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民俗学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模式

2023-02-24韦晶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俗学师范院校汉语言

彭 谊,韦晶莹

(1.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四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设出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是每个师范院校应考虑和探讨的问题。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是绝大部分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因而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应考虑毕业生的职业特点与需求。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一般包括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极少有学校把民俗学课程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即使有,也是开设为选修课,而选课的学生往往不多。那么,民俗学课程有必要在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吗?如何开设?如何教学?笔者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民俗学课程的重要性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民俗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满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要求

普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强调学科课程的系统与完整,而师范院校的汉语言专业偏重学科的教育教学性质,因此所开设的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1]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及的“人类文化”“多样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神话传统”“民间故事”等概念与内容,既体现了中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也对语文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这些资源,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因此,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将中小学新课标所要求利用的资源知识融入其中。民俗学是系统研究民族文化、民间习俗、风土人情的人文社会科学,师范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提倡生活化,民俗具有生活属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文中时常出现民俗事项及民俗文化的内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陕北民间传统舞蹈艺术——打腰鼓。鲁迅的《社戏》描述了浙东一带鲜活淳朴的民间生活,“社”指的是土地庙、土地神。在每年的播种、丰收季节,许多地方的民间都有唱社戏的习俗,鲁迅先生的《社戏》所描写的浙东一带民间也不例外。魏明伦的《变脸》以民间艺术变脸为线索,刻画了民间艺人多舛的命运。冰心的《观舞记》描绘的是印度民族舞蹈的技艺与美感,揭示了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此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以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民俗内容为主题的文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门有一个以民俗民风为主题的教学单元,课文有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琦君的《春酒》、萧乾的《吆喝》等。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课文涉及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形式、风俗习惯等理解是否正确,理解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教师对课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落实、传达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较为系统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知识体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有必要把民俗学设置为必修基础课程。

(二)有利于教师通过语文课堂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

很多中小学生对什么是民俗、什么是传统文化不甚理解,认为那是发生在遥远过去偏僻乡村的事情,如求雨时的祭祀、祈求福祉时的叩拜,甚至是一些迷信活动,是“根本不时尚”,还很落后、愚昧的事情。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活动,如过年、过端午、过中秋等传统节日热情度不高,但对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却有所期盼,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教育力度不够,使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渗透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让中小学生明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不但具有传统及地方村落色彩,更活生生地存活于每一个人身边,如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团圆饭、端午包粽子和划龙舟等,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民俗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继承、发扬这些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

在语文教学中,讲解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春节贴门神、贴春联、拜年、守岁等民俗,并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讲解白居易《过故人庄》中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尊老行孝的传统美德。学习杜牧《清明》中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关于清明的习俗及中国人“寻根”的情怀,让学生了解并传承缅怀祖先、缅怀先烈的优良传统。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想深入地、自如地运用民俗文化进行教学,就要具备系统的民俗文化知识,进而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因而,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民俗学课程是必要的。

(三)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地区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对文化多样性加以维护成为许多国家与民族的共识。人们在寻求文化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中,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2],它们正是民俗学课程所包含的民俗类型及所要求学习的具体课程内容。可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是要拥有民俗学学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需要考虑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 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明确规定:“‘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3]公约强调,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形式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是重要的正规教育场所,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专业传承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利用学校教育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如何利用学校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许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到位。我国的教育体系特别是义务教育体系覆盖面非常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存活于农村、牧区等“田野”中,如果很好地利用中小学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保护与传承,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中小学校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力量。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肩负起培养师资的重任,由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有必要设置民俗学课程。通过民俗学课程,可以增强师范生的民俗学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为通过正规教育——中小学教育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师资保证。

二、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结合师范生的职业特点,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应关注如下四个方面。

(一)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民俗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作用

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民俗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加民俗学必修课,设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制定民俗学教学目标:通过对民俗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民俗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研究方法;感知现实社会中的各类民俗事项;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及民众生活的智慧;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原因;丰富民俗知识,拓宽学科视野,掌握专业理论;积极引导学生向民间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修养。与文学类、语言类课程相比较,民俗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力量较为薄弱,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或外送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一支既有教学能力,又有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民俗学课程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利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教学

民俗学研究的是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器物和风俗形成了文化的两个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3]诚如斯言,地方文化包含了一个地方的地理风俗、生活习惯、共同心理、性格特征、审美观念、信仰观念等。如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所形成的地方文化是有别于中原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的岭南文化、桂文化。

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传递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分为两类:一类为上层、知识阶层的文化,代表国家、民族主流的文化;另一类是民众、大众的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目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大都采用统一的国家课程,教材大都是统一教材,体现地方文化的知识内容甚少。而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不仅要传递本国的主流文化、主体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要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地方文化。民俗学是一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民族地区学校的民俗学课程应该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田野调研,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传授地方民俗文化知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地的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

民俗是一种“活态”文化,存活于现实社会生活中,民俗学教育强调的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理解、把握、感知民俗事象。可见,民俗学的教学更应重视实践课。实践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通过民间艺人的民俗展演(讲故事、唱民歌、跳民间舞蹈、表演民间小戏等),让学生深刻体会民俗学的魅力。二是积极开展“田野作业”,让学生走出去,走向“田野”。民俗学意义上的“田野作业”即研究者到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把存活在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民俗事项进行考察记录,收集民俗实物、记录民间作品,为民俗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田野作业”,一是整理并传承固存口头文化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民俗文化事象,以感悟蕴藏其中的审美观念、道德伦理、民族精神。

(四)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开展民俗学教学

当下,民俗学教学所处的环境是大众传媒时代。所谓大众传媒,主要指20 世纪以来,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介载体[4]。民俗学课程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与板书,很难再现民俗事象的场景,这不是真正的民俗。现场的、活态的民俗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魅力。例如中国民歌的形式和风格繁复多样,有四句头、五句体、花儿、信天游、吴歌、爬山歌、小调等。对这些不同风格的民歌,如果只让学生阅读文本(歌词),学生则体味和享受不到其真正韵味,但如果通过影像资料,把唱山歌的场景在课堂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则可以感受到文本之外的各种信息——演唱时的场景、情境:演唱者的语速、姿态、腔调、韵律、修辞等;听众、观众的情感氛围、互动情形;演唱的环境、地点、音乐、服饰、背景、舞蹈动作等。

互联网的出现与网络媒体的发展让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更为便利。网络时代,民俗学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任课教师,各种民俗网站的出现,为学生了解各种民俗事象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如中国民俗学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各种民俗物品和民间文化,由学习者自由选择想了解、学习的内容。网络提供给学习者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的机会,而且这些民俗文化是“活态”的,既生动也形象。在大众传媒时代,民俗学教学要多运用现代传媒技术。

总而言之,民俗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它不属于汉语言专业语言类或文学类课程,但它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关系密切,是师范生应当具备的学科知识。学好民俗学课程,不但可以丰富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学术修养,以满足他们未来的职业要求。

猜你喜欢

民俗学师范院校汉语言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