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形成逻辑探微
2023-03-05肖光荣彭佩文王荫兰
肖光荣 彭佩文 王荫兰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是关于党际监督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批评——团结、保障知情权等;二是关于党际监督的标准:“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三是关于党际监督的形式:会议监督、专项监督、新闻和信函监督等;四是关于党际监督的功能:整肃党风政风、大团结大联合、正确处理矛盾等。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在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其文化逻辑则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其历史逻辑在于苏联一党专政下民主失语的政治镜鉴;其现实逻辑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建设中扩大民主监督的需要;其价值逻辑则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民主追求。
一、理论逻辑: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
“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1]。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广泛涉猎大量的马列经典著作,从中思悟革命队伍的前进方向、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从内容构成的特点来看,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与统一战线理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理论的继承
依据唯物史观,国家就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2]。一方面,国家本身意味着诞生于阶级社会的公权力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另一方面,从组织架构层面来看,国家的指令体系都是按照层级逐渐往下,信息传递不畅以及行动力不足极易导致治理失效,最终损害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如果国家不能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组织社会,必将与社会深度异化,甚至走到压迫社会的极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人民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无产阶级追求的是具体民主而不是抽象民主,因此必须将公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保持对掌权者的监督。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如何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作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在列宁看来,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监督则是体现人民主权的重要一环,并且也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通过对政治舞台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使得同志们心中始终有高压红线,心中存戒律。从而达到“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避免错误”[3]的效果。同时,列宁强调要为群众参与监督创造广泛、真实的条件。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革命导师们接续的理论创造使民主监督理论逐渐丰富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人。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4]809这一话语铿锵有力,指出了共产党人没有也不应该有特殊利益,既是提醒同志们的党心应该纯粹无杂质,也应该坚定民心所向。事实上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立场以及接受人民监督的必要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
在实践基础上凝练的思想是革命者的精神财富,革命导师们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尤其是如何处理与其他政党关系的重要论述,是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的重要养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完成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不仅要着力解决好自身团结问题,还要团结广大的同盟者。《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5]恩格斯认为:“只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不为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效劳和不攻击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和这些社会主义者达成协议,同时尽可能和他们采取共同的政策。”[6]691但在与其他阶级和政党结成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政党不能一味地退让、妥协,要坚决保持自己在理论与组织上的独立性。[7]列宁立足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提出苏维埃政权必须吸收代表其他劳动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政党。列宁表示,“我们过去同意,并且现在仍旧同意同苏维埃中的少数分掌政权,但这个少数必须诚恳忠实地服从多数。”[8]根据这番话,列宁在探索“多”与“一”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即苏维埃政权不仅仅只向纯粹的共产党人开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那些愿意和共产党人合作的党派们也可以加入国家政权,但要尊重、不违背社会主义纲领这个大前提。进而言之,苏维埃政权不只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事业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群众。
列宁特别强调:“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9],但鉴于环境严酷且我方队伍尚且稚嫩,为了革命大局有必要千方百计积蓄力量,因此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另外,革命者在斗争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因为妥协并不意味着投降。列宁的《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后文简称《两个策略》)指出了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破除“左倾”幼稚病的必要性,这一思想深深触动了毛泽东。彭德怀回忆1933 年收到毛泽东寄来的《两个策略》,书上有毛泽东留言:“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10]。毛泽东认为,统一战线中处理好党和非党的关系,不仅是必要的,更是长期性的。在《两个策略》的影响下,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吸引了大批资产阶级开明人士积极参与我党的革命斗争,使党的事业得到最大限度的拥戴。[11]
二、文化逻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共产党人对旧中国的改造是全方位的,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课题。毛泽东一贯主张必须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即有批判地兼收并蓄——“扬弃”。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是人的主动创造,是一种历史性产物,一种新质的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总能在过去的、传统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基础,换而言之,一种上层建筑总能溯源到其母体。另外,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既有封建糟粕,但也不乏“民主性的精华”[12]。毛泽东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3]708,那种打倒一切、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共产党人持有的立场。其次,要像消化食物一样“排泄出”传统文化的糟粕,吸收精华。譬如,那种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反动文化,应毫不留情加以抛弃,另一些“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13]707。
(一)吸收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事物差异的态度极富艺术性和哲理,认为各色事物都共享一方天地、山水,美就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就像音乐由不同旋律组成才比较悦耳。这种和谐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不偏不倚、美美与共便是这一思想的外在延伸与表达。同党外人士合作时,毛泽东非常善于借助传统文化“重和谐、重整体、重关系”的精神内核,运用“和合”理念调适党和非党的关系。这种和谐不是静态的整齐划一,而是动态的“君子和而不同”。因此毛泽东强调要以民主之风联谊交友,充分尊重党外人士的个性,以平等的姿态推动他们融入革命事业,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这一和谐思想融入多党合作的语境中,指的是不同党派彼此交往时,不应一味迁就和妥协,而应该有敢于指出错误和提出批评的勇气。这就是毛泽东强调的团结中有斗争,通过斗争(互相监督)不仅完善自身,还能促进双方达到更高的团结。
(二)吸收监察思想
中国古代皇权虽巍峨耸立,但也有御史监察、谏议上访等制度,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的权力予以制约。历史上,诸如比干、伍子胥、邹忌、触龙、魏征等不计生死,敢于犯颜直谏的铮臣层见迭出,不时刺破帝王专制的沉沉乌云。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喟然而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政治智慧。论及党际关系的处理时,毛泽东常常借用相关历史典故来反复提醒党内干部党际监督的必要性。毛泽东亦是寄语党外人士,希望他们能做共产党的诤友。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太容易被一致的赞美声包围,为了头脑清醒不沉醉,需要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通过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着眼于党和国家民主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改造了中国传统的监督文化,赋予其社会主义的鲜明底色。
三、历史逻辑:苏联一党专政下民主失语的政治镜鉴
对于志在实现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来说,仅仅满足通过政治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不够的,政治革命固然能够打破与人相异化的政治权力结构,但这种政治权力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相应的社会权力结构在上层建筑的表达与凝结。如果不从根本上消解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的社会权力结构,“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538,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使命就在于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因此,在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看来,同志们必须坚定理论清醒与历史自觉,认识到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对“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人民奋勇抗战、驱逐外侮,赢得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只是完成了初级目标,利用从反动势力手中夺过来的国家机器推动社会革命,破除、改革一切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利用先进的生产关系不断积累、巩固,使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但对于这个新事物,马克思并没有提供现成的设计方案,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除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获得一些相关表述外,便只能将目光聚焦到苏联。珠玉在前,加之国家奉行的赶超战略影响下,当时的国人大多形成了“苏联模式就是唯一、正统的社会主义”的认知框架。“过去我们一些人不清楚,人家的短处也去学。”[14]41“不管人家的文章正确不正确,中国人都听,都奉行,总是苏联第一。”[14]368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盲目的观念“深入人心”,其中典型就是在斯大林的影响下,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无矛盾的理论。毛泽东一贯反对非此即彼走极端的二元对立,强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洗脚水与孩子一块倒掉,也不能把鲜花和毒草一并留下。看到部分人“软苏病”式的不切实际和幻想,毛泽东批评:“有人以为一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就十分美好,没有什么坏的东西了,这其实是一种迷信。”[14]66毛泽东指出这些人是无原则、无批判地随波逐流,从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
1956 年,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发轩然大波,一方面给蓬勃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挫折,另一方面使得敌对共产主义的西方国家看到了可乘之机,纷纷起而攻击,更加卖力。毫无疑问,一系列的负面事件让社会主义阵营的天空乌云密布,如何看待这些事件、如何做好判断分析,成为横亘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面前的棘手难题。为此,中共中央多次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毛泽东经过缜密研判,认为苏联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说明苏联、斯大林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样样都完美、样样都正确,这就有利于破除一些人对外国的迷信,有利于解放思想,从而回到实事求是、立足本土的科学路子上来。在总结斯大林犯错误的教训时,毛泽东指出:“就是在一部分问题上他的主观跟客观实际不相符合”[14]90。毛泽东强调要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具体国情,一些产业、方案的制定与实行一定要立足我们国家的本土情况,详细考察后再决定,“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14]366另外,毛泽东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里依然存有矛盾,斯大林的一大过失就在于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有矛盾,并混淆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很重要一点就是处理矛盾的民主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苏联模式的领导过于集中,统一的人民意志固然有利,但也有缺点,即“使人不敢讲话”[14]127;尤其缺乏党外人士的批评监督,因此执政党很难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处理矛盾的前提是要暴露矛盾,有些矛盾需要他人揭示出来,而这离不开民主党派的参与。
四、现实逻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建设中扩大民主监督的需要
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高擎阶级正义(消灭剥削)与民族正义(解放国家)两大旗帜,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凝合广泛社会力量形成了革命的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构现代国家的双重革命,源于党建立国家政权与推进社会变革发展的双重使命。[15]要言之,党建国家的中国化逻辑体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建设需要现代化的启动,而这一启动必须要由中国共产党来主导、推进。[16]
从历史来看,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党或政治力量拥有中国共产党那样的威望和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可动摇,确保这一领导科学有效就成了巩固和发展政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赢得了国家政权,标志着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顺应环境的变化作出角色的必要改变,这一转型的顺利与否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成败。[17]因此,成为国家政治舞台上的执牛耳者,是我党面临的新的、长期的考验,其中就存在危险挑战。首先是精神懈怠的危险,毛泽东极具问题意识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18]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饱览古典的他更是清晰地看到了历史上的“周期律”反复上演,为了民主、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防止革命事业被葬送,先锋队的纯洁问题一直高悬在毛泽东心中。其次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当硝烟与烽火的战争年代逐渐远去,外界的环境不再严酷,不再使人有深刻的警惕,部分承平日久的干部们很容易丧失斗争信念和斗争决心,对于风险的感知将钝化;加之科层制特有的层级秩序、指令系统,客观上很容易使部分党员干部逐渐脱离实践、脱离群众,即损害党的群众路线,割断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后是初次执政欠缺经验、能力不足的危险。
事物在曲折中前进,在阶级社会消失之前,无产阶级的革命火炬不会熄灭,共产党人的斗志不能也不应松懈。由于政治身份不同,民主党派的监督往往不会被条条框框所桎梏,有时候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超脱、更清醒。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此毛泽东特别看重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他总结:“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14]235这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大化小,将宏观抽象的政治实体化为个体,以小故事说大道理,使其生动形象而又发人深省。
五、价值逻辑: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民主追求
价值观深刻影响人前进的方向与步伐。实际上,在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的语境中,党际监督本身就内蕴民主属性。考察促成这一思想的诞生条件,我们发现,这与毛泽东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民主追求具有深深的关联。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华夏大地风雨飘摇之际,此后,解放人民、重振山河的民族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而中国共产党人也自觉重任在肩、奋楫前行。在领导广大劳苦群众奋勇抗争的征程上,人民至上,或者说人民当家作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一追求指引着党的前进方向,即必须立足实际,完成“最低纲领”后再追求“最高纲领”,赓续推进解放事业,使广大人民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
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目标的牵引下,接受人民监督因此成为共产党人的觉悟。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锚定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我们要一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干事业要为人民着想;而且我们的党又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那就不应有私心,而应该捧着一颗心来,开诚布公以公心来欢迎党外的监督。抗战时期,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4]809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国民党那种一党独裁式的专制作风,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应以身作则,主动倡导优良风气。这种风气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民主,要敢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听听党外人士的肺腑之言。“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4]1004由是,毛泽东非常看重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认为这不仅是同党外人士合作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形成发扬民主的风尚,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同时,他就党内不重视统一战线工作、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风气作出过严厉批评。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社会成分多样,但同时又非常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打败强大的敌人、建设新中国,共产党党内必须保持一种坚固的团结,又要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革命事业。基于人间正道,“任何愿与我党合作的党外人员,对我党和我党党员及干部都有批评的权利。”[19]397所以,必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改造思想,查摆问题、解决错误,纠正这类不重视民主合作的不正之风。
为求监督实效,毛泽东进一步要求,必须保证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敢于说话,敢于负责。人同此心,一种好的互动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共产党在群众中比较有威望,担负着群众的期望,因此一言一行都被人关注。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堡垒,类似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坚守阵地,成为一面引领人心的旗帜。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员更应主动作为、做好表率,在各级领导机关中,“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员实行民主合作,倾听党外人员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共同商量问题与决定问题。”[19]396可以说,对民主的真正追求与不懈探索,使天下为公的种子在毛泽东的心中逐渐饱满,而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民主合作的实践也为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的酝酿提供了关键引子,这一过程可勾画为价值观引导实践,实践又孕育出新的思想。
对人民民主的追求决定了革命事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一刻都不能懈怠。因此,敢于接受监督、长期接受监督是真正有志于革命的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必然要求。
是否接受监督以及这种监督是否有持续性,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政党是否民主,蒋介石治下的国民党显然是不合格的,其命门在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反动派所炮制出来的民主是毫无诚意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民主充其量只能满足少数野心家的胃口,代价却是损害人民的切实利益。中国的事情要由大多数人作主,而不是由资产阶级一个阶级包办。在揭露国民党民主口号的虚假性时,毛泽东指出,像国民政府这样一个压迫人民的专制政府是不可能承担革命重任,是不可能解放中国人民、带来民主的。所谓“政府”必须是一个由各党派组成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所谓“法律”必须由联合政府来重新制定。因此,中国人民真正需要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种政治必须是依靠大多数人,必须在价值和程序上切实保障人民的权益。因此,这种政权从原则上来说是拒绝封闭、拥抱开放,众人拾柴火焰高,毛泽东生动比喻为“既然有饭大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13]733。
在中国具体国情下,要想实现人民民主,就需要持续的革命精神。毛泽东认为,这种革命精神既需要内在意志,也需要外部的监督,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历史的自觉,坚守住初心与使命。如何保证持续的动力使民主的国家和政府不变质不变色,对这个重大命题,毛泽东显然已有过深入的思考。1945 年,毛泽东接待了来延安访问的黄炎培一行人。当黄炎培抛出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这个千古难题时,毛泽东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真正的民主需要充分信任、放手发动,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因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这既是对民主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也只有这样,红色政权才不会变色、褪色,革命江山才能永固。
毛泽东提醒全党,共产党人必须时刻警醒,保持纯洁的政治本色。这就对执政党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必须善于创造民主监督的条件,实行最广泛、可持续的监督。光靠党内自己监督还不够,必须发动更多的人来进行监督,监督执政党的力量越多越好,这样角度就更全面,监督也就更加充分,因而凡是能扩大有效监督的制度程序都将进入毛泽东的视野。全党都要把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不良作风作为一件大事,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祛除这些沉疴。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党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净化外,还要有人民群众以及党外政治力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有效的监督。从寻觅监督主体出发,很自然地,党的领袖注意到了党外人士这股力量。新中国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从法理层面上规定了各革命阶级(包括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政治舞台上多个政党合法共存,客观上也有助于产生党际监督这一政党行为模式。如何充分开发统一战线资源,将统一战线与民主监督结合起来,毛泽东作了可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由此产生了毛泽东党际监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