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建设中文艺队伍的作用与培养分析

2023-03-06

大众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群文文艺队伍

苏 哲

(江苏省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江苏南通 226001)

群众文化主要指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需要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而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新形势下,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深受关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大,政府各级群文单位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出相关政策、措施以提高服务效率及质量,其中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文艺队伍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播、宣传等职能,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内容及形式,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建设的功能及作用。但是结合现状分析,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及文艺队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广大群文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文艺队伍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以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一、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及不足

(一)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推行,我国各地区纷纷响应政策号召,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及文化宫(馆)的建设,充分发挥民间文化队伍及文化宫(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具备相应规模的民间文艺队伍,具备组织文艺演出等活动等能力,对于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提高人们参与文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并且基层文艺队伍通过开展绘画、舞蹈、戏曲等方面的文艺活动,有效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宫(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也十分重要,能够为基层文化队伍提供指导和支持。例如对文化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及指导以及为其提供专门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等。这对于推动民间文化队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提高民间文化队伍的文化专业素养。现如今,我国诸多地区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打造文化品牌,通过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例如定期组织大型文艺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民间文艺队伍、社会组织与基层群众参与。

(二)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视。随着群众文化建设的深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基层群众参与,形成诸多民间文艺队伍。但是政府各级群文单位及文化机构等缺乏对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视,尚未充分认识到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导致文艺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群众文化建设目标不符,难以充分发挥文艺队伍的作用[2]。

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明显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各地区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的参与,涌现出了大量的民间文艺队伍。但是整体投入机制仍有所欠缺,社会参与的方式较为单一,多依赖于民间文艺队伍的宣传以及参与各类文化的形式,而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局限,主要包括艺术表演、单一的文化交流等。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审核组织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的服务效能。

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诸多地区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均存在文化服务队伍方面的问题,如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欠缺等。群文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但是文化宫(馆)等基层组织机构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培训、宣传等工作力度不足,难以培养专业化的基层文艺队伍,进而无法满足群众文化建设中各项文艺活动开展的要求,人员结构不合理现象明显[3]。

服务意识欠缺。群众文化建设阶段,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缺乏对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了解,整体认知水平低下,虽然能够积极组织和引导相关文艺队伍的活动,但是文化服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以及文化设施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部分社会组织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清,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表面化问题,因此导致整体文化服务水平低下。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文艺队伍的作用

(一)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个性化的精神需求

新形势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这也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群众文化建设阶段,并非积极构建文艺场馆以及组织各类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便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而是要确保设施的建设、活动的开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符,贴近其生活,能够充分反映其内心世界,能够表达群众的情感,这样才能满足其精神需求。这也说明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艺队伍具备宣传、传播等作用,有助于拉近文艺活动与广大群众间的距离,提高各类活动的互动性,进而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4]。除此之外,因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单一的文化宫(馆)建设难以满足不同群众的全部精神文化需求,在服务效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部分群众的参与意愿不足,积极性下降。而通过积极建设文艺队伍,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文艺队伍的建设不但能够针对不同精神文化需求的群众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同时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的服务效能,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多元、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深入,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促进社会发展中利益主体也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利益的来源渠道愈发丰富,在经济关系日渐复杂的背景下,利益冲突及矛盾问题愈发严重。比如说失业、城乡发展差距大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广大群众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易导致负面情绪滋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阻碍。除了采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式有效减少这一不安因素,群众文化中的文艺队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传播党和国家的正面理念,积极政策,有助于发挥引导作用,帮助群众缓解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进而形成正能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凝聚力

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压力明显增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源于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导致其生活中充斥着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时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较为封闭,人与人间的沟通交流较为匮乏,社会关系具有淡漠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改善群众关系,构建和谐关系,加强群众间的交流十分重要。群众文化建设中,通过基层文艺队伍,积极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文化队伍的传播、教育等功能,同时能够为群众间沟通建造完善的平台,放松其精神,缓解其压力,在文娱活动中加强群众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构建和谐、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的凝聚力[5]。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文艺队伍的培养措施

(一)加强对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视

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发展应充分认识到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针对文艺队伍的培养,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广大群众服务,确保相关工作面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日常工作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文艺队伍培养的具体方向与实际目标,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充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文艺队伍培养方案。同时,不但应加强对文艺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视,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在全面分析当地文艺队伍建设与发展实际的前提下,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提供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及教育[6]。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文艺队伍、社会组织的发展,保证各文艺队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鼓励其深入基层,全面落实自身职责,为乡镇、街道及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动力,积极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同时,应构建完善、规范化的培训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充分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化文艺队伍,全面优化文艺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阶段。最后,应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专门的志愿者队伍,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强化其服务意识,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宣传、指导等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发展需要以相关制度为基础保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各地区应充分结合自身群众文化建设需求,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相关制度。通过构建完善、可靠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多元丰富文艺活动的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各级群文单位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群众文化建设、服务等各级群文单位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统筹机制,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将群众文化建设经费纳入经济预算体系中,为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文化机构的参与,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保障。通过进一步优化群众文化的社会管理体系,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服务,实现群众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群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文艺队伍的建设,开展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培训,保证培训的目的性,增强培训效果[7]。同时,还应加强同高校等其他文化单位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及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可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带薪进修等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加入文艺队伍,接受专业培训,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文艺队伍的培养

首先,应加强对文艺队伍中骨干分子的培养。文艺队伍中的骨干分子专业能力较强,文艺素养较高,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只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文艺队伍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对文艺队伍中骨干分子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各项文艺活动的完美开展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效能。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各级群文单位应认识到文艺队伍中骨干分子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相应的培养制度,为队伍骨干进一步学习和完善自我提供空间和机会,积极组织其参与各类文娱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其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8]。除此之外,各级群文单位应充分掌握文艺队伍中骨干成员的实际情况,致力于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注重骨干队伍结构的优化,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积极引进和外挖掘年轻人才,进而提高整支队伍的创造力,为文娱活动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应注重业余文艺队伍的培养。文艺业余队伍是文艺队伍的主体,因为多数群众并未接触过文艺专业知识,也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以业余爱好者为主,其力量不容忽视,各级群文单位及文化机构应加强对业余文艺队伍的培养。首先,各级群文单位应充分结合广大群众需求,进一步补充和丰富文娱活动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在这一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娱活动,进而壮大文艺队伍,扩大参与范围。其次,各级群文单位应进一步整合业余文艺队伍,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为了进一步丰富文娱活动的形式、内容,可积极成立老干部文艺演出队伍,同时建立教师、工人等业余文艺队伍,有助于促进各领域人群的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9]。同时,构建业余文艺队伍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监管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积极、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保证文艺队伍的地域特色

对专业文艺队伍和业余文艺队伍而言,均需要以传播、传递正面思想为主,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同时要凸显自身的特色特征,彰显地域特色。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中文艺队伍的活动内容十分必要。不仅应与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符,满足其需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充分融入地域特色。比如说,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当地文艺队伍可组织一些具备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进而充分发挥优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传播作用[10]。另外,当地文艺队伍也可以将地方经典典故、传说等改编为舞台表演,确保活动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另外,党的二十大为文艺工作提供了丰厚思想滋养和科学创作指引。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指引,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秉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信心和抱负,把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的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文艺活动、表演不但要追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应集“政治性、思想性、人民性、艺术性”于一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泛积极参与的高质量群众文艺汇演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及文艺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群众文化的发展,各级群文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牢牢把握现状,提高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充分结合实际,做好文艺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群文文艺队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1942,文艺之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群文活动
□文艺范
节日畅想曲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