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2023-03-05张义双金振华王丽坤张国华薛沾枚郝彩虹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包囊绦虫寄生虫病

张义双,金振华,王丽坤,张 备,张国华,薛沾枚,苗 艳,郝彩虹

( 1. 黑河市红色边疆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 黑河 164300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大部分羊感染寄生虫病后均会经过漫长的疾病期,加之症状不易凸显,易被养殖人员忽视[1]。感染寄生虫的羊表现被毛干燥、育肥效果较差、体质瘦弱、抵抗能力降低等症状[2]。单纯的寄生虫病感染死亡率较低[3],但大多数寄生虫繁殖生长过程中会造成羊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其他病原侵入概率增加,常引发继发感染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某些寄生虫繁殖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刺激羊的体表和体内脏器器官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4]。寄生虫病还会影响羊群对饲料的正常消化利用,进入羊体内的饲料被寄生虫分解代谢,营养物质难以满足羊群的生长发育所需,造成羊身体逐渐消瘦,体重下降。此外,妊娠阶段或配种阶段的母羊感染寄生虫会降低配种率,造成母羊发情不稳定,受胎率显著下降,还很容易引发早期流产或者早产现象[5]。因此为降低寄生虫病的后期防治难度,应对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寄生虫对羊体造成不利影响,促进养羊业增收增效[6]。文章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危害、发生原因,并从改善羊群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驱虫药物、做好圈舍清洁等多方面提出防控措施,为降低羊寄生虫病发生率提供一定参考。

1 羊常见寄生虫病

1.1 羊螨病

引起羊螨病的螨虫主要分为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皮肤表层,患病羊皮肤出现明显、脱毛、结痂及炎症等现象[7-8],且因瘙痒难耐体表常存在剐蹭痕迹[9]。

1.1.1 流行特点

羊螨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羊接触患病羊或接触患病羊所污染的槽具、圈舍等可能导致发病。羊螨病在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羊群中一旦有羊感染,即使及时进行隔离也可能导致其他羊感染。冬季羊群抱团取暖,更为羊螨病传播创造条件。

1.1.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羊嘴唇、耳根以及口角等部位皮肤瘙痒难耐,常摩擦患病部位。发病中后期,患病部位出现丘疹、龟裂现象,结干痂皮,患处皮肤呈干涸的石灰状。

1.1.3 治疗方法

治疗羊螨病须刮除坏死的皮肤后,选择敌百虫水溶液、辛硫酸或双甲脒水溶液等药物在患处涂抹治疗,或涂抹硫磺粉。一般也会选择皮下注射0.5 mg/kg阿维菌素进行治疗。此外,也可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常见治疗选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出现全身症状者可选择药浴治疗。

1.2 羊棘球蚴病

羊棘球蚴病是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疾病,多头绦虫的卵子及幼虫是此病的主要感染源。寄生虫进入大脑后,会对羊造成较大的危害,若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病羊死亡。

1.2.1 发病原因

患病羊体内的多头蚴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 个头节,呈白色结节状。一般情况下感染途径为羊食用多头绦虫虫卵,虫卵随血液到达羊的脑部或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羊脑棘球蚴病主要是由羊和患病的其他动物接触传染。此外,棘球蚴会在动物和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1.2.2 临床症状

羊棘球蚴病发病初期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少、阵发眩晕、肌肉痉挛跌倒、头部倾斜等症状,或出现视觉障碍,经常性向患侧做强迫运动。寄生虫长在大脑额叶时,患羊出现头部抵住物体长时间保持姿势不动,有时会在原地做转圈运动。羊脑棘球蚴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脑棘球蚴病。急性羊脑棘球蚴病也称间断性癫痫,羊感染发病后可在1 d 内出现多次持续5~10 min 的癫痫症状,且病羊体重异常下降,若治疗不及时,大多病羊约30 d 左右死亡。慢性羊脑棘球蚴病发作间隔时间较长,通常2次发病间隔约1 d,患羊体重缓慢下降,通常发病约90 d死亡。

1.2.3 治疗方法

1.2.3.1 圆锯术

一般选择出现骨软化的区域进行手术。为避免损伤造成手术失败,可由一侧切开硬脑膜,操作时注意严格消毒。实施手术部位的皮肤切一个十字或u形切口,露出术部皮肤,使用外科刀或圆锯切除部分颅骨,但不可损伤硬脑膜。此时即可看到多头蚴,用镊子缓慢牵引出多头蚴寄生虫。也可在羊吸气时,用手捂住羊的口鼻,促使羊的脑内压力增大,在羊吸入第二口气时再一次捂住羊的口鼻,或先刺破寄生虫囊体,吸出内部液体,避免羊脑因压力过大而出现休克。看见白色的囊虫体后翻转羊体,使脑包虫缓慢从切口处滑出。若看不到脑包虫,可插入消毒后的吸胶管,在包囊边缘不断摆动,使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抽取使寄生虫体吸附在胶皮管口上,缓慢将其取出即可拉出脑包虫。术后在术部喷洒3~5 mL含有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盖上骨膜、缝合皮肤,绷带缠绕保护术部。

1.2.3.2 穿刺术

这种手术疗法不需去除羊的骨片,而是暴露骨头,使用最小号的套管针头对准手术部位刺入颅骨内,套管内若出现液体即表明已经刺入,反之则没有发现,可使用注射器将针头插入套管内,将虫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出。将囊膜吸入套管内,与套管同时取出。术中由于公羊的额窦较大,套管和针头一定要穿过窦体。此外,多头蚴寄生虫病引发的膨胀可使窦腔闭合,穿刺时会遇到较大阻力,需将这种特殊情况考虑在内。

1.2.3.3 针刺包囊法

寄生虫在脑表面形成后可局部引起包囊,严重会引起颅骨软化,用手指按压可明显观察到包囊所处位置。观察皮下骨质是否有凹凸下陷和骨质变软现象,患处是否有弹性,也可找到包囊所在位置。手术时需先准备16号针头两个,10 mL 的注射器两个,羊毛剪一把,少量的5.9%碘酒。病羊保定后,将脑部颅骨最软处的毛发剃掉并做好消毒。用左手的手指压住发现包囊的地方,右手拿起针头嵌入颅骨,在颅骨2~3 cm处停留并用注射器直接抽取包囊内的囊液。针孔内出现气泡时停止使用,另一个针头注射器灌入1~2 mL的碘酒插入囊部,略微停顿后再拔出针头。针刺包囊时右手握住针管需缓慢旋转,完全将囊壁缠绕在针头上后缓慢拔出针头,即可完整地将包囊从羊体内取出。

1.3 绦虫病

绦虫幼虫吸附在羊小肠黏膜组织,经40~50 d 生长发育后形成成虫,大量成虫寄生在小肠黏膜吸收营养物质,导致羊生长发育不良。绦虫繁殖力强大,会导致肠管阻塞引发肠炎,甚至引起肠套叠、肠扭转、肠管破裂导致死亡。

1.3.1 特征

1.3.1.1 莫尼茨绦虫的特征

莫尼茨绦虫身体呈乳白色,外观呈长带状,最长可达5 m,宽度约1.6 mm,寄生虫成虫由头节、颈节、体节组成,头节呈球形,头节上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节片的宽度大于长度,每一个成熟的节片中存在两组生殖器官,两侧呈对称分布。每组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卵黄腺和子宫;每组雄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分布在排血管内侧的数百个睾丸以及输精管、雄性囊等。

1.3.1.2 曲子宫绦虫的特征

曲子宫绦虫长度为1~2 m,宽度12 mm左右,每个节片上只包含了一组生殖器官,生殖器官左右不规则地交替排列。雄性囊逐渐向外延伸,虫体的边缘粗糙,不整齐,外观呈现锯齿状。睾丸主要分布在排泄管的外侧,子宫大多呈弯曲状横向排列。

1.3.1.3 无卵黄线腺绦虫的特征

无卵黄线腺绦虫外观细长,长度为2~3 m 或更长,宽度为2~3 mm,每个节片相对较短并且分节不是很明显,每个节片上也只有一组生殖器,呈左右两侧呈不规则排列。睾丸主要位于排泄管的两侧,无卵黄线,各孕节子宫排列在节片中央,因此肉眼能够观察到虫体中央有一条白线。

1.3.2 流行特点

羊绦虫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大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加之连续阴雨,大量寄生虫中间传播媒介繁殖生长,尤其是采用放牧养殖的羊群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常在地势低洼的地带采食牧草,摄入了中间传播媒介后,病原会从中间宿主中移出,在羊肠道黏膜中定植。从羊绦虫病的发生流行范围来看,该病在羊养殖主产区广泛发生,以放牧养殖的羊群发生流行率最高且羊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最严重,死亡率最高。

1.3.3 临床症状

绦虫病发病周期相对较长,羊群年龄不同,身体抵抗能力不同,感染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潜伏期均存在很大差异。发病羊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饮水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机体水肿较明显;大量羊毛脱落,被毛杂乱,失去光泽;腹部疼痛,瘤胃鼓气,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体表淋巴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现象。发病后期因患病羊机体逐渐衰竭,长时间卧地不起,头颈向后仰,经常做空嚼动作,口腔周围会附着大量泡沫唾液,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甚至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消失,最终因恶病质机体衰竭死亡。

1.3.4 治疗方法

首先应该将患羊单独隔离,并彻底清理污染环境,尤其注意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能杀灭粪便中的寄生虫和虫卵[10-11]。治疗羊绦虫病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常见包括阿苯达唑、硫氯酚、氯硝柳胺等[12]。阿苯达唑的使用剂量为20 mg/kg 体重,将其配制成悬浊液,一次性内服,能够有效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成虫和虫卵,安全性相对较高。硫氯酚的使用剂量为100 mg/kg 体重,一次性内服驱虫效果显著[13]。氯硝柳胺的使用剂量为75 mg/kg体重,一次性口服,对于驱杀盖氏曲子宫绦虫具有很好的效果。进行药物驱虫治疗时,还可联合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可选择南瓜子35 g、贯众10 g、槟榔15 g、苏木10 g研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一次,连用3 d 可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14-15]。

2 综合防治策略

2.1 改善羊群管理

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有效增强羊群体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寄生虫病的感染率[16-17]。应确保羊群每日摄取营养的充足性,合理配比全价日粮,提高羊群自身抵抗力,才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18]。饲料作为羊群日常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应确保所投喂饲料的洁净度。针对放牧饲养模式,应合理选择放牧地点,避免到潮湿、低洼区域放牧。强化羊舍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及时通风,确保日常光照的充足性,并做好圈舍清扫和消毒工作,规范处理羊群排泄物[19-20]。

2.2 科学治疗

羊体表寄生虫病一般采用药物喷洒或药浴治疗,药浴方式主要包括淋浴、盆浴和池浴等,应结合羊群的健康程度,按照先健康羊后患病羊的顺序依次进行处理,避免健康羊和患病羊频繁接触,造成病原传播。养殖场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水浴池,提前将药液配置好装入水浴池中,将羊群驱赶到水浴池中充分浸泡。药浴前应向羊群提供充足的饮用水,避免羊饮用药液造成中毒[21]。

2.3 定期组织驱虫

羊寄生虫病后期治疗费用较高、治愈难度大,且缺乏健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防控寄生虫病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在寄生虫病流行初期根据疾病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措施,合理选用驱虫药物提高寄生虫病防控效果。定期驱虫是防控寄生虫病最关键的环节,养殖人员应合理掌控驱虫时间及驱虫方法。一般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驱虫工作,第一次可在3月进行,第二次在10 月进行,可有效保障羊群安全越冬,促进羊体增膘。每年6~7月正是水草旺盛季节,此时要加强投药一次,进一步减轻寄生虫病对羊群的危害[22]。此外,防治体外寄生虫时,建议每年春秋季节各药浴一次,减少寄生虫的繁殖量。针对个别症状较严重的病羊,可适当增加药浴浓度,避免疾病蔓延与扩散。如病羊处于分娩、断奶、转群等特殊时期需强化驱虫一次,严格控制驱虫药物的使用剂量(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的2/3)用药。针对断奶羊,要在其断奶前20 d开展驱虫工作。

2.4 正确合理使用驱虫药

养殖人员应定期组织全群驱虫,可结合小群试验进行,确保所投放驱虫药物安全有效后再进行整体驱虫。选择驱虫药物应以高效、安全、经济型的药物为主[23]。此外,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以降低羊群应激反应。若羊群中有患病羊,应待羊康复后再驱虫[24]。

2.5 饮用水卫生管理

做好羊群饮用水管理、提高羊群饮水质量对防控寄生虫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污染的水源是羊感染寄生虫的首要途径,因此,应确保羊群饮用水的洁净度,强化羊群用水管理。饮用水源应以自来水或流动水源为主,禁止给羊群饮用不流动的沼泽、池塘水,不给寄生虫的传播制造机会[25]。

2.6 粪便无公害处理

患病羊排泄物含有大量寄生虫虫卵,污染圈舍内环境,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减少寄生虫病对羊体影响,应强化羊群粪便管理工作,集中收集羊群日常排泄物并堆放于指定地点,利用生物热杀死粪便内虫卵后,在粪便上覆盖10 cm土层,薄膜包裹,促使粪便发酵[26-27]。

3 结论

综上所述,羊寄生虫病是当今养殖业发展进程中不容小觑的疾病之一,不管是羊体表寄生虫病还是体内寄生虫病均会抑制羊群的生长发育。因此,管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常见羊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特征症状等,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手段,降低发病概率及其对羊群的影响,切实提升羊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包囊绦虫寄生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寄生虫病
Ni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包囊反应的影响
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