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2-28唐薇

客联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唐薇

摘 要:受傳统文化的影响,隔代抚养在我国一直广为存在。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地区普遍出现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的隔代抚养家庭。现有的研究较多关注隔代抚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而提供隔代抚养照料的留守老人却不受重视。本研究依托四川省绵阳市A村,对该村中隔代抚养家庭中的留守老人及其子女等共12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调查该村的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的状况。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的现实困境有以下四个方面:经济活动和孙辈照料的双重压力、无力辅导孙辈学业、缺少社会活动参与、三代间代际关系紧张。研究主要从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对以上困境的原因分析。据此,本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改善抚养理念,促进社会适应;其次,加强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最后,进行政策倡导,加大保障力度。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隔代抚养;农村留守老人

一、隔代抚养的定义

在隔代抚养的含义界定上,国外学者进行了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分。Ko PC, Hank K(2014)提出,广义上的隔代抚养家庭指多代或三代家庭,包括祖父母、成年子女和孙子女。狭义上的隔代抚养家庭只包括祖父母和孙子女,父母很少或没有承担抚养义务,祖父母履行大部分或全部的抚养孙子女的责任。国内学者一般认为祖父母监护权的拥有与否、提供的照料是否全面、是否与孙子女同住、子辈抚养孙辈的程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隔代抚养的定义和分类(宋璐、冯雪,2018)。郭筱琳(2014)认为隔代抚养指组辈与孙辈父母共同抚养但以祖辈为主,或祖辈单独抚养孙辈,这种现象延续半年以上的状况。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隔代抚养界定为:祖父母承担孙辈的全部照料责任,即农村留守老人独自抚养孙辈,且这种情况持续半年以上的家庭抚养方式。

二、绵阳市A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活动和孙辈照料的双重压力

在农村地区,田地耕种是食物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隔代抚养家庭中,子女大多常年在外务工,经济条件相较于留在农村务农会稍有改善。但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限,通常从事的是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薪酬也相对较少。所以留在农村的老人并不会因为抚养孙辈就放弃土地的耕种,因为土地耕种是维持生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留守老人的耕种土地面积并没有很多变化,在采访的九户隔代抚养家庭中,六户的土地耕种面积不变,大约在六、七亩;其余三户的土地耕种面积略有减少,约为三、四亩。

抚养孙辈对于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来说,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矛盾。有的隔代抚养家庭,农活忙起来只能将孙辈留在家中,留守老人去田地进行农业劳动。但留守老人对于孙辈的安全又十分担忧,所以总是往返家与土地之间,以确保孙辈的安全。又有的家庭只能让其中一方前往农业劳动,留下另一方照顾孙辈,这样就会导致农业劳动的效率变低,更有甚者只能请其他村民帮忙播种,以避免贻误时机。

(二)无力辅导孙辈学业

现阶段的农村留守老人,其教育经历一般是初中以下,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人从前收获的知识也已经不适用。互联网的的普及以及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也会选择网课教学和手机作业的方式进行课业巩固。而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拥有智能机,也只是会一些很简单的操作,如微信拨打视频电话等。大多数老人有辅导学业的意愿,现实情况是其根本无法对孙辈的学业进行辅导和监管,从而产生一种自责的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三)缺少社会活动参与

由于抚养孙辈,很多留守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予了自己的孙辈。相比没有进行隔代抚养的留守老人,这类老人不得不放弃自己大量的闲暇休息时间,转而帮助孙辈洗衣、做饭、作业辅导。照顾孙辈的日常生活让老人不得不放弃与邻里和其他同辈群体的社会娱乐活动,从而影响了祖辈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老人需要独自抚养孙辈,还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出去做零工去赚取费用。

(四)三代间代际关系紧张

代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部分,良好的代际关系有利于老人的身心愉悦、子辈的生活和谐和孙辈的健康成长。在隔代抚养模式下的家庭,常常出现留守老人和子辈的情感联系疏离以及留守老人和孙辈的观念冲突。

就留守老人和子辈的代际关系中,子辈通常将老人的隔代抚养视为理所当然,认为应该替自己承担这部分的责任,所以很少对老人的情感进行关注。平时的交流也紧紧围绕自己孩子的身体和学习状况,就算是面对面,也只对手机感兴趣。就留守老人和孙辈的代际关系中,孙辈由于接受到更高的教育和更多的网络世界,常常对老人的观念表示不认同,因此两辈人经常会出现观念冲突导致的关系紧张问题。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使用上,孙辈常常毫无节制地玩耍,老人会强行制止,冲突爆发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身体对抗,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三、农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微观系统

1.老人的文化知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农村留守老人的教育经历一般在初中以下,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过。有些老人尽管读过书,但孙辈的知识学习和他们以往所学习的知识已是天差地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基本的认知能力如智力、记忆、反应速度等,都会出现下降或退行性变化,留守老人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力量。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需要能够与环境进行交流,并获得成功经验,才能有效掌控环境,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但大多数留守老人认为自己年龄已经大了,没有再学习的必要。况且,在和孙辈的沟通中,孙辈会呈现一种不耐烦和消极的情绪表达。这更会使得留守老人降低学习的欲望,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继续学习,最终呈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基于现代互联网的普及,孙辈的学业会依靠智能手机的使用进行学习,新观念也会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而留守老人一般没有人愿意耐心地花时间进行教导,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观念。更有甚者,接触到一些新观念,可能会被网上的谣言所蒙骗又或者听信一些偏方,进而更造成更严重的家庭冲突。

2.老人的责任意识加重心理负担

留守老人承担起抚养孙辈的一大原因是多数老年人害怕自己被社会边缘化,不想被社会认定为“老了就无用”,因此想通过照料孙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向子女证明自身价值。然而老人每天对孙辈生活和学习上的担心,导致其精神压力过大,相应的也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来说,留守老人很难做到尊重孙辈的独立性,总是想着包揽孙辈的生活,这种责任意识不仅会对孙辈造成困扰,引发代际冲突,更会导致老人的焦虑和不适,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中观系统

1.子辈依赖程度高

很多留守老人表示,自己选择抚养孙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子女能够成家立业,希望子女能过得幸福。然而老人的这种奉献精神,却似乎加剧了子辈对留守老人的依赖。现代文化中对个人意识的唤醒,使得子女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生活的满足。但与此同时,子辈却没有回馈相应的情感支持,对父母的这种牺牲奉献行为认为是理所应当,忽视了留守老人的付出和牺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不良与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支持无法搭配和调和有关。中老年人获得已婚子女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是其健康状况提升的内在机制。很多留守老人常常觉得自己给子女带孩子,又出了钱又出了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情感回报。其自身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无法获得正当的情感宣泄,从而导致其很难适应隔代抚养产生的情绪困境。

2.亲家间缺乏沟通

由于双方子女的外出务工,亲家间的联系就只有孙辈。留守老人与亲家的关系在与孙辈的互动中是绕不开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理论中,人际关联是一个核心概念。个人能与他人联结并建立关系,从而发展出互惠性的照顾关系。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老人由于亲家的“争宠”“挑拨离间”行为,产生相当的情绪困扰,从而造成家庭冲突,更不要提互惠性的照顾关系。亲家会进行博弈,故意拒绝配合对孙辈的教养,如对孙辈在玩手机上的放纵,这就使得长期隔代抚养的老人很难对孙辈进行教养,也害怕因为管教而导致祖孙之间关系的疏遠。当双方向子女埋怨倾诉,这又造成子女的厌烦,从而难以维持家庭关系的和谐。

(三)宏观系统

1.社区设施和社会服务不足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栖息地”既包括物理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当栖息地缺乏必要的资源,人的生理、社会、情绪的发展和相关的行为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农村社区作为留守老人生活的场域,有相当的空闲用地,但是大都缺少开发和利用,没有娱乐的设施和场域供其休闲和娱乐。此外,村级干部人员缺乏关怀意识,且不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无法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留守老人自己也认为抚养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与旁人无关,并且对社区的服务意识较为不满。相比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栖息地就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居民的成长和发展所需。城市社区规划相对合理,并且有社会组织的运行,如社区购买社区服务,为儿童提供四点半课堂服务等。此外,也有部分社区倡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保证了儿童的安全,这也间接缓解了老人承担隔代抚养的责任压力。

2.家本位思想固化

我国的隔代抚养深受家本位思想的影响,家本位思想也是栖息地中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西方家庭普遍认为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祖辈只是辅助照料。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家庭为核心,老人对后代的付出已内化为一种必然的责任。尽管子女未能侍奉双亲或承担经济供养的义务也会使得留守老人情感上感到失衡,但这种常态化的已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的伦理观,使老人达成了一种妥协和平衡。传统的隔代亲说法实质上强行给老人增加了心理负担,老人受到社会文化的鼓励,认为应该替自己的孩子即子辈承担抚养的义务。这种角色期待却没有形成互惠性的社会角色,子辈的反哺不足,而老人却在苦苦支撑。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困境的对策研究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可以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首先,要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其中包括针对留守老人和其子女的个案服务,疏导情绪,促进沟通;以及针对留守老人的互动支持小组和智能手机学习小组和祖孙团体的教育小组,促进抚养观念的转变,促进祖孙之间的交流。其次,社会工作者应加强社区建设,鼓励通过合作社发展村经济,以及设立社区托管中心和心理咨询室,通过公益讲堂的方式普及相关知识和社区祖孙间的亲子活动的开展,促进对隔代抚养的认识和代际之间的交流。最后,通过对留守老人提供隔代抚养的政策倡导,促进对该群体的关注,也可以向政府建言献策,探索和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回乡创业的政策。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多层次系统地介入,协助留守老人在隔代抚养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提升其老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Ko PC, Hank K. Grandparents caring for grandchildren in China and Korea: findings from CHARLS and KLoSA. 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14.

[2]宋璐,冯雪.隔代抚养:以祖父母为视角的分析框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1):83-89.

[3]郭筱琳.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06):1072-1076+1081.

[4]朱风可. 农村隔代抚养中袓辈心理困境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21.

[5]陶李蓉. 乡村变迁下农村老人隔代抚养中的困境及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
幼儿学习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分析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区工作中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影响研究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大一新生角色适应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校合作:共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