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究

2023-03-06李新时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状况流程

李新时

(北京德胜新鑫建筑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

内部控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企业,对于企业提升效率,减少浪费,流程精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开始逐渐导入现代化内部控制制度,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中心,针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以及资产管理等展开的流程控制与监督。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则以建筑项目为核心,针对建筑项目的现场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材料管理全流程进行监督,确保建筑项目的运行管理合法合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减少浪费,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管理效率。因此,从其主要内容来看,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最为重要的两个功能为监督和控制[1]。这两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于内部控制的管理手段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工具及管理措施实现监督功能,而这些监督功能的实现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企业中导入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时间不长,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同时由于管理工具的缺失及落后,目前在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科学

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其中包含预测,控制以及监督等一系列流程。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理解不够全面,往往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仅仅只是针对财务,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控制与监督,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时不科学,不完善,过分将内部控制的功能放在监督上,或者仅仅将内部控制放在某一环节上,这种状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企业的管理效率,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失去其应用的功能[2]。同时,建筑企业内部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时未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自身事务流程的特性进行调整,而是将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具体的实施措施无法执行,内部控制流程也逐渐沦为摆设,无法真正为建筑企业的管理提升发挥作用。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很多建筑企业在导入内部控制机制时会在内部遇到较大的阻力,在导入的初期,企业内部的员工怨声载道,部分主管容易出现判断失误,面对员工的众多抱怨妥协,进而调整制度,或者废除制度。这也就导致内部控制机制逐渐失效,相应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的状况。事实上,这是企业在导入一项新的流程制度,或者进行内部变革管理时遇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状况。员工的这些抱怨或者不理解也是人们在遇到新鲜事物,遭遇变革时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态。这需要管理者在面对变化时运用变革管理的手法,在变化的前期让全员了解企业面对的危机,未来的发展策略,达到发展战略目标所必须要做出的改变。同时,为即将在变革中受到影响到的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在面临新的制度时能够坦然接受,理解新的制度,甚至能够主动拥抱的新的制度,进而让新的制度能够被顺利推动,有力地执行。当然,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需要有管理层强有力的支持,体现强大的执行力,积极地推动制度的执行。

(三)内部控制考核机制缺乏

内部控制机制中包含预测,控制和监督。而内部控制机制的管理效果需要作为管理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与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产生关联,才能够驱动所有的管理力量围绕内部控制的目标努力。但是目前在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中,由于评估考核机制变更涉及因素较多,影响较大,因此很多建筑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同时,未将内部控制机制的指标与评估考核指标相挂钩,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失效,形同虚设的状况较多。同时,内部控制机制本身也是一项以监督为主的管理机制,因此产生的管理结果需要进行定期追踪,才能够以此判断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是否进步,管理的效果是否发挥。但是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一机制,而内部控制考核机制的缺失也会导致该机制的管理效果下降。

(四)财务预算管理质量低

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当前建筑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工期越来越长,同时建筑企业项目还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相对而言,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逐渐提升。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干预下,要求财务管理将目前这种较为粗放的模式进行精进,针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明确,为各个项目制定合理的预算进行管理。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对建筑施工项目加深理解,才能够明确风险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预算[3]。但是目前在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不了解,对建筑技术不了解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建筑的特性不清楚,对于建筑项目不了解,仅仅只是做表面的数字化的工作,预算制定的精确度较低,预算管理的水平也较弱。

(五)现场作业管理乱

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制度,最终还需要落实到建筑的现场作业中。目前在建筑企业中,由于建筑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因此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解与支持不够,在现场的施工作业中,管理秩序较乱,造成管理与实际执行脱节的状况。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建筑企业的管理与执行之间存在断层,制度的构建与现场的实际作业之间存在落差,也就是说,制度往往未根据现场作业的实际进行制定,导致制度落地难度大,现场作业的管理较为混乱或者在制度落地时,未针对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以及宣导,导致现场的管理人员不理解制度,无法将制度与实际相结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状况。事实上,这种状况在建筑企业中存在较为普遍,而这也是建筑企业的特性之一,是需要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时特别注意的因素。

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是企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经之路。针对目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与执行中的问题,现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作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导入内部控制机制要针对建筑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现有的事务流程,财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优化以及重建,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目前已经导入一段时间并且已经开始运作的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应当以此为标准,结合实际状况检核内控机制的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针对缺失监控的流程进行查漏补缺[4]。同样,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在不同时间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应的控制手段都需要按照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企业内控机制也需要随着变化进行不断地更新优化。而这种优化事实上就是针对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改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问题可以体现为实际在施工现场产生的问题,也可以是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而改善则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因此,即便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因素产生变化时,内部控制机制也需要随之进行优化以及完善。目前,企业针对现有流程的优化主要运用的流程再造,改善循环等工具,这些工具在其他行业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建筑企业也需要借鉴这些来自其他领域的现代管理工具,结合实际状况,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进行不断地优化。

(二)强化内部执行力度

好的制度还需要有良好的执行力来落实。建筑企业在面对内部控制机制这一新的管理工具时,需要遵循变革管理的模式来强化该机制的推行以及落实执行。从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需要有明确坚定的执行力来推动这项制度的变革。一般企业中推行新的管理制度,会聘请外部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协助进行推行,或者由自身的管理干部进行学习了解,再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构建完善的推行方式[5]。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企业的管理层作为强有力的幕后支持,基层的干部才能够发挥执行力,突破推行制度时所遇到的阻力。在此基础上,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一定要按照建筑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完善,同时在制定细化的管理制度时,需要纳入基层员工,或者实际执行该项事务的人员的想法,出于让流程便利准确的初心才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更为顺畅。而对于部分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工作内容影响较大的岗位,需要增加工作量或者按照内控机制需要进行调整的岗位,运用专业的工具进行工作量的测评,在此基础上与相关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沟通,以取得相应工作岗位人员的理解与支持。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内部控制机制,在企业的中高低各个阶层都有详细的执行应对策略以及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那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将会更为顺畅,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策略的执行者都能够做到有据可依,行动过程中的阻力就会更小。

(三)健全预算考评机制

在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完善,落实推行的基础上,考评机制的更改就显得十分必要。建筑企业需要依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核,一方面便于了解企业各个流程的运作状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将这些数据指标与评核机制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效益,以此作为激励方式,激励管理干部以及职工在内部控制机制的推动下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作业。但是需要考虑的是,往往企业在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时会从惩罚的角度出发,即以100%为标准,在与标准有差距时,则以扣分的形式进行惩罚,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而真正有激励性质的做法则是从激励的角度进行,即按照员工所达到的指标大小,设定有区分度的加分标准。

虽然两者在实质上对于员工的效益影响差异不大,但是性质不同,运用激励性质的评核模式所能够产生的积极意义更大。当然,在内部控制机制导入的初期阶段,或者内控相关指标较差的阶段,可以以试行的方式加大这些指标在考评机制中的占比,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四)推动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

财务预算是内部控制机制实行的主要标准来源,即针对风险的预测所制定的事务流程执行标准事实上是落实在财务预算指标上的。因此,在财务管理的模式中,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以及灵活性需要不断增强。目前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一般都采用流程化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模式来提升财务预算以及决算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建筑企业中一直以来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需要从财务预算的角度,加强重视程度,着重推动财务预算的信息化程度来提升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让财务预算数据指标能够真正服务于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各个项目,各个流程的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提升对于预算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财会专业技能,从财会的角度加强财务预算的编制科学性。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建筑企业的特性,深入了解建筑企业目前的运行状况,各个部门的运行流程,并深入到建筑项目中了解实际的财务指标来源,更接地气,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升财务预算管理。

(五)构建现场作业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认识普遍存在的误区在于认为该机制只是高层的管理流程,与建筑施工的现场关系不大,因此会出现高层管理与基层执行断层的状况,而殊不知内部控制机制的目的在于检核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的管理效率以及效能。因此,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下,施工现场也需要结合该机制构建完善的,可执行的现场作业管理体系。而这就需要建筑企业的现场基层管理干部参与到其中,针对影响成本发生的环节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例如,施工现场的库存材料多少,施工人员入场的时间先后等等。当然,现场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能过于严苛,否则会让现场施工管理过于教条,失去灵活性,不利于现场施工的机动调整与执行。同时也需要注意现场作业管理体系中,管理条款的实践性以及合理性,尽量减少其中的繁文缛节,影响管理效率。例如涉及材料的领用,施工人员的变更等施工现场的机动调整事项,要适当地给予便利,否则过多的繁文缛节,申请批准环节会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混乱,在基层实施内部控制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大。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逐渐开始导入内部控制机制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当然在导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所以,建筑企业需要提升对于内部控制机制这项管理工具的正确认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同时将其纳入考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构建信息化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并将内部控制机制落实到现场的实务管理中,让内部控制机制的推行更为顺畅。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状况流程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