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2023-08-05信吉阁师亚玲王丽屏张家翔韩佃刚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卫生学公共卫生兽医

信吉阁,师亚玲,王丽屏,张家翔,韩佃刚

(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昆明海关技术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出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要加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建设,积极探索与规划,在专业课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了从课程思政建设到专业思政建设,再到学科思政建设的途径。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本文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初步探索了思政理念在《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

1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简介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早在2007年人类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One World,One Health)”的号召,呼吁跨部门、跨学科合作,以保障人类健康。这是人类医学和兽医联合倡导的全球健康计划。我国积极响应,于2008年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2014年召开了中国首届“One Health”研究国际论坛。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与人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来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不仅在维护人类健康和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预防疾病、保护生命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重视兽医公共卫生学,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2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授课中,结合案例、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向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内容,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1 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类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不仅受自然资源和生物量的限制,也受环境的约束。一切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起着作用。要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持生态平衡,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按生态规律办事。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必须让学生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才能让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力量。

2.2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的“食品安全战略”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兽医公共卫生学科的基础理论内容,但其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2019年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事件,并不断引发公众关注,人们对动物源食品的安全问题愈发重视。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大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门课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战略,增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培养公共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提升他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2.3 人兽共患病与“同一健康”

上世纪以来,人类经历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包括1918年到1919年的大流感,1976年的军团菌肺炎,20世纪80年代初的艾滋病,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疫情,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以及目前人类仍在面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细观这些疫情的发生与扩散,大多与人兽共患病密切相关。人兽共患病病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病原生态系统复杂,并且不断有新的疾病出现或被发现。其不但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由此造成的公共安全威胁、社会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来看,医学与兽医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解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问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医学,同一个健康(One World,One Medicine,One Health)”已成为兽医公共卫生学发展的方向。在授课中,学生了解“同一健康”的理念,并在今后工作岗位中发挥兽医在人兽共患病的动物源头、动物源食品安全源头防控作用,投身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使人类更加全面、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 实验动物医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实验动物模型是生命科学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能使人类更方便、有效地认识生命科学的客观规律、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人类必须关注、关爱实验动物,使实验动物免遭虐待,免受无谓的痛苦和牺牲。关注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不仅约束了人们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动物,也满足了人们对道德、伦理和文明社会的向往,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灵。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是提高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2.5 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工程学、信息学,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开展研究。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伦理问题也暴露出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之后,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多个国家发出声明,反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反对将其应用于人类生殖。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将“涉及存在重大风险的人类基因编辑等基因工程的研究开发活动”列为高风险等级,并要求各级科研机构严格管理。《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学生能合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不能危害人体健康,不能违背伦理道德,不能损害公共利益。

2.6 兽医公共卫生相关法律与法治意识

在《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内容中,包含了许多与兽医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生物安全法》,我国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其表明了我国对生物安全、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也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提供了新方向。新修订《动物防疫法》于2021年5月起正式施行,其对我国动物防疫管理进行了一次系统整理,对我国预防、控制、净化以及消灭动物疫病进行了一次总动员,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精准防治人畜共患传染病,进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及人体健康。除此之后,还有很多与兽医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以期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依法养殖、防疫、治疗,能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合法权益,成为知农爱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 《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反馈

在课程结束后,对2018级动物医学专业5个教学班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思政理念的理解和教学效果评价。共收回254份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95.67%的学生理解了“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97.24%的学生理解了“食品安全战略”,98.43%的学生理解了“同一健康”的理念,94.88%的学生理解了实验动物医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95.28%的学生理解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95.67%的学生理解了兽医公共卫生相关“法律与法治意识”,97.24%的学生认为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以上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

表1 课程思政理念实施调查表

4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实施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们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实验动物医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兽医公共卫生相关法律与“法治意识”理解的还不够透彻。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反馈,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不够深入,希望能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思政理念的理解。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课程教学团队仍需不断发展、进行“课程思政”理念下《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中深刻内化思政教育,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能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新时代兽医,以达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总要求。

猜你喜欢

卫生学公共卫生兽医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兽医改行搞发明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兽医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动物园兽医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