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班主任的使命:以和谐班级育时代新人
2023-03-03屈韬
屈韬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卓越班主任是建设和谐班级的关键主体,建设和谐班级是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本文从班级活动体系、班级生态体系以及班级文化体系三方面探讨卓越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的路径,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卓越班主任;和谐班级;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亟需关注的重要命题。
构建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做好班级建设。班级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互动与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这对班主任的班级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卓越的班主任。卓越班主任有别于其他班主任,是班主任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更是肩负着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主体。面对党的二十大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的要求,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建构和谐的班级,成为卓越班主任的责任与使命。
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发,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所应培养的人,不应是仅专注于头脑发展的‘劳心者’和仅局限于体力工作的‘劳力者’,而只应是脑体结合、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满足生产关系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王义高教授对“和谐”一词做了进一步阐释。在教育政策上,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功利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和谐。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天赋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强调“学习研究”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强调“非情感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强调多把量尺(学生发展评估)之间的协调,强调教育的“关键目标”与达标的“条件”之间的和谐,强调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之间的和谐,强调教学研究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和谐,强调课程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和谐。在实施体系上,强调多学科教学模式与“五育”教育思想之间的和谐。这构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的哲学内核,包括教育政策的执行、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独特措施、系统工程、教师素质等。
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建设和谐班级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卓越班主任的责任与使命。“和谐班级”的“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的和谐,另一个是关系的和谐。发展的和谐,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系的和谐指的是六个方面的关系和谐,一是同学之间关系和谐,二是教师团队关系和谐,三是家长群体关系和谐,四是师生之间关系和谐,五是亲子关系和谐,六是家校关系和谐。在建设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着力构建“五育并举”的班级活动体系,共建关系和谐的班级生态体系,搭建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体系,为学生营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
一、构建“五育并举”的班级活动体系,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正如石中英所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方向。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表述无论如何变化,整体上还是指向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进行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和谐发展,卓越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这五个方面的发展,并围绕这五个方面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班级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提高认知,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针对班级建设这一核心工作,卓越班主任应充分做好班级活动的设计,具体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设置系列的班级活动。我把德育分成了“家国、爱校、修身”三个部分,把智育分成了“方法、习惯、品质”三个部分,把美育分成了“欣赏、心灵、行为”三个部分,把体育分成了“爱好、健身、精神”三个部分,把劳动教育分成了“日常、技术、户外”三个部分,把综合实践活动分成了“拓展、职业、社会”三个部分。然后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安排了不同的活动(如下表)。
构建“五育并举”的班级活动体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全面健康的成长,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共建关系和谐的班级生态体系,共育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班级是学生学会人际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场所,也是学生个性化、社会化成长与发展的场所,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要着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处理好各種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建设一个卓越的班集体。班级建设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学之间、教师团队、家长群体、师生、亲子、家校六个方面。
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班集体是否具有凝聚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同学关系融洽的班级更容易达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共同的价值追求的内核上产生的班级凝聚力更加恒久、牢固。班主任营造和谐同学关系的秘诀就是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机制。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值周值日制度,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干部轮流值周,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同学们轮流当一天的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有权调度班级的各级行政机构。同时,班干部的分工要职责清晰,减少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秩序混乱。这种自我管理的机制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也能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这更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另外,适当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户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相互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情。笔者开展过户外CS、团队优棒、真人桌面足球、户外定向越野、攻防箭等一系列户外拓展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一个关系和谐的教师团队是班集体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一个和谐的教师集体离不开卓越班主任这一中介桥梁。因此,班主任需要处理好和班级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共同建设好班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既是工作中的同事,又是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坦诚交流,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生活中,彼此关心,相互照顾,形成一个团结而富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班主任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属于合作关系。因此,班主任要有为老师们服务的意识,自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形成团结友爱的教师团体。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如果有一个和谐的家长群体,班级建设就会有一个有力的外部依靠,而和谐的家长关系也会反过来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班主任要有家校合作意识,由自发走向自为、自觉,这是卓越班主任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条件。笔者在班级建设中,每学期都会召开一到两次的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形成班级建设的共识;组织一次家庭羽毛球比赛,在活动中增进家长之间的友谊;不定期开展班级家长课堂,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构建和谐的家长群体。
师生关系的和谐对班级建设非常重要。班级建设正是要让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增进对教师的理解,增强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卓越班主任能够用自身的人格特质营造正向的师生交往文化底色。班主任应坚持以平等、关爱、包容的思想构建师生交往基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师生作为班级建设的主体,其互动最基本的途径是对话,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陪伴者,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管理者,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尊重并理解学生。
高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多家庭亲子关系不够和谐,甚至矛盾重重。班主任要在班级开展家庭认同感教育和感恩父母教育。比如,在感恩节或父亲節、母亲节时为父母做一件事;在家长会时写一封信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对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班主任可通过家访等方式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关心。必要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学会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家校关系的和谐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关键,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班主任要建立以家校相互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家校合作体系,提供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机会与条件,并营造欢迎家长参与的和谐氛围。因此,班主任要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多和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笔者的做法是每周组织一次家长沙龙,邀请一些家长进行座谈,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此举可以增进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使家校沟通更及时有效。班主任推动家校合作是班主任基本的工作要求,这能彰显卓越班主任鲜明的教育风格,形成独特的带班经验,进而促进卓越班集体的建设。
班主任妥善处理好这六种关系,才能共建一个关系和谐的班级生态体系。在这样的生态体系里,才有学生的身心健康、班级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全员育人的健康德育生态。
三、搭建和谐润心的班级文化体系,孕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化可以浸润人的心灵,文化育人如同春风化雨,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和谐班级的建设,需要搭建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体系,这也是卓越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彰显。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个班级全部或大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包括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它们共同构成“班级文化体系”。
班级文化体系主要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在建设和谐班级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既需要法治精神支撑,又要有人文关怀,二者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卓越班主任在具体执行时,应当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建立民主型班级管理制度。在执行时,严格按章行事,不可随意奖惩。在惩罚学生时,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沟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同时对学生所受到的处罚表示人文关怀。一名卓越班主任,能够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物质文化包括班级标志、教室布置和班级资料三大部分。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以此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例如,通过班级板报设计、墙面美化以及教室橱窗布置等特色班级建设活动,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增强主人翁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班级和谐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规范、班级传统活动、班级节日、仪式、典礼等方面。班主任需要狠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群体交往,在集体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在各项活动中加强行为规范的学习,从而搭建良好的行为文化体系。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体系的内核,也是最难搭建的一部分。在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时,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些具体的、可以让学生真实感知的行为与活动,并以此来影响学生的个体价值观。这才是建设班级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建班伊始,班主任就要结合班级文化的核心,思考未来可以培养学生怎样的品行、可以创建怎样的班级文化品牌。比如“责任担当”这一核心价值,用什么活动加以诠释,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既能记住责任担当的理念,又能体验到责任担当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要注意整体性,以精神文化为内核,通过制度文化的约束、行为文化的引领、物质文化的彰显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生态。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时代精神的引领,这样才能孕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卓越班主任是高质量和谐班级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班级建设的关键主体。在党的二十大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具体要求之际,能否以和谐班级育时代新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位班主任是否卓越的重要标志。营造和谐班级氛围、构建和谐班级不仅是卓越班主任的成长必经之路,更是卓越班主任的责任与使命。从班级活动体系、班级生态体系以及班级文化体系构建和谐班级,对于营造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新时代卓越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QT001)、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中小学协同视域下卓越班主任职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揭榜领题”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卓越班主任成长规律研究(课题编号:JSJY2022030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培养什么人”问题的70年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
[2]朱小蔓,王坤.“情感—交往”型课堂:课程育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探索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05).
[3]罗刚,杨茂庆.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分析——基于信息文化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6).
[4]张俊,吴重涵.从家校合作到良好教育生态——兼论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学校产生[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
[5]田新颖.以班级文化促和谐班级的发展[J].文渊:高中版,2018(12).
屈 韬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