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小学英语低年段教学策略初探

2023-03-02潘能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语境小学英语

潘能

【摘要】本文聚焦“思维可视化”,探索小学英语低年段输入型教学实践,通过内容的可视、空间的可视、评价的可视,结合鲜明、具体的案例,凸显“思维可视化”教学中目标、情境、评价的三大关键要素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低年段教学;思维可视化;语言;语境;评价

“思维可视化”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原本不可见的思考方法、思考路径和思维规律通过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本质就是隐性思维的显性化过程。思维可视化是不拘泥图式形式的,任何可以呈现思考路径及方法的图式方法都可被称为思维可视化。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研究,可以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沉浸于语言的学习。

一、创设语境,体现学习内容可视化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小学低年段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还未发展起来,创设便于学生理解的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可视化植入背景故事情境

在教授一年级认识伙伴的主题学习中,新授“Are you...?”,教师创设“小小快遞员”的教学情境,在教室各处放置贴有收件人姓名的快递盒,引导学生体验快递员投递过程,用目标句型“Are you...?”核实身份,寻找快递的主人,而其他同学在真实的交互中自然说出答句“Yes, I am./ No, Im not.”学生们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但在同一情境下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能够共同提升。

快递员送快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事件。学生在这一可视化背景图的映衬下,第一时间自然关联到生活。这是他们熟悉的画面,心理上感到安全、亲近。同时,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被激发,目标语言则成为他们探究的工具,真实而自然。学生在“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与角色同一”这一过程中,主体意识,语言自然内化于情境,学习效果显著。

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植入故事背景,创设真实且可视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在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良性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为儿童建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思维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学习可见。

2.可视化体验具体形象图式

在低年段英语课堂中,可通过形象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观察图片特征的习惯,通过动态的形象模仿让低年段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学内容。

外研社版小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第1课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书上的4个主要人物。基于学情特点,Rita老师借助生动的形象特征为每个人物定制了动态动作。如Lingling为短发女孩,根据其发型以及头发长度,教师设计的动作是两手手心朝向头部,从头顶往下滑,直到肩膀上部停止,此动作和Lingling的形象非常符合。在形容Amy这个人物时,根据Amy的特征,教师设计的动作是两手拱成空心圆,分别放在头的左右边。根据Daming竖起的三撮头发特征,教师设计的动作是竖起三根手指,放在头的上部。根据Sam平头的发型特征,教师两手伸平放在前额,代表平头。生动的人物形象在相应动作的辅助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快认识了新朋友,学习了新语言。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如果光靠机械地跟读,学生很难快速记忆这4个人物。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效率提高了3到10倍。图像记忆的最高境界是照相机式记忆(过目不忘)。0-6岁的儿童中,50%的人都有照相记忆。教师通过夸张、生动、有趣的动态形象设计有效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活化”。

因此,在低年段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抓住人物或其他事物鲜明的特征,并以形象生动的动作呈现给学生,从而加深他们对人物或事物的记忆。

3.可视化游戏画面连环呈现

根据低年段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以及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理解语言,激发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有情境、有效果。

例如,在教授外研社版小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1 Is it a dog?时,教师创设小动物们玩捉迷藏的情境,让学生在捉迷藏的语境中通过真实体验和感受去提问和回答。师生对话如下:

T: Boys and girls, now the animals are playing “hide-and-seek”. 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e grass?

S1: Is it a cat?

教师点击PPT使小狗从草丛中出现。

Ss: No, it isnt.

T: Lets go on. 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e tree?

S2: Is it a bird?

教师点击PPT使小鸟从树上飞出。

Ss: Yes, it is.

整个对话都是在真实的语境当中发生的。学生通过捉迷藏这个情境,很自然地理解了“Is it a...? Yes, it is./No, it isn t.”等句型;并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场景,很好地将自己代入语境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需要刻意地去教授某一个单词或某一句型,而是将语言知识融入生活化的场景中,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单词和句型的真实意义并自发地去表达。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单纯的文本信息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境的创设能够将语言内容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将抽象的词汇和句子具体化、图示化、场景化,转化成学生易理解的、可视的内容,同时又能够给予低年段学生充分的时间感知问题,感受语境中的故事,将文本信息与图片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构建适切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引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并促成学生持续深入探究的关键,通过语言内容的可视输入语言,使低年段学生的课堂变得更有趣味。

二、多维互动,关注学习空间可视化

低年段儿童活泼好动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场域不应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应该向三维展开,为儿童创建三维可视可动的空间,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体验感。

1. 活动空间立体化,玩出滋味

在巩固动物类词汇时,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空间设计“小动物过河”的游戏:在地面间隔放置几张彩色卡纸当作露出水面的石头,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根据教师的指令:“Walk like an elephant./ Jump like a rabbit./...”踩在“石头”上“过河”。还可以将动物图片与对应单词分开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让学生两两组队,根据教师指令一个找图片,一个找单词,最后做小老师带着其他学生复习这个词汇。与其让学生仅仅坐在位置上听着教师说、跟着教师读,不如解放他们的手脚,释放他们的天性,充分利用空间设计将活动立体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感知语言、运用语言。

2.角色代入主体化,拼出趣味

Phonics的教学目的是“见词能读,听音能写”,最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上的困难,所以平时的教学只是渗透发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单独的音素是没有意义的,要将辅音音素与元音音素结合,形成模块,帮助学生将单词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模块,从而正确地拼读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辅助学生拼读,因为低年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在有限的场域里让学生动起来。可以先在班级层面做示范,请一组学生上台演示,每个人说一个字母发音,最终成功把单词拼读准确。接下来,可以根据单词的模块数量分成4人小组或者2人小组合作拼读。只有人人都有参与感,就能使课堂活起来。

T: Now, look, can you try to spell and read?(在黑板上拼出一个辅音+一个元音,请读对的学生上台并给一张字母卡片)

T: Listen to me. When I call the letter in your hands, please go ahead and tell me the letter sound.

T: Can you read this word?

S: b-i-g, big.

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当学生看到“big”这个词汇时,他会用“/bi:/-/ai/-/d?i:/”来背诵词汇。但是,“/bi:/-/ai/-/d?i:/”和“big”二者之间的发音完全没有联系,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个词汇。而用phonics学习词汇时,学生一看到词汇“big”,第一反应是把这个词汇分解成一个个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发音。在这个词汇中只有三个字母的发音,分别是“/b/”“/i/”“/g/”。然后借助于拼音的正迁移,把这三个字母的发音自然地连接起来,发出正确的读音。

3.可视化动作表态,跳出态度

在低年段小学英语课堂中,借助词汇辨析的方式,加入身体动作辅助,强调课堂实际体验,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场景记忆,将语言跟思维融合。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体验词汇交互,成为可视化的参与者。

在教学ginger和onion这两个单词以及I like/dont like...这个句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跳一跳、说一说,让学生见口型,边说词汇边做动作进行巩固记忆。看到ginger口型,往左边小跳一步并说出词汇,学生在节奏缓急的巩固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眼睛盯着教师的口型,同时语言和动作同时快速作出反应,玩着玩着词汇就掌握内化了。在此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表达“喜欢”“不喜欢”的句型练习,喜欢,往前小跳一步,并说出“I like...”,不喜欢,往后小跳一步,说“I dont like...”。在音、形、义、用的过程中,学生牢固掌握语言知识。

通过学生体态动作结合语言教学,让学生在教室空间内充分展开活动,他们的语言学习生动有趣,学习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发生。

三、设计量表,学习评价可视化

可视化评价是一種特别基于结构技术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习者更为系统、深入、发散性地学习知识。英语游戏能体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并输出,这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视化架构方式会帮助学生用显性的方式系统整合语言、内化语言、归纳方法,输出并完善语言,让英语评价过程更加聚焦,更显性化。

T: Boys and girls, lets do a brainstorming! Please look and say a word in five seconds.

S: OK.

教师在上新课时的热身环节设计了“头脑风暴”游戏。在“头脑风暴”中,学生在短时间内浏览旧知并能快速概括输出总结性关键词,即完成了对旧知的复习和梳理。在此过程中,学生脑海中旧知的复现以及回归概括的思维过程就是检测评价学生对旧知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在游戏思维中得到了显性化的呈现,证明游戏评价是可视化评价的重要载体。

英语课堂可视化评价表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执教:__________

教师针对游戏过程的语言、思维和表现力三要素展开评价,分别通过完整性、逻辑性、清晰度、关联度、认知层次等五个方面来设计评价表,在活动外部展开可视化评价,用评价的标准促使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引导更清晰、更深入。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思维可视化”教学赋予语言学习更多可能性、更多趣味性、更多创造性。在低年级课堂践行 “思维可视化”教学,观察课堂、研究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在,在评价内容上更加贴近目标,在评价方式上突出学生自主评价和合作评价,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插上“可视化”的翅膀,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奠定无限美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语境小学英语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