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23-03-04杨荣

关键词:于漪红烛读后感

杨荣

传记文学具有定格历史、启迪人生、引导社会的功能。《红烛于漪》的作者以时间轨迹为经,以反映名师人格力量的关键事件为纬,细编密织,纵横延展,把于老师的生命成长置于时代沧桑巨变背景下,体现了大师家国情怀,阐明了名师的精神底色——“一切为了民族”。作者把于老师的专业成长置于师爱超越亲子之爱的前提下,聚焦师者仁心,诠释了她“为了对祖国下一代负责”的职业精神。作者把于老师的使命担当置于“生命与使命同行”的节奏之中,再现她“一生秉烛为教育”的奉献情怀。

全书以“红烛”为眼,取自于老师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红烛》。诗中说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意喻教师职业燃烧自已、点亮学生的特点,折射了文学的巨大表现力与深远影响力。我领悟到,当时已是耄耋高龄的于老师,之所以通过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全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深层动因。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历史时刻,《红烛于漪》的出版彰显出特别的意义。

《红烛于漪》是一部教育专业领域的教科书,全书呈现一名教师从普通走向卓越的历程,可谓中国教师的成长范本。于老师曾教了一段时间的历史,因为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改教语文,此后她用一生在寻找语文教学之门。所谓“门”即入口,“教然后知困”,迷茫之后的豁然开朗,就是“柳岸花明又一村”“知困然后自强也”,就是潜心钻研不断超越。于老师在前行路上不时自问:“你入门了没有?”即使登堂入室,还在追问“‘堂在哪里”“‘室在哪里”,勤勉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田野上,不懈的求索只为对得起学生,只为在教学中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这就是中国教师的境界,是卓越教师的专业目标,也是有志成为优秀教师的后来者可以重走的成长之路。《红烛于漪》是一部励志读本,全书流淌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情,包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深刻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于老师生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新中国,融入伟大祖国走进新时代的号角之中,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演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觉担当,绽放出人民国家人民建的赤子之情。伟大时代需要英雄。英雄,是他人眼中的高峰,是自己眼里的劳动者。书中引用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金句,警醒着红尘中忙碌穿行、猎取功利的人们,不忘初心,只为“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宁静方能致远,忠诚方显格高,这应该是人的真面貌、真性情。

《红烛于漪》又是一部为教育行业画像的佳作。教育的美好在于开启智慧,点亮人生,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书中以“师爱超越亲子之爱”“珍爱学生因材施教”等丰富事例,向社会树起了师者形象。于老师作为中国教师的杰出代表,自信地告诉社会,教育工作者当恪尽职守、为国育才,在落实“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战略中无愧于国家的重托。

这部传记锁定了在茫茫的教师人海中最卓越、最年长的一位。于漪老师把生命融入使命,生命因顽强而勃发;于漪老师把信念融入事业,事业因奉献而荣耀。于漪老师甘为红烛,持续燃烧。

《红烛于漪》是一曲献给于漪老师的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因为追随高尚,你也因此高尚;因为追随人民教育家,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将不断涌现,学生更有获得感,民族更有希望!

(摘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文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崇高的德行”,提示我们,这则读后感是通过阅读报告文学感受于漪老师崇高的德行。文题概括了读后感的核心内容,提纲挈领。

先提传记文学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作者评价《红烛于漪》的标准。

概述了作品构思的方式、主要内容及思想意义,提示了“感点”。

从文眼“红烛”来分析作品《红烛》的巨大表現力和深远影响力,以回应开篇指出的“启迪人生、引导社会的功能”,并通过回顾于漪老师全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事迹自然与“红烛”联系在一起,更能凸显出报告文学所选角度的巧妙。同时也是借“红烛精神”来赞扬于漪老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崇高品德,从而照应了文题。

从教育和教师的角度高度赞扬作品,“成长范本”引领本段内容。

简要介绍于老师的从教经历,赞扬她对于教育教学的勤勉耕耘和不懈求索,这一点基于于漪老师职业教书育人的角度来阐述,是她“崇高品德”的核心部分,所以尽管是简要地叙述事迹,但作者也通过剖析于老师的心迹,生动地诠释着她追求的境界,令人感动。

扩而展之,阐述作品对于更广泛读者的普遍意义,阐述中仍然依从“崇高的品德”,谈于老师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情,赞扬她作为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引述了于老师关于做教师干工作的一些心语,突出了她的真面貌、真性情。

走出作品本身,探索作品创作的深远意义。作品写的不仅仅是于漪老师,更是以于漪老师为代表的具有崇高美德的老师群像,在赞扬“于漪们”的同时也赞扬了作品的成功。

收束全文,回应文题,希望更多的“于漪”出现。

总评

这则读后感的构思堪称典范。因为它能借助文题这一框架把作品创作的特点与对作品中人物的高度评价结合在一起,这类似记叙文的双线索行文。从总体上看,作者先赞扬作品“以‘红烛为文眼”的构思框架,然后从“一部教育专业领域的教科书,全书呈现一名教师从普通走向卓越的历程”“一部励志读本,全书流淌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情”“一部为教育行业画像的佳作”三个角度进行具体评价。在这些论述中,作者所感受的不仅仅是传记文学本身,其中巧妙地穿插了于漪老师在这些方面体现的“崇高美德”,以及对我们的教育和启示。可以说,读这篇读后感,我们不仅了解了原作品的选材、构思、立意的巧妙,而且通过这些方面的解读全面地了解了于漪老师的教育观、人生观,即“红烛”精神。

这则读后感的语言表达严谨畅达,富有情味,读来容易让人触动,确实可以作为我们中学生学习借鉴的范本。

猜你喜欢

于漪红烛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霜天红烛》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红烛情
“伟大”与“渺小”
最美红烛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