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深度复习

2023-02-23邵春杰

求知导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 要: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深度复习主要由选择单元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单元评价任务、设计单元学习过程四个环节组成。文章阐述了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学科大概念与主题单元的关系,探讨了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深度复习策略。

关键词:单元深度复习;“经济高质量发展”;学科大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微型课题“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政治‘单元-课时教学研究”(批准号:W202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邵春杰(1994—),男,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那么,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如何实现单元深度复习?本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为例,探讨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深度复习策略,以期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一、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克拉克认为大概念是建构自我理解的认识框架或结构。埃里克森认为大概念是指向学科中的核心的概念,是基于事实基础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关于大概念的特征,李刚、吕立杰认为大概念具有中心性、可持续性、网络化、可迁移性等基本特征[1]。

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大概念可分为学科大概念和跨学科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是指能够反映学科本质,处于学科中心地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2]。例如,政治学科大概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的根本原因;大概念“人民当家作主”,揭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治学科大概念是指在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处于政治学科中心地位的,反映政治学科本质的,深层次、有意义、结构化、可迁移的聚合概念。

二、学科大概念与主题单元的关系

单元是素养培养目标达成的基本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集合[3]。这种指向素养培养目标达成的单元,我们将其称为大单元。大单元教学与大概念教学是相通的,大概念教学需要以单元为单位来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素养培养。

根据大概念的不同,单元可以划分为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显性单元和隐性单元,知识单元和过程单元,学科单元和跨学科单元等类型。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单元,都要有一个单元主题。单元主题既可以用教材原有的单元名称来概括,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可以用新的话语来概括,如“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科大概念与主题单元关系紧密。我们对学科大概念的學习不是一步到位的,往往要经过若干微专题或分主题的学习,而分主题的学习又是由若干课时构成的,由此形成了“主题单元—分主题—课时”的学习进阶架构(如图1)。

三、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深度复习策略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学习设计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评价任务、开展单元学习活动,其中单元学习活动是由若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课时学习活动构成的。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此单元学习设计模型,结合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实际,下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为例,具体探讨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政治单元深度复习策略。

(一)围绕单元主题,整体规划单元内容

在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二轮复习中,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单元大概念,重构“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既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又紧跟时政热点。我们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下设置若干分主题(见表1)。

(二)聚焦核心问题,科学制订单元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目标设计具体如下(见表2)。

(三)基于生活情境,创设真实评价任务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即先确定单元学习结果,再确定合适的评估依据,最后设计学习活动。因此,在单元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要设置评价任务来评估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自己设计真实评价任务,也可以选取优质试题(可适当进行改编)作为单元的最终评价任务,以评估学生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链长制”的实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概念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此题来评估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

(四)遵循迭代逻辑,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总体来说遵循的是迭代逻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单元复习课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各分主题的学习来不断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概念的理解,从而实现学习进阶。学生经过以上五个分主题的复习后,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全面准确地认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概念。(如图3)

下面,笔者以“新发展格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主题为例,具体谈一谈大概念复习课的学习过程设计。总的来说,大概念复习课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准备学科大概念、建构学科大概念、应用学科大概念三个阶段。

1.聚焦课程分析,准备学科大概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新发展格局”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据此,笔者确立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分主题大概念。围绕此大概念,笔者设置了如下前置性问题。

问题1:什么是国内大循环?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2:什么是国际循环?如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通过概念图谱,建构学科大概念

如何建构大概念?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通过概念图谱来建构学科大概念是比较好的方法。

在“新发展格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复习课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建构”“课中合作建构”“师生共同建构”等环节,不断优化完善概念图谱,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理解学科大概念,就是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理解学科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图4就是“新发展格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学科基本结构的图谱,左侧展示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右侧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之间的关系。

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混淆一些基础概念,如对投资、生产、需求三个概念,一些学生往往搞不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此,教师在课堂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概念进行阐释与比较,再通过一些传导题来评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让学生判断以下两个传导是否正确:①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提振国内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恢复;②畅通经济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培育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内需。

3.精選优质试题,应用学科大概念

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高考真题以及一些优质的模拟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新发展格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选取了如下题目来检测学生对本课学科大概念的理解程度。

试题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试题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试题1主要是考查国内大循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消费与生产、消费与分配、消费与交换之间的关系。试题2主要是考查国际循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进口对国内消费、生产及市场的影响,进而理解进口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之,基于学科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科大概念的准备、建构、应用,不断深化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运用学科大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单元深度复习。

[参考文献]

李刚,吕立杰.国外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模式探析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9):35-43.

顿继安,何彩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19(18):6-11.

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
现代供应链体系视域下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研究
长三角地区的环境约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维成本视角推动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保“六稳”
新时代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长沙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