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路径

2023-02-24杨晓冬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村民图书馆资源

杨晓冬

(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三明 36500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也将为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意化、产业化转变提供新的思路。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个魂,就是乡村文化。只有保护、传承、发展好乡村文化资源,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推动文化资源产品化、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传统乡村文化振兴。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的永恒命题,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彰显自身价值、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赋予了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职责。《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具有的多个潜在优势,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的制约因素之间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针对性,这是高校图书馆可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条件支撑。

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陆续发布和逐渐完善,高校图书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有了基本遵循。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较强的现代化设备和专业技术团队。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加快转型步伐,切实创新思维,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物质基础支持、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1],彰显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担当,真正把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高校图书馆赋能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

高校具有体量大、学科门类全、人才力量强的规模优势,相较于日益市场化的文化传媒机构,其又兼具专业性、公益性的普惠特征。因此,高校作为这些特征的聚合体,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深度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天然优势。高校与传统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高校自身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新契机,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和科研成果转化[2]。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提供管理、服务及发展咨询与指导,进行文献捐赠,助力乡村书屋建设,开展文艺演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3],是国内目前大多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这为高校图书馆赋能传统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智力支持是图书馆赋能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教育是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人才和资源的角色优势,本身具有教育的职能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是补齐乡村文化振兴“短板”的重要力量。提供智力支持是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图书馆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熟悉图书馆业务,热心读者服务,掌握使用各种数字信息资源技能和方法,信息采集、加工和整理经验丰富,学科范围和知识领域覆盖面较宽,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的文化服务专业团队。图书馆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机构,提供信息资源和专业化服务,对传统乡村的人们来说,具有更好的吸引力和亲和力[4]。

(二)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赋能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保障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样,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信息中心,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它不仅拥有图书、报纸、期刊,还有海量的数字资源和特色数据库、丰富完整的学科馆藏资源体系,基本涵盖“三农”所需的农业、果蔬种植、加工业和畜牧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为传统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物质基础。图书馆可以协助解决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乡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资源种类单一、文化资源匮乏、更新速度慢、用户黏性低等问题。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还可依托数字资源共享知识平台、各类客户端提供信息服务,如对接“智汇三农”农村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快乐阅读平台数字资源库等。

(三)平台、渠道优势是图书馆赋能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的可靠依托

图书馆素来有与出版社、供应商、数据商等行业开展跨界合作共赢的传统,资源获取的平台、渠道优势明显。探索以合作方优质资源为内容,以图书馆开放、自由的空间为平台,形成图书馆、读者与合作方三方共赢的新范式。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高校图书馆早已由传统的服务模式逐步向情境化、精细化模式转变,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可以为传统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参考咨询、技术培训、资源共享、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的现代化技术设备、数据库网络平台、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还有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让村民利用VPN 服务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个性化推送的农业科技类数字资源,填补城乡文化服务供给差异化的“数字鸿沟”,增强文化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不断满足乡村和村民对资源和服务的需求[5]。

二、高校图书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路径

(一)围绕村民需求,突出文化教育资源服务精准性

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为群众服务。农村的落后,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城镇的差距,但归根结底还是缘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因此,图书馆应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整合校内庞大的专业资源,发挥专业团队智力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培育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善管理的实用型人才,为农业种植、传统文化保护、文化普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精准化的指导、服务与智力支持;要转变传统服务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进村入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深入了解乡村的人口结构、特色产业、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等等,精准研判村民的所思所求,运用大数据对乡村、村民多样化的资源需求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切入点,制定合理可行、精准对接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整合馆藏文献资源,积极开展资源定时推送服务。比如:给种植户推送农作物种植图书资料,为老年人提供养生类书籍等;组建“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志愿服务”的中小学教育辅导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派遣教职工和大学生志愿者到村镇学校挂职锻炼或顶岗支教,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后作业辅导、阅读辅导等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镇党支部开展共建,宣讲新时代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农业种植经验,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乡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6];组建大学生文艺团队,送艺术下乡,送文化下乡,通过群众性文娱活动,用文艺滋养乡村群众的精神世界,帮助乡村树立新时代新农村的新乡风[6];组建多学科研究团队,对特色传统乡村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挖掘传统乡村历史文化亮点,指导片区开发“农业+旅游”产品,为乡村制定发展规划,为古建筑修缮与保护、古迹保护与开发、家族族谱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旅研学等活动赋能,为传统乡村文化的规范化保护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精准服务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客观要求。图书馆要创新服务理念,准确定位角色,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文化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动下沉乡村开展面对面的文化服务,避免被动式、运动式的应付了事,尽快形成科学化、常态化、精准化、社会化的服务机制,增强社会化公共服务意识。要精准结对,联络各级各类相关领域机构和专家学者,解决“谁联系、联系谁”的问题;要找准方法,协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定期联系与经常性联系相结合,坚持进村服务与现代通信手段沟通联系相结合,为开展精准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靠依据。要精准服务,把为村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掌握不同用户需求特点和服务变化特点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重点分析村民在种植养殖、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健康养生、非遗保护等方面的多元化文化服务需求。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技术设备优势,构建资源服务共享平台,创新服务工作内容,开展个性化服务定制工作,为每个用户提供便利化、个性化、亲情化、精准化的服务[7]。

(二)认真做好村民阅读推广工作,实现村民文化服务可及性

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是文化振兴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全民阅读的重点在乡村、在农民,阅读推广是实现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有效途径。

农家书屋作为阅读推广的文化惠民工程,十余年的巨大投入虽然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农家书屋普遍存在图书数量少、图书更新慢或基本没更新、阅读环境设施简陋、新媒体设备不足等问题,根本无法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要认真研究农家书屋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凭借校内开展阅读推广的成功经验和优质服务资源,精准辨析村民的信息需求和阅读偏好,拓展资金渠道,科学整合、合理配置村民喜欢的涉农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农业知识讲座、健康养生讲座、法律法规解读、音乐名曲欣赏等;依托乡镇文化站协助开展科普以及反诈骗、反邪教、反赌博宣传等活动;组织开展送书下乡、主题阅读、好书展销、书赠春联等活动;制作与经典阅读资源相配套的、村民喜闻乐见的音乐和动画,借助网络平台互动交流,优化阅读推广资源与氛围供给,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认真解决服务项目单一、供需匹配度低、多元化服务不足以及囿于体制限制跨层级跨行业合作困难,面向大众的普惠性服务项目还不够全面的问题[8];坚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原则,立足于坚持与创新相结合的思维,督促各级政府履行供给主体责任,破解文化服务可及性不足的问题[9],逐步解决乡村村民不想阅读,也不情愿接受阅读服务的问题[10]。

以三明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现有馆藏图书595 万册,资源数据库50 个,馆藏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建成了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和“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可以一站式检索与利用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完全可以拓展服务功能,承担社会文化建设的责任,为文化资源匮乏的传统乡村提供资源保障服务。图书馆与三元区岩前镇阳岩社区共建乡村社区阅读点,配备了涉农图书和电子阅读借阅机等设备资源,并长期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地方、校地共生的助民惠民之举。图书馆还积极响应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号召,联合二级学院,与荆东社区、实验小学等8 个社区、学校协同共建,围绕“双减”背景下的学生第二课堂成长需求,联动开设“红色故事润心田”党史学习教育、“陶艺课堂”手工制作、基础编程、书法绘画等课程,服务中小学生近万人次。同时,还开设“趣味篮球”“花样舞狮”等特色体育课程以及竹笛、安贞旌鼓等“国风进校园”系列中国传统器乐课程,坚持每周为孩子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四点半课堂”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加油站”。

(三)发挥信息公平捍卫者和主力军的公益性供给主体作用,助力实现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供给水平是衡量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当下,文化供给还存在城乡间、地区间、群体间不平衡问题,村民阅读“资源少、能力弱、意愿低、效果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行为和主流舆论力所不逮的乡村社会信息化问题,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供给工程,推广“点·线·端+全民阅读”方案,破除文化供给主体上的体制障碍,弥合数字鸿沟、城乡差异和信息不对称。为乡村配套的文体设施,不仅硬件要硬,软件要硬,更要有契合村民需求的服务与内容的供给保障,实现从“全覆盖”向“全提质”跃升,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公平的捍卫者和主力军,完全可以成为具有专业性和公益性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图书馆要积极参与政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购买,不断拓宽文化务农供给渠道,扩大村民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性,弥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弹性不足的缺陷。囿于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目前的农村文化事业仍然要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因此,赋能乡村文化资源建设,图书馆要自觉履行服务地方的职能,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整合各校优势资源,搭建文化资源服务乡村共享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村民积极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的适网教育,提高村民数字素养、触网能力,推动“互联网+”技术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建设与指导,及时替换新书,增加适合“三农”的文献资源种类和数量;组织师生积极捐献图书、文具,捐赠图书馆冗余闲置的文献资料和设施设备,努力消除城乡文化供给差异,助力实现城乡公民文化服务均等化。

(四)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增强村民文化保护自觉性

传统乡村的保护不能仅局限于有形的,诸如民居、戏楼、祠庙等物质文化遗存,而且还要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和传承人进行保护。传统乡村的“活态”保护的主体是乡村内的原住居民,“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载体。

图书馆要提高对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协助乡村做好当地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积极协助传统乡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共同培养“群体”传承人,逐步解决乡村文化传承人才短缺、断层问题;组织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定期到乡村开展文化展览、文艺巡演和培训活动,助力实现“乡风文明”;借助各类自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运用文学化、广告化手段,多路径宣传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努力提高村民参与保护非遗文化的自觉性。比如,图书馆可以组织户籍所在地的学生和文艺志愿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回乡开展田野调查、文艺采风,对非遗剧目演出、民俗活动进行观摩拍摄、现场直播,并邀请老艺人进行现场解说,扩大非遗活动的影响;可以敦促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活态保护非遗文化机制。图书馆应该尽己所能,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运用空间信息和数字影像技术,对乡村中的古代建筑、民俗风情、戏剧曲艺、民间文学和制作技艺等方面遗存,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影[11],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非遗文化数据库,同时做好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共享平台把它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分享给社会和读者,使乡村非遗文化作为鲜活的文化留存在民众心中[12]。

(五)参与主体力量建设,发挥辅助力量作用,共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多元的。村民群体是最广泛的主体力量,图书馆是社会组织中参与文化振兴的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图书馆要积极参与主体力量建设,帮助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必要性和自身主体作用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村民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帮助村民提升文化艺术素养;支持农民开展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农村农业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让村民在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中提升主体意识,自觉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共同推动乡村经济融合发展[13]。图书馆可以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引者和规划者,为具有开发价值的乡村文化资源提供产业化咨询和规划服务;图书馆可以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乡村文化人才,定期开展辅助培训工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文化人才,提升地方文化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发挥其在传统文化传承、手工技艺培训、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图书馆可以积极协助当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促使文化资源产品化、产业化,拓展村民发家致富渠道;图书馆还可以对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优美的乡村进行诊断性评估,对村民进行旅游业从业技能培训,助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以文化旅游产业引领传统乡村经济文化双振兴。唯有协同各方、统筹联动,赋能多元主体,凝聚强大合力,才能破解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层次问题,最终实现传统乡村文化振兴。

三、结语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要求。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的永恒命题,是高校图书馆彰显自身价值、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只要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传统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基础支持、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高校图书馆就一定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村民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