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顺序锦集

2023-03-04

关键词:韩熙载胡蜂壶口

经典片段

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喂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毒素,便可能使人瞬间感到疼痛,严重的甚至致命。

(节选自《胡蜂》)

赏析

上面这段文字介绍胡蜂,运用了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先说明胡蜂的习性,如食物、性情,再说明胡蜂的毒素。习性属于胡蜂的“表”,可由观察获得,是人们观察胡蜂先获得的信息;毒素是人们经过一定的研究才能发现的,属于胡蜂的“里”。这样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经典片段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部五段式的长卷,每段又可独立成章。第一段是描写韩熙载与众宾客在听一女宾弹琵琶,据说弹琵琶者为教坊司李嘉明的妹妹,其余听众也各有其名,均为韩府的座上客。第二段为韩熙载亲自击鼓,为跳六幺舞的歌伎王屋山伴奏。第三段是一个“幕间”休息场面,韩熙载正坐在罗汉床边洗手,大约是要洗去击鼓后手上的汗渍。第五段是曲终人散之后,韩熙载举手送客之场面。

第四段是全幅宴乐情景的高潮:韩熙载筋疲力尽,加之天气炎热,他便不顾在众人前的尊严而袒胸露腹,全身心地听五位歌伎的管乐合奏。他那右手举扇又突然静止的姿态,是作者在描绘此时此刻的韩熙载的绝妙之笔。这一段,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构图、设色,均堪称中国人物画的经典。它那三组式的组合,设色的雍容华丽而不纷杂,人物的聚散稳而不呆板,尤其居中那五位歌女,在动作一致中的求变,都达到了中国画无与伦比的佳境。

赏析

本文说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主体内容,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分别写了各段的画作内容,尤其重点介绍画作的第四段,这是画作内容的高潮部分,对人物的刻画、构图、设色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佳境,流露出作者对画作的赞赏之情。

经典片段

老家的挂面,也叫光头面、索面、土面。挂面有粗有细,讲究的是一个均匀、柔韧。

制作挂面,要等到下半年低温季节才行,且一定要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天便完成全部制作工序。阳光温和的日子,清晨起床后,面坊里的工人们就在空场向阳的地方,摆上挂面架,插上已经缠好的面胚,趁阳光温度没有上来的时候,逐一来回地扯面。扯面是个技术活,不能心急,要来回循环渐进,利用面条的弹力和韧劲,逐渐扯到固定的长度,然后在最下面的底梁孔里插上面棍定位。

扯面的过程,一般要持续一上午,而且风不能大,太大的风会把面条刮断的。根据气温的变化,一般吃了午饭,面条的弹力稳定,不再回弹的时候,便将底梁的面棍拔出,提起来插入顶梁上事先预留的孔中,与面条的另一头并排固定。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是需要经验的,太早了,面条会回弹缩短,太迟了面条打弯时易断。收面的过程就简单一些了,把基本风干的挂面两头的面棍拔下来,然后用面刀来回一刮,面条就下来了。

扯面、收面的工序,基本都在白天完成,也是司空见惯了,但是索面、缠面,却是在夜里和凌晨完成的。索面是力气活,且需要巧劲。白白的面粉倒入面缸,然后再倒入烧好的温水,索面的人把袖子卷起老高,双手插入面缸底部,不停地捞起,再插入,手上粘满了面,渐渐的越粘越多,直到最后,手也难以自拔。这个时候,就得整个面团揉制,只见揉面的人时而用拳头打入面团,接连十几拳噼里啪啦猛打;时而搬起面团,砸入面缸摔打;时而双掌推压,同时嘴里有节奏的哼和着……这种不停的缠绕、卷入、收纳、揉制的过程,最终就是让面团变成一条扁平的“长索”。挂面真正的味道,就是因为这面是手工揉出来的,而不是机器打出来的。那是原始的谷香,是劳动的果实,是舌尖上的味道。

切面就是用刀將揉好的长“扁索”切成均匀的小段。然后再用手把切下来的小段搓成二尺见长的筷子粗细的条状。缠面的人身边是一条矮一些的面棍梁,事先已经插好了固定的面棍,缠面人一手抓着一根活动的面棍,一手拿着细长的面条,在两根上下间距十公分左右的面棍上缠绕十圈左右,最后松手。缠好的面,便挂在面梁上了。如此往复,五六根面梁上,挂满了缠好的面胚。正好利用重力的作用,前面的面胚还可以继续下垂。至清晨缠面完成,先挂先出,转到屋外扯面、晾晒了。

(选自吴险峰《老家的挂面》)

赏析

这篇文章以挂面制作方法为说明对象,按照制作难度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做挂面的流程。制作挂面需要分三个步骤:索面、缠面,切面,扯面、收面,作者将其中的扯面、收面先进行了介绍,目的是为了突出其制作难度大,接着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他步骤,让人一目了然。

经典片段

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峡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宽阔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狭窄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此处河床形如一把巨大茶壶,收尽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明代诗人惠世扬诗曰“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正是对黄河壶口的真实写照。

再看壶口两边的石岸上,分布无数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窝。石窝是由河水长期冲击石岸,盘旋雕琢河床凹处而成,所以多呈圆形,可见大自然造化之伟力。民间相传这些石窝乃当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故称“石臼仙踪”。其实,这些石窝水洼并非人工凿磨,而是洪水激流数千年来冲击石块盘旋磨蚀而成。

(节选自王晋军《壶口惊涛入我心》)

赏析

文段运用了空间顺序,按照观察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壶口瀑布的谷底、龙王坡、壶口以上的宽槽、壶口两边的石岸等处的形状、水流等景观。

经典片段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世界各族人民带来许多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星光灿烂,有时又清辉淡雅。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冬季大三角正高悬于南天。这段时间正是农历的正月,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君下界聚会的日子,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制作小灯来“接星”“祭星”,长辈还会教儿孙们认星。入夜后的银河在冬季大三角中穿过,从东南几乎横贯头顶再到西北,划出一道很高的弧线。但人们却很难看到它,因此有“正月初八,天河回家”一说。

原来,这段时间露出地平线的正是银河较窄较暗的部分,本身就很不醒目,再加上正月初八的上弦月恰好位于银河附近,月光的干扰很容易就让银河“隐身”了。其实不止是正月初八,由于高度、亮度这两个因素都不太有利,整个春季我们都难以看到银河。

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

6月往后的傍晚,银河较亮的那一段开始从东方露出地平线,并且高度日渐增加。一年中最适于夜观银河的时段终于到来。到了盛夏时节,甫一入夜,就可以看到它从南往东斜跨夜空。随着夜色渐深,银河越升越高,而且最灿烂的银心部分——南边的天蝎座、人马座也正在此时登场。所以夏季银河最为耀眼,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星空主角。

7、8 月份入夜后的银河,从南往东再向北,如拱桥般横跨天穹。这时我国多地正值雨季,正如谚语所说,“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每年的七夕,妇女们要乞巧,农家要仰望银河,希望通过它来知晓一年的收成。

天河东西,收拾冬衣

秋季也是观看银河的好时节,9 月到 10 月夜幕低垂之时,头顶附近的夏季大三角和银河正当中天。在南偏西方向,明亮的河中心尚未落山,星光尽洒,惹人注目。随着夜转深沉,银河向东西偏转,银心也徐徐落下。这时银河由亮转暗,变得“清浅”“淡薄”,更增添了夜色的清凉。文人墨客对这段时间的银河着墨最多,例如“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等。

中秋往后,天黑之后的银河日渐西偏,银心的下落时间也越来越早。待到 10月下旬,一年中欣赏银河的最佳时段就接近了尾声。

初冬时节,入夜后的银河已经转成了东西方向,从东经北再到西,高度不算低但并不明亮,只有西边这一段比较清晰。这时候天气转冷,人们要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所以又有“天河东西,收拾冬衣”的说法。此时,银河流经的御夫座、英仙座等天区,是在背向银心的方向,相比于夏季銀河,这里恒星稀疏、黯淡无光,只能隐约感觉到它的存在。要想再次领略银河的壮美,就需要耐心地等到来年了。

(选自李鉴《横亘夜空的银河其实是一座可靠的“时钟”》)

赏析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说明银河“昭告时令”的方式。首段点明银河具有让人领悟自然节律的作用,总领全文;后面三部分说明不同季节我们看到的银河的变化,如银河四季的明暗变化,春季银河比较暗淡,夏季银河最为耀眼,秋季银河由凉转暗,冬季银河黯淡无光。

经典片段

据史书记载,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野外烧烤时偶然发现,污垢沾到衣物上加入灰料搓洗一番,再浸泡洗涤,效果更佳。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劳动人们也发现了草木灰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因此将草木灰作为原料,用以洗涮衣物。《礼记·内则篇》就曾说过:“冠带垢,和灰清漱。”意思是帽子上的系带脏了,加入草木灰清洗。古人用草木灰洗衣服,其中的化学原理并不复杂。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本身就有去污功效,草木灰水溶液同贝壳灰混合产生强碱,也就是氢氧化钾。

汉代人们已经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南宋时期,有人在石碱中加入淀粉、香料,并制作成固体洗涤物在市场上销售。都城临安街市上曾有一种橘子大小、用皂荚粉做成的固体团,南宋词人周密在著述《武林旧事》将其叫做“肥皂团”,这应当是“肥皂”一词的最早来源。

古人在探索洗衣用品时,除了草木灰和皂荚粉,还有另外一种别有不同的洗涤物叫胰子。唐代“药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里专门记载过胰子的制作配方:用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即可。这就是古代胰子模型,也叫澡豆。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汤圆大的团,用作去污剂。

明末清初,胰子因其去污能力强受到大众欢迎。1840年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石油中提炼的化学物质苯磺酸钠制造出比肥皂性能更好的洗涤剂。此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陆续出现。1907年,德国汉高公司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成功发明洗衣粉。于是,人们陆续告别胰子,转而把洗衣粉作为日常洗涤衣物的典范。

(选自刘中才《古人用什么洗衣服》)

赏析

这段文字介绍了洗衣用品的演变过程,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利用草木灰来洗涤衣物、用天然石碱混加一些东西制作成固体洗涤物、胰子、从石油中提炼的化学物质制造洗涤剂、洗衣粉,其中它们分别对应的时间标志是“先秦”“汉代”“唐代”“1840年以后”“1907年”,根据时间线索很容易把握行文思路,清晰明白。

猜你喜欢

韩熙载胡蜂壶口
壶口放歌
防治胡蜂的三种方法
广西胡蜂亚科的种类和分布
忆秦娥·临壶口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三招轻松治胡蜂
5《韩熙载夜宴图》:中国最早的情报就这样传送了
壶口放歌
韩熙载夜宴图
舞台空间与数字世界中的《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