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虎基于伏毒理论辨治中风后遗症经验*
2023-02-24朱昱成吴云虎
朱昱成,吴云虎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31)
中风,亦称“卒中”,临床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脑卒中患者已高达1300万人,且呈现高增长的态势[2-3]。中风患者在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遗留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肌肉酸痛、口舌歪斜、甚则痴呆失语等症状,即中风后遗症。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目前西医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手段较为单一且疗效不甚理想,而中医学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因其不拘泥于局部,从整体入手,随证论治,故而疗效显著,优势突出。吴云虎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介入科主任,悬壶三十载,常年耕耘于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尤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诊治,从中医伏毒理论入手,见解独到,用药精当,常于平中见奇,效如桴鼓。现将其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加以总结如下。
1 伏毒学说的内涵
“伏毒”理论是在传统医学“伏邪”和“苛毒”两大学说的基础发展而来的[4],周仲瑛教授将二者有机统一,首倡“伏毒”之说[5],认为人体感邪不会立即发病,常匿藏于机体,待时而动。而“毒”可泛指各种暴戾致病因素,包括痰饮、瘀血、湿热等。即尤在泾所言:“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王氏医存》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指出伏邪发病之因,有内伤、外感之分[6]。若人体脏腑虚弱,正气亏虚,运化无力,气机不畅,瘀血痰湿日久胶结蕴生毒邪,藏匿机体而后发。吴师认为伏毒来源亦有内外之分,内毒潜藏于脏腑经络,其性暗耗、缠绵,极易传舍,损及脏腑,外毒影响正常脏腑经络功能,可加重内毒,又常为伏毒致病之诱因。
2 从伏毒认识中风后遗症
2.1 发病之根本-正气虚损,毒伏络脉 伏毒形成的机理为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不能祛邪于外,诸邪内伏结聚成毒,毒愈盛则正愈虚。吴师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发病与伏毒关系密切,其发生、发展正是正虚毒聚的过程。其人禀赋素虚,脏腑功能失调,气之化生不足或消耗太过,助血运行无力,而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血行不畅则化瘀生痰,有形之邪胶结日久蕴毒,伏藏于脑络,闭阻津道,津血输布不畅又化燥生瘀,伤津耗血,加重正虚的程度,从而形成正愈虚而邪愈烈的恶性循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离不开正气亏虚日久,毒邪深伏闭阻络脉。
2.2 重要致病因素-瘀、痰、湿 中风后遗症的病位在脑,与脾、肾、肝等脏腑密切相关。吴师认为正虚是邪伏的前提,中风后遗症之正虚皆归于气。脾胃受损,生化乏源,行血无力则停聚成瘀。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脾、肝、肾脏腑失养,气运不利,通调失常,则化生痰、湿等有形之邪。即张景岳所言:“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证以脾气愈虚,则全不能化,而水液尽为痰也。”瘀、痰、湿相互搏结,胶结日久,蕴结成毒。瘀毒闭阻气机,耗血伤正,故而中风后遗症者多见偏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不仁,肌肉萎缩、言语謇涩等症;痰毒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留止之处,气血难行,可见神志异常、言语不利、感觉异常等症;湿毒重着,流注关节,可见半身不遂、肢体困重、关节不利等症状。瘀、痰、湿三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中风后遗症的重要致病因素。
2.3 疾病主要特征 吴师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症候表现与伏毒致病的“潜藏性、渐进性、暗耗性、缠绵性”等特点相吻合。伏毒致病,匿藏不显,常因正气亏虚,难以御邪,遇感而发。中风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毒势虽去,余毒尚存,常藏匿于脏腑经络,待时而发。伏毒在人体内呈渐进性积累,日趋发展,如《医门棒喝》所言“邪气如烟之渐熏,水之渐积”形象描述伏毒致病潜藏渐进的特点,中风后遗症患者病情迁延,伏毒日趋积累,正气无力抗邪则伏毒外化发病。伏毒始于微而成于著,在人体内闭阻气机,暗耗气血津液。中风后遗症患者瘀、痰、湿邪气在体内渐进积累,暗耗正气,最终致正虚毒盛而发病。伏毒病性复杂,常迁延不愈,极易反复,与中风后遗症缠绵难愈之性相合。究其机理主要是中风后遗症病机复杂,伏毒又深入血脉经络,胶着难解,常易复发。
3 从“伏毒”理论探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思路
3.1 益气扶正固其本 吴师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发病离不开正虚,而正虚多属气虚。故治疗时应从根本入手,健脾益气,使脾胃得健则气血生化有源,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与伏毒之间相互搏结,彼此消长的过程也预示了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发展进程。故吴师常以黄芪、党参、杜仲、白术、牛膝、当归等药物,培补先后天之本,使气血调达,脑络得养。现代药理学显示,黄芪具有改善脑水肿、减少神经元死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7],党参、杜仲可抑制脑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8-9],白术除了具有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外,还可扩张血管,调节脑循环[10],牛膝、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管流量,同时改善脑供血,促进血肿吸收与血栓溶解,减轻后遗症[11-12]。
3.2 祛毒透邪贯始终 中风后遗症以瘀、痰、湿等伏毒邪气内蓄为主,治疗时应在在扶正基础上,以活血化瘀、行气祛痰、化湿泄浊等方法荡涤经络脏腑之伏毒,使毒邪有出路。吴师强调“治风先治血”,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治疗以桃仁、川芎、白芍、鸡血藤、当归等养血活血,推陈出新。针对痰毒黏腻复杂的特点,吴师主张以调气为先,临床使用半夏、陈皮、佛手、莪术、苍术等行气散结,祛痰通络。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吴师临证常以茯苓、薏苡仁、冬瓜子等淡渗之品与厚朴、白蔻仁、郁金等辛温之味,使水液运行畅通。因瘀、痰、湿等胶结日久,毒邪深伏血脉,故临床以僵蚕、地龙、全虫、蜈蚣等入络搜剔,逐瘀通络,亦可引诸药直达病所[13]。
3.3 调理体质防反复王琦教授[14]提出“体病相关论”,认为个人体质决定了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在体质分类的基础上,主张体质可调,以减少相应体质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吴师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国内研究[15-16],提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与阴虚质为中风后遗症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体质即为“伏毒”生长之土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7]中风后遗症患者内环境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及各类炎症因子等因素,与中风的复发存在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故吴师主张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体质的偏颇加以纠正,改善伏毒生存的内环境,对于截断伏毒传舍,防止疾病反复,具有重要意义。
3.4 肝脾同调畅情志 吴师治疗中风后遗症时,极其注重情志的调节。因中风后遗症患者脏腑功能失衡,正气虚衰,伏毒匿藏机体,极易因情志失调而引动内毒[18]。故更应注重肝脾同调,通过调节情志,平衡人体阴阳,从而达到气血通畅,正气内守的状态。吴师临床多从调达肝气,调节气机枢纽的角度出发,处方以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之类,配伍归脾汤。用药善用花类药物,如绿梅花、月季花、玫瑰花、百合等调节气机之升降,使气郁得舒,气血自和。同时强调患者应当在生活中不恼怒、少忧思,顺应四时之气养生,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应当舒畅情志,合其升发之性;夏季阳气最盛,万物生长,应顺应阳气主动之性,切勿忿怒;秋季阳气收敛,阴气始生,应当顺应秋收之气,保持心情平和淡定;冬季阳气闭藏,切忌忧思。如《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风后遗症患者应多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安神宁志的作用。
4 验案举隅
王某,男,57岁。2021年11月初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年余。患者3年前突发左半身肢体乏力,行走困难,口角歪斜,不能自主。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行相关治疗后出院。后持续行康复治疗。现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并伴有言语不清,时有头部刺痛,夜间明显,患侧皮肤感觉麻木,肌肉酸楚无力,口角流涎。平素口干,舌头发麻,胃纳尚可,睡眠较差,入睡困难,大便偏干,数日一次。舌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诊断:中风后遗症正虚伏毒证。处方:黄芪30g、当归15g、川芎9g、黄精20g、桂枝10g、全蝎3g、地龙10g、鸡血藤10g、橘络10g、炙甘草5g、淡竹叶15g、茯神15g,10剂,水煎服。2021年12月3日二诊,患者自诉现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较前稍有减轻,精神渐振,左侧患肢及后背肌肉酸楚疼痛,仍时有头部刺痛,口角流涎,已无明显口干,睡眠改善,胃纳可。舌淡,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去淡竹叶、茯神,加丹参10g、葛根10g、益智仁10g。21剂,水煎服。2022年1月24日三诊,病史同前,患者左侧肢体动作不利、口角歪斜较前明显改善,肌肉酸痛症状明显减轻,口角流涎量减少,言语稍不利,头部刺痛感消失,偶有舌麻之感,无口干,睡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涩。方中加生地15g、牛膝10g。30剂,水煎服。2022年3月18日四诊,患者左侧肢体活动稍有不利,口角歪斜不甚明显,无口干舌麻,无口角流涎,无肌肉酸痛及感觉异常,纳寐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前方继服30付,并嘱咐患者注意调畅情志,平素注意肢体功能锻炼,忌劳累。
按语:吴云虎主任指出本案为脑梗死后出现肢体活动不利,病程迁延日久,病机虚实错杂,治疗时应着眼其正气亏虚,毒伏络脉之本质。从伏毒理论入手,以益气之法扶正固本,患者肢体不利乃其正气亏虚,温煦推动无力;瘀毒内阻于经络,不通则痛,故而肌肉酸楚;风邪匿于经络脏腑,扰乱气机,故见口舌歪斜,气虚固摄无力,摄唾失司,故口角流涎。方中黄芪为君,既能培补元气,健脾益气而生血,又能补气升阳,激发正气;当归、川芎相配,旨在通行气血,养血活血而推陈出新,寓“治风先治血之意”;依“同气相求”之理,以桂枝、鸡血藤、橘络等药物,以络通络,以枝达肢,针对其肢体活动不利之主证,宣通气血,通达四末[19];黄精益气养阴,淡竹叶清轻透邪,又针对其口干之症生津润燥,全蝎、地龙等虫类药入络搜剔之功尤效,善祛风通络,祛邪于外,同时可引诸药直达病所。全方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寓通于补,活血而不伤血,补虚而不助邪,共奏扶正益气,祛毒通络之功,使正复毒去,诸证渐消。二诊患者诸证渐减,睡眠改善,故去茯神,因其左侧肢体及后背酸楚疼痛,故以葛根舒筋通络,针对其摄唾失司,口角流涎,以益智仁温脾开胃摄唾。三诊加生地、牛膝滋补肝肾之阴,补益气血,强筋健骨。此治病求本之意。
5 小结
吴师认为中风后遗症往往病情迁延日久,病机复杂,治疗时应着眼于正气亏虚,毒伏络脉的根本,以扶正祛邪为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随证变法。同时从调节体质入手,防病反复。吴师强调中风后遗症患者应坚持康复锻炼,调养情志,内外合治,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参考文献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