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欧拉羊腹壁透创的临床处置与分析思考
2023-03-03贡去乎闹日
贡去乎闹日
(夏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夏河 747199)
草食畜牧业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位产业,拥有以河曲马、甘南牦牛等为主要代表的众多地方优良品种,是构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成为了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伴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欧拉羊为主的肉羊养殖成为了当地畜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全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此条件下欧拉羊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具有地方代表意义的养殖产业带和发展核心区。受资源禀赋和游牧文化的影响,夏河县的欧拉羊养殖基本以外出放牧为主,并兼顾舍饲育肥,但是在外出放牧期间,受牧场围栏、突兀石块、相互争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欧拉羊腹壁透创的情形时有发生,在处置措施不当、处置时间延迟的情况下极易引起腹腔感染,严重者导致羊只死亡,引起养殖户的经济损失。2022年10月20日,基层兽医人员对放牧途中受围栏铁丝刮伤的一起欧拉羊腹壁透创进行了及时处置,采取了先行消毒清理、注重肠管保护,及时修整扩创、开展肠管整复,注重抗菌消炎、防止激发感染,妥善保护创口、跟进护理措施的处置措施,同时就妥善处置欧拉羊放牧过程中的意外腹壁透创,提出了全面分析病因、区别处置措施、强化术后护理的思路,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外出放牧过程中腹壁透创的处置能力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病例简介
2022年10月20日,接畜主电话“其饲养的欧拉羊在放牧归圈过程中,不慎挂到路边的防护铁丝,造成腹壁外伤破裂,不能行走,要求前往诊治”。接电话后,兽医人员立即前往畜主反应的事发地点前往处置。临床检查,羊只倒卧在路旁,腹壁右侧下方有5 cm长的切口,有血液流出,肠管外漏充盈,并沾有泥土、草屑和血污;体温38.3 ℃,脉搏73 次/min、呼吸15 次/min,生命体征平稳,确诊为腹壁透创。
2 处置经过分析
通过与畜主了解口述,掌握创口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真研判预后情况,利用携带的塑料布、手术器械等现有操作工具和处置药品,采用消毒处理、扩创清理和肠管整复等处理措施,并在术后进行抗菌消炎和妥善护理,5 d后食欲恢复正常,病羊康复。
2.1 加强肠管保护
将羊左侧卧保定,使创口充分外漏,用剪毛剪剪去创口四周的羊毛,剔除毛根,用碘伏消毒、酒精脱碘。将携带的干净塑料布铺在外漏的肠管四周,顶部上缘用镊子固定,用洁净的温水认真冲洗外漏肠管并去除粘附的草屑、泥土和血污。用温度为35 ℃的0.9%生理盐水中加入160 IU青霉素,进行外漏肠管的冲洗,完成冲洗后观察肠管有无缺血坏死现象,如有坏死采取肠管断端吻合术,如无坏死将肠管理顺,用12号针头进行胀气部位肠管的穿刺放气,缩小肠管体积。在穿刺放气时应注意针头在一个地方插入后,用手挤压肠管使肠管中充盈的气体逸出,决不能用针头盲目乱扎,造成肠道浆膜发炎。
2.2 突出肠管整复
用手术刀将创口稍微扩大、手术剪修整创口边缘的不平整部分。用手沿外漏肠管的根部将肠管向腹腔内按压整复,在整复过程中应注意顺肠管根部有里向外按压进行,操作手法应轻柔、随时掌握肠管进入的程度,坚决防止盲目用力拉扯引起肠管损伤。完成整复后,用手指沿腹腔找到腹膜进行腹腔探查,确定外漏肠管全部整复至腹腔之中,防止肠管整复游离至腹膜外层,造成肠管嵌顿坏死。完成整复后结合腹腔探查,在腹腔内投放青霉素180 IU、链霉素90 IU,用手引导缝合针找到腹膜创口上缘进行腹膜缝合,缝合完成后依次进行肌肉和皮肤的缝合。
2.3 注重抗菌消炎
整复缝合完成后,用手掌轻轻揉搓腹壁,促进肠管复原,在创口皮肤处涂抹碘酊消毒,并缝保护绷带。连续2 d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青霉素800 IU、链霉素320 IU,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0.9%生理盐水500 mL、维生素C 20 mL、维生素B 2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防止腹腔激发感染。静脉注射完成后,将患畜赶起稍作站立,促进腹腔脏器复位,第3 d用安痛定注射液15 mL配合青霉素320 IU、链霉素120 IU肌肉注射,进行抗菌消炎,并观察病羊的采食、排泄、运动状态,发现异样及时给予处置。
2.4 妥善创口护理
护理措施的有效跟进与欧拉羊腹壁透创的处置效果密切相关,为此高度重视腹壁透创创口的护理。创口完成缝合后及时用破旧床单将腹部创口连同腹壁底部进行整体包扎在腹部上端脊柱处打结,以减轻腹壁的侧压力,每日用碘酊对创口部位涂抹消毒,加快创口的愈合生长。创口完成整复后结合采食、排泄、运动状态观察,每日听诊肠蠕动音掌握整复后的肠道蠕动状况,对于出现不排粪、肠蠕动弱或排出血便、腹部疼痛的,及时进行开腹探查并解决处理。加强创口缝合后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饮水及采食量,防止饲喂过多,肠管充盈、腹腔压力增大,造成肠管游离到皮下或钻出腹膜缝合间隙引起肠管嵌顿坏死。
3 规范欧拉羊腹壁透创临床处置的措施思考
在放牧过程中欧拉羊发生腹部外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遇前期发现不及时、临床处置不当、后期护理粗放极易造成处置失败,引起死亡。为此应在全面分析欧拉羊腹壁透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区别处置措施,提高处置成功率。
3.1 全面分析发生病因
受饲养环境的影响,在外出放牧过程中欧拉羊发生腹壁透创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放牧人员要密切关注羊群腹壁变化,对于出现腹壁带血、腹壁鼓起、行动不便等现象的及时单独隔离,并向兽医求诊。兽医人员在接到求诊电话后应立即准备相关器械和药品,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在判断创口形状的基础上,重点查看外漏肠管的质地、色泽和充盈肿胀、缺血坏死程度,拟定下一步的处置措施。
3.2 区别采取处置措施
全面分析创口形成原因和创口形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外漏肠管开展消毒处理和整复处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欧拉羊相互角抵引起的腹壁内伤,对出现运动迟缓、食欲减退等情形的,应密切关注腹围变化,在卧倒后出现腹围膨大的应重点考虑腹壁内伤引起的腹膜破裂,采取开创腹膜缝合、肠管整复等处置措施。对于肉眼可见腹壁透创的要依照处理方法,及时快速采取处置措施,坚决防止处置迟缓、时间延长,错过最佳处置时间造成肠管坏死。
3.3 注重术前术后护理
腹壁透创处置过程中,肠管受到外界异物的感染,极易造成预后不良,为此对于放牧过程中发现腹壁透创引起肠管外漏的,放牧人员要第一时间停止放牧并与就近的兽医人员取得联系,尽快开展救治并立即利用现有的衣服、床单、塑料布等物品羊只外漏肠管和腹部创口包裹保护,减少牧场草屑、泥土等异物对外漏肠管的影响。在整复完成后,要严格控制饮水和采食,并密切观察羊只的采食、排泄和运动情况,发现异常的及时采取处置措施,防止肠道异常发现不及时引起肠管嵌顿坏死激发腹腔感染,造成羊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