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德育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

2023-02-26陈建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

陈建文

[摘 要]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德育团队建设应从教师团队与家长团队两个方面进行系统考察设计,德育管理包括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三个层次。全面梳理与分析中小学德育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与管理能力、打造以德育为先的“五育”并举基础教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德育团队建设 德育管理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团队建设与德育管理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团队建设与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品质、道德情操的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将道德教育、人格塑造、价值观培养融入其中,为学生的未來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通过德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同时,德育工作还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使他们具备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等基本道德素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其次,德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1]。此外,德育工作还关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最后,德育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一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学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德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活力,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德育团队建设与德育管理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通过选拔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同时,合理的角色定位和分工,使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加强家长参与,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中,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这样,学生能够在多个层面接受德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最后,团队建设与管理有助于持续改进德育工作。通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三个方面的策略,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优秀案例的分享和推广,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二、德育团队建设的内涵及手段

(一)教师团队建设

1.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执行者,选拔优秀的教师并给予充分的培训是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选拔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品德、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选拔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具备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同时,选拔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确保选拔出的教师能够满足德育工作的需求。在教师培训方面,应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德育理论、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技巧等。同时,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讲座、研讨会、观摩课、案例分析等,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成长[2]。

2.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分工非常重要,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班主任应担任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全面负责班级的德育工作。学科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德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还可以设立德育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特定角色,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德育服务和心理支持。分工方面,应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特长进行合理分配。班主任可以负责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德育活动组织等工作,学科教师可以承担德育课程教学、德育课题研究等任务。通过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分工,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协作高效的德育工作团队。

3.教师的激励与评价

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首先,应设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确保教师的薪酬待遇与其工作付出相符。其次,可以通过晋升、评优、培训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设立德育工作专项奖励,表彰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价方面,应建立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教师的德育工作实绩、专业能力、学生评价等因素。评价结果应公开透明,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同时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

(二)家长团队建设

1.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家长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家长参与德育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首先,家长能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时,孩子会从家长身上学到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其次,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能够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德育指导,帮助孩子形成独特的道德品质。最后,家长能够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参与德育工作,有助于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目标和方法,从而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是家长团队建设的关键。家校合作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负责传达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息,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家校合作的开展。其次,开展家长培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家长的德育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最后,举办家长参与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也能为孩子树立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榜样。

3.家长培训与支持

为了提高家长的德育能力,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德育理念、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学校还可以设立家长资源中心,为家长提供德育资料、教育案例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德育工作[3]。

三、中小学德育的三重管理

(一)目标管理

1.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

在德育工作中,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是团队管理的基础。明确的德育目标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德育目标时,应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具体地说,德育目标应该明确表述教育内容和要求,能够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衡量,与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相匹配,具有实际意义,并设定明确的时间期限。

2.目标分解与实施

制定德育目标后,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和实施。目标分解是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小目标,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目标分解应根据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进行,确保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承担相应的任务。目标实施是德育工作团队根据分解后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团队协作,确保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享工作进展和经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目标评估与反馈

目标评估与反馈是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对德育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改进方向。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学校还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德育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过程管理

1.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德育工作过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以及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性。活动形式可以包括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要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巩固活动成果。

2.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

班级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品德养成具有深远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多方面的融合。班级文化管理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班级公约、班级口号等,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辩论赛、才艺展示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在班级文化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确保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4]。

3.學生个体关注与帮扶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给予及时的关爱和帮助,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困惑,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在个体关注方面,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和需求。同时,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在帮扶方面,可以开展学习帮扶、生活帮扶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三)结果管理

1.德育成果的评估与展示

德育成果的评估与展示是德育工作结果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对德育成果进行评估,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改进方向。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德育成果展示是激励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德育成果展示活动,如优秀班级评选、德育活动成果展览等。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进步和成长,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展示活动也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总结经验,找出改进的方向。

2.优秀案例的分享与推广

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推广优秀案例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育工作者分享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让其他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同时,学校还可以将优秀案例整理成册,通过网络平台或纸质出版物进行推广,让更多教育工作者受益。优秀案例的分享与推广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促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优秀案例的推广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德育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持续改进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享工作进展和经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对德育目标和方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注德育工作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通过持续改进,德育工作可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持续改进也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促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研究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实际工作中,中小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不断优化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岭.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21(28):87-88.

[2]冯雪飞.浅谈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21(11):77-78.

[3]孟具彦.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考试周刊,2020(74):155-156.

[4]翁天虹.班主任主导下的班级教师共育团队建设[J].江苏教育,2020(15):57-58+61.

[5]车小辉.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法[J].吉林教育,2020(01):95-96.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
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班主任德育管理探究
分析人本管理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中职德育工作的四个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浅谈初中年级组长如何开展年级德育管理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