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医院的实践经验与路径探索

2023-03-05周小明王丹尹永超杨爱辉王荣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24期
关键词:研究型学科医院

文/周小明 王丹 尹永超 杨爱辉 王荣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以“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现代化强院”为目标,探索了一条从学科建设出发,由临床型向研究创新型医院转变的可行之路。

伴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传统临床型医院发展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需求,向研究型创新型医院转型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3年国内首次提出研究型医院概念。中国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融合,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目前,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结构、路线等越来越受到国内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重视。

本文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为实例,以研究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分析研究型医院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成果和结构,研究各级组织关系和作用,将各层级总结定位,为公立医院全方位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走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发展之路,实现临床医学技术进步、人才培育、声誉与影响力提升提供一条有借鉴意义的发展路径。

实践经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自2019年起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以“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现代化强院”为目标,探索了一条从学科建设出发,由临床型向研究创新型医院转变的可行之路。

顶层设计,考核评价

医院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现代化强院”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省医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出台《山东省立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19—2023)》,要求全面实施学科攀登计划,加快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步伐。出台《学科攀登工程“五个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学科攀登工程进度,助力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按照政策,建立三级学科发展指导结构。医院领导挂帅,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负责医院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阶段目标、投入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学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学科规划,进行学科评估,明确各学科发展目标,统筹各学科建设工作组规划实施与部门协调。

按照国内权威医院排行榜上榜学科目录,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学术学科体系、学科建设评价机制。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科评价和综合考量相结合。

依托大学,科教融汇

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直属医院后,聘任临床医生担任学科带头人,建立重点实验室,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提升科室科研实力。同时借助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入选省“双一流”建设契机,融合科教和临床资源,共同申报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实现医院科教创新发展新路径。之后医院重点学科如内分泌代谢病、口腔医学、临床检验、放射医学等与大学相应学院形成联合建设机制,充分利用大学教学资源,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后一贯制教学培养新模式,有效提升学科后备人才培养效能。

绩效评价,政策激励

首先,医院明确创新发展基金不少于医疗整体收入的1%,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经费、上级立项配套经费、人才培养经费、学科学术交流专项经费、院级医疗新技术与科研项目经费、教学改革研究经费、公共科研平台建设经费等。同时,建立医疗、科研、教学、绩效、人才评价多元一体激励体系,调动各类科创人员积极性,主要包括:出台医疗新技术、科技奖励、职称聘任新政策,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科技奖励制度,通过对新技术考核加分等方式,鼓励医院学科临床技术发展;改革临床研究绩效分配机制,制定临床研究管理和业务人员的绩效与薪酬制度,确保从事临床研究的人员,收入不低于医院平均水平;在科室业务绩效分配中,把临床研究能力相关指标纳入科室年终考核范围内,逐渐加大临床研究在绩效分配中的权重,提高技术人员投身临床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临床研究的氛围。

科创平台,共建共享

共建公共实验平台、模式动物研究所、学科实验室等基础研究技术平台。一方面,建设大型公共实验平台,满足全院科研人员实验需求,实现大型公用仪器共享共用。建设高标准的模式动物研究平台,培育重大疾病模式研究动物模型。另一方面,利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科创中心实验室,为重点学科配备学科专业实验室,配置高端科研设备,解决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

建立临床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国家(筹)和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GCP平台、干细胞临床研究平台、生物样本库、专病数据库、流行病与统计学平台。医院通过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建生物样本库、专病数据库、干细胞临床研究平台,提升临床水平。整合科技伦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流行病与统计学,形成临床研究支撑服务平台。整合医院临床数据,成立临床数据研究中心,将病历数据整理成可查询的结构化数据池,有利于数据利用与开发。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实施为契机,合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Ⅰ-Ⅲ期药械临床试验项目管理,成立临床试验中心,建设临床研究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各类临床研究项目提供研究方案设计、协调立项、研究跟进、质量控制、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全链条支持服务。同时,医院成立团队负责临床研究过程协调,打通医疗保险、经费报账、临床研究协调员聘用、受试者招募等流程管理,提高效率。

建立技术转化平台,包括专利挖掘与申报及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通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利代理人和知识产权律师等专业人才,为医院科技成果挖掘、评估、培育、转化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医院加入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平台,举办医院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将医院优秀科技成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宣传。与高校院所、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紧密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发挥中试基地在产品测试、中试熟化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落地。

中国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融合,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

弘扬精神,活跃氛围

医院品牌是医院文化力的体现,打造医院科研创新文化,增强医院竞争力和凝聚力。在科学精神方面,每年下半年召开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议,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邀请院内外优秀科研人员和专家讲授学术成果与心得,对基金申报书撰写进行详细讲解,了解各科室基金申报情况和问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指导申报书写作和问题解答。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为牵引,全院学风与科学精神焕然一新。

在科研氛围方面,邀请院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介绍和讨论临床与科研工作,讲授高水平论文写作、科研成果挖掘等相关学术热点问题,鼓励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科研思路和方法,为临床科研问题解决打下良好基础。针对临床学科开展临床研究的共性技术短板问题,邀请国内统计学与流行病专家讲解临床研究方法学。组建科研门诊,定期给学科解答临床研究中的困难,帮助临床医师设计科研方案,有效调动起临床医生科研热情。

成效展示

医院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居全国第20位,连续4年国家监测指标A+等级。医院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排名持续上升,近5年来,由第71位提高到第32位,2021年居全省首位,全部学科进入全国前100位,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两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位。

科研经费迅速增长。近4年来,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科研核心指标“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研经费总数由3200万元增加到18527万元,增长至6倍。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数由63.48万元增加到359.22万元,是国考指标的当中分值提升最快的单项指标。

科教融合,成果丰硕。2019年7月,医院转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院由“临床教学型”向“高质量研究型、转化型”医院转变。医院与大学多部门、多学院专家团队对接,综合多学科力量联合开展疾病攻关,根据疾病领域组建形成了18个PI团队,建设投入使用23个专病数据库。大学通过科教优势,利用优质实验室资源为临床学科发展“补短板”,医院12个优势学科团队进驻,有力推进医院从临床优势型医疗中心转变为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以来,获批9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获批5个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获准牵头建设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科研与转化并重,成果质量提高。全院科技论文连续3年超过600篇,其中2021年JCR分区一区论文比例提升至24%。医院2人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发明专利转化从无到有,2021年以来医院完成成果转化40项,其中发明专利转化28项,转化总金额达362万元,价值最高的专利转化金额达170万元,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排名第18位,专利转化排名居全国医院第10位。

路径探索

研究型医院建设自2003年提出以来,经过20年发展现已成为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公立医院通过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不仅是医院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公立医院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总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实践情况,形成研究型医院建设路径。

一是构建创新生态。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核心层——创新主体:高峰学科组建PI研究团队,聚焦优势科研领域,凝练学术方向。院校合作、行业协会、国际交流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中间层——组织保障: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建立医院学科评价体系,定量、定性评价结合。建设公共实验平台、生物样本库、专病数据库、人类遗传资源库、新技术临床研究平台、院级重点实验室。外围层——创新环境:设立创新发展经费,鼓励科室根据临床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深入研究。成立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组和科研门诊,举办基金申报和科研方法学讲座,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医院文化。

二是聚集发展资源。与教育资源结合,积极隶属大学,借助大学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医院声誉和科研水平。建设临床医学院,积极争取校级教育资源,进行医教研综合医院主体建设。借助高校优势,人才资源嫁接入院,共建先进技术实验室,配置高端科研教学设备,缓解制约学科发展瓶颈。申请成立临床医学院专用支持基金,增强医院经济实力。

三是引育高层次人才。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人员兼职兼聘学科带头人,医院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招生优势,加快临床和基础研发融合。利用科研院所学科转化优势,共同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挖掘临床指导价值。招聘专职科研岗位人员,按照人才成长路径制定晋升路线,“破五唯,立新标”。

四是突出成果转化。重点建设: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形成影响临床诊疗决策指南的体系;组建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技术攻关,新产品(药品、器械、设备、试剂、技术等)研发体系;高校院所、协作网络、行业分会、企业合作体系;临床学科创新成果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国际化推广体系。

医院作为面向人民健康创新发展的枢纽,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是生物医药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研发的主战场,公立医院有责任解决医疗行业卡脖子难题,推动高科技医疗产品革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共同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与产品。通过建设研究型医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公立医院的要求。

猜你喜欢

研究型学科医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超学科”来啦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萌萌兔医院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