分音符的后半拍弱起,第二小节出现一个二分音符的颤音,颤音应遵循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从主音上方音起,与主音交替重复,并逐渐减弱至结尾主音出现,此处应有乐句结束的听觉效果(如谱例3所示)。
阿尔弗莱德版本的乐谱标注极其详细,包含了乐句中小分句的连线,分句内的细微强弱变化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版本特别在a处作了说明,在巴赫手稿中,颤音符号只出现在赋格主题的第一次陈述,但该版本认为只要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每次演奏主题部分时均应在此处处理为颤音。由于主题与答题之间调性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应注意突出主题旋律,同时强调答题的属调调性,与主题主调形成对比与呼应。
(二)中间部(11-21小节)
中间部从左手的中声部进入,此处主题需强奏,与此前左手控制的低声部旋律加以区分,与此同时,在低声部三度伴随旋律出现时,仍需突出中声部主题,对左手手指的声部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此处可通过将中声部处理为连奏、低声部处理为断奏的方式来达到突出主题旋律的目的(如谱例4所示)。
在中间部主题第三次和第四次出现时,采用了主题倒置的写法,将原本上升的音阶形态进行倒置,形成下行音阶旋律,与主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演奏方式上也需注意奏法的区别。两次主题倒置的音色要求更加柔和、飘渺,与明亮的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三)再现部(21-34小节)
再现部的主题出现在低声部,此处左手该声部需强奏,甚至应超过首句主题的音量,强调主题的回归。该部分主题第二次出现在中声部,且主题旋律在左右手之间交替,要求左右手密切配合,旋律在音量、音色上需保持整体一致,同时突出于其他声部旋律,对手指的控制与配合是个较大的挑战。结尾处低声部以一段十六分音符的音阶起伏贯穿整个尾声部分,是主题声部的铺垫,也是和声层次的丰富,左手演奏要求连续而不突兀,充分陪衬右手的主题旋律。
四、不同录音版本的比较
本文将以格伦·古尔德、安德拉斯·席夫、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兰多芙斯卡、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五位钢琴家演奏的巴赫BWV868赋格的录音版本为例,比较不同演奏家的风格。
(一)速度
在这首赋格的演奏中,笔者记录了五位演奏家的演奏时长,分别为格伦·古尔德:1分36秒;安德拉斯·席夫:2分18秒;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2分38秒;兰多芙斯卡2分20秒;丹尼尔·巴伦博伊姆:2分32秒。巴洛克时期的乐谱绝大部分未标记速度、强弱等记号,因此也赋予了演奏家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笔者通过聆听几位演奏家的录音版本并进行测速后发现,大部分录音的速度为慢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速度在52-60拍不等),唯有古尔德的版本速度几近中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速度在84拍左右),古尔德演奏的十二平均律常被称作是“离经叛道”的挑战,但不可否认他是巴赫在20世纪尤为重要的诠释者,有趣的是,他的部分作品甚至被NASA收录于太空探测计划中。
(二)颤音
巴洛克时期作品中的颤音演奏,通常从主音上方音开始,但笔者通过对比五位演奏家的录音版本时发现,从主音和从上方音开始的情况均存在。此处以第一句主题为例,对第二小节的二分音符颤音的奏法进行分析(见谱例1)。乐谱上关于此处颤音的奏法遵循古法,采用从主音上方音开始,与主音进行两音交替演奏,并在谱中加以标注。古尔德和兰多芙斯卡的演奏版本与谱例一致,而席夫、里赫特和巴伦博伊姆的版本仍采用从主音开始,往上方音交替演奏。值得关注的是,在呈示部的部分,主题第四次出现时,结尾处二分音符的颤音不同版本呈现出不同的演奏方式:巴伦博伊姆在此处并未将其处理为颤音,而是直接以保持一个二分音符时值进行演奏;席夫和里赫特版本则以主音开始,往上方音进行两音交替演奏;古尔德和兰多夫斯卡的版本仍以主音上方音开始进行颤音演奏,这充分说明不同演奏家对于巴赫的诠释有各自的见解,对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演绎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
(三)羽管键琴与钢琴演奏的差异
在五个录音版本中,笔者对比了兰多芙斯卡演奏的羽管键琴版本和其他钢琴演奏版本,发现二者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區别在于乐句连断。以作品呈示部第三小节为例(见谱例3),对题以十六分音符下行音阶开始,钢琴演奏版本多在此处将音阶处理为连奏,而兰多芙斯卡的羽管键琴版本此处有明显的断奏效果,并以连奏接入后两个八分音符。在整部作品的其他部分,该类音型均作此类处理,较短时值的音符处理为断奏,并接入较长时值的音符,这种演奏方式能以更加引人注意的方式起到提示、强调较长时值音符的作用。这种处理手法令整部作品听起来更加跳跃、有更加清晰的颗粒感,与在钢琴上演奏的风格迥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在钢琴演奏版本中,最接近于兰多芙斯卡版本处理方式的,是古尔德演奏的版本,音符短促、速度紧凑不拖沓,且由于加入了连断的对比,各声部的层次显得更加分明。
五、结语
赋格作品除遵循各部分的一些写作法则之外,整体结构与布局同样重要,体现了作曲家的对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作曲家技术的应用与思想的体现是与细节及整体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笔者通过对这首赋格作品的结构、演奏技法的分析,以及不同录音版本的比较,总结了巴赫在这首作品的复调作曲技法创作上的特点:一是简约紧凑,各个主题衔接紧密;二是调性简洁,中间仅一次转向近关系调;三是充满新意,主题倒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五个录音版本诠释了不同演奏家演奏的风格各异的巴赫作品,虽然细节处理各有千秋,但整体框架均带给听众稳重严谨的感受。综上所述,巴赫的复调作品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也是秩序与变化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伯特·施韦泽,何源,陈光琛译:《论巴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Kerman Joseph. The Art of Fugue:Bach Fugues for Keyboard,1715-1750[M].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2019.
[3]常桦:《悉心感受,发现每一首作品的独特趣味——钢琴教学中的曲目搭配(三)》,《钢琴艺术》2017年第7期。
[4] 吴清宁译著:《〈巴赫的键盘作品〉及学术书评》,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22年。
蔡先婷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
吴 驰 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