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依据、思路方法和注意要点
2023-02-24包力维
包力维
(四川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一词进行了明确而富于感性的描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29同时指明:“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依然是坚定不移的文化发展方向选择,其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等提法,延续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彰显出文化自信自强的新时代高度——“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
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源自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创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特殊性的完整文化形态——“三农”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灵魂的缩影和写照,其必然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在未来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逐步形成当代意义上的“三农”文化,其丰富内涵可以从中国农民的劳作和生活中观察到,可以在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到,亦可在重要文件对于“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农业文化”等提法和阐释中得以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文化与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推动“三农”文化建设,进行“三农”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现实依据和教学实践问题需要被再次审视。
一、“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依据
“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必须付诸实际并持续推动的系统性工程。一是“三农”问题本身在党的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这是首要现实依据。二是由于“三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校思政课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起到关键作用。三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背景下,“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具有时代必然性。
(一)“三农”在全党工作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的聚居地,是相对于城市、城镇的人群聚居地,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农民是指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劳动者。“三农”问题是一个将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者统合为一体的问题,按照温铁军教授的看法,“三农”问题是“三维的农村问题”,从中反映出的是“农民众多的农民国家的问题”[3]160。对于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中国而言,“三农”问题是需要首先解决的基本现实问题。正确把握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深度理解“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资本与资源”等关系,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前提。
作为一种概念提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三农”问题开始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对其有了全新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4],而此前的提法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5]。2003年“三农”问题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三农”问题用“三个最需要”进行总结:“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6]671集中概括了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谋划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7],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8]作出总体安排。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特别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进行全局性谋划,将“三农”工作放在高度重要地位,是高校思政课融入“三农”文化的首要现实依据。
(二)推动“三农”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三农”文化是伴随“三农”实践产生的文化现象。认识和把握这一文化现象,是处理“三农”问题的先决条件之一,推动“三农”文化建设,是根植于“三农”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身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三农”文化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文化部分,是深植并深度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文化部分,反映当前中国亿万农民以及向着城市转移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关系,需要被以文化建设的方式进行发掘。正如《人民日报》刊载的《“三农”文化是一面镜子》一文所述:“中国走向文化强国,依靠的是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只有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和力量。”[9]“三农”文化建设是强化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基础文化部分的联结、筑牢文化强国基石的必然要求。
第二,“三农”文化建设作为根植于“三农”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深刻影响和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中国共产党长期扎根于农村,需要“三农”文化建设的“凝心聚魂”。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工农业剪刀差”推动国家工业化,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行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持续性深化改革,都有“三农”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发挥意识形态效力。
第三,推动“三农”文化建设,其本质是在广、深、细的层面进行“三农”文化教育,即以先进“三农”文化对全社会的人民群众进行教育。通过弥合城乡文化对立,在乡村与城市互动中推动文化创新,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作为重要思想文化阵地的高校思政课堂,无疑是“三农”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三农”文化,不简单是知识的罗列和文化的传播,而是以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导向,发掘并传播优秀的“三农”文化,教育和引导青年学子深刻地认识农业、农村、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在大学阶段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向上精神,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承担责任、起到作用。
(三)“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时代必然性
“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必然性具体体现为: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正按计划稳步地执行和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必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果和新时代“三农”文化挂钩。伴随着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如何宣讲脱贫攻坚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何讲解好乡村振兴战略所涉理论和执行中的未知领域,使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和国家战略的目标、态势、现况、问题等内容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思考,成为一个具有时代必然性的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三农”文化作为文化上层建筑必然基于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而有所改变。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农”工作,正不断凝聚人才、资源、资本等要素,促进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以此为基础,农村在思想道德、公共文化、乡风、家风、民风等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思政课教师应当细致入微考察新时代“三农”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的改变,生动展示乡村文化振兴的方方面面和积极意义,勾勒“三农”文化现阶段样式和发展方向,描绘青年服务“三农”的广阔前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农”文化在思政课堂上的呈现,依然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作为引领。虽然教师个人对“三农”问题和“三农”文化的基本意涵、政策背景、历史经纬的理解深度各有不同,但能够明确高校思政课融入“三农”文化的时代必然性,具备服务“三农”的基本知识、文化情感、社会责任、使命意识,是思政课教师做好“三农”文化教育的必备素养。
二、“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路方法
如上所示,“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时代的必然性,而要真正实现“三农”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三农”文化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积淀、重大的时代命题、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行梳理,并能择其要点、重点进行思想、话语、形式的加工,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一)挖掘“三农”文化中深厚的历史积淀
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三农”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其融合了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各类关系、制度、传统、习俗;另一方面是党领导人民的创造:由于“三农”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创造,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章法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是农民长期进行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产物。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弃,而且要在实践中发扬光大。”[10]678农耕文化的重要性,意味着农耕文化的教学是“三农”文化得以融入思政课的重要一环。由此,教师可在主线教学基础上灵活添加农耕文化的内容;可阐释农耕文化与政治历史沿革、国民经济发展、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可讲解作为历史单元、文化单元的村落文明,具体到春节、上元、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节庆,祭社、祭神、驱傩、求雨等祭祀活动,修路、架桥、凿井、建房、教育、医疗等公共事务,从而深入到农耕文化所体现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上;可围绕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中的乡邻之情、邻里守望,讲解伦理要求与村民实际生存、农业经济基础的深刻关系,并联系到“乡风文明”这一乡村文化振兴主要任务的时代传承;也可引导学生思考村落所凝聚的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基因、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特点,理解中国农村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基础构成性等理论问题。总之,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三农”文化的历史积淀,能够在思政课中体现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溯、总结和理论化阐释。
在思政课中,“三农”文化的动态发展情况亦需要得到介绍和阐释,特别是讲清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三农”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农”文化建设,基本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理论和历史教学线索基础上进行阐发,从而较为完整地向学生呈现中国共产党对“三农”文化的建设理论和实践逻辑。从大革命时期工农文化运动,到中央苏区以及各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的蓬勃发展,再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对农村文化教育的领导权,促使在农村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开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使中国农村在文化教育事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对农村文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他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1]习近平同志站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方位,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思路,倡导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把握农村文化发展规律,理解和阐释“三农”文化提供根本遵循,为思政课的“三农”文化教学提供重要思路。
(二)突出“三农”文化中重大的时代命题
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命题,时代命题是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中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在一个较长时段需要面对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将“三农”文化放在一个深远的历史维度去解读,还要详解其包含的重大时代命题。新时代,“三农”文化主要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联系在一起。教师一方面要理解两者的内涵、联系、来龙去脉,还要有能力对其进行准确生动的讲解,让学生能将“三农”文化放在更宏大的主题中理解。
第一,讲好脱贫攻坚这一业已完成、正在巩固的时代篇章。过去的乡村常常与贫穷相连,“三农”文化往往与农民的贫困、农村的萧条、农业的落后相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从经济基础层面将“三农”文化建设成为先进文化的必须。自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到2021年2月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2]困扰中国农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被历史性地消除了。如何解读这一彪炳史册的功绩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凸显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对于建设“三农”文化的价值和伟力,是“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着眼点。
第二,讲好乡村振兴这一正在持续推进的使命任务。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引领“三农”工作的最具指引性的重大战略,是思政课融入“三农”文化无法绕过、需要重点阐释的时代命题。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正持续推进,“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对于思政教师而言,首先,需要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然性和理论必然性进行解读,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理论分析说明“二者不仅存在目标联动、内容共融、主体一致、体制互促的逻辑关系,而且具有一脉相承的战略目标和前后相继的战略时序”[13]。其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时代命题必然渗透进延绵至今的文化中,思政课教师需要注意这一时期“三农”文化的逐步变化和进步。特别是乡村振兴本身正处于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项政策的实施对“三农”文化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要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思考,也借助大学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认识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文化的各种变化,理解乡村振兴对于“三农”文化的意义。再次,需要通过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三农”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以时代命题为切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关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继承“三农”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是不加区分地吸收一切“三农”文化,而是要突出其中先进、优秀的部分。不仅要对先进的理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进行总体、生动的阐释,还要从个别的模范人物故事中汲取营养,继承“三农”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传统农耕文化中,有“应时”“守则”的实践原则,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科学精神,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有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思政课上进行创造性阐发。中国古代有陈旉、氾胜之、贾思勰、宋应星、王祯、徐光启等杰出人物,他们是优秀“三农”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故事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被充分发掘。
同样,近现代心系“三农”、尊重科学、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模范人物,他们是激励我们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思政课应致力发掘和解读这些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科学创新精神的深度阐释。例如杂交水稻的高产培育,深刻体现出知识分子扎根“三农”迸发的巨大能量。讲好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研究的故事,是展现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科学家为攻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亿万中国人吃饭问题所展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科技攻关精神。二是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在脱贫攻坚中,有1 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怕艰苦、不畏牺牲、为人民奋斗终生的承诺,构筑起“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2]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讲好脱贫攻坚精神,是为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培养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对新时代乡村劳动者奋进精神的生动讲解。我国正处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前景依然具有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十分巨大;另一方面以返乡创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科技工作者等新生力量为代表的“新农人”,正响应国家号召向农村集结,这正是实现理想、大有可为的良机。要让广大学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找到自身定位和自我价值,若立志从事“三农”工作,就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继承其精神财富,做到学农爱农、学农事农、学农兴农、学农强农。
三、“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注意要点
“三农”文化的“融入”,是要将其内容纳入到思政课的价值导向、课程框架、教学策略之中,教师需要根据思政课教学原则对“三农”文化进行价值判断、内容提炼、话语组织等,从而正确、务实、有效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因此,除了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好教学内容的融入,思政课教师还要注意相关具有原则意义的要点,使“三农”文化的融入能够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
一是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意识形态性,意味着其所表述的“三农”文化,不是简单文化内容的普及、知识点的讲解,而是“以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4]50。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以“三农”文化的融入助力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让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三农”、理解“三农”,形成对“三农”问题、“三农”文化、“三农”重要性的科学认知和正确评价。通过辨别“三农”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使学生自觉地推崇精华、反对糟粕;通过系统阐释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农”文化部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三农”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通过推崇榜样,使学生将“三农”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内化为自觉意识,转化为精神力量,产生服务“三农”的自觉和社会行为。
二是注意思政课教学要结合服务“三农”的实践。思政课不仅有思想理论教学,同时也有实践教学。在这里,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回溯先进团体和个人服务“三农”的实践,为学生展示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和历史,同时要拓展和建设思政课平台的领地,积极筹划、推进服务“三农”相关活动。具体可做的工作包括联系乡镇、村组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拓展产教研融合基础与实践育人新领地;举办各类乡村振兴对接洽谈会,结合院校特色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增加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亮点与重点;从校级层面把“三农”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农”情怀教育相结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开展以“三农”问题、“三农”文化为主题的实践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与研究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在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同时,树立“爱农、亲农、助农”的思想情怀等等。以此,确保将“三农”工作的开展和服务“三农”的实践作为思政课教学重要抓手,真正培养学生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生力量。
三是注意“三农”文化与“三农”问题的有效衔接。“三农”文化的建设是与我国“三农”政策与时俱进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三农”问题关乎国家大计、民生大计,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农”文化是“三农”问题及其解决的人文环境因素,亦是“三农”问题本身的文化显现。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融入“三农”文化,使学生具备理解“三农”问题的历史文化视野;同时给予学生一定实践经历和技术方法参与到农业创新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引导他们深刻理解“三农”文化。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野出发理解“三农”对于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帮助他们将自身理想抱负与“三农”事业相联系;另一方面要讲清“三农”工作所处理的重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文化因素,使他们真切、充分地认知现实中的“三农”问题,并对解决“三农”问题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有所预见、有所准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有效衔接“三农”文化与“三农”问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服务“三农”的意愿和能力提升,使学生逐步形成投身“三农”工作的理想追求,立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
综上所述,从问题重要度、战略必须性和时代必然性可见,“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在思政课教学转化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从“三农”文化中提炼出深厚的历史积淀、重大的时代命题、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应注意教学的意识形态导向、服务“三农”的实践性以及“文化”与“问题”的有效衔接等要点。总之,当前“三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将思政课堂纳入“文化强国”的基础性工作,将其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提质增效。通过思政课——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首课”——增强学生对“三农”文化的理论认知和服务“三农”的思想意识,培育更多潜在的、优秀的“三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