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3-03-01魏昭慧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国际主义白求恩精益求精

王 萍,魏昭慧

(1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2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1 白求恩精神的来源

对白求恩精神的集中阐发最早可追溯到毛泽东在1939年所写的《学习白求恩》一文中。他在该文中号召广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1]。

随后,聂荣臻在中共中央吊唁白求恩大夫追悼会的文件中提到白求恩同志的“牺牲精神”;朱德在1942年白求恩逝世三周年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文章中论述白求恩的“实际主义精神”,白求恩不用空谈代替行动;陈竺提到白求恩无私利人的奉献精神、热忱负责的服务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2]等都可归纳到毛泽东提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或是两种精神的综合,因此本文中的白求恩精神指: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服务人民的精神。

伟大精神源自伟大实践,对白求恩精神的集中阐发归根到底是对白求恩在中国抗战实践历程的概括升华。

白求恩是肩负国际援助任务,践行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理论与路线来到中国的[3]。在战斗中,白求恩为第一时间抢救伤病员,率领医疗队把手术台搭在最前线。除参与前线急救,他还在松岩口的小庙里创建模范医院,并开办附属卫生学校,培训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总怀仁爱之心,面对同事常行倾囊相授之举[4]。同时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从研发新的医疗器械到制定新治疗方案,在援华过程中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精进专业技术,不惧残酷战争形势和薄弱基础医疗条件挑战,有效提升战士救治率,使当地卫生条件得以改善。这些医疗和革命实践都是白求恩精神的来源。

此外,从形成时期看,白求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抗战精神的组成部分[5]。一种精神的产生与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具体环境密不可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白求恩深受根据地军民不屈不挠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所感染和激励[6]。他曾说:“黄河之滨确实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工作和生活。我要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胜利。”[7]可以说,白求恩精神与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经验契合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二者产生背景均为医务战线的战役;另一方面在于白求恩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应对危机实践都继承自革命传统和精神。这使得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经验,也丰富了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其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对白求恩精神的弘扬传承,80多年来的纪念和传承活动以白求恩医疗和革命实践之源铸就白求恩精神这一价值载体和精神旗帜,终磅礴其流而历久弥坚,在今天仍给予我们当代经验借鉴和启示。

2 白求恩精神的主要内容

2.1 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1]朱德总司令在悼念白求恩的文章中写道:“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白求恩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2]在白求恩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674个日夜里,他始终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医疗事业呕心沥血,处处彰显其国际主义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

2.2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他。”[1]在工作中,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留在前线救治伤员,直至耗尽自己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和人民群众利益。白求恩同志是广大共产党人的样板,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楷模,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榜样[8]。

2.3 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的医疗职业专业性强,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实践锻炼,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凭借在手术操作方面的过硬本领不断开创新的治疗方法,发明一系列战时医用设备[9]。此外,白求恩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2],结合中国当时医疗水平状况编写适合中国需要和有针对性的医学教科书,开办培训班[10],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医护人员职业技能。由此可见,白求恩“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对自己职业技术的高要求,也包含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训练和指导,更是根据实际对医疗技术进行本土化发展和创新。

2.4 服务人民的精神

“大家现在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白求恩精神最终的落脚点。所谓“高尚的人”即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共产主义精神;“纯粹的人”是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公无私精神;“有道德的人”即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以德修身;“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指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0],这也是具有服务人民精神的具体体现。

3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当代价值的原则性危机应对经验

3.1 体现国际视野与民族视域双重关照

扎根民族,面向世界是白求恩精神的特征,中国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体现了白求恩精神的国际视野与民族视域的双重关照。

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挥制度和组织优势,发扬了白求恩精神中的服务人民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做好本国危机应对工作同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3]。因此,弘扬白求恩精神中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向度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白求恩为中国抗战与医疗事业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既为共产党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标杆,更深刻体现了其国际主义精神。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弘扬白求恩精神的价值在于其作为“坚持胸怀天下”和“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载体与中国在危机应对中展现的对国际视野和民族视域双重关照的原则性经验相契合。这也激励我们继续弘扬白求恩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3.2 展现技术精益求精与仁爱无私奉献相统一的方法性危机应对经验

白求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于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仁爱的无私奉献。这种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患者的仁爱,对同事和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尊重科学、舍生忘死[11]的伟大抗疫精神的展现,抗疫精神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白求恩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仁爱的无私奉献,不仅是优秀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也践行着白求恩精神,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对本职工作做到高要求、精益求精、科学分析和精准防治。在此过程中拓展了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内涵。

3.3 实现群众动员与职业垂范双重作用的组织性危机应对经验

弘扬白求恩精神总是与弘扬践行它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革命战争年代,党通过纪念白求恩活动和弘扬白求恩精神,开展广泛动员,扩大政治影响,缓解紧张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弘扬白求恩精神侧重强调其奉献精神,旨在号召民众参与国家建设。同时,强调白求恩的专业精神,以推进医疗卫生工作规范化,强调医务工作者肩负改善民众健康状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使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白求恩精神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民众个体行为的准则及衡量其社会价值的标准[12]。这一时期对白求恩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影响到“赤脚医生”培养过程,确定了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特别是五亿农民服务的白求恩式的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13]。白求恩精神为“赤脚医生”树立了克服困难、扎根农村的榜样[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范围广、不确定性强,是需要动员群众,倚靠医务工作者才能打赢的人民战争,借助白求恩精神和传承弘扬过程中起到的群众动员和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垂范作用,使医务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一起构筑起坚固防线,这是白求恩精神当代价值的体现,也是应对危机的组织性经验。

3.4 获得信奉党的初心使命与医者仁心双重信念的驱动性危机应对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实干型政党,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践行弘扬白求恩精神,使人民群众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实践中检视印证了党的初心使命,增强了追随党的内驱力和提高了在风险考验中的辨别力。可见党的主张和对人民的承诺从来不是空话,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白求恩精神就是其典型代表。

医者仁心是医生的精神坐标。《纪念白求恩》一文通过树立白求恩形象,学习白求恩精神为共产党人树立了一个楷模,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从而也就回答了如何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问题,白求恩精神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同时白求恩的职业是医生,他的精神历来为中国医务界所广泛推崇,并身体力行地践行做“白求恩”式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因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践行和弘扬白求恩精神,不仅是检视党的初心使命和医者仁心双重信念的契机,还进一步产生了信奉党的初心使命和医者仁心的强烈驱动力。

3.5 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示范性危机应对经验

白求恩精神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例,从对“精益求精”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成语表述就可见一斑。精益求精出自《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和赵翼都对其进行过具体描述和阐释[1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医精诚”的“精”指从医诊疾方面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15]此外,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求合和、尚大同的思想高度契合。“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普遍原理和根本价值观[16]。可以说白求恩精神和故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成果。

通过讲述和分享白求恩当代价值中展现的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经验,将应对危机成果升华成话语成果[17],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走中国式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旨归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白求恩精神随时代发展,其精神力量和内涵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白求恩精神及其传承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成功经验与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经验做法展现出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因此,以白求恩精神为切入点和主线,总结比对中国应对危机经验,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赋予其当代价值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国际主义白求恩精益求精
纪念白求恩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光影视界
新国际主义想象:实现中国软实力升级换代
01 国际主义在中国援外中的实践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