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策略
2023-03-02栗丹祖立存
栗丹 祖立存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重在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关联,整合多门学科的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打破学科壁垒,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突出各学科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使课程功能发挥最大功效。
关键词:课程方案;跨学科;课程融合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的全面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启了全新的探索之旅。《方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由此可见,跨学科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风向标,需要从教者潜心研究、协同合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反思,形成科学的研究路径和有效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应该来源于真实生活,从真实的情境中去提取学习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要“有市场”“有抓手”,处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学习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
(二)问题性
问题性是指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产生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值得研究的学习素材,要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必须依靠多门学科与多种思维共同作用,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发挥团队功效,整合学科知識,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发现、探究、尝试、解决等动态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让学生觉得好玩、有意思,有想参加、想探究、想挑战的兴趣和欲望;要在学习内容真实、新鲜的基础上,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独到之处,有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与众不同的时代气息,善于关注社会热点,引发学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驱力。
(四)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必须参与实践,加强学科课程与生产生活、日常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倡导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做到学思结合,充分发挥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实践体验的独特育人功能。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势
(一)加强关联,突出课程融合
《方案》基本原则第四条指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里,明确界定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拘泥于一门课程的单兵作战,而是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突出各学科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与传统意义上的单学科教学相比,课程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协同相融、多元聚合的,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下形成的一种协同共建的关系。它具有科学的操作目标、具体的实施路径、丰富的活动安排、明晰的知识获取,有主有次,分工合作,使课程功能发挥最大功效。
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经过对原有教学实践的提炼,结合《方案》要求,在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提炼出“1+N”式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结构。这里的“1”指的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主要学科,称之为主融课;“N”指的是与其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称之为被融课。主融课和被融课既可融也可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明确“1”作为主角与“N”作为配角协同育人,有效避免因主次不分、层次不清而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我校开展的“我与书的故事”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学科“1”是指语文,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用清晰流畅、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绘自己与书之间发生的故事,属于习作训练;被融学科“N”涉及数学、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多学科。我校项目组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写一写,写出你和书之间的故事(语文学科);二是看一看,找寻家乡的书店,记录其中一家书店里的书目类别,并绘制出统计表(数学学科);三是说一说,介绍你的小书架,录制成小视频并配上背景音乐(信息技术学科及音乐学科);四是做一做,选择家中的废弃物,做一个书签或者尝试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劳动学科及美术学科)。
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某一学科的主导地位,在落实学科本位的前提下,开展不同学科的内容扩充,以点带面,具有综合性;树立了学科统整的理念,实现学科合作的同时有效搭建起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了“1+N”中主融课和被融课的本末相顺、协同相融,使零散的学习任务借助跨学科学习这一媒介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更有意义、更具整体性的学习。
(二)注重实践,变革育人方式
《方案》基本原则第五条指出:“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一要求重在强调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传统教学方式在经过多年的改革之后,已经由原来的讲授式、填鸭式变成了而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如何在课堂上把静态的、书本上的知识延伸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变化的、流动的过程,有变化就必然要动起来,一旦让学生动起来,尤其是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就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突出实践、变革育人方式上具有独特优势。
(三)奠基未来,聚焦核心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终身发展理念,明确育人主线,坚持创新导向,直接指向核心素养,旨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正好回应了《方案》指导思想中“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
新的课程方案针对各个学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提出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所必需的高级能力和道德品质,是为奠基未来服务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张学习要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由此,借助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学科素养,通过学科素养的发展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走向深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四)“五育”并举,坚持全面发展
《方案》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确保‘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跨学科学习重在“跨”,跨出自己的领域,跨出学科本位的束缚,跨越学科之间互不关联的障碍和壁垒。这种跨越搭建起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成为连接各学科的纽带,是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全面发展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全面育人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三、跨学科学习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立足整体,抓住不同维度,提炼学习任务
1.角度要全面
学习任务的提炼要基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校本资源及学生实际,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全方位地去思考,不能只停留在单一角度。
比如,前文提到的“我与书的故事”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任务,从内容上安排了写一写、看一看、讲一讲、做一做,从形式上安排了写作、讲述、表演、动手制作,从途径上考虑到了学校、家庭、书店,从成果上囊括了文章、视频、手工作品、自创绘本。这样的项目化设计,不仅综合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同时兼顾了不同角度,使学习任务不再单一,变得丰富多彩。
2.广度要开放
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不能把学习任务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封闭主题上。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开放性。
比如,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学习制作幻灯片之后,教师布置了一项跨学科学习任务——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学生制作幻灯片作为学习成果,呈现学校的风貌。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在完成这项学习活动时,大多数学生会以介绍学校风光为主。所以,教师安排了多个学习任务,分别是校园风光篇、校园园丁篇、校园伙伴篇、校园活动篇。这样的任务设计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他们从固定主题中跳出来,使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开放性。
3.难度要适宜
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学习任务的难度,过于简单会没有探索的价值,太难又无法形成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让所有学生“跳一跳”“摘一摘”都能摸得到、看得着,让学生在自我认知范围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
比如,“护蛋体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把一个生鸡蛋带在身上一整天,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活动时都不要拿下来,保护鸡蛋避免破裂,从而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兼顾整体难度适中且意义重大。学校后续再安排“了解母亲的青春时光、记录母亲的一天、 给母亲捶背洗脚、为母亲写颁奖词”等跨学科主题活动时,学生就会因为有了“护蛋体验”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产生情感认同,使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形成更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4.深度要挖掘
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提炼要有层次性,不能只停留在解决低阶问题上,还要有高阶思维的探究,使学习任务有序递进、螺旋上升,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学习成果更有含金量。
比如,前文提到的“护蛋体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难度适宜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深度上做文章。教师让高年级学生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探索,安排四个项目:“一个小生命的由来”儿童绘本展览,让学生了解生命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一个小生命的成长”情境表演,让学生探究生命有几个阶段;“一个小生命的力量”故事会,让学生收集伟人、英雄、榜样的成长事迹;“一个小生命的价值”辩论会,让学生借助正反两面的事例展开辩论,使学生在一系列项目化学习任务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懂得生命来之不易,从而珍爱生命。
(二)变换思路,尝试不同方式,探索学时设置
《方案》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里面的10%是以课时的形式提出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10%的教学时间呢?我们提出两种学时设置的方法,即周课程和日课程。
所谓周课程,就是以一周为时限,在一个学期安排一周专题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在一个封闭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即便是体育课,学习的场所也不过是在操场上。而周课程的设置,首先打破的是场所的局限,这个场所可以是学生自己班级也可以是其他班级,可以是学校的各个场所也可以是家庭、社区、图书馆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无界限学校”和“开放式课堂”。这种周课程不上学科课,专门上综合课和跨学科课。该课时设置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使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时保底。这种方式需要教师精心策划、科学安排。
所谓日课程,即在一日内拿出半天,也就是4个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这种课时设置既兼顾了课时长不好把握的风险,也可以化解课时短完不成任务的矛盾。课时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在校外完成,同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最大可能地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保底”。
(三)创新路径,凸显学科融合,实现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其实有很多条,但是如何走出一条真正适合教学的道路值得教师探索。
1.组建团队,以群体合作的方式进行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逞匹夫之勇,也不能孤军作战,必须由学校统领,统一策划、统一部署,组建各个团队,成立不同的项目组,用项目式学习把不同学科的教师优化组合在一个团队中。学校应借助集体的智慧,发挥学科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协作平台,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群团组织,以群体合作的方式进行。
2.内外联动,以跨界的方式破局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扎根学校、渗入家庭,润泽生活、融入社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上广阔多彩的生活舞台。学校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打破学校的围墙,借助互联网、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推动学校与社区、家庭以及社会开展跨界合作,寻求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撑,拓展学生学习的形式与路径,形成多种学习场域。
3.优化评价,以工具的力量改变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高度重视评价,借助特定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及成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应该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运用有针对性的评价工具,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有很多,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是评价量表,教师结合学科核心知识、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从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不同维度编制评价工具。这种跨学科学习评价量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综合性的评价量表,一种是单项能力评价量表。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并存;可以由学校团队独立制作,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员参与。评价量表一定要产生于学生开展跨学科活动之前,并且让学生知晓评价的内容,使之贯穿于整个跨学科主题活动过程之中,使工具评价与学习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整体。
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基于学科学习又主动跨界,既基于学科本位又融合多学科所长,既基于课堂内外又连接社会生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体系。教育者要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在不断尝试与总结中形成更多可视化的、有价值的学习成果,让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张华.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J].中小学管理,2017(11).
[2]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8(11).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