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策略探思
2023-03-06任瑜
任瑜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同于一般的零散和独立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成体系,并且能够协调各方的预算需求,优化资金分配,全面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校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高校预算资金和业务信息的数据库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数字化平台等,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替代一部分人为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确化水平。另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高校的预算编制、预算计划审核、预算计划执行、过程性调整到最终的预算绩效考核建立起了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和体系,能够一体化的全过程和浅层次预算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率,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推动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全流程和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地了解和掌握高校的各项建设需求和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需求,协调高校各项业务活动的资金需求和资源分配[1]。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高校在各个时期的各项建设项目和教育活动都能够被充分地考虑到,并且不是单独地进行考虑,而是将其放在高校的教育实力和办学能力的提升目标中,优先选择更加急切且更重要的项目投入相应的资金资源,通过相应的预算申请并且编制精细化的预算计划。将高校的预算管理的上游工作和下游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对高校当前的资金资源和未来的发展预期进行有机的协调,促进高校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减少各项资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推动高校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高等院校的运行过程中,不仅仅只需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还有非常重要的后勤工作等。因此,高校实际上是一个复杂且工作内容丰富的组织机构,其管理能力和预算管理能力相挂钩。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资金资源分配,能够帮助高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2]。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仅涉及预算计划的编制和资金钱款的管理,还涉及高校各项工程建设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包括实验室的建设和各项设备的购置、学生食堂的建设和环境优化等都是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对象。基于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和办学能力。
(三)更精确地反映高校资金使用状况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由相应的部门提出预算申请,在审批通过后发放相应的款项,但是后期缺乏预算绩效考核,即相应的资金投入到底获得了多少投入的核算缺乏。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高校还能够对预算计划的执行效果以及预算绩效进行精准和全面的考核,更加准确和全面地定位相应的资金款项具体投入到哪些项目中,并且根据项目的获益情况来分析比较投入产出比,更加科学合理地帮助相应人员了解和掌握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而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在开展新一轮的预算申报审批工作时也能够根据以往的预算绩效和预算计划执行情况来适当地调整审批意见并且给出预算计划的调整意见,增强高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二、大数据下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
(一)预算管理不规范
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首要难点是长期以来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全系统化、规范化的预算管理体系,更多的是按照高校的预算申报原则和实际需要在有项目时才进行预算申报。这种先发生再申报预算的方式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基本上已经覆盖和替代了预算计划编制的工作环节,导致预算管理流程缩短。而预算管理环节的减少会影响相应工程和业务的后续开展。直接进行预算执行工作,缺乏预算报表和计划的指导容易出现预算超支等问题。另外,在发生项目和业务时再申请相应的预算款项可能会出现一个实际发生和预算申报的时间滞后,即项目已完成但是预算还未审批通过。此外,直接进入预算执行环节导致高校的预算管理人员没有预算信息参考,不能很好地开展监督和管理预算工作,中途容易出现各种因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问题,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资源浪费。
(二)预算管理工作分离
在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实现预算报表编制、预算报表审核修改、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绩效考核的一体化综合管理,而是将各项具有一定联系的预算管理工作隔离开来,影响了高校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另外,高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即在预算报表和计划的编制与调整中没有高校其他部门的参与,大部分工作都是由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其他部门只有在有需求时才会上报预算项目。但是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的财务部门并不能及时了解到其他部门随时可能发生的需求,因此缺乏对高校预算资金的整体认识和动态调整能力。此外,预算和具体的项目分离导致高校其他部门在执行预算计划时读不懂相应的数据和计划,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难题,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信息数据质量有限
实际上,高校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依赖大量的各项信息数据,包括财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数据、高校的专项资金流动信息数据等,数据种类越丰富且越准确越有利于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精确的预算计划,将资金损耗和浪费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当前高校的各项信息数据种类其实不够多,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技术支持,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分别地搜集相应的信息数据,而采集各项有效信息数据的过程比较困难,汇总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也比较消耗时间和精力,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风险。因此,信息数据质量的有限性也影响着高校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大数据下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预算申报和执行的数字化运行流程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线上网络报销和预算申报的便利化操作系统和服务平台,以此来作为高校预算执行的重要控制平台。网络报销和预算申报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申报和报销模式的时滞缺点,通过实时更新和直接将预算申报项目递交给财务部门的方式来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速度。另外,通过线上申报的方式能够直接运用大数据技术来采集和分析相关的预算信息,更加及时全面地收集相关的预算信息数据,并且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准确分析来精准地掌握高校的预算管理状况。另外,在建立网络线上预算申报和报销平台和操作系统时需要进行功能建设和划分,根据不同的门类设置不同的预算申报渠道,通过分类的方式来进行分别投递,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线上预算申报的效率。基于此,高校的相关部门和预算申报人员能够少跑路,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有效地提高预算执行的速度和效率。
(二)加强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决策功能建设
在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包含决策支持的功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预算报表编制和预算计划的执行,没有能够依托预算管理情况用以支持高校的其他业务决策。基于此,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增强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决策功能,大力推动高校业务和财务信息数据的融合,将高校的预算信息数据和实际的业务项目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分析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3]。其次高校还要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自身的各项业务效益进行准确的预测,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当,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导相应业务和项目的决策。加强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决策功能建设首先需要推动高校其他部门财务数据和财务部门预算信息数据的共享,打通高校其他部门数据信息和财务管理部门信息数据之间的交流渠道。其次高校再通过数据挖掘对各类有价值和信息的预算一决胜负。高校应用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高校的预算信息搭建起预算估计模型,深入分析隐藏在高校预算信息下的相关信息,提高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效率。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平台
高校应当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替代一部分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工职务工作,优化高校内部的预算管理资源分配。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起预算管理的大数据平台,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设计来建立起多个数字化的系统模块,使其能够依靠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化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系统和平台,支持高校的各项全面预算管理项目,包括预算报表编制、预算计划调整和审核、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多个全面预算管理项目。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平台首先应当搭建一个专属于高校的财务信息数据库,用于收集高校的各项财务信息数据,接下来指导预算报表的编制工作。其次是需要建立起财务信息共享的服务中心,通过数据库的方式来确保高校的各项财务信息数据都能够集中的储存在数据库当中,保障各项预算管理信息的安全性。最后高校还应当给予相应的预算管理人员以访问全面预算管理平台的权限,针对财务部门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发放不同等级的权限,以提升各项信息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建立实时更新的同步预算计划执行监督系统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监督环节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4]。基于此,在当前这个随时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也应当建立实时更新的同步预算计划执行监督系统,对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等工作实施严格且细致的监督。建立实时更新的同步预算计划执行监督系统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根据网络环境中实时更新和同步上传的信息数据来对高校的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另外,严格缜密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也能够有效地保障高校的运行秩序。在预算报表编制时应用大数据对各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预算计划,避免在编制预算计划时出现胡乱编制和偏向于某一个部门的情况。此外要确保监督系统所需要监督的重点在于预算执行环节,由于高校各种活动纷繁复杂且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相应的不合理内容。除此之外,高校全面预算管理部门还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动态和同步实时的监督职能,及时地发现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五)培养大数据技术和预算管理综合型人才队伍
大力推动大数据技术人才和全面预算管理人综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能为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人才基础。首先,高校需要调整预算管理人才结构,增大大数据专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结构中的占比,在招聘时便提高门槛,优先招聘大数据技术有了解和学习的预算管理人才[5]。其次,高校还需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针对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变化调整所对应的预算管理技能。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高校还需要提供给相应的专业人员以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能力的机会,定期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外派学习,了解大数据技术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高校需要优化优秀人才的待遇,使得综合型专业人才能够主动地留在高校,助力高校预算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越来越多教育专项资金流入高等教育院校,而高校也因此得以开展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的教育活动。但是在此过程中,相应的预算资金始终是有限的,为了保障各项资金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高校就必须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将资金资源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稀缺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优化预算管理工作。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作用,高校应当建立起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和预算管理系统,完善高校财务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并且配备齐全大数据技术人员,推动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转变。另外,高校还应当应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建议决策功能,规范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完善预算管理监督职能,促进高校预算管理效用的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