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宠物中医的服务需求研究
——以广州地区为例
2023-08-05林冰菁黄信颖袁泳琪林佳爽黄菁儿聂锦培骆美瑛肖鑫吕佳馨张洁雯
林冰菁,黄信颖,袁泳琪,林佳爽,黄菁儿,聂锦培,骆美瑛,肖鑫,吕佳馨,张洁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14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宠物医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2020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的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占整个宠物产业约20%。但在目前的发展中,该行业仍然存在兽医资源缺乏、宠物医疗暴利、行业不规范、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环保意识缺乏等弊端。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造成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部分城市交通条件受阻,宠物的陪伴成为无法回家的都市青年的精神寄托;为遏制新冠疫情,政府实施限制民众出行等措施,不少人转向宠物寻找精神慰藉,宠物数量进一步增加;但受疫情影响宠物医疗行业的弊端也随着暴露,线下宠物就医等周边基本保障服务无法正常开展。得益于疫情期间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借助于纪录片《宠物医生》热播的有利契机,简便廉验的宠物中医进一步受到宠物医院和饲养者的关注。
“宠物中医”是近几年提出来并广泛使用的,在此之前则是直接称为中兽医,但是中兽医的称呼已经不能满足宠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宠物中医来称呼更符合中国宠物临床医学。清代的李南晖在《活兽慈舟》中便对犬、猫等家畜的240种病症做了详细论述,如狗有皮肤病可“以生地、玄参、甘草,煮粥与食”;猫咳可“以川椒为末,煮鲫鱼肉与食”;猫进食少可“以肉桂、丁香为末,啖之,醒脾开胃”。现代也有诸多用中医成功治疗宠物的案例。吴昆泰将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应用于宠物治疗上,用防风通圣散及散肿溃坚汤等二味科学浓缩中药粉,成功治愈一只黄金豹猫的胞生痰核眼病,弥补西医麻醉手术风险及后遗症发生;王学梅等以香砂六君汤合玉灵膏健脾益气、补血养血,治疗宠物犬感染细小病毒后导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以金匮肾气丸加黄芪精治疗病犬家猫脱肛,疗效显著;陶妍等以传统中医学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宠物按摩疗法,以达到辅助宠物疾病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目前,针灸已被美国兽医学会认可为能有效治愈多种宠物疾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我国已知的药用植物种类超过13 000种,其中兽医范围内中药的种类已经达到1 000余种,为中兽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优势。现中药多用来治疗宠物胃肠道疾病、皮肤真菌病、皮肤寄生虫病以及传染病等多种疾病。近年来,针灸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宠物的各种疾病,同时针灸在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以及西方国家被逐渐认可,目前中兽医针灸在宠物临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系统、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眼病、不孕症、以及中暑、休克、发热、减肥以及急慢性疼痛,以及一系列特定的疼痛症状等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在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方面应用广泛。
可见,在后疫情时代宠物中医前景十分光明。本文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以广州地区为例,通过对调研数据及结果的分析,为宠物中医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办法和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研区域限定于广东省广州市内,前期问卷调查法调研对象范围较广,主要针对长期居住于广州有饲养宠物经历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后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的10位宠物饲养者,均是从前期问卷调查阶段同意接受进一步访谈的对象中,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以及饲养宠物种类等特征而筛选出来的,以期达到广泛的代表性。受访者年龄在20岁到65岁之间,其中6名女性,3名已婚人士,大部分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本科阶段。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封闭式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矩阵量表题等共计29个问题。据统计结果显示,据统计结果显示,问卷中全部问题作答率为88.4%,有12 .6%的问卷中部分问题未收到回复。同时,本研究借助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QQ空间,社区和宠物医院中发放有关后疫情时代宠物中医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491份,回收有效问卷434份。最后采用交叉分析法、Excel和SPSS对定性和定类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卡方检验、可视化图表等研究对问卷中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2.2 深度访谈法 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前期问卷调查受访者中不同类型的宠物饲养者10人,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前期问卷调查资料确定访谈提纲,辅以部分文献资料进行补充。正式访谈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相关材料、访谈技巧、联系访谈对象等,尤其是根据每一位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访谈提纲。访谈时研究者围绕访谈提纲,对提问顺序、方式、题目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并及时进行记录。本研究中每个访谈时长大约为60 min,最短的约为40 min,最长的约2 h。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疫情对受访者宠物医疗的影响;②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的了解及需求;③后疫情时代宠物饲养者对于宠物中医服务形式及内容的选择倾向。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出受访者对于后疫情时期的宠物中医服务的深层需求与洞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结果
2.1.1 基本情况 对于性别、年龄、婚恋状态、学历、家庭月收入、宠物种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发现(表1),广州地区女性养宠比例远高于男性,37岁以下年轻人(泛85后)、单身及已婚有孩人群占比高于80%,说明广州地区养宠趋向年轻化。且绝大部分为大专及本科,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5~2.5万接近四成,其次是家庭收入在0.8~1.5万、2.5~4.0万,说明广州地区养宠人群宠物护理意识高、购买力较强。广州地区宠物种类以犬类和猫类为主,多类饲养成为趋势。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2 疫情前后宠物不适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比
表3 检验统计处理方式
表4 疫情前后是否考虑中医描述性统计表
表5 卡方检验
表6 卡方检验
2.1.2 疫情对宠物主饲养者和宠物的影响 调查显示(图1、图2,正负分别代表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数字代表程度;0表示没有影响),疫情对人们线下购物频率、外出频率、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心情压力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宠物服务、宠物医疗、宠物活动亦有较大负面影响,对宠物心情、宠物用品、宠物食品有较小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给线上购物频率、宠物的陪伴时间带来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
图1 疫情对宠物主人的影响
图2 疫情对宠物的影响
综合分析,疫情对宠物主人及宠物均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线上消费增长、增加了对宠物的陪伴时间。同时,受疫情经济、出行等影响,宠物的养疗需求难以实现。
2.1.3 疫情对宠物不适处理方式的影响 根据疫情前后宠物不适的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比可知选择“专业机构养疗”的比重由74.19%下降至45.16%,与此同时选择“自行调理”的比重由6.45%上升至34.48%,选择“等待自愈”的亦有小幅度上升。
对疫情前后宠物不适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将疫情前宠物不适的不同处理方式频数设为期望频数fe,将疫情后宠物不适的不同处理方式频数设为观察频数fo,通过SPSS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表所示,渐进显著性概率P值=0.000<0.05,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疫情对宠物不适的处理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可以认为疫情对宠物不适的处理方式有显著影响。
2.1.4 宠物基本养疗情况 参与专业机构养疗的宠物中(图3-图5),超过四成每年养疗次数在“1~2次”(42.86%),占比最大,其次是“3~4次”(28.57%)、“5~6次”(21.43%)。每次养疗花费在300~500元占比最多(35.71%),而每次花费在100~300元(21.43%)、1 000元以上(21.43%)、500~1 000元(14.29%)亦有较大比重。
图3 每年养疗次数 图4 每次养疗费用
图5 养疗费用接受度
一半的宠物主人表示“目前养疗费用可以接受,但还是有点贵”。
针对宠物养疗现存问题调查发现(图6,总分5分,平均分值2.69分),其中价格昂贵(3.43)、设施简陋(2.79)、服务态度不佳(2.5)、服务效果差(2.43)、医护经验不足(2.29)。
图6 现存医疗问题评估
3.1.5 宠物中医服务情况 针对宠物中医的服务情况(图7~图10),绝大部分宠物主人听说过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了解状况,其中听过但不了解的情况最多,仅小部分表示没听说过,然而绝大部分宠物主(77.42%)并没有接受过宠物中医服务。超过半数的宠物主人(58.06%)表示会考虑进行宠物中医服务,接近四成(38.71%)表示看情况。
图8 是否接受过宠物的中医养疗 图9 是否考虑接受宠物的中医养疗
图10 宠物的中医养疗模式 图11 宠物的中医线下养疗方式
对于宠物中医的服务模式(图11~图15),80%宠物主人愿意选择“线下服务”,66.67%宠物主人愿意选择“线上服务”,表明对线下服务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产生较大改变。其中线下养疗中“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均得到宠物主人的认可;而线上养疗中,绝大部分宠物主希望以“线上远程问诊”和“建立宠物医疗社群”的方式进行,同时“线上购买,线下使用”以及“线上预约”,体现了疫情下对线上模式的创新探寻和线下面对面的诊疗需求并重。
图12 宠物的中医线上养疗方式 图13 宠物的中医养疗条件重视程度
图14 宠物中医养疗的预期费用 图15 宠物中医养疗的预期时间
调查发现(图22,总分5分,平均分值4.46分),发现宠物主人对中医养疗因素的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医护态度(4.67)、医院口碑(4.63)、医护经验(4.5)、价格高低(4.37)、距离远近(4.3)、养疗环境(4.27),均表现出较大程度的重视。
价格方面(图23),绝大部分宠物主人(83.13%)希望价格在500元以下,其中超过半数(53.33%)希望价格在300~500元。
时间方面(图24),接近一半宠物主人希望养疗时间在一个月以内(46.67%),此外,接近三成宠物主人希望养疗时间在一周以内(26.7%)。如何规范价格、提高养疗性价比和合理安排养疗时间是目前宠物中医养疗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为今后努力研究,确定不同宠物养疗方案意义重大。
图16 疫情前后是否考虑中医条形图
图17 疫情前后选择中医治疗宠物的方式条形图
2.1.6 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中医态度的变化 疫情前西医由于见效快服药方便等原因主要占据宠物和人们的医疗情况。而在疫情期间,中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中医逐渐摆脱传统迷信效果不好等词,中医治疗宠物也逐渐应用广泛。同时,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中医治疗宠物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含描述性统计、pearson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判断依据。(1)疫情前后宠物主人是否考虑中医治疗宠物。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结果显示,P=0.000<0.05,说明疫情前后对宠物主人是否考虑中医治疗宠物有显著影响。(2)疫情前后宠物主人选择中医治疗宠物的方式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结果显示,P=0.000<0.05,说明疫情前后对宠物主人选择中医治疗宠物的方式有显著影响。
综合分析,疫情对宠物主人对中医治疗宠物的态度和中医治疗宠物的选择方式有很大的转变,后疫情时代饲养者对宠物中医有更多的信任与期待。
2.2 深度访谈结果
通过对10位采访者的访谈记录的归纳分析,按采访者疫情前后对宠物中医的态度将访谈的用户分为坚持认可型、态度转变型、保留怀疑型三种。也将坚持认可型和态度转变型进行进一步采访,按宠物中医治疗的选择方式分为中药倾向型和针灸偏向型。见表7和表8。
表8 深度访谈用户类型表
通过进一步访谈用户对宠物中医的看法,可以总结宠物主人对宠物中医服务的痛点和需求。见表9。
表9 深度访谈用户需求表
3 讨论与对策
3.1 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的认可程度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调研地广州作为岭南中医的发源地之一,当地居民长期接受中医文化熏陶,所以疫情前,宠物中医在当地便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调查显示,疫情前便有接近1/3的宠物主人表示会考虑进行中医养疗,但在疫情后,该比例已超过2/3。笔者认为,这与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密切相关。202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率达92%,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同时,受疫情影响,宠物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澳大利亚的一份关于疫情宠物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国养宠物的人在疫情期间增加了10%证实了这一观点。如今,居家办公成为很多工作者的常态,但长期居家隔离让人们缺乏陪伴,尤其是单身人士。此时宠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这种特殊时期中,宠物在某种程度上为饲养者提供了心理慰藉的作用。但在疫情期间,受限于经济、交通、政策等不利因素,宠物的正常医疗需求难以实现。在本调查中,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不适的处理方式中选择“自行调理”的比重由6.45%上升至34.48%。由此可见,居家即可完成的宠物中医在后疫情时期能满足大部分宠物的医疗需求,所以服务需求显著提升。
但在深度访谈中,保留怀疑型受访者对于宠物中医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认为宠物和人有所区别,对于是否能将中医运用于宠物身上产生疑惑。事实上人也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生理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大的相似度,特别是对于宠物数量最多的犬类而言。目前部分学者对宠物经络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宠物腧穴中兽医临床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有的即使是应用了某些穴位, 也缺乏理论依据, 据此邢玉娟等指出完全可以借鉴中医临床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 找寻出对某些疾病有特效的奇经八脉穴位/或交会穴位, 以更好防治犬、猫疾病。所以不能将传统中医的对象只局限于人,若能扩大其应用范围,为万物所用,才能真正达到传承精华的目的,从而利于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
若想改变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的片面认识,可借助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利好趋势,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改变其宣传形式,使宠物中医的个体治疗优势能充分发挥。
3.2 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优缺点的认识
疗效明显、副作用小、价格实惠是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选择对宠物进行中医养疗的原因,也是宠物中医的主要优势所在。本次调查发现,价格昂贵、设施简陋、服务态度不佳、服务效果差、医护经验不足等是疫情前现代宠物医疗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所在。这与严超等提出现阶段宠物医疗发展中存在相应的法律制度缺乏、宠物医疗技术落后、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稀缺、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性等问题密不可分。
相比之下,简便廉验的宠物中医脱颖而出。现代兽医学多借助于医疗器械辅助诊断,宠物中医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可对宠物实行辨证论治。同时,中兽药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中的植物,相比西兽医常用的抗生素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此外,中医的常用治疗技术使用十分方便有效,除了兽医常用到的针灸疗法,宠物饲养者也可以在家为宠物进行推拿、拔罐等治疗,都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和材料,也没有严苛的环境要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宠物中医为居家的饲养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优势也不言而喻。
在深度访谈中,疫情前后坚持认可型的这类访谈对象表示,目前中兽药成药种类较少,喂药困难,且起效相对较慢为其主要不足之处。针对这一问题,现已有文章表明,中医不仅能够治疗慢性疾病,对于急性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李晨阳等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中药治疗犬的急性胰腺炎不仅效果更好, 副作用小, 且复发率也会降低;廖勤丰等用祛痰开窍,平息肝风法治疗宠物犬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起效明显。另外,也有宠物饲养者表示若本身没有中兽医的理论基础,则不容易实施针灸按摩等宠物养生保健适宜技术。
由此可见,虽然宠物对于饮食以自己的感性嗅觉味觉为主,但也可通过灌胃或注射进行喂药,若能加大研发力度,开发便携易带、临床疗效明显、种类丰富的中草药制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竞争力,会更受宠物饲养者的欢迎。同时宠物医生或有经验的宠物主人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向大众传播宠物中医日常养生保健的简易方法,使宠物中医养生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3.3 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服务形式的选择变化
疫情前,选择针灸作为宠物中医服务形式的比例占大部分,而疫情后选择中草药为宠物服务的比例有所提升,甚至超过选择针灸的比例。笔者推测,这与疫情之前宠物针灸在国际上就有较高地位有关。2015年美国宠物医院联盟和其他社会组织发布了一份指南,认为针灸是“功效显著并且安全的”,而且针灸“应该被强力推荐为”缓解宠物疼痛的治疗方法。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的“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疗效显著,增强了人们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因此更加愿意使用中草药为宠物进行治疗。
在深度访谈中,部分“疫情前倾向选择针灸而疫情后倾向选择中草药”的饲养者表示,针灸治疗相较于中草药治疗有较大的技术难度,且对于宠物瘫痪等病症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研究表明,针灸多用于治疗宠物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一次功效保持的时间能够达到72小时,当效果减弱时就需再次针灸。而中草药对于普通感冒等轻型病症则见效较快且疗效明显,且在疫情期间居家即可完成。另外,对于简便易操作的中兽医外用药、按摩等简便易操作的方法,也深受宠物饲养者欢迎。
因此,后疫情时代宠物中医的服务形式选择要根据不同病症需要做具体选择,方能使中兽药和宠物针灸有其用武之地。
3.4 后疫情时代宠物中医服务需求的发展建议
3.4.1 完善宠物中医诊断标准 加强宠物中医治疗用药研发,中医虽源自于中国,但几千年来,国内的中医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人类本身,对于动物的探讨较少,因此宠物中医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缓,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若想进一步发展宠物中医,当下最主要的是完善诊断标准以及加强治疗用药的研发,既要利用好传统宠物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精华,也要发挥现代药制剂型的便捷优势,两者应相互借鉴,发挥各自优势,才能促进宠物中医进一步发展。
3.4.2 建立综合性的宠物辅助诊疗及科普平台 加强宠物中医的宣传力度,调查中表明,新冠疫情期间,宠物中医呈现发展趋势。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因抓住机遇,借此形式加强对宠物中医的宣传力度,增强宠物医生及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的认同感,使中医不仅能服务于人类,也能服务于宠物。针对调研过程中宠物饲养者提出的“没有辨证基础”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宠物辅助诊疗及科普平台,让有经验者进行宠物中医养疗分享,同时,平台也可以与宠物医院相互合作,宠物医生可在线上对宠物进行相关会诊,提高平台的使用率。3.4.3 充分结合多种治疗方法 发挥宠物中医不同服务形式的作用,根据疫情前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服务形式的选择变化,兽医专业人才可利用中兽药发展增快这一趋势,加强相关研究,开发更多满足宠物医疗需求的简便、高效的中药制剂,以弥补目前中兽药的发展相对于宠物针灸较为落后的不利局面,同时可加强对简便易操作的中医外用药以及宠物推拿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宣传,促进宠物中医全面发展,在宠物界及中医界均发扬光大。
4 结论
本论文从后疫情时代切入,研究与分析了在疫情背景下的广州地区的宠物主人对宠物中医服务的态度与形式选择变化,综合运用Excel和SPSS对定性和定类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卡方检验、可视化图表等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4.1 广州地区养殖宠物趋势
养宠人趋于年轻化,养宠人群宠物护理意识高、购买力较强,且宠物种类以犬类和猫类为主,多类饲养成为趋势。而疫情对于宠物服务、宠物医疗、宠物活动有较大负面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线上消费增长、增加了对宠物的陪伴时间。同时,受疫情经济、出行等影响,宠物的养疗需求难以实现。
4.2 疫情之前的情况
大部分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服务仅停留于表面认识,对针灸的认可度较高,只有少部分认可中兽药。而疫情之后,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服务的信任度显著提高,对中兽药、中医外涂药、宠物推拿按摩的认可度有着较明显的提升。
4.3 疫情期间的情况
大部分宠物饲养者对宠物中医的服务模式依然倾向于选择线下服务,可见后疫情时代对线上模式的创新探寻和线下面对面的诊疗需求并重。
4.4 当前状况
目前,宠物中医仍然存在诊断标准和治疗用药研发的问题,而中医人工智能诊断暂时也只是服务于人且处于初步阶段,普及到动物身上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可抓住当下机遇,针对该行业目前的痛点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提高宠物中医的普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