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版《同心结》礼赞
2023-03-06李岩
李岩
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志愿军赴朝参战30周年,歌剧《同心结》原创版诞生(当年上演并被拍成电影),以黄继光烈士的事迹为主要线索,其一众编剧、作曲、导演、演员,均为老资格、有实力的精兵强将;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同心结》艺术顾问乔佩娟协调,该剧进行了复排(由文化与旅游部艺术司组织各专家、四川交响乐团、四川歌舞剧院排练、演出)。虽此复排版曾于2020年10月26日(国家大剧院)、2022年9月8日、9日(保利剧场)小范围演出过三场,但真正于广大观众前亮相,在首届天津音乐节(2023年5月7日天津音乐学院——下称“天音”版)及第五届中国歌剧节(杭州2023年5月17日),至此,形成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一白(《白毛女》1945)一黑(《小二黑结婚》(1953)一黄(《同心结》1981、2020、2023)奇观。
一、英灵归乡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乡之路,至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烈士遗骸及837件遗物回国,九个批次,共913位烈士遗骸归乡,正所谓:“出征少年身,回家英雄魂,山河已无恙,英灵归故乡”。这一场景被凝固在《同心结》的第一个场景,载有志愿军遗骸的运20大型运输机降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画面中,其震人心魄,令人动容!前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及各类文艺从业者,对此类题材(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的上演之宣传效应,功莫大焉!特别不应忘怀的,是歌剧《同心结》首版创意之老一代艺术家,原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总政歌剧团团长编剧田川,原总政文工团创作室副主任任萍,原总政歌剧团副团长作曲黄庆和(均为1938年参军的抗战老兵),原总政歌剧团团长、总政交响乐团团长王云之,原战友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总政文工团创作员刘易民,导演韦明、指挥刘森、舞蹈编导姜诚、舞美设计李尔勉等;及复排(四川版)艺术顾问、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原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团长音乐总监王祖皆,原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国家一级编剧文学统筹冯柏铭,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艺术创作教研室主任、作曲家栾凯,音乐编配李文平、肖超、彭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实验艺术剧院主任),四川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制作人吴灵峰,四川省文旅厅、德阳市广电文旅局;天津音乐学院版,总监制王欢(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艺术总监王宏伟,总导演彭澎,执行导演李聪、耿林涛,戏剧总监王冀原,舞美设计周丹林,指挥高嵩,灯光设计王瑞国,音响设计李来红,化装设计方绪玲,服装设计王钰宽,道具设计张耀辉、视频设计胡绍新等一众老领导、艺术家。此正体现出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接力”,其每一棒都不可或缺!
二、闪光点
举全院之力,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在40天(2023年3月22日—4月30日)内,完成了几近不可能完成的奇迹!打造出一部天音从未有过的民族歌剧,是王宏伟副院长心中的梦想,他说:我们建院六十五年了,虽西洋、民族、流行三种唱法专业齐全,还有舞蹈、戏剧等表演专业,但惭愧,虽做过歌剧,却从未做过民族歌剧。作为一个大学,怎样把学校凝聚力及士气提振,将师生的艺术表演实践真正在舞台上呈现,《同心结》是天音人舞台实践深度体验的绝佳契机。其内核——抗美援朝不惧悍敌、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我们必须有的。因此,王宏伟与相关部门商量,把《同心结》拿到天音演。从1981年总政歌剧团版到2020年四川文旅局版之协调过程中,2023年3月19日王宏伟与天音领导班子集体商议后,依托天音自身教学优势,联袂中国歌剧领域知名专家,申报并主持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以此为基,加天音相关师生,并请彭澎、王冀原导演,舞美设计周丹林,灯光设计王瑞国,化装设计方绪玲,服装设计王钰宽,重新设计了服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天音303位师生(包括110名合唱队员,73名乐队演奏员、指挥高嵩、首席宋强,及12名教师)打造成一支铁军——能演大戏、听从指挥、作风过硬!
三、完美主唱
复排版《同心结》黄继光的八个唱段(栾凯作曲、配器):《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祖国,亲爱的母亲》《站在燃烧的小村庄》《江河断流情难舍》(黄继光&朴顺姬)、《千重山呀,万里云》(黄继光&黄妈妈)、《等我把立功喜报寄回家》《接过血染的旗帜》(黄继光与合唱),为这部歌剧复排版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其上口的旋律、灵动的节奏、丰厚的配器、张驰有度,是现实主义加革命浪漫主义的杰作,尤其优美质朴又不乏多样性的旋律,极具感染力。原本《月亮,快快升起》(朴顺姬)、《祖国在召唤》(黄继光)两唱段,在复排组统筹冯柏铭“删繁就简”原则中被拿掉,直接将黄继光堵住敌人枪口的一帧巨幅油画特写投射银幕(见图3),使黄继光这一壮烈的英雄行为永远定格在观众心中。在赞叹大英雄壮怀激烈、勇往无前(况双腿已断、血又流干)、扑向枪口的同时,观众泪如泉涌!这使得音乐与剧情发展的逻辑更加吻合。
朴顺姬(蒋宁)、黄妈妈(张卓)、朴奶奶——哈尔莫妮(黄华丽)的演唱可圈可点,朝鲜17岁小姑娘的纯朴、清新,在蒋宁的演唱中得到完美体现,其可塑性极强,中高音区尤佳,气息沉稳、张驰有度;黄母——一个四川德阳中江的农村妇女之天生质朴,张卓以气息宽广、细腻悠长、深沉稳健、品质刚强的风格,表现得令人信服,其表演中,将母子情深,大局为重,舍小家为国家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朴奶奶,黄华丽将老一辈的情怀——对尊贵客人毛泽东的惦念,在很高层次描绘了中朝并肩的国家决策实情,及朝鲜普通民众对中国领导人的尊敬;而其不畏死、对伪军的不屈服及对儿媳的担忧,在朴奶奶唱段《红心相连命相依》得到完美體现;承担合唱各声部的天音合唱团110名歌者,虽是经严格考试才进入天音的声乐学生(包括美声及民族唱法)但排练之初,十分青涩,导致声音散乱,没有精气神。王宏伟、彭澎等一众主唱、编导曾讲过大量抗美援朝的故事:长津湖战役时,有战士一条腿被冻掉了,依然用另一条腿蹦着往前冲;在《同心结》中班长双腿被打断,手里依然紧握手雷,告诉战友们一定要拿下零号(597.9)阵地,在拼尽全力爆发雄狮之吼“冲……”后壮烈牺牲……这一系列活生生的事例,绝非杜撰的故事,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烈们用生命、鲜血、灵魂筑成的路标,她指引着后人朝着既定的方位“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些在课堂不曾有过的生动教育、鲜活教案,使孩子们感动了、成长了,凝聚力极大增强,形成统一协调、雄浑壮魄、振聋发瞆、极高素养的声线,它有时像涓涓的细流,湿润细腻,有时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气象万千,又有时像一股暖流荡漾在我们的心田;乐队情况,在当时也不容乐观,起码在过去三年期间,没有开过重奏、合奏课,在短短的40天里,把乐队训练成一个谐和、有修养、出入有序、收放自如、个性鲜明并具爆发力的整体,除每天跟班全情投入,还要对乐队有细致、整体、独特的专业要求,指挥也应具极高专业素养,当然,对于一位女指挥家高嵩,首先要让乐队协调统一,才能听从指挥。这部作品没有复杂的节奏、并条块分明,但在整部作品的情绪上,有大起大落,甚至出现合唱队员、演奏员哭得稀里花拉的失控局面,如何把控?但更难的,在乐队、合唱队及演员游动(而不是固定不动)中的细微变化,声音的收放、轻重,乐队各声部与合唱队声音、节奏的临时变化及指挥对此的随机应变。这对任何一位指挥,都是严骏的考验。高嵩对此,是以“稳”及“速度不能太快”对策应对。
四、重在细节
该剧的点睛之物“同心结”,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却从始至终贯穿全剧,并赋予了新意——作为剧情发展的小小道具,连接起了中朝三代人的情谊——原本是朴顺姬父母的定情物,在朴母因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而牺牲时,变成了留给顺姬的最后“遗物”。而后,当顺姬陷入敌人手中被救后,顺姬感激志愿军救命之恩又将“同心结”转赠黄继光(见图4),同时也将为母亲报仇之重任托付给他。黄继光带着这一“信物”不但消灭了伪军,在最后“堵枪眼”的壮烈英雄行动时依然将同心结佩于胸前;以致战友们在清理黄继光遗物时发现了血染的“同心结”,并将它作为黄继光烈士的随身物品交给黄妈妈……如此曲折的经历,以血染的“同心结”步步入深、层层勾连,小小、普通、看似寻常的“同心结”,即刻升华为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之“象征物”,在内涵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象征中朝两国军民鱼水情深的同时,也表达出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决心,堪称巧思、妙笔。
再者,大到整场布局、场面前景、中景、后景,乐队、合唱队站位,舞台空间的合理利用,小到四川、朝鲜特色,谢幕各角色出场配乐,音量调置、影像投影、灯光搭配,均有妥善处置、精心设置,并均在掌握之中而绝非随意为之。
导演彭澎在天音版《同心结》舞台的总体设计,要让所有因素出彩,使乐队、合唱队及主唱,在舞台有限空间形成一种相互激励、感染效应,所有参与者的激情,有时是在此境被激发出来的,此即《同心结》天音版的实际效能。而惯于在舞台乐池暗中——不与观众见面的乐手,一旦亮相舞台之上,与观众、演员,即刻有一种互动并要应对意想不到的临时错位——差拍、错音、忘词,及由于情绪的激动所造成的不应有闪失。继续、不能中断,是舞台演出的铁律,做到出错而不被观众察觉并迅速做出补救!此随机应变本领是必需的;《同心结》的原版、新版(四川)、天音版中,各种因素——包括朝鲜民族特色、四川地域特色以及时代特色是丰富的,特别天音版中,在剧中完整或片断出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所标明的时代节点、作曲家栾凯为该剧量身定制的“祖国颂”主题旋律(在全剧出现五次,形成主题贯穿)、阿里郎、桔梗谣之朝鲜特色、《太阳出来喜洋洋》之“太阳出来(喽喂)”的歌词、一直来不及吃的德阳“中江挂面”所蕴含着的黄继光家乡歌调、情调,黄继光在读母亲温暖家信时、一会儿翘脚躺着、一会趴着的随意放松姿态(见图5),《英雄赞歌》《我的祖国》的标志性音调,甚至谢幕时每一角色固定音调、特有旋律型,反派角色李承德似说似唱的“叙咏调”,没有中场休息造成的一气呵成之观,黄继光在牺牲后,依然以灵魂不死的方式高喊“妈妈……”,黄母则肝胆俱裂、声撕力竭得深情呼叫着“继光……”仿佛他儿子依然活着,此黄妈妈把黄继光从死神手中拽回人间场景(见图6),怎能不令全场泪奔,并形成所有人心灵最激烈的振荡乃至共震……这些,均在事先有所设计;上述精彩,在某种程度,必需有舞美之底色加以烘托,特别《同心结》启始之运载志愿军遗骸的运20大型运输机降落场景,是舞美设计大师周丹林的创意,如此大的体量场景、并要高规格、高档次呈现,其中既有朝鲜乡间碧绿的田野、树林之优美场景,也有燃烧着的村庄,还有战场中被炸毁的桥梁及上甘岭战役敌军碉堡喷出的火舌……周丹林将舞台所有因素都变成色块,乐队全部是黑色块,乐队留出的空间,变成两个坑道口并纵深极大,在舞台之上前后有两块巨型沙幕,在合唱队背后及前台,均可投射动态影像,造成了一个人为的观影空间,站在舞台中央的女指挥家高嵩,一袭黑衣,在影像及主唱各演员穿插中的表演中,不同凡响!但总体的缺陷,是投影仪的亮度稍欠,清晰度也略显不足,周丹林说,只要在中间、及侧面各增一个投影仪,问题就解决了。
五、精誠合作
满怀创造中国民族歌剧的理想,王宏伟来到天音。之前,学院的教学基本以网课形式,但排演一出大型民族歌剧的理想,要在一无场地、二无资金、三无大型民族歌剧演出实践经验的天音师生(甚至有的学生可称“学术小白”)中实现,难度可想而知。虽王宏伟极有人缘,并演出过数百场各类音乐会、歌剧,声誉显赫,但从一个唱将,变成统领一众“知识分子”的天音领导,其反差之巨,不言自明。他的绝招是什么?以身作则是必须的,既要严格行政管理、重订规章制度,还要筹措资金缺口,扩大宣传力度,争取市领导支持!这些看似平常及必备的条件,并非一蹴而就。来院之初,为扩大学院影响,王宏伟申报并主持了多个国家级培训、比赛、会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歌剧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将排演天音版《同心结》作为结项成果,是其最具实践效能、社会效益、学术能量、学以致用并值得推广的典范);第十四届金钟奖:全国声乐(民族)、小提琴选拔赛;“全国和声学术研讨会(2023)”;天音逐渐“风声水起”,而重中之重打造《同心结》天音版,对该院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何以实现?
首先,狠抓纪律,王宏伟院长从查课开始,开除了一批长期旷课的学生,促进了教学秩序的改善,他曾亲自去课堂听课,有的学生听课时还玩手机……从此他每天7点半去查宿舍,督促学生练琴,严格考勤后,不仅学生不理解,老师也有抵触,甚至说,王宏伟要把音乐学院变成军校,但他抓纪律毫不动摇,在某种程度讲,没有纪律的队伍,必一盘散沙,这是第一步。自此之后,天音学生旷课率为零,堪称奇迹,并得家长及众微信公众号的点赞!
其次,目光如炬,论名,王宏伟不用到天音这个小地方,论钱,他全都搭在了他想干的事儿(如《同心结》)里,他为什么这么拼呢,一种军人的责任及拼命三郎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毅力使然;《同心结》的成功非他个人的成功,而是一种由来已久为民族歌剧争气的意志;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中,与《同心结》同时上演的《茶花女》固然很棒,但《同心结》在观众心目中的呼声更高。说明,这个时代需要民族歌剧、革命激情及对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意志的由衷呼唤!同时更说明,中国有自已的优秀民族歌剧,有与西洋歌剧并驾其驱的实力,更有老百姓喜闻乐见并更胜西洋歌剧一筹的《同心结》!
再次,凝心聚力的法宝,是使所有天音人均有用武之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成就集体辉煌。虽然钱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因有钱能办事,没钱也办事,在去外地演出时,有同学称,只要能演《同心结》自己出钱也要去,他们“觉得穿着志愿军的衣服站在台上特别光荣,也愿意给学校争这个气。”王宏伟说:如果音乐学院没钱,院长去卖血,我也要做这个事情。没钱,我就去化缘,去找社会力量。最后经院领导班子研究一致同意,让同学们都来。而王宏伟的老战友栾凯、彭澎、周丹林、王冀原、黄华丽、李来红等,一听是宏伟的事,根本没提钱,正如王瑞国(灯光设计,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师)所说,“宏伟,我们来是干事的,不是为了钱”王宏伟深有感触地说:钱不能没有,但不是主要的,是一种精气神——为黄继光牺牲精神所感召,使我们这些人聚合在一起”!同时,笔者惊喜地听到,天津市委领导,在王宏伟执著精神及天音领导班子通力合作的感召下,给天音新院一期工程12个亿(后续还有资金增补)及土地600亩,并同意在天音附属朱莉亚音乐学院旁边,建附中、附小时再给地100亩,届时天音的建筑总面积将达700亩以上,一改现南北校区面积仅139.58亩、经费9000万元的窘境,这可说是上任两年的王宏伟院长及所做伟业——亲自上阵并在院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下,带领全院师生、各路精英共同上演天音版《同心结》给该院带来的最直接经济乃至文化效益。
六、历史担当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前身,建院65周年的老牌音乐学院,有没有把中央音乐学院的至精至专学术精神传承下来?王宏伟说:“近两年由于各方面影响,孩子们回不了学校上课,我很揪心,也很担心,缺少专业训练和艺术实践的学生如何走向社会?又如何传承音乐技艺乃至文化?”自《同心结》上演,天音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一向苛刻的音乐评论家居其宏说:“天津音乐学院在全国九大音乐学院里,原來并不突出——没有什么特点,更没有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天音版《同心结》的亮相,彻底颠覆了我对该院的旧有认识,原对王宏伟印象,仅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现在他又增添了一重身份——高明的行政管理者,他在天津音乐学院仅上任两年,就使天津音乐学院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音《同心结》(音乐会版)在歌剧音乐会版或清唱剧版里,是最好的一版,舞台呈现的整体水平,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说:“宏伟去天津音乐学院时间不长,通过复排演出《同心结》,趟出了一条高等艺术院校怎样立德树人、培根筑魂的道路……这几年,宏伟演了那么多民族歌剧,应该体会到,自从民族歌剧振兴工作开始,已经改变了歌剧舞台,不是说不演西方歌剧,但以此为主,是不正常的。《同心结》为各种民族艺术形式——戏曲、话剧、电影、电视树立了一面旗帜,它守的是中国歌剧传统之‘正,在这个基础上,融进今天的时代要求(‘创新),《同心结》是民族歌剧振兴的一面旗帜,它在民族歌剧的创作中,树立了标杆!”而王宏伟打造中国民族歌剧乃至歌唱高地的设想正在其中,为此,呼吁各方,齐心协力,将《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从季刊变为双月刊,并积极组织创作民族歌剧新剧目等,逐渐构筑起民族歌唱艺术的新高地。
作者附言:本文写作,承蒙天音院长王宏伟、宣传部长赵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作曲家栾凯、歌唱家梁召今、复排总导演彭澎、女指挥家高嵩、舞美大师周丹林等接受采访、悉心指导,提供资料及线索;本文写于202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八线板门店《朝鲜停战协议》签定日70周年,文中照片、相关资料,由天音宣传部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李 岩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