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期·评价·设计:基于UbD 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推理”教学为例

2023-02-27文|

新课程 2023年24期
关键词:推理评价数学

文| 倪 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一课是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在经历推理的过程中体会推理,学会有序、全面思考问题。二年级学生对推理已有一些生活经验,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堂适应低段学生学习的逻辑推理课,笔者通过分析自己教学“推理”一课时遇到的困惑,浅谈教学改进。

一、缘起:“预期·评价·设计”新策略之由来

(一)“推理”一课教学困难现状剖析

在当前教学数学广角“推理”一单元时,学生解题和教师教学都会手足无措,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学习“推理”一课的兴趣较低,解题策略低下,而教师在教学时虽有教学目标但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情景单一,情景“枯燥乏味”

看到“推理”这节课,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逻辑”,要寻找线索、对比信息、得出结论,大部分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直接切入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接受度较低,这节课就显得乏味、枯燥了。

2.推理过程繁复,表达“语无伦次”

“推理”一课是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全面思考,渗透“推理”数学思想,能用语言、连线、表格的方式描述推理的过程。

从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看,学生对于解答教材的例题难度不大,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能推理出“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小雪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小刚拿的是数学书”的结论,但是让学生说明是如何推出结论的,大多数学生说得含糊不清,随意选取一条信息入手,表述复杂,语无伦次,显得逻辑混乱。

3.练习层次不明,巩固“学而无用”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完例题之后,选择书本第110页中的“做一做”或者练习二十一中的几题进行练习,虽然有对知识的训练,但是无层次的练习更多是为了“应试”,实际的巩固效果不佳。

(二)“预期·评价·设计”新策略之概念

【UbD 理论】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方案(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即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因此其又被称为“逆向式教学设计”。

【预期·评价·设计】本课题中的“预期”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推理”一课的教学目标;“评价”指的是根据预期结果创设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效果;“设计”指的是在预期目标的指引下,创设“推理”一课的教学设计,这三步贯穿“推理”一课的教学新设计。

1.明晰教学目标,学习方向更精准

教师要明确“推理”一课的教学目标,充分落实各教学环节目标,让教学设计有方向、更精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有序思想、提升推理能力和核心素养。

2.评价学生生成,学习监测更有效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把实际教学中的学生生成融入教学评价,全面、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聚焦教学环节,学习活动更深入

依据预期目标与评价,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情境的趣味性、评价的引导性、练习的有效性,力图让学生在多元教学设计下挖掘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探寻“预期·评价·设计”新策略之实践

(一)预期:以“三维”切入,分类明晰定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聚焦“连线、列表”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推理,掌握连线法、列表法并表述推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聚焦“分析、表达”

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掌握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使学生能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获得推理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聚焦“全面、有序”

除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之外,“四基”要求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本节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评价:以“两面”融合,逆追目标评价

1.语言面评价,依照学情考查有序表达

有效的评价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依照学情对学生作出有效评价,根据学生生成考查学生的有序表达。

2.练习面评价,分层练习考查推理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方式多元,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性、激励性等评价是一方面,通过练习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一种直击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因此有效的分层练习性评价也十分重要。

(三)设计:以“三有”推进,逆循目标定环节

1.绘本与教学相联,让教学有“趣味”

枯燥、乏味的逻辑推理怎样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低段学生呢?创设有趣味性的情境是一个好办法,笔者从学生喜欢的绘本故事入手,如借助《跟着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故事将本节课的环节串联起来,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枯燥的证明、推理,从而产生数学学习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共鸣,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2.倾听与引导相辅,让表达有“有序”

“推理”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有序推理的数学思想,学生“说不清”,其实是无法将自己的推理过程有序表达,那么“有序”的概念该如何渗透呢?怎样能让学生说清楚呢?教师的倾听与有效的引导是关键。

要解决“推理”就要运用排除法:不是……一定是……笔者在课堂伊始借助指令游戏让学生排除。

师:摸摸你的一只耳朵。学生有的摸左耳,有的摸右耳。

师:摸的不是左耳。

生:一定是右耳。(完整表述:不是左耳,一定是右耳)

教师通过摸耳游戏唤起学生的“可能”意识,再通过“不是”唤起学生的“排除”意识,逐步递进、逐步引导,让学生乐于学习、推理。

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有序表达推理的思维,学生面对两条信息: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在语言表述时,一些学生会直接从小雪这条含有“不是”词语的信息入手,由于已有知识经验,解决两种可能的推理,根据“不是……,一定是……”得出结论,但当问题升阶时,“排除”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了,学生反而忽视了确定性的信息,从而陷入了“定性思维”,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把眼光聚焦到确定性信息——小雨拿的是语文书,故而引导学生推理出小雪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推理有逻辑性,不能定性思维仅靠“排除”解题,这逻辑性体现的就是“有序”,所谓“有序”,就是要把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找到题目中的确定信息: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将3 阶可能降阶为2 阶,再根据“不是”来“排除”,最终得出结论。

教师在教学连线法、表格法和叙述法时,让学生多次说推理的过程,充分倾听学生的“有序”表达,在说的过程中体会“有序”,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推理的经验——先确定再“排除”,引导学生形成“有序”思考的能力。

3.分层与巩固相结合,让练习有“深度”

巩固练习1:

下面三位同学每人拿着一张数字卡片,分别是2、6、8,你知道组成的三位数是几吗?(见图1)

图1

师:你能用推理来解决问题吗?(教师出示巩固练习1 并给学生2~3 分钟思考时间)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上“先确定……,不是……,一定是……”这样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思路吗?

生1:先确定百位是6,6 就排除了;个位不是2,一定是8;还剩下十位,一定是2。

师:呈现学生的连线法和表格法,你能上来一边说,一边用你的手势示意吗?

如图2 所示,“有序”思考的思路一目了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图示可以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用不同的颜色逐步呈现“有序”的推理逻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探究式教学,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感,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说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对学困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图2

巩固练习2:

学生读题后(见图3),教师提问:读了题,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没有确定的信息)。师呈现学生圈的信息。

图3

图4

师:他圈得很特别,你发现没有?

生:圈了两个不是最后一名。

师:那么,你能推理出是什么信息呢?

生:小伟“不是”最后一名,小雨“也不是”最后一名,那么小东“就是”最后一名。

师:你运用了双重否定的方法,真厉害。

教师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而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来教学,不仅能使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多元化,还能更多地呈现思考的生问课堂。

巩固练习3: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推理教学与数学图形相结合,加深了教学的深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有序思维,还让学生对图形的性质有了更深的了解。

练习1 与例题属于相同类型,是对例题的巩固,巩固推理的步骤,先确定,再“排除”;练习2 是3 种可能的升级,当题目中没有确定的信息,则要根据双重否定来确定;练习3 则是4 种可能的推理,再次巩固“有序”推理。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性,既能使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满足学优生的需求。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资源,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思考与表达,并且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也成为“老师”。

三、反思:“预期·评价·设计”新策略展望

(一)借助绘本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为支点,将教学内容融入有趣的绘本故事情境中,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教师这样将绘本故事融入乏味的数学推理课堂,更能激起低段学生的学习共鸣。

(二)关注教学与深度学习的融合

探究性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和课堂深度,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小老师”,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现当代教育的形势所趋,从目标出发逆向推理教学,在预定目标、评价先行、环节落实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打破常规教学,真正贴合教材、基于学情、联结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实际任务中加深对推理的理解,拓展数学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活度,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推理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