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区块链技术推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

2023-02-25

现代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业链区块农户

戴 琳

(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对于促农增收、助农增效和全面脱贫攻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对于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从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势头较好,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是,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仍然存在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合作不稳定、利益联结和分配不均等问题,致使农业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升级。2020 年和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要加快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2]。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 要将区块链定位为新兴的数字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区块链技术为首,通过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的转型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可知,当前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较低, 物联网等技术尚不成熟,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还属于先进技术,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3-5]。 针对区块链在农业产业链领域应用的研究尚有欠缺。 因此,本文在剖析农业产业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区块链技术助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存问题

国内学者立足于不同视角给出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界定。 总体而言,农业产业链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诸多环节,联结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组织及企业,形成综合一体化产业链[6-11]。 同时,在农业产业链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多环推进(组织、共享、参与)和多链管理(组织链、物流链、信息链),从而形成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12]。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其体系和模式不断完善、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农业产业链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农业产业链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合作以及各参与环节的有效衔接直接影响着产业链运行的效率,而且是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链效益的有力保证[13]。 但是,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缺乏直接的沟通渠道,信息不对称问题凸显。首先,生产者因信息不对称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从而盲目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农产品,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形成矛盾,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失衡、农产品滞销等现象频发。 同时,大多数农户缺少充足的资金和先进技术,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创新调整,进一步导致供求异常。 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减弱,消费者的诉求也难以得到保障。其次,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直至销售,缺乏一体化的监管体系,致使消费主体对于优质农产品难以辨识,其在购买农产品过程中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农业产业链增值受限。同时,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反馈受限,需要第三方的参与,使得产业链一体化不够完备且无法保证公信度。最后,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等由于其在资金、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全面,处于市场的主体地位。而小农户由于其资源禀赋的限制, 缺乏可靠且全面的信息来源,且没有掌握较强的市场营销手段,参与能力薄弱。

1.2 农业产业链主体间合作不稳定

我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制度,致使农业产业链上游生产主体分散化程度较高。 同时,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通常具有非正式特性,处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组织密切程度同样较低。从农业产业链内部合作来看,首先,当前农业产业链涉及的主体多、环节复杂、沟通成本不断增加,造成主体之间矛盾加深、合作吸引力下降。 同时,产业链上的主体均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对于个体和主体而言,二者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存在直接矛盾,内部冲突不断加剧。例如,农户在生产环节并未实现标准化种植,或降低成本生产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使得消费者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而传统农业产业链无法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有效溯源,更无法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这直接导致农产品市场混乱,使得合作关系难以实现长久稳定,甚至走向解体。 从农业产业链外部环境来看,农业产业链合作之所以破裂,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2]。 例如,在订单农业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农户恶意违约现象。当农产品价格高于当初协议收购价格时,农户将农产品转卖给其他企业。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部分企业违约事件也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出于逐利心理,无论是农户还是企业,均可能成为违约的主体,这使得农业产业链主体间的信任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合作的不稳定性。

1.3 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不均衡

作为理性经济人,不同主体参与农业产业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动力是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因此,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则是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农业产业链的实施过程中,产业链各主体间由于信息获取能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其最终所获得的权益分配不均。 尤其是龙头企业,与小农户相比,其在运作管理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可以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范围。 而我国实施家庭承包制,大多数农户家庭的经营活动被局限在种植养殖等低利润、低附加值环节。 农户由于其自身资源禀赋的限制,在农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均处于弱势地位,居于农业产业链运作链条的最低端。 因此,农户所得利润多在生产环节,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没有在产业链分配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不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降低了利益受损主体的合作意愿,致使其退出农业产业链。而单个主体的退出行为,会对农业产业链这种网链式联盟产生冲击,进一步限制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2 区块链技术助推农业产业链的实现效果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区块链是一个由各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其由多种技术集成创新而成,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 它通过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共识协议来确保网络传输与访问的安全,从而实现数据的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14]。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演进,由于区块链具有可追溯、安全透明、信息多方共享、不可篡改的优势,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5]。

2.1 区块链技术保障产业链信息交流的畅通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农业产业链主体之间能够共享所有的资源和信息,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实现点对点传输,并解决了可能存在的信息延迟等问题,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 同时,安全透明性保证了链上数据对所有节点都是透明的。参与农业产业链的主体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共享与分析, 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依靠区块链技术,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机构等也可以加入产业链条中共享所有的信息,使数据更加透明化,从而促进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资金流等有序流动,实现产业链主体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2.2 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业产业链全流程可追溯

区块链是一种链式排序,主要依据各个区块的时间顺序。同时,区块头和区块体共同组成了区块,且每个区块均标记上了时间戳, 由此实现了对信息的追溯。 一旦有新的节点信息需要计入区块链中,则必须经过已经存在的所有节点的共同验证才能实现[16]。同时,由于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使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信息数据,一旦通过验证并计入区块账本后,则无法进行修改,保证其源头数据不被人为因素所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以农作物为例,通过将其种植、 加工直到销售环节的相关数据上链存储,可以实现农产品全链条透明化监管。 购买者通过身份标识能够查询农产品的核心信息,提高了对农产品的认可度。而监管部门同样作为节点参与在区块链的溯源系统中, 由于链上数据已经被标记时间戳,且附有责任主体的数字签名, 当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追溯相关主体责任。

2.3 区块链技术增强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产业链信息公开、交易透明且资金流向可追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链的各个主体利益均受到共同监督,各主体也更倾向于理性行为,促使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健全。 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能够协调、 全面地考虑核心及非核心主体,以免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同时,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使得传统契约形式的合作直接转变为智能合约,即使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合约内容依然能够有序履行,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尤其是对于小农户而言,由于以智能合约作为基础,当其所生产的农产品达到既定的合约标准时,农户不仅可以获得该产品在买卖过程中的收益,同时会获得一定比例的零售返利、股份分红等,实现利益共享,进一步使农户从农业生产单一环节拓展至全链条。

3 区块链技术助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创新

农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推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硬件基础。 因此,应注重加强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销售等各个领域主体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拓展延伸数据采集范围,全面采集涉农信息,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做好有力支撑。 面对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产业链领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困境, 应该做好其核心技术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针对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探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掌握其创新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以解决产业链实际问题为导向,建设高水平的区块链技术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大力度展开区块链核心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同时,深入挖掘区块链技术的原始创新动力及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现存缺陷,推动协同攻关,填补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漏洞。

3.2 打造区块链人才高地,培育新型农民

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区块链助推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区块链技术门槛较高,且涉及的范围涵盖了数学、密码学、通信等诸多学科,跨领域多学科交融的复杂性导致专业人才较为稀缺[17]。 区块链技术的嵌入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熟悉农业产业的现代化专业复合型人才。 首先,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通力合作, 形成产学研相关的产业链资源优势,以数字农业和区块链为市场导向,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培养区块链技术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引进,提高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 着力引进一批区块链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以人才集聚优势打造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吸引有志向、高素质的大学生返乡,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产业链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其次,加强对现有农民的培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以村集体为单位配合相关部门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对区块链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全面提升农户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使传统农民逐步转变为新农人。

3.3 健全区块链应用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区块链技术的布局与实施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链中产生了如智能合约等新的主体, 使得法律法规监管出现空白,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健康发展。 首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区块链法》,明确区块链技术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当涉及违法违规行为时详细的法律条款和定罪依据等,实现区块链技术的有效监管。 在数字经济时代,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数字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当传统与虚拟空间的规则逻辑存在冲突时,不能盲目地用前者替代后者。其次,法律法规不仅要符合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也要符合大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区块链法律体系的建设,应该根据其特殊性,由国家司法部门作为主导,联合专家学者、农民合作组织、科研单位等共同制定。 从而明确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应用场景中的差异性,加强小农户与农业组织、龙头企业等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最后,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将产业链所涉及的监管部门协同运行起来,实现全方位监管。

4 结论与展望

区块链技术作为前沿性的信息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透明安全、不易篡改、数据信息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征,与农业产业链发展需求存在多重耦合,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痛点问题。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用并没有在我国农村大范围普及,区块链技术在组织架构和模式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小农户由于价值认知的偏差,对新技术的应用持观望态度。 因此,区块链技术作为未来农业产业链的底层技术支持,如何最大化发挥其效用还需要深入探索和挖掘。

猜你喜欢

产业链区块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