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
2023-02-23王鑫蕊
王鑫蕊 于 静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科学论断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条道路不仅内蕴着现代化建设的共性,而且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根本上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样态。正确领会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践的开创性
作为目前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18%,人口总数是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2倍以上。“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要素。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离开人谈论现代化是缺乏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现代化,这是与西方所追求的“人为物制”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历史伟业,不仅建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之上,更是依靠这些规模巨大的人民所取得的。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挑战。从优势看,巨大的人口规模代表着我们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消费需求以及支持现代化建设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人口红利。人口规模巨大作为中国特殊的、可持续的资源禀赋,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进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从挑战看,一方面,人口数量多意味着人口的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更强,这对实现现代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辩证处理巨大人口规模与有限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提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等问题亟须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去解答。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具有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先例,这条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远非西方国家可比。换言之,中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先发国家几百年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但这些问题被高度压缩到几十年内得以解决,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现代化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就注定成为一种“并联”跨越式的现代化,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在时间上相互叠加,空间上相互融合,而不是先发国家的“串联式”现代化进程。“叠加并联”的现代化发展逻辑,摆脱了“串联”渐进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制约,实现了后发追赶,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越性,为其他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基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现代化实践的人民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集中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体现着鲜明的人民特质。
就覆盖范围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富裕,绝不是少数人的部分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中国式现代化站到了更高的起点。在追求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发展成果是否惠及每个人民为检验成效的准绳,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继而帮助和带动其他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与西方创造的现代化所追求的极少数人占有社会财富和绝大多数人共同贫困的现代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制度体系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制度框架。首先,公有制经济结构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同时确保社会生产力在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组合中协调发展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解放,确保资本绝对服从于人民的利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三次分配的基础制度安排,在维护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旗帜鲜明地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为推进共同富裕构建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其次,不断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保证。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克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两极化问题,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就实现方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和公平相协调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是检验共同富裕事业成效的重要指标。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扩大和强化“蛋糕”的规模,又要确保“蛋糕”被公正合理地分配。经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国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更牢固的物质基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惯性应不断弱化,构建科学、公正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缩小居民财富与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途径,平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结构特征改写了现代化的分配结构,有效地避免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问题出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和公平性。
三、基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现代化实践的全面性
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一些发达国家呈现出过度追求物质欲望的现状,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这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世界的分裂、贫乏和扭曲等问题。而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较慢的后发国家则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社会撕裂、政治两极化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未能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克服了其他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精神贫困”的弊端,是一种更文明、更进步的全新发展路向和价值选择。
从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推进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人历来强调“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将理想的精神境界融入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强调“礼法并重”“知行合一”;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倡导“大公无私”,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流淌于民族血液的文化烙印,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反思西方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精神文明所造成的后果,其背后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是西方现代化的内生缺陷,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追求“主体”和“客体”相协调,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理论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和”思想和精神追求超越了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党始终高度重视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人的现代化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在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形成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两个文明”的战略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一观点不仅深刻地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将“两个文明”均衡发展作为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前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的总结概括,是我们取得不同历史阶段胜利的成功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为圆满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提供文化和价值引领,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的永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自然是人类开展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本质要求层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西方发达国家以“资本增殖”为价值导向,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行动准则,在世界范围内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短期发展,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这种模式不仅对国内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不可逆转、难以修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中国共产党从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宏大视野出发,充分汲取西方生态环境恶化的经验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为指导,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树立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不断走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代际正义的历史高度理性审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深刻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两山”思想、“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以及设立“双碳”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生态发展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方案,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等,这些战略决策深刻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中,全方位、立体化地架构了中国式的生态现代化的实践体系。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这充分证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经济至上的发展主义的理论突破以及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重塑,是将社会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统筹考量的现代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必将为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性引领。
五、基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的共赢性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始终坚持世界和平发展与中国自身发展同频共振,突出强调共赢性,这不仅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宏阔世界眼光和强大道义力量,而且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国式现代化保障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赓续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之路,也为人类和平发展及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视角、新选择、新示范。
为维护世界和平展现中国担当。西方现代化道路充满了压迫剥削与血腥,内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国强必霸”的政治逻辑,并在推进的过程中采取干涉他国内政、挑起局部战争等手段解决文明差异,以掠夺方式来获取实现现代化所需的资源,通过损害别国利益的方式壮大自己,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百年之前的中国所经历的压迫与侵略,使得中国更加懂得和平和安宁的可贵。因此,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始终秉持“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理念,从未主动发起战争、从未有过称王称霸、侵占他国领土的恶劣行径,始终坚持和发展现代化,并且做出了永不扩张、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与西方国家所奉行的强权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球和平发展的坚定维护者,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推动自身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为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秉承发展、合作、共赢的宗旨,坚持同世界各国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关系,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致力于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搭建并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分享共同发展机遇;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与影响有着明显的成效。中国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坐标系上开创了现代化模式,不仅为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创造了理论准备和必要前提,而且为多元现代性文明理论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支持,并以其开放性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唯我独尊”的中心主义格局,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推动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新融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书写光辉灿烂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