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与武则天有关的传说与遗存
2023-02-24杜成慧郑全芳
杜成慧,郑全芳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2.育才实验学校,重庆 九龙坡 400050)
阆中在唐初名为隆州,位于利州(今四川广元)南部,唐开元元年(713)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治阆中)。在贞观六年(632)之前,隆州是利州都督府所辖六个州中最富庶的城市。1986 年12 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与广元相邻的阆中,唐代也有许多关于武则天的记载和传说,并有为武则天铸造的铜钟保存至今。迄今为止,虽有学者对这些传说和文物文献分别作过探讨,但并未就阆中这些与武则天相关的资料进行过全面考证。本文试结合史籍和唐宋文集中的有关记载,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武则天出生于利州的观点提供佐证。
一、袁天纲“断龙脉”的传说
唐初天文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纲(纲也作罡)都曾寓居过隆州,在阆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二人的传说,其中与武则天相关的有“断龙脉”和“厌王气”的故事。
(一)锯山垭断龙脉
李淳风和袁天纲寓居隆州,最早见于《舆地纪胜·阆州·古迹》:“袁天罡宅。蜀郡袁天罡客于本州,即蟠龙山前筑宅,李淳风闻其名,携百金访之,而师事之。”[1]3783在清《保宁府志》中,也有类似记载。[2]263
在阆中有袁天纲“断龙脉”的传说。《舆地纪胜》载:
蟠龙山,在阆中县东北二里,其势如龙,故名。唐太宗朝,望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太宗令人入蜀[求之],次阆中,果见山上气色葱[郁]葱,遂奏闻,[因]凿破山脉,水流如血。[1]3777
这个传说与袁天纲在利州望云铺望见“王气”、拜访武士彟府宅、为武则天看相的传说密切相关,可以相互参证。
《蜀中名胜记》云:
李膺《益州记》云: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尺,当中有户有门,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通志》云:在城东三里,望如蟠龙之状,后魏蟠龙郡以此山名。唐贞观中,望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太宗令人入蜀,次阆中,果见山气葱蔚,后凿破石脉,水流如血,今号锯山。咸亨初,曾徙阆中县于此,即今之锯山关也。又云蟠龙山前,袁天纲尝筑台于此,以占天象。[3]354—355
锯山关今名锯山垭,在小蟠龙山之右。李膺《益州记》所载盘龙山南长石,也见于《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关中蜀汉诸山》。[4]507《古今图书集成》载:“唐贞观中,有望气者上言太宗,观测天文,谓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太宗令袁天纲测步王气,由长安到四川,行至阆中,果见灵山嵯峨,佳气葱郁,其脉在蟠龙山山系之小蟠龙山之右侧鞍部。袁天纲在此处凿断石脉,水流如血。阆中人呼其地为锯山垭。又据乡人传说,李淳风与袁天纲会晤于锯山垭。二人所步王气之脉,不谋而合!”又载:“高宗时,袁天纲定居在阆中以北三里之蟠龙山,在山之高峰处筑台,以观天象,乡人呼为‘观星台’。蟠龙山是阆中四周之山距城最近而又最突出的,观测条件极为良好,是天然的天文台。”[5]传说袁天纲(583—645)和李淳风(602—670)到了蜀地隆州后,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城后,凤凰山高举凤头,左右张开两翅,若揽若抱,形成龙凤之势,于是命人将大小蟠龙山结合部分砍断,以破龙脉,使隆州及其附近“方圆百里之内不出天子”。[6]一直到今天,阆中依然留有“锯山垭”的遗迹。后来阆中人才辈出,出了陈氏三兄弟,尹家两兄弟状元,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状元,外加四百余位进士,天下闻名,却没有出过天子,据说就是由于袁天纲破龙脉的缘故。被破的龙脉龙气回流至利州地界,出了后来的大周女皇武则天。斩断龙脉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说明当地人认为武则天贞观初诞生于利州。①
(二)武则天降生利州
阆中民间传说初唐时,有一天隆州雷雨交加,云雾里有龙若隐若现,几次欲下降嘉陵江,但又未能成功降落,于是随云雨飞腾而去。隆州人以为这是妖孽现形,遂募捐生铁铸塔以示震慑,塔名白塔。不久,雷雨重又大作,神龙在云雾里奔驰难下,便携云带雨沿嘉陵江而上,下降到利州的江潭。不到一年,武则天在利州诞生。传说铁塔的设计者是李淳风,他认为神龙乃帝王之象,若不作塔震慑,恐危及社稷,朝廷问罪,故有此举措。[7]传说虽然多属虚构,但反映出隆州(阆州)人也认为武则天诞生于利州的事实。
阆中古城铁塔寺在原东城门内北侧,寺内的保宁铁塔建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就是传说中的白塔。塔顶为石造,塔身铁铸,高4.7 米,呈八面柱形,每面宽38 厘米。塔身铸八分体阳文《佛顶尊胜陀罗经》全文,实为铁铸的特大经幢,经幢与塔外形相似,铭文中称其为塔。[9]文末云:
右南部县王袭鎠及妻严十五与诸施主奉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陛下及法界苍生敬造此塔,万代供养。天宝四载二月八日建成。
唐安郡刘潘生。
天宝元年(742)改蜀州置唐安郡(今四川省崇州市),乾元元年(758)复改蜀州。铭文表明铁塔的建造者为刘潘生,而非李淳风,建成时间为天宝四载(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在武则天去世40 年之后。
铁塔上部由八根六方石柱架构的八角亭所覆盖。后来寺院建筑荒圮,铁塔犹存其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内仅存铁塔两处,另一处在河南开封,但非由真铁铸成。可惜的是这一珍贵文物在文革时被拿去熔炼钢铁,不幸被毁。
唐人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三《记异第二十九》载:
袁天纲,益州人,尤精相术。贞观初,敕召赴京,涂经利州。时武士彟为刺史,使相其妻杨氏。天纲曰:“夫人骨法,必生贵子。”乃遍召诸子令相之,见元庆、元爽,曰:“可至刺史,终亦迍否。”见韩国夫人,曰:“此女大贵,然亦不利。”则天时衣男子服,乳母抱出,天纲大惊曰:“此郎君神彩奥澈,不易可知。”试令行。天纲曰:“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转侧视之,“若是女,当为天子。”[8]
《大唐新语》作者刘肃为唐宪宗元和(806—820)时人,书中有自序,称“登仕郎守江州浔阳县主簿刘肃撰”“时元和丁亥岁,有事于圜丘之月序”,知《大唐新语》成书于元和二年(807),距离武则天去世仅百年余,书中所载袁天纲为武则天观相之事很可能实有其事。书中称武则天当时“衣男子服,乳母抱出”,说明尚为婴孩。
道光《保宁府志》载:
皇泽寺在(广元)县西一里,嘉陵江岸,倚岩建寺,峭壁如削。《县志》:县西一里,寺有武后石像,乃一比邱尼,相传唐武士彟镇此,生则天。时袁天纲至朝天关,望见利路有王气,至则气在士彟府,因往视之,乃曰:“龙眉凤目,后必大贵。”及武后临朝,建皇泽寺于此。今其乡犹名则天焉。[2]92
利州城北四十里的朝天关,是千里蜀道上最为险峻的一段,有古蜀道上的重要驿站。相传唐代贞观初年,著名相术家袁天纲来到朝天关,登高望远,见利州城瑞气缭绕,有“王气”之象,断定城内有贵人,于是到城中查看,发现王气出于都督武士彟府邸,便前往谒见。武都督因他相术高明,便请其为家人观相。当时武则天尚幼,身着男童衣服,袁天纲见她生得龙眉凤眼,十分惊异地说:“若是女,当为天子。”后来武则天果然当了皇帝,袁天纲的预测应验。因此,人们便将袁天纲望利州“王气”的地方取名为“望云驿”、“望云铺关”或“望云铺”,一直沿用至今。此传说与阆中的“断龙脉”的故事遥相呼应,印证武则天降诞于利州的史实。
二、田道士云台山投龙
投龙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个环节。早在道教创立之初,张道陵就已经引入了三官信仰。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道教中有天官赐福、地官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过去帝王在举行黄箓、金箓斋会之后,把写有祈请者消罪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起来,分成三份,名曰山简、土简、水简。山简投于灵山诸天洞府绝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简埋于地里以告地官中元;水简投于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这种投简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天地水三官保护生灵社稷平安。
(一)宋之问《送田道士使蜀投龙》诗
唐代以道教为国教,因此投龙仪式盛行于唐朝。活跃于武周时期的诗人宋之问(约656—712),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分直内文学馆,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681),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690)秋,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分直于洛阳西入阁。武则天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以巧思文华取幸。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长安二年(703)迁司礼主簿。武周时期,宋之问常扈从武则天朝会游豫。中宗复辟后贬泷州参军,逃归洛阳,以告密有功,擢鸿胪主簿,迁考功员外郎。后为太平公主告发,贬汴州长史,改越州长史。先天元年(712)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被赐死于徙所。宋之问有《送田道士使蜀投龙》诗云: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10]1423-551
诗当作于武周时期,描写的是武则天派田道士到蜀地投龙的经过。通常认为,“云台”指投龙之地,即阆中云台山,为苍溪县与阆中市界山,距苍溪县城三十五里,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修真之所,是道教二十四治所中的下八治之首治,山上有南北朝时修建的云台观。蜀门指剑门。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巴字水为古水名,此指嘉陵江。壶中地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云笈七签》卷二十八引《云台治中录》曰:“施存,鲁③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11]洞里天指道教以名山胜境为洞天福地,修建宫观楼宇,炼丹服药,得道升仙。神仙们居住在十洲三岛和无数洞天福地。十洲三岛在海上,三岛是蓬莱、方丈、瀛洲,洞天福地在陆地之内,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唐灵一《送朱放》诗:“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晋顾恺之曾画云台山,描绘天师张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来考察弟子们,其中唯赵升、王长二人信心最坚,并作《画云台山记》以记起事。由“图画彼山川”可以基本上确定宋之问诗中所写的田道士投龙地就是阆中云台山。
《舆地纪胜》载:“云台山,一名凤凰山。《元和郡县志》云:‘在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述巴志》云:一名天柱山。上有鱼池,宜五谷,无恶毒,可度灾难,张道陵升仙之地也。”[1]3777今本《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三全阙,原属阆州的苍溪县未留下记载,《舆地纪胜》的引文可补其阙。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成书的《太平寰宇记》载:“云台山,一名天柱山,在(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高四百丈。上有百里,有鱼池,宜五谷,无恶毒,可度灾。《周地图记》云:汉末张道陵在此学道,使弟子王长、赵升投身绝壑,以取仙桃。长等七试已讫,九丹遂成,随陵白日升天。”[12]《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宋初,距唐末不足百年,说明云台山在唐宋时期也称天柱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关中蜀汉诸山》载:“灵台山,《十道记》曰:在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张道陵升真之所。”[4]506县当指阆中县或苍溪县。云台山也称灵台山。
北宋韦骧《云台观》诗云:
缘崖涉涧上云台,古观稀逢车马来。翠柏径深长蔽日,玉鱼池浅仅胜杯。取桃人去无遗迹,锁药炉存绝旧灰。唯仰天师凛然像,祗愁双剑起风雷。[13]
描写的正是阆中云台山和云台观,张天师升仙之地。
(二)田道士的来历
赴蜀投龙的田道士,史籍中没有记载。施肩吾(780—861),字东斋,号栖真子,生于唐睦州分水县(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举进士,然淡泊名利,不待授官,即东归。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遂筑室隐居,潜心修道炼丹。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开发澎湖的先驱。施肩吾有《天柱山赠峨眉田道士》诗云:
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巅。近闻教得玄鹤舞,试凭驱出青芝田。④[10]1427-864
《隋书·地理志》云:“阆内⑤……有盘龙山、天柱山、灵山。”[14]宋元丰年间(1078—1085)成书的《元丰九域志》,附录《新定九域志·阆州·古迹》载:“云台山,《述巴志》云:一名天柱山。上有池,宜五谷,无恶毒,可度灾难,张道陵升仙之地也。”[15]《元丰九域志》中仅载阆州一地的云台山(天柱山)。苍溪云台山张道陵墓穴遗迹至今尚存,墓内石顶镌刻的“升真之域”四个正楷字仍清晰可见。有人认为天柱山指峨眉山天柱峰,笔者认为天柱山应当是指云台山,峨眉山为佛教名山,也是历史上道教的重要教区之一,但从“古称天柱连九天”来看,天柱山应该是阆中的云台山,即张道陵升真之所,而非峨眉山天柱峰。峨眉山有天柱峰,为其群峰之一,但并不称天柱山。峨嵋可能是指田道士的籍贯。此田道士年代与宋之问相差一百多年,不应是同一人。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或华州(今属陕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蜀中名胜记》载马戴《寄云台观田秀才》诗云:
云压松枝拂石窗,幽人独坐鹤成双。晚来漱齿敲冰渚,闲读仙书倚翠幢。[3]359
由此看来,唐代云台山(天柱山)云台观的道士多属田姓,则宋之问《送田道士使蜀投龙》诗中的田道士,很可能就是云台观的道士。
(三)武则天两次蜀中投龙
在武则天于永徽六年(655)被立为皇后之后不久,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就曾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富乐山建坛,在江边举行过投简仪式。绵阳古称绵州,富乐山位于市区东面2公里处,原名东山,又称旗山,地处剑门蜀道南段,环境幽美,古迹众多,被誉为绵州“第一山”。宋《方舆胜览》载:“富乐山,在巴西县东五里,刘备自蛮荆入蜀,刘璋延之于此山,望见蜀之全盛,饮酒乐甚,故得富乐之名。又有石盆山、迎真观、卧佛院、洞灵观在山之麓。”[16]刘备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冬入蜀,与刘璋会于涪城,刘璋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督白水军,令其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驻军不前,以恩德收买人心。
《蜀中广记》载富乐山有唐僖宗乾符间(874—879)王助碑,并云:
《周地图记》云:“富乐山高广为众山之秀,登之望见州内。”……冉木震(甫)《富乐山移文》云:星车荧荧,驾风鞭霆。山雾入云,回翔太清,是为古富乐之英。方刘豫州置酒高会于吾山也,升高延伫,虎视徜徉,沃野绵亘,郁乎苍苍。曰富乐哉,有德易王,其兴勃然。高宗显庆中,建坛山上,奠简江臯,瑞气凝于翠岭,祥光烛于丹霄。武宗会昌中,投金鲛室,沉璧龙渊,云鹤翔以飘摇,天光舞而蹁跹。石刻长存,于今屹然。[17]
冉木,字震甫,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嘉定十六年(1223),以承议郎通判黔州。理宗绍定二年(1229),复通判绵州。《宋史·艺文志》载其著有《武泰志》十四卷,今佚。文作于南宋绍定二年己丑(1229)。同治《直隶绵州志》载其全文,名《古富乐山移文》,个别文字不同,作者为冉木,时为绵州通守(判)。文中“投金鲛室”作“投金蛟室”。⑥[18]说明唐高宗显庆年间已在富乐山上建坛,并投简江中,其时武则天新立为皇后不久,深受高宗宠幸,在蜀中富乐山下涪江中投简应与武则天相关。武宗会昌(841—846)时,曾在富乐山投金龙于蛟室,沉玉璧(简)于龙渊,这是唐代在蜀地投龙的又一事例。
(四)今存投龙简文字
唐代投龙的地点一般为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久视元年(700)七月七日,武则天在嵩山三阳宫,曾让洪州道士胡超为她在嵩山上投下一枚金简。1982 年,这枚金简在河南登封嵩山峻极峰《大周升中述志碑》遗址北面高崖边的一块大石头下被发现,现存河南省博物馆。金简呈片状,长方形,整体素面无纹饰,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 行63 字,文曰: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被命名为“武则天金简”,对于研究武周历史和古代投简制度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唐玄宗李隆基特别尊奉道教,亲受茅山上清法箓,成为道教上清派弟子。玄宗大力提倡道教斋醮,曾举行过多场投龙仪式。他钦定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为投龙地,并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派道士孙智凉及内侍张奉国等专程到南岳投放金龙玉简。南岳衡山招仙观朱陵洞有投龙潭,文献记载唐玄宗时曾在此投龙。有诗云:“开元投金龙,水底闻天钧。”清朝道光年间,在朱陵洞发现了唐玄宗的投龙简,为铜质简牍,学者多称其为“南岳投龙告文”或“投紫盖仙洞告文铜简”,今存贵州省博物馆。该投龙简为长方形,全文如下:
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降诞。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谨依上清灵文,投刺紫盖仙洞。位忝君临,不莸朝拜。谨令道士孙智凉,赍信简以闻,惟金龙驿传。太岁戊寅六月戊戌朔廿七日甲子告文(正面)。
内使朝散大夫行内侍省掖庭局令上柱国张奉国,本命甲午八月十八日生。道士涂处道。判官王越宾。壬寅八月七日。傔人秦延恩(背面)。
文字虽较“武则天金简”为多,但祈愿内容则要少,仅为“愿蒙神仙长生之法”,与“武则天金简”中的“长生神仙”相同,为帝王投龙的主要目的。
田道士在蜀地投龙的简牍文字虽不见记载,实物也未被发现,但其内容当与上述两道投龙简类似,或乞求三官九府免除其罪名,或愿蒙神仙长生之法,希图长生不老。武则天所以派人到云台山投龙,与其出生在利州,而隆州(阆州)原归利州都督府管辖也当有一定的关联。
三、圣神皇帝铜钟与圆觉寺
在阆中与武则天相关的文物和遗存还有圣神皇帝铜钟与圆觉寺。前者为献给大周女皇武则天的贡品,后者则与袁天纲和李淳风“断龙脉”“厌王气”相关。
(一)圣神皇帝铜钟
圣神皇帝铜钟也称武后铜钟,是一件专为武则天铸造的大钟。根据钟身铭文,其铸造于武周长安四年(704),高79 厘米,直径57 厘米,材料为青铜,重160 公斤。铜钟顶部挂钮原为交融组合的四条游龙,形象生动。钟肩上铸有莲花瓣纹一周,腹身饰双层井字纹,井字纹交角处铸有莲瓣状乳突。钟身上层井字纹方框内铸有阴刻铭文,内有武则天称帝前夕新造的文字,字迹清秀遒劲,记叙了铸钟的时间、地点和原委。铭文为:
维大周长安四 (年),岁次甲辰,十 (月)癸丑朔贰 (日)甲寅,合州庆林观观主蒲真应等,奉为 (圣)神皇帝陛下敬造洪钟一口,重四佰斤,普及法界苍生,并同斯福。
朝议郎行合州司马高德表。
圣神皇帝为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一个尊号。当年合州(今重庆合川区)庆林观(今濮岩寺)主蒲真应铸好此钟后,由朝议郎(正六品)行合州司马高德以表上呈武则天,准备通过嘉陵江水路,经阆中、广元运至长安,献给大周圣神皇帝武曌。当钟运至隆州时,从长安传来了政变的消息,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杀死了武则天内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于太子李显,史称神龙政变。蒲真应听闻武则天退位,觉得铜钟送往长安已无意义,遂将其留在了阆中。据《保宁府志》和《阆中县志》记载,铜钟先置于保宁府署内,之后移至府署前清远楼、南楼(今华光楼),清朝乾隆时又移至府署后凤凰楼。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江权又将其移至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内,并撰《铜钟行》诗云:
(琼)楼江上百尺高,夜深风雨争喧号。陡闻有物在空际,吼声动地如蒲牢。晨兴相顾各诧异,上蹑层梯辨真伪。四壁萧条八闼空,铁绳贯纽洪钟缒。初疑神物不敢撄,神灵呵护蛟龙鸣。视之駴目色斑驳,听之震耳声铿鍧。须臾若抗复若坠,摩挲细读行间字。武氏长安是建元,大挠甲辰当岁次。吁嗟运会不可长,人间弹指即沧桑。此钟历劫未磨灭,尚说流传自李唐。是时唐室方不兢,龙斄坐摄中宫柄。夷灭宗潢逐帝储,才人作后还称圣。万象神宫制作垂,升仙太子纪穹碑。制成奇字书青简,欲比苍灵万古师。以 为月 为日,转注谐声皆勿律。迄今题字尚依然,谛观洵是当时物。星移物换几千秋,云散风流一转眸。景王无射归何处,献子歌钟不可求。金轮御世经千载,追蠡岿然仍独在。伪符膺鼎既流传,何妨拂拭生光彩。百年高阁尚雄尊,万物显晦同朝昏。未审浮来自何日,想见逆浪声崩奔。⑦[19]
记录了铜钟的保存情况,并对武则天篡唐称帝作了评论,虽然囿于封建正统观念,对武则天多有微词,但其保护文物的措施值得肯定。
一位道士千里迢迢为武则天送钟,结果钟尚未送达,大周王朝覆亡,女皇逊位,并在十个月后寿终正寝,这口铜钟见证了武周王朝的终结,颇富传奇色彩,是武则天晚年兴趣从佛教转向道教,希图长生不老的见证。在合川民间还有许多有关铜钟的传说,如说钟铸成之时,能发出凤鸣之声,声音洪亮,悠久延绵,但当铜钟到达阆中时,突然发出悲戚之声,蒲观主掐指一算,感觉不妙,于是停止行进,将铜钟送到阆中,说自己要到天宫院祭拜祖师爷袁天纲。⑧观主一去不回,隆州只好把这具献给圣神皇帝武曌的铜钟供奉起来。
铜钟形制美观大方,铸造工艺精湛,发声洪亮悠长,一直为阆中一宝。1956 年,武后铜钟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有人试图将其砸碎卖铜,致使顶部挂纽被毁坏。1989 年,铜钟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1 年底,铜钟存入阆中市博物馆。铜钟铸成至今已有1300 多年,依然光亮如初,展示了古代巴蜀地区发达的冶炼工艺,也是研究武周新字和度量衡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武则天与道教的关系也有参考价值。
(二)“厌王气”的圆觉寺
在阆中市南十五公里的彭城镇赐绯山,有一座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圆觉寺。阆中旧志载,圆觉寺始建于唐。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有望气者上言太宗,长安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不可不预。太宗便先后命袁天纲和李淳风二人前往勘查,二人不谋而合地测步至阆中的蟠龙山。袁天罡首先测至其要害之处,凿断龙脉。为绝断“王气”,李淳风建议在附近修建圆觉寺以镇厌。李淳风勘定好寺址后,二人便四处延请工匠高手着意修建。圆觉寺建成后,以其高超的工艺和恢弘的气势很快就闻名巴蜀。成都地方官闻听后,即请原班工匠在成都修建了著名的昭觉寺,故世有“先有圆觉,后有昭觉”的说法。至今昭觉寺僧仍说昭觉寺的大锅原是阆中圆觉寺的旧物。
寺中旧藏有唐人手书佛经《华(花)严经》,为稀世珍品。该写经有三绝:一是名家手书,字体遒劲,雍雅端庄;二是使用本地特产茧纸,绵韧如帛,经久不蛀;三是以金粉为墨,鲜亮如新。圆觉寺后因火灾而焚毁。⑨明洪武七年(1374),阆中僧众又于原址重新修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赐名显法禅寺,但当地仍习称圆觉寺,为佛教名刹。[20]
圆觉寺名与《圆觉经》名有关。《圆觉经》的全称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在智升《续古今译经图记》中,首次记录此书为佛陀多罗所译,但译出时间和佛陀多罗的生平均不详。圭峰宗密在《圆觉经大疏》中说此经于武周长寿二年(693)译出。宗密曾见到一古本,据传为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潭州宝云寺译出,但真假无法确定。此经是唐、宋以来天台宗、贤首宗、禅宗等盛行讲习的经典。《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两种译本:一为东晋佛驮跋陀罗翻译,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一为武周时实叉难陀翻译,题名《大方广佛花严经》,⑩八十卷。八十华(花)严的梵本为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武周证圣元年(695)三月始于遍空寺内翻译,武则天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十月译毕。[21]新译的八十华(花)严比旧译的六十华严文辞流畅,义理更周,故流通较盛。华严宗的主经即八十华(花)严。圆觉寺的《华严经》,应为实叉难陀翻译的《大方广佛花严经》。
“断龙脉”和“厌王气”的说法虽然属于迷信,但其中蕴含的真实信息是:武则天诞生于蜀地,当地人深以为荣,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而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近年新发现的唐代史料的印证,兹不赘述。
结 语
武则天于唐贞观二年(628)诞生于利州,在相邻的阆州留下了许多记载、实物和传说,可以为武则天出生于利州提供佐证。唐宋时期道教达到鼎盛,深受帝王贵族们的推崇,道教的斋醮仪式也成为了官方祭祀岳渎的典礼,而“投龙简”就是专为皇家举行的一种斋醮仪式。武则天派田道士赴蜀中投龙一事,是其崇信道教,意欲长生不老的表现。阆中保存下来的武则天铜钟,则是武则天晚年崇信道教的凭证。将这些资料汇聚起来进行分析,可以说明武则天出生于利州,巴蜀大地与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