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偏好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破解路径

2023-03-02高婷婷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

[摘要]当前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劳动力规模增长快,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仍有差距,毕业生与对口岗位发生错位,市场期望与供给能力存在冲突。就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认知四个层面。大学生职业形态偏好、职业志趣偏好、职业氛围偏好、职业价值偏好与个体能力、市场要求的内外一致性水平较低是就业结构失衡的成因。在厘清大学生职业偏好一致性水平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从精准有序实施生涯教育、推行“职业自我”数字档案、健全实践学习机制、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等方面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困境。

[关键词]职业偏好;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

[作者簡介]高婷婷(1995- ),女,江苏泰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过程视阈下的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城乡差异及矫正措施的实证和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774056)和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拔尖本科生培养体系优化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2YJA880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3-0068-08

进入新工业革命以来,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便一直存在,在疫情冲击下更是逐渐演化为社会矛盾。学者们多从产业结构、社会变迁、地区发展等经济学角度或社会学角度分析成因,政府部门也积极出台各项应对政策。究其本质,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既是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是教育问题。高等教育水平越向更具内涵和适应性的高级层次演进,越能促进大学生职业偏好一致性水平,越能成为优化大学生就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反之,当演进停滞或倒退时,高等教育水平也会成为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之一。因此,从大学生职业偏好形成过程中寻求就业结构失衡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更易于高校形成和实施科学、适时的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供需失衡的概况

就业结构失衡又称劳动力分配结构失衡,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所产生的就业矛盾。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下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错位或冲突,其本质是高校人才供给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不匹配问题。

1.大学生劳动力规模增长加剧供求失衡。2022年7月,中国经济年中观察数据显示,2022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创多年来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为历史新高。此外,近几年未就业毕业生以及回国求职留学生也不断增加。因此,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在就业总量压力大的背景下,即使能力水平相似,也会因岗位需求不足造成一部分群体无法就业或流向相对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

2.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毕业生能力水平是寻求工作机会的资本,是高质量就业与发展的重要前提。麦可思研究院2021年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我国本科毕业生亟须提升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和领导力,均为当下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急需的岗位能力。这说明毕业生能力与市场要求存在差距,造成的失衡结果包括:第一,部分毕业生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与大多数岗位需求存在差距,从而无法找到工作。第二,即使毕业生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但难以满足岗位需求不断升级,导致劳动力向上流动的停滞。

3.毕业生与对口岗位的错位。即使毕业生能力水平符合或高于市场要求,也会因企业待遇、工作环境、岗位特征等不符合个人期望,或因劳动力市场工作信息搜寻困难,从而无法顺利找到对口工作。同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也因社会分工高度细分和应届生诉求变高,面临雇员匹配度低和用人成本上升的难题。最终导致的结果均为劳动力供需失衡,即所谓的“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

4.市场期望与供给能力的冲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指出,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是引发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传统行业对低水平劳动者的淘汰,以及新兴行业对更高水平劳动者的需求从未停止。尤其在经济社会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市场期望逐渐拔高。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供给侧显然无法对经济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导致供给能力的滞后。市场期望与供给能力的冲突最终便表现为低水平劳动者的失业和高水平劳动者的缺失。

(二)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

就业结构可划分成不同层次。宏观层面的就业结构包括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部门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微观层面的就业结构包括学历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等。微观层面的就业结构与大学生个体特征息息相关,更易于探索就业结构与职业偏好之间的关联。因此,本文从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知识和技能结构、认知结构四个方面描述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表现。

1.学历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的学历结构失衡表现为学历与职业不匹配,是指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实际所需教育年限不一致,人们称之为结构性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按照学界的测算,自21世纪以来,我国毕业生过度教育比率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然而,知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却日益凸显,甚至出现“学历恐慌”。大学生数量攀升但质量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激化,“大材小用”“高才低就”等现象不断出现。一方面,传统强势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人员精简、转型升级,以及新兴高科技行业如互联网业的初始技术岗位缩减等趋势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摩擦,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助理、文员、客服等岗位技能要求较低且替代性较强的职业,以及社工、国企行政等岗位性质稳定且较为体面的职业需求上升,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弱化了厚劳动力市场效应,学历要求也居高不下。罗润东通过CGSS数据发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等单位教育过度现象严重。这不仅给相关专业的低学历者就业带来了一定挑战,而且衍生了学历挤出效应和部分企业不切实际的招聘要求,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学历结构失衡。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选择民生领域或通用技能岗位就业,如名校硕博担任中小学教师、入驻街道办和城管队。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生领域和岗位的学历结构,也引起了人们对高级人力资源流向的思考。

2.专业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专业与职业不匹配,是指劳动者所学专业、所掌握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领域或工作内容不一致。仅从专业相关度这一指标来看,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3%,其中,医学(93%)、教育学(84%)相关度远高于其他学科,而农学(59%)、经济学(62%)、管理学(66%)等7个学科门类均低于平均相关度。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从事着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流入农学、经济学等相关行业企业的本科学历从业者超过三分之一不具备相关学科背景,这类群体的职业属性和发展值得关注。具体到不同专业,依然存在激烈的人才供需矛盾。2022年3月,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高端制造业在今年“金三银四”招聘季继续面临较为普遍的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其中,医疗设备和器械、新能源、仪器仪表和工业自动化、计算机硬件、智能硬件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均大于20%。而法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及其基础性专业学生毕业落实率持续下滑。

3.知识和技能结构失衡。在高等教育扩招及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学生无法理解人才市场逻辑对集成性知识的要求,也缺乏将专业知识与岗位要求、行业发展关联的能力,而行业的飞速发展又要求大学生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转化及增值能力。大学生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失衡表现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知识人才紧缺。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技术革命产生的“替代效应”,对从业者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就业报告显示,近五届本科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急需改进的能力包括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均属于当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岗位急需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领导力,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市场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并不匹配。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赵红霞发现,2008年18~30岁群体劳动者技能过度率为5.2%,2015年攀升为12.3%。

4.认知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的认知结构失衡表现为职业期望与客观人才要求的冲突。袁丽君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有效途径探寻》一文中指出,相较往届而言,“90后”或“00后”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单位类型、岗位性质、薪资待遇等条件要求变高,应聘至特殊行业、偏远地区、小微企业的意愿较弱,但往往自身能力尚未达到所期望的职业目标,从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失衡局面。此外,为追求职业目标而选择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比例也在逐年扩大,“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便是大学生就业认知结构失衡的直接结果。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的数据显示,近五年,受雇工作的本科院校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2021届毕业生相较于2017届毕业生下降9.1个百分点,待就业群體上升1.4个百分点。然而,未就业人群中,有六成收到过用人单位录用通知,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43%)、个人发展空间(42%)、企业文化(31%)等方面与预期不符,这反映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关键就业要素上的认知错位。相比其他结构,认知结构失衡是大学生微观就业结构中最为内核和关键的。

二、大学生职业偏好的整体样态

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偏好(preference)必然受到制度环境影响,且反作用于社会制度。因此,职业偏好不仅仅是大学生对职业种类的一种喜好,更能反映其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等层面的状态。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的总体职业偏好在价值上偏重以个人发展与物质待遇为主导,在地域上偏向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在薪资上普遍期望过高,在行业或岗位上存在男生偏向专业技术类、女生偏向服务业的性别差异。然而,最近研究结论越来越清晰地证明,当代大学生职业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一)职业形态偏好:灵活就业成为新风尚,刻板印象正在逐渐弱化

通过大数据监测,多鲸教育研究院发现新职业在线教育覆盖人数稳步增加,预测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841亿元。新就业形态对应着去雇主化又并非自雇、平台化又不具组织化的职业,兼具传统职业的保障性和自由职业的灵活性。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足不出校尝试从事新就业形态岗位,开拓职业“试验田”;另一方面,新就业形态给予劳动者去中心化的学习与发展空间,与大学生所追求的独立、自主和自由精神也相契合。时空和精神上的双重自由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形态偏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职业种类和性质看,经济不稳定和疫情冲击强化了大学生就业求稳心理,因此“体制热”有增无减,但也对工厂蓝领、外卖骑手、新媒体人等职业有了更高的包容度。从所处地域看,逐渐呈现出“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建设良好的二线城市”“毕业院校所在城市”“家乡省会城市”等就业地多元化偏好,并且对生存舒适度要求逐渐提高。从所处行业看,对所进入行业是否对口或专业相关度的要求也呈现弱化趋势,但更偏向于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行业。

(二)职业志趣偏好:经济回报依然占主导,个人兴趣和社会期望备受关注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越来越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兴趣点,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志向和兴趣。职业志趣偏好通常来自个人兴趣、社会期望和经济回报三个方面:第一,相较于家庭期望和经济回报,当代大学生职业志趣的形成受个人兴趣和社会期望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相对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减轻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压力,使其更加关注个人精神养成和社会建设参与。第二,激励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理由大多数不是对目标职业的认同,也不是服务行业发展的动机,更多源于自身的职业效能感。当代大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权利,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目标职业或具有一种“该职业为我而生”的感性追随甚至是无理由的执念。第三,大学前生涯教育缺位带来的职业选择狭隘,使得大学生的职业志趣更容易受到常见事物、人物的启发和有限资源的支持,因此大概率偏好大众行业和常见职业。可见,职业志趣偏好的建构与学生本人的背景因素相关,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三)职场氛围偏好: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隐性报酬逐渐受到重视

职业形态偏好是就业结构失衡的外显原因之一,职场氛围偏好则更直白地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毋庸置疑,薪资收入一直占据着各大人群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对自主、开放、有弹性的职场氛围更为推崇且为之付诸行动,尤其对同事关系、领导风格、兴趣契合点、个人价值发挥空间等隐性报酬的要求有所提高,对劳动者权利的获取和维护等方面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李秀玫等人在《在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之间——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态度的变化》一文中提到,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数据发现,与2015年相比,2020年将“舒适”作为评价工作好坏首要标准的大学生比例从5.4%增长至8.8%。可见,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工作的隐性报酬及对生活的平衡。需要澄清的是,近年来,网络热文、短视频放大了“00后”员工所追求的个性、自由、平等的职场风气,殊不知这是历代大学生初入职场时均具有的群体特征。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为这一美好愿望付诸实践。

(四)职业价值偏好:功利主义与后物质主义并存

溯源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现象,或许可以回到“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上,也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毕业之际,职业维度的动机变得最为激烈。受社会环境和校友引导等影响,学生更多地开始思考“大学能给我带来什么”,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容易在此时占据上风,从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确定。具体表现为对金钱、职级及相应权力的片面追求,诸多实证研究均汇报了不同样本的这一倾向。后物质主义则与功利主义完全相反,它指的是大学生跨越了物质需求,开始追求为社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抱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成长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愈加浓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展现了较为明显的后物质主义倾向,重视家国责任,追求理想价值。具体表现为对文化复兴、科技强国、城市建设、人民福祉等的关注,更多大学生选择考古、文物修复、芯片等“高精尖缺特”领域和教育、养老、社区治理等基层服务岗位。功利主义与后物质主义并存,导致不同大学生不同的职业偏好,既存在为名利地位、经济回报等而妥协的跨专业、跨行业就业的群体,也存在为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而放弃学历待遇和专业才能的群体,体现了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发展和共存。

三、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职业偏好效应

考察职业偏好能够评价就业者职业选择的合理性、明智性。希伯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加蒂基于个体对不同层面的考虑来测量职业偏好一致性,并认为一致性水平反映了个体的偏好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职业偏好的一致性包括内外两个层面。合理的职业选择意味着个体职业偏好与内在就业能力、外在人才需求的高度结晶化,是大学生就业结构趋向均衡、科学水平的起点。

(一)內部一致性: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的个体维度

内部偏好一致性是指个体所偏重的职业内容与自我特征的相似性,是目标能力与实际能力的匹配程度,通常以职业自我概念体现。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属性的集合,包括信念、价值观、兴趣、能力,反映了个体不断觉知和自省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内在发展过程,即心理我与社会我的实现。

具体来看,职业形态偏好不一致时,意味着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未能结合自身性格、家庭所在地、学科、学历、特长等特征,而盲目追求职业种类、所处地域、行业等外在要素。这导致就业转换率的提高,也带来了部分行业就业群体的更迭和兜转,在不稳定中产生了就业结构各方面的失衡。职业志趣偏好不一致意味着大学生职业兴趣和志向的模糊,容易出现生涯迷茫和决策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不顾自身实际,跟风选择工作,导致热门职业或岗位的人才溢出。职业氛围偏好一致性较低时,大学生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在真正适应职场前还需经历就业空白期、求职期拉长、频繁换工作等早期就业期间的不适应,大学生慢就业、恐就业、自愿失业等现象加剧了就业结构的失衡。职业价值偏好意味着大学生对求职资产的不同认知,功利主义者对自身学历、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等求职资产的积累是外在目标导向的,而后物质主义者是内在目标导向的。但两者均为职业价值观服务,均可能导致与资产相匹配的行业、岗位存在感下降,出现学历、知识等层面就业结构失衡。

(二)外部一致性: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的市场维度

外部偏好一致性是指个体偏好特征与制度环境的吻合性。个体在劳动力市场的实际位次与目标位次的差距越小,一致性越高。这反映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嵌入”市场结构的不同层次和深度,以及在社会关系运作法则方面的差异,可以利用生涯适应力、工作搜寻水平、职业认同等概念体现。

第一,职业形态偏好一致性水平较低时,大学生忽视职业内核,仅凭借职业外在特征搜寻就业信息,从而难以在用人市场找到相匹配的职业岗位,这导致了与工作岗位的错位。第二,职业志趣偏好与制度环境不一致时,大学生在用人市场的职业可选范围将越来越窄。一方面,会引发大学生就业渠道窄化的漏斗效应;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大学生对小众行业、高端行业及其细分职业的陌生和就业摩擦,构成专业、学历结构的失衡。第三,职业氛围偏好与当前就业环境不一致时,意味着大学生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和跳槽意愿的萌生,部分薪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艰苦、人际关系复杂、发展空间有限的职业岗位难以招到或留住员工。第四,职业价值偏好一致性低则意味着大学生无法在劳动力市场发挥求职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职业获得感的缺失或削弱可能会触发对学历、证书等符号化标志的过分追求,或忽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吸收与内化。前者打破用人市场的学历平衡,后者引发技能和知识结构的失衡。

(三)双维交叉: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象限

根据职业偏好一致性和个体发展的复杂性规律,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在个体维度和市场维度并非相互隔离,而是呈现“2×2”的交互影响,如图1所示。以个体维度的职业偏好为横轴,从左至右表现为一致性水平的升高;以市场维度的职业偏好为竖轴,从上至下表现为一致性水平的降低。

根据内外部层面将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象限分为四个。第一象限(右上)为内外部一致性水平“双高”,该象限内大学生具有完善、科学的职业自我概念以及对劳动力市场、职业世界的充分认识,能够做出明智的、成熟的职业选择,因此整体就业结构趋于平衡。第三象限(左下)为内外部一致性水平“双低”,该象限内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无法产生与劳动力市场某一适当职业的关联,职业偏好理想化或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第二、四象限则意味着大学生在内部或外部某一层面一致性水平较低。处于第二象限(左上)时意味着大学生能够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但忽视了对内在品质的把握和塑造。处于第四象限(右下)时表明大学生善于内省,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但社会实践与交际活动的参与频率低,知觉外界环境较为迟缓。各象限区域内,大学生职业偏好一致性水平距离中心点越远,意味着越接近该象限属性的极值。当大学生越趋于集中在第一象限右上端时,说明该群体就业结构越平衡,反方向则意味着越失衡。

四、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路径

职业偏好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表明,个体职业自我概念完善、生涯适应程度提升时,或能够有效评估自身偏好和现实差距并做出调整时,职业偏好一致性均会随之变高,就业结构会趋于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职业偏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需结合偏好形成过程及内容辩证看待,重心在于提升一致性水平而非纠正某一偏好。

(一)精准有序实施生涯教育,促进职业偏好建构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也有国家称为生涯指导(career guidance)、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生涯教育即依照一套系统的方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协助个体进行教育、培训和生涯决策,并对自己的生涯进行管理。我国已经在大学阶段开设生涯启蒙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必修课,课程之外也会开展相关讲座或赛事等活动。然而,这显然尚且处于生涯教育的初始阶段,高校还需进一步深化生涯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具體而言:第一,要与中小学阶段生涯教育相衔接。大学前应注重对社会环境和职业特征的了解、职业志趣和价值观的养成,以及真实职业场景的体验;大学期间应聚焦学生自我概念的完善、职业关联能力的培养和潜力挖掘。第二,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年级的学生以及特殊群体构建精准化生涯教育,开展符合学生性格特征、知识储备、行业认知的教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大学时间内完成向职业世界的过渡。通过生涯教育端正学生课业学习动机,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结,减少学生对学业职业的陌生感和生涯迷茫,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偏好一致性。

(二)推行“职业自我”数字档案,强化学生规划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均为在校生提供了职业兴趣匹配、MBIT职业人格等在线测试工具,也有高校团委部门提供了“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借助这些工具,大学生能够形成关于自身职业兴趣、特长的大致认识,但从实践效果来看,还远远不足以记录和描述大学生包括职业偏好、职业目标、求职资产等全面的职业自我。因此,需加强“职业自我”数字档案建设。具体而言:第一,档案平台建设。高校开设“职业自我”数字档案专门平台,或在学信网、就业网等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上增设“职业自我”平台,用于记录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上述平台还应具备社交功能,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展示学业成果、课外活动参与情况、赛事获奖情况等,与职业目标和经历相似的其他学生交流,或在线向专业人士咨询,缩短职业信息沟。第二,档案内容建设。“职业自我”数字档案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个体特征、实践参与、职业规划三个部分。“个体特征”用于描述学生的基本信息、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兴趣测试、人格测试、职业成熟度测试、自我效能感测试等职业发展测评工具生成。“实践参与”记录比赛、实习等一系列利于职业探索和就业能力提升的学生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职业规划”由学生自主记录不同时期的目标职业、学习计划、规划方案等内容,帮助学生思考自身职业偏好状态和变化趋势。上述三个部分互为依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职业偏好与自我特征、社会实际的一致性。总体来看,大学生“职业自我”数字档案既可以作为学生自身的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空间,也可以成为高校开展生涯教育的依据,甚至可以作为企业招聘的有益参考。

(三)健全实践学习机制,优化学生偏好生态

实习、见习、培训、参观等短期实践学习项目是加深大学生职业认知和理解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实践学习机制尚未完善,大学生难以从中获得较大益处。高校应加强实践学习项目的管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优化劳动力供给。第一,明确实践学习的地位,提升师生对相关课程或项目的认识,端正教与学的态度,并完善实习结果考核方式,严格给予学分、成绩评定。第二,加强与用工企业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的的短期实践学习项目、职业体验和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项目的设置应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学院、学科的学生开展,并且要扩大学生参与范围,形成全员参与的常态化项目。第三,优化校内外实习质量,做好实习活动的设计及过程管理,配备校内外实习导师、职业咨询导师,以提升学生实习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对于学生自发参与的社会实习,也应做到主动关心、及时解疑,保障学生实习权益,适当给予生活补贴支持。第四,做好学生实习评价和反馈。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积累经验,督促学生反思课堂学习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并在与同事的合作、与领导的相处中形成更全面的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认同。

(四)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提升职业匹配效率

前文分析可知,就业信息搜寻困难也是造成就业结构失衡的要素之一,而这一困难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得到缓解。高校需重视就业服务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职业匹配效率。第一,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吸纳高校、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参与,必要时还可以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猎头公司等市场机构的力量,将专业化的线上就业服务前延至大学校园。第二,借助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供需对接,组织各类线上线下职业发展活动和就业招聘会、展览会。学生群体是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的关键用户,可以在线接收学校、用人单位发送的职业发展活动和定制化就业信息。第三,用好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的信息数据。例如,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应与上级主管部门、校内教学部门、各院系等共享学生就业信息,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利用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宣传生涯教育案例,使学生群体了解学校或学院的基本就业情况。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大部分高校对当前已开设的就业服务系统宣传不到位,学生使用频率很低。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将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与学工系统账号合并或与学生微信号绑定,使学生了解就业服务内容和信息搜索方式。此外,也可以将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与“职业自我”数字档案相结合,使其成为记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工具型网站。

[参考文献]

[1]高翔,黄张迪.大学生选择党政机关就业的生涯激励:公共服务动机,还是政治效能感?[J].治理研究,2018(2):111-121.

[2]高振强,王志军.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实证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1):39-49+121.

[3]罗润东,彭明明.过度教育及其演变趋势分析——基于CGSS受高等教育职员的调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5):173-179.

[4]李秀玫,向橄叶子,桂勇.在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之间——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态度的变化[J].文化纵横,2021(1):120-129+159.

[5]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王梦萍.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6]徐嘉,谢宝国.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抑郁的关系:性别与性别平等观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4):584-591.

[7]袁丽君.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有效途径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7-28.

[8]赵红霞,吴迪.从“大材小用”到“大材错用”——教育错配与技能错配发生率及其收入效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31):46-51.

[9]周蓉.大学生就业心态:社会生态视域下的新常态及其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22(2):94-101.

[10]张莎.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探析[J].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66-68.

[11]Gati I,Ram G.Counselors' judg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escreening stage of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0(4):414-428.

[12]Samuelson P A.Economics of forestry in an evolving societ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Policy Research,2012(3):173-19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分析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探究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基于有效需求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瓶颈”探究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改进艺术类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