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在本科护生“护士人文修养”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04杨建华张丽梅李孜孜杨茜

护理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同理学时技巧

杨建华,张丽梅,李孜孜,杨茜

(成都医学院 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86)

同理心地图是由著名视觉学家戴夫·格雷开发设计的思维工具,要求参与者观察和分析服务对象“says”所说,“thinks”所想,“does”所做,“feels”所感,帮助进行换位思考,起初开发用于商业界了解客户信息,提升客户满意度[1]。 国外学者已将此工具引入医患沟通技巧训练中,取得显著成效,并提议将同理心地图运用于医学及护理教育中[2]。 本文尝试将同理心地图融入沟通情景教学,帮助护生“感同身受”患者的角色,提升患者及家属角色扮演的真实性,以提升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1 对象

选取2021 年9—12 月, 某高校大二本科护生190 名,采用便利抽样法,将一班92 名护生作为对照组,二班98 名作为观察组。 一班和二班的任课教师均由同一组师资担任。 教学实施前,均告知2 组学生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同意权。 2 组本科护生在年龄、性别、大一时总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本科护生基线资料比较

2 方法

2.1 教学安排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共36 学时,每周3 学时,其中理论课33 学时,包括基础理论课12 学时(绪论、美学修养和人际关系修养),沟通技巧实训课21 学时(倾听、提问和供情技巧和操作性沟通实训等),实验课3 学时(礼仪实验课)。 沟通技巧实训课程内容为:(1)倾听技巧。 良好倾听的标准和关键要素及注意事项(3 学时)。 (2)提问技巧。 提问合适度标准, 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技巧的使用(3学时)。(3)共情技巧。共情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3学时)。(4)治疗性沟通技巧。操作前中后沟通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等(6 学时)。 (5)综合案例练习及沟通技巧考核(6 学时)。 沟通技巧实训课中,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

2.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教学法, 以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

2.2.2 观察组 采取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实施教学,教学方式“以任务为中心”,具体为课前布置同理心地图绘制和沟通情景角色扮演练习任务[3],课中进行展示和比拼,护生对比反思后,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技巧的归纳总结。

2.3 教学组织 (1)教学团队组建:课程团队成员由2 名护理教师、2 名临床护师、1 名心理学教师及1 名人际沟通方面专家组成。 (2)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主题讨论和头脑风暴方式,论证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在护患沟通技巧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任务明细落实:临床护师负责教学临床影片资料收集,供学生了解真实的临床环境,促进角色扮演融入仿真的临床情境; 任课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布置学习任务, 具体为绘制关于患者或家属的同理心地图,与同伴自编剧本进行角色模拟沟通练习;最后,护生进行任务展示与竞赛,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护患沟通技巧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料、设计和流程。

2.4 教学实施流程 选取提问技巧训练为教学改革示范内容。(1)步骤1:身入其境。任课教师提前备好线上课程资源,并仅加入二班护生名单(不加入名单的学生,看不到相关内容),以“问诊”为学习视频资料。(2)步骤2:接收分组任务。教师在学习通线上发放任务通知, 要求护生结合视频资料构建患者或家属的同理心地图,并与同伴共同编写剧本,进行情景模拟沟通练习。 (3)步骤3:成果展示及小组PK赛。①同理心地图展示,如图1 为优秀组的同理心地图展示。 ②情境模拟沟通展示PK 赛。 情景展示:“65 岁的李奶奶, 一瘸一拐带着5 岁的孙儿前来就诊,小孩发高烧39℃,老奶奶神色慌张,进入诊室,护士先进行简单问诊记录,等待医生诊治”。 护生模拟接诊护士与李奶奶沟通的全过程; 以完成优秀组的部分沟通过程为例:接诊护士(摸摸孩子的头)亲切地问:“宝贝,怎么了?”;李奶奶:“孩子高烧不退”;护士:“老人家快坐下, 宝贝也坐这里, 让阿姨摸摸头,是有点烫呢,让阿姨帮你量量体温,好吗?”;李奶奶:“还要量吗? ”;护士:“是的,奶奶,我知道您很焦急,但体温是随时变化的,多次监测体温状况更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 现在您能讲讲孩子之前的具体情况吗? ”;李奶奶一边将体温计夹在孩子腋下,一边说:“孩子昨天晚饭吃得有点多, 就带他在小区活动活动,小孩跑得出了一身汗,帮他把衣服脱掉了,回去洗完澡就睡了,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孩子浑身发烫,啥都吃不下,就赶紧送医院了”;护士:“好的奶奶,那孩子之前有患过什么疾病吗? 或者因什么疾病住过院?”;李奶奶:“我孙儿一直身体都不错,没啥病”;护士:“奶奶,那您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李奶奶:“我孩子很怕打针,要是能不打最好,其他没什么了”;护士:“那麻烦再坐着稍等一下, 医生看完上一个患者马上就到你们”。(4)步骤4:技能上台阶。首先,教师借助同理心地图引导护生梳理家属或患者情绪,如李奶奶的主要情绪包括焦急、焦虑、难过、自责、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等, 在提问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感受。 其次,对比中成长。 部分学生刚开始使用封闭式提问,如“孩子有没有拉肚子”和“孩子有没有着凉”等,问诊氛围紧张,同时若得到持续否定性的回答,提问既无效又浪费时间;部分学生存在评价性用语,如“孩子怎么发烧成这样”,带有指责性,患者家属听后可能委屈难受感加剧。 最后, 反思和总结。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提问的步骤:①问诊时先做好热情接待, 尊重和有礼貌的行为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刚开始采取开放式提问,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给足时间讲述有用信息(如:我能帮助您什么?能讲一讲具体的情况吗?);②患者讲述过程中不打断、不插话,准确记录,在此基础进行补充提问,使用有针对性的封闭式提问,进一步明确问题(如,询问既往病史“孩子之前有没有得过严重疾病?或者因什么疾病住过院”);③为全面收集信息,引导护生进一步思考如何结束问诊。 为确保患者或家属把内心想法全部讲出来,需要用提问的方式进一步确认,以结束问诊(如:那您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

图1 李奶奶的同理心地图

2.5 评价方法 于沟通实训课开课前1 d 和课程结束后当日,对我院190 名参与“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大二护理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发放,要求在30 min 内填写上传。(1)护生同理心能力评价:采用Mohammadreza Hojat 博士及其研究团队研制[4],经由安秀琴等人[5]汉化的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JSE-HP) 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进行评估。 该量表共有3 个维度,20 个条目, 包括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采用Likert 7 级评分,分值从1~7 分进行评定, 总分为20~140 分, 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共情能力越强,同理心水平越高。 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50。 (2)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评价:采取杨芳宇等[6]编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包括6 个维度,28 个条目。 分别为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敏锐倾听(5 个条目)、传递有效信息、共同参与及验证感受。量表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按“从不使用”到“经常使用”分别评分1~4 分,其中反向条目有7 项,总分为28~112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临床沟通能力越强。 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0。 问卷由课程负责人统一发放,发放前向护生阐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问卷填写方式及注意事项等, 在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研究小组成员收回、核查问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最终回收率为100%。

2.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 进行统计描述,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同理心能力评分比较教学前,2 组护生同理心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 组护生同理心能力均有所提升,观察组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及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同理心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同理心能力评分比较(±S,分)

时间教学前对照组观察组tP教学后对照组观察组tP n 92 98 92 98观点选择56.74±4.52 56.79±4.26 0.078 0.937 57.68±4.58 60.92±4.49 4.923<0.001情感护理36.74±4.54 36.77±4.61 0.045 0.964 37.51±4.78 39.65±4.63 3.134 0.002换位思考9.37±2.38 9.40±2.42 0.086 0.932 9.85±2.09 11.84±2.13 3.231 0.002总分102.85±8.84 102.96±8.52 0.087 0.931 105.04±9.18 109.41±9.53 3.215 0.002

3.2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比较 教学前,2 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 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均有所提升,观察组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表3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3 教学前后2 组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比较(±S,分)

时间教学前对照组观察组tP教学后对照组观察组tP n 92 98 92 98建立和谐关系16.87±2.12 16.93±2.06 0.198 0.843 17.38±2.07 19.23±1.74 6.683<0.001确认患者问题13.92±1.82 13.98±1.87 0.224 0.823 14.42±1.56 16.57±1.63 9.277<0.001敏锐倾听13.68±1.83 13.72±2.02 0.143 0.887 14.71±2.08 16.83±1.84 7.452<0.001传递有效信息7.27±1.41 7.23±1.39 0.197 0.844 7.89±1.21 9.32±1.28 7.902<0.001共同参与9.34±1.24 9.39±1.31 0.270 0.788 9.98±1.56 11.68±1.46 7.759<0.001验证感受13.78±1.23 13.86±1.26 0.387 0.699 14.33±1.56 15.18±1.39 3.970<0.001总分74.86±6.34 75.11±6.46 0.269 0.788 78.71±7.22 88.81±6.86 9.888<0.001

4 讨论

4.1 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有利于护生同理心水平提升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 设身处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认知性觉察和理解[7]。 本文研究者将同理心地图融入护患沟通技能的情境教学中,数据结果如表2 所示,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的同理心能力总分和各维度上高于对照组(P<0.01),同理心地图思维工具有利于护生换位于患者及家属的立场,促进护生深入理解患者所思所想和所感。同理心地图绘制过程,也是护生换位“患者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护生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认识和观点, 更有助于激发护生对患者的同情心, 引发对患者情绪的共鸣,增强对患者情绪的包容、调节和疏导的能力。同理心地图绘制过程, 也是护生换位到患者及家属立场的过程,护生深入了解患者需求,并主动关心患者的信仰、需求、价值和情绪等问题,进而有助于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从而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护患沟通技巧内容中,将同理心地图绘制融入情景教学中,护生扮演的患者及家属角色更趋近临床真实情境,促进护生对患者共情和关怀水平的提升,由此,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同理心能力训练方法。

4.2 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有利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提升 既往研究显示, 医护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提升,有助于减少临床医患纠纷,高校护理教育者非常重视护生临床的沟通能力的培养[8-10]。本研究采取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 教学后数据结果如表3 所示,观察组临床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有利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提升。其次,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过程中,护生模拟临床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以最接近真实情况演绎临床中患者及患者家属角色, 沟通过程通过语言组织和行为表达进行现场呈现,相比案例教学方式,可以使沟通技巧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摆脱了传统案例教学的单调乏味,让沟通过程变得形象、具体而生动,沟通技巧的实战演练有助于有效提升临床沟通能力。最后,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以“任务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带动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主体”和“教师为引导”的课堂的教学理念[11]。 护生通过任务解决方案的设计、练习、展示及任务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帮助护生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护生通过自我探索、训练、反思和修正,将课堂活动转化为护生的自主行为活动, 深入进行护患沟通过程的自我体验式学习, 从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中提升护患沟通技能。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 仅选择某一所医学院校的护理本科生为代表,且教学改革实施仅一轮,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人群,延长研究周期,以期获得更全面、更具代表性的研究结果,以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致谢]本文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由统计学方向邓永琼老师严格进行质量把控,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同理学时技巧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指正要有技巧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