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媒体时代应发挥好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

2023-02-28林景静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传统媒体

◎林景静

(珠海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媒体的影响力表现为对人民群众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主流媒体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加大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主流媒体作为社会传播以及宣传领域的重要媒体,本身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较高的社会理念,而且还具备相应的权威性,是我国宣传领域的重要载体。以人民群众为主,收视率特别高,产生的影响特别大。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应当将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主,将真实且完善的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借助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确保正确地引导舆论。

一、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特征体现

结合目前互联网发展状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与新形势、新要求相符合,做到合理发声,才可以确保舆论被正确引导。其具体的特征如下。第一,有着互动性的特征。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无论是何人都能发声,以往传统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除了让人们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之外,还能对信息进行高效率传播,全面地转换接收体和信息源。第二,有着即时性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进行报道,能够体现出时效性。此种现象与传统媒体定期的传播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媒体经过互联网平台将具体的信息发布出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第三,有着多维性的特征。基于信息传递途径的多样化,人民群众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利用互联网搜索各项信息。但无论是哪一种媒介,要想独家披露信息,也会存在较高的难度。第四,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传播不再具备单一性,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信息来源不再一味依靠传统类型的媒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也对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第五,引导方式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形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也增加了舆论管理和控制以及引导的难度。

二、新媒体呈现出来的舆论影响力量

现阶段,各种新媒体以及自媒体不断涌现。比如,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以往传统传播环境下的舆论格局有了改变,舆论监督力量逐渐增强。因为新媒体有着独特的开放性,因此,在社会舆论中发挥出了应有的监督作用,可以为网民提供言论自由的空间。第一,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各种信息传播平台应运而生,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方便了公众参政议政,实施舆论监督。互联网为人民群众提出建议、诉讼以及参与决策提供了途径。对于身边的公共事件,人民群众能够立即表达自身的观点和诉求,进而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相符合。第二,智能手机是人民群众常用的一项传播工具,并且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在发生突发性事件以后,手机能帮助人民群众快速获取信息,利用手机媒体可以加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传播的精准性。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机将舆论传播到与之关联的每个传播节点,从而人民群众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例如,无论是处于何种时间段、何种地点,都能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念,每个人都可以是发布者。微博为各种声音的形成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而且粉丝较多的人发表的意见也会被转发。

三、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现状

在新媒体舆论监督工作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以往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地位逐渐被顶替,失去了舆论监督的引领者地位。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新闻事件都是先经过网络媒体进行报道,引起受众强烈关注,并在形成了舆论热潮以后,传统的主流媒体再随后报道。这样就失去了先机,或者是传统媒体与有关部门始终保持沉默,任由网络媒体随意报道,传统媒体依旧没有声音,一直到事情发酵、事态紧急以后才出现相关报道。久而久之,人民群众不再信任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直接威胁到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全面考虑社会影响。舆论监督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受到相关管理体系的影响,以往传统新闻媒体人员虽然也会进行舆论监督或者是收集诸多有价值的新闻,可是由于涉及到舆论监督的稿件,因为考虑社会影响,或者是受相关力量的阻挠无法发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缺失的现象。

第二,缺乏主动性。主流新闻媒体的工作要点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重点宣传,但是并没有做好应对新型媒体舆论攻势的准备工作,也没有提升主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视程度,主流新闻媒体实施的舆论监督处于形式化状态,大部分存在着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内部对问题进行探究。一般情况下,出现问题以后,不做重点宣传,只是单一报告。

第三,时效性较低。自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出现以后,人民群众对其的重视程度特别高。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报纸,其时效性已经被弱化,因此,报纸媒体只能部分放弃对时效性的追求。传统媒体时代是新闻稀缺的时代。而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存在着新闻过剩的现象,因此,新闻的选择权从媒介逐渐转变到了人民群众手中,报纸上刊登的新闻都是“旧新闻”,各种有影响的揭露性新闻报道也只是跟风报道,同质化情况十分严重。然而国外的传统媒体则是十分重视新闻价值的体现,即便是热点问题相同,也会提出独特的观点,通过差异化的报道获取先机。

第四,被新型媒体冲击。基于互联网的进一步创新,人们可以借助手机获取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高效率的传播。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处于实时传播状态,在不需要面对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人们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获取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传播信息,起到一定的社会监督作用。通常情况下,针对社会方面的事件,都是在网上得到广泛重视以后,传统媒体才会进一步报道,然后我国有关部门介入处理。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四、在新媒体时代发挥好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基本对策

针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其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不能只做社会舆论的跟随者。在新型媒体发展背景下,采取何种方式发挥出应有的优势,体现出舆论监督作用,是主流媒体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第一,应当体现出自身的责任,摒弃以往的传统理念,树立新型意识。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工作,实施舆论监督也是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以往传统媒体除了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以外,也必须注重舆论监督职责的体现,始终保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明确舆论的话语权。尤其是在与新兴媒体相比时效性缺失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之间的竞争应选择舆论监督,加大深度报道力度,做好舆论方面的引导工作,从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而且传统媒体还必须摒弃以往的传统理念,突破舆论监督会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的心理障碍。如果缺少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会影响到传统媒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

第二,应当及时做出反应。在遇到各种突发性事件时,一旦传统媒体一直处于避让的状态,没有主动对新闻进行报道,也没有做好正面引导工作,便会被新型媒体所顶替,各种小道消息也会随之而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此,当出现热点事件以后,传统媒体应当及时发声,快速占据舆论监督的话语权,从而避免各种负面消息的形成以及传播。主流媒体要通过各项途径获取各项信息,必须有着一定的灵敏性,快速做出反应,加大舆论的控制力度,避免出现对社会公平产生损害的现象,防止等到网络信息舆论已经漫天覆盖以后才加以跟进。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必须主动抢占上风,掌握具体的话语权,让舆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三,将自身的权威性体现出来。以往传统媒体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沉淀。新闻从业人员无论是技能水平还是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展开报道,有着较强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占据着舆论监督的优势。当新媒体抢占时效性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可以对重大事件展开专题处理和报道,引发社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引导人民群众了解事情的本质。基于此,务必要将传统媒体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大新闻推广力度,提升舆论监督效果,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对网络媒体和新型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的舆论走向进行规范性引导,开创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和新型媒体舆论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四,拓展和延伸报道的深度以及广度。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来看,其自身有着实时性、互动性和传播性的特征,不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是非常高的。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因为传播信息的门槛不高,因此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以及错误的思想理念。大部分新媒体传播的消息比较肤浅,不具备准确性和客观性,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于此,传统媒体应当充分体现自身优势,深入解读各项重大事件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要点,了解到这些新闻造成的一系列影响。面对于网络中的热点事件,传统媒体虽然无法展开专题报道,不过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的方式展开跟踪报道,让人民群众正确了解到该项事件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虽然人们对新媒体的时效性比较认可,不过也高度质疑信息是否准确。所以对于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特别重视,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就需要将传统媒体的作用体现出来。通过权威的判断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从而发挥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和作用。

第五,构建规范性的新媒体平台。当前阶段,如果传统媒体不及时改变,仍旧采取单一的方式,那么将会被新时代所抛弃。对此,传统媒体必须与新时代发展脚步相一致,构建新媒体平台,发挥出相应的优势,提升传播效率,拓展和延伸受众群体。比如,可以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账号等方式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有效互补,多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强化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

第六,深度调查与独立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深度调查和独立报道扮演着舆论监督的重要角色,成为解锁社会难题的钥匙,揭示真相的探照灯。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表面现象常常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深度调查可敢于深入,解析问题的源头和演变轨迹。深度调查,犹如记者的探险之旅,要有耐心、有毅力、有智慧。主流媒体的记者在追求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时,必须深入且细致地搜集资料,走进各种角落,与当事人交流,甚至是暗地里收集信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掌握事件的全貌,将信息汇总成一张立体的画卷,而不是仅仅呈现静态的一面。而独立报道则是主流媒体坚持真实与客观的表现。作为信息的传递者,主流媒体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受个人、商业等利益的左右。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报道内容上,而且还包括对问题的解读和评价。主流媒体应当毫不畏惧地批判错误,坚持新闻的社会责任,不追求短暂的热点,而是关注事件的长远影响,通过客观的视角为受众提供分析和思考的基础。

五、结语

总体而言,在互联网技术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新媒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其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随之下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现状,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中发挥好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基本对策。通过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相互结合,构建新型的平台,切实增强传统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效果。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传统媒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