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创意设计课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2023-03-06王少丽
王少丽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11)
有相当一部分与设计相关的企业表示,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创新型设计人才的紧缺。而创新能力是设计者知识智慧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审美,丰富知识储备,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促使学习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创意设计专业课的学习中,完成的作品水平不高,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中职学生源来自初中生,学生知识面有限,思路狭窄,审美水平不高,在创新方面显得吃力;二是教学中基础理论强调过多,技能实训配合不到位,学生拿不出让自己与他人认可的作品,体验不到创作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三是学生对自身认识不全面,学习上缺乏动力,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创意设计课学习的认知及自信心不足。
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增强设计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成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一直探索的课题。通过长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设计能力。
一、欣赏做引领,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学会欣赏是学会创造的基础,能够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意设计意图,需从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入手。教师应引领学生欣赏创意独特的好作品,用生动的形象启发对美的认识,用所学理论知识解析作品,从内容、图形、色彩、构图中了解作者的灵感来源和创意思路,从而激发对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常见的欣赏形式有课堂教学欣赏,参观展览欣赏,生活中欣赏等多种多样的欣赏形式。而课堂教学欣赏是中职教育中最主要的欣赏形式,下文主要讨论这一形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欣赏包含三种方式:讲述欣赏、提问欣赏、讨论欣赏。
(一)讲述欣赏
讲述欣赏是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使用到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中直接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作品的创作意图,在欣赏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作品中包含的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这种欣赏方法应用在学习设计的初期效果较好,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欣赏到独特,闪光的地方,能够精确、快速地学到他人之长,扩充知识含量。笔者在《平面广告版式》这门课程中,就是运用了讲述法来实现教学目的。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国外优秀的版式编排的作品,从版面构成元素和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逐一分析、讲解。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效地把握了知识点,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二)提问欣赏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一门艺术,它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提问欣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需要提前合理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延伸性的问题,提问时要围绕核心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正确认识优秀作品的创意思路和内涵。提问欣赏能够有目的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作品的意涵,进而有效地提升其欣赏水平。
笔者的一个教学案例可以展示这一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当进行标志作品赏析学习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标志整体性较强,中间为图案,学校名称的中文文字和对应的汉语拼音分别嵌套在图案的周围,构成圆形。展示标志后,笔者随即提出了设计中原理性的问题,例如“构成标志的元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对标志所示图形元素进行观察分析。接着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谁能对校徽中图案说说自己的看法?”“这种字体是中国书法中的篆体字吗?”“为什么运用三个相同的图形呢?”。当面对学生无法给出“为什么运用三个相同的图形”的准确答案,尝试回答说“上那个学校的人多吧”时,笔者不会直接进行否定,而是继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谁能说出关于三个人的成语或名句呢?”,继而顺着三人成语、名句进行引导,向学生阐释图案中三个篆体人字的内涵:“人大(人民大学要为人民办学)、人本(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人才)、人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整个的赏析过程中,学生随着笔者问题的不断提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由最初的表象认识,到深刻的内涵理解。
(三)讨论欣赏
讨论欣赏的方法,在教学中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学习者参与其中,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方法适合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对作品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作品的分析理解中。教师则发挥引导作用,主要把握讨论的方向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笔者在平面广告作品赏析课的教学时,就采用了讨论法教学。首先展示了几幅平面广告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有经典之作,也有平凡之作)。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视觉感受,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从创意构思、构成元素,整体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理解分析。通过讨论、交流,组内成员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达成了统一认识,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讨论法重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从他人的思想中汲取知识,并形成小组共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发言完毕,笔者再根据作品做出补充性的内容讲解,将知识延伸拓展,开阔学生思路。
二、作品再设计,挖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设计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提倡“作品再设计”,就是不以现成的作品为唯一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再设计,再创作。运用再设计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表现,去创新。进行作品再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减少对学生思考和尝试的干扰,不能用自身现有的知识和理解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评断。要鼓励学生跳脱思维定式地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作时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和材料去表现,促使学生求异、求新,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如,在《广告创意》一节教学中,在集中学习完广告创意的理论知识后,笔者鼓励学生在欣赏、分析众多公益广告作品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平面设计的再创作。设计中,学生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创新潜能。有的发挥绘画特长,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创作;有的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科技优势,拍摄、搜集、相关素材,合成图像完成设计;有的采用特殊材料来设计制作立体广告,如使用一次性餐盒、筷子、矿泉水瓶、用过的易拉罐、等。设计过程中,笔者巡视指导,鼓励设计中的独到与创新,并谨慎地纠正设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避免对学生创作地过度介入。这一再设计的课堂活动,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还提升了学生对生存环境、地球能源的认识与理解。
三、多方法组合,提高学生专业实操能力
在教学环节上要选择有序的教学结构和合理的教学方法,除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可运用项目教学、网络资源教学、技能竞赛、实训基地教学等形式,形成综合教学体系。
(一)项目教学
在课堂上创设任务情景,将课堂教学和项目任务结合起来,分配工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可以了解项目实施中各环节的作用,挖掘潜力,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且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如笔者曾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了为笔者学校环保协会设计“我爱我家”公益宣传招贴的任务。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设计环保标志,有的进行广告宣传标语的创意,有的进行广告插图的搜集和合成,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任务。
(二)网络自学
将学习内容以课业及实践项目的形式发布,利用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专业课堂、学科论坛等网络工具,获取实用的资源和知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及课堂知识的延伸拓展,有效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笔者设计的《网络广告》这一章节的教学,就是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来完成的。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网络广告的分类及表现形式,如果采用一般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只能浅浅的对广告的表现形式有个基本的了解,而对于网络广告的应用领域及制作的知识获取则显得不足。而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横幅广告、通栏广告、弹出式广告、按钮广告等广告形式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对网页广告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
(三)以赛促学
技能比赛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应在平面创意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内、年级内和兄弟学校之间的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比赛。通过各种层次的比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比赛中还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对于比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彰,树立学习的榜样,使优秀学生起到个体带动群体的示范作用。
(四)基地践学
带领学生走进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知识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让学生将课堂理论教学和技能实操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成为就业市场合格的设计人才。例如,笔者学校的平面设计班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教学就是在校企合作的数码科技公司完成的,实训学习为期两个月,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数码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并对图片设计处理、合成调整、出片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大大地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的有机结合。
四、评价多维度,培养学生鉴赏交流能力
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意设计学习的自信心的好机会。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根据评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1]。笔者认为在设计课程中,教学评价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一)重在结果兼顾过程
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往往只看重评价的结果,忽略了评价的整个过程,从而对学生学习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无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1]。笔者认为,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运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小的课堂设计任务,评估记录他们使用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中的进步,降低课程最后的考试在评价中的比重。这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对待课堂上的各种设计任务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一样,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灵活地为学生设置多个评价标准[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时,要减少不同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善于发现学生相较于自身所取得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除了设计作品外,评价还应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和感受,并对他们的感受进行积极地回应。
笔者一般采用学习过程评价表的方式,来把握设计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在这个评价表中,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为五个项目,分别是课堂听课纪律表现,行为品质表现,团队合作与活动参与表现,本节知识掌握情况,课上任务完成情况。这样,在课堂上,笔者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
(二)互评互议交流共进
笔者认为,在评价环节中,如果只有教师评价学生,而没有学生互评,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职中阶段的学生非常在意同伴对自己评价,希望得到来自同学间的认可和赞赏,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议,这是实现学生有效交流的重要途径。评价时,不管是个体间互评还是小组间互评,教师要鼓励参与评价的学生态度真诚,尊重事实,提醒被评价的学生要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种互评一般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之中,通过相互评价、指点、切磋各自的设计作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获得知识促进学业的同时,对作品的互评也加深了友谊,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字体设计的章节中,在学生完成“乐安居家居用品店”“小数点童装店”等商店的招牌字体设计任务后,要求学生分组对作品进行互评。首先组员们依据字体设计的构成原则及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对自己的作品做个简单的设计描述,然后小组内成员间进行互评,选出设计较好的作品,代表本组参与组间的互评。最后选出班级最佳设计作品,获奖的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加分奖励。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小组间互评,还是学生个体之间互评,教师都要对评价者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两方面进行指导,对于评价的内容,主要从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对方在作品设计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评价作品中技能的表现水平)。在评价方法上,引导学生本着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对被评者语言上采用第二人称,互评双方要面对面交流。
(三)激励评价提升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慷慨地使用“不错、真棒、继续努力”这些赞美的、鼓励的语言。在高职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品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和成就感,从而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3]。教师要运用语言放大学生的优点,即使学生的设计不尽如人意,教师鼓励和表扬也会让学生充满自信,点燃求知、进取的火花,激发出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
笔者在设计手绘POP广告“每日食谱”的作业中,发现一位学生将食物的种类用折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很简单,配合的画面也不够丰富,但他在设计时有着独到的创新的想法,并敢于大胆尝试,因此笔者在课上展示并表扬了他的作品。这位同学在得到赞扬和激励后非常高兴,上课更加认真地学习。这说明笔者地鼓励性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笔者认为激励性评价手段不能滥用,教师还应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进行评价,语言表达要恰当得体,既要大胆使用赞美的语言,又要防止产生骄傲的情绪,还要让被评价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只有带着真诚和期待,付出多一些的爱心和耐心,才能使激励评价产生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