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理路及其时代价值

2023-02-23叶少文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叶少文 刘 顿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丰富发展的科学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探赜“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理路及其时代价值意义非凡。

一、“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需要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出发进行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论断,其科学回答了如何推进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融入中国的现实情况,这就需要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中国文字中表述的“实际”的概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客观现状,另一类是指人们的行为。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经常使用这一概念的双重表述。因此,中国的具体实际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和现实发展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状况的认识,还包括发展过程中历史和现实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也需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中国国情的紧密结合下,形成了独特而深远的科学内涵。通过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结合过程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发展,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体来看,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二是要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开拓性思维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三是要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发展成果,全面把握当今世界、人民及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指引。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要论断充分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走上一条充满活力、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个偶然地发展过程,而是得益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两个结合”中“第二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必然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这棵科学真理之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使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持久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其中包括安邦定国的智慧、自律自省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态度,以及融汇各种文化元素的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这些世代流传的优秀价值观念、伦理准则以及社会规范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诗歌、书法、绘画等。它们不仅代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塑造了中华儿女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在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结合中显现出巨大的伟力和深远的价值。

二、“两个结合”的逻辑理路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本质要求。厘清“两个结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必须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出发,探析“两个结合”产生的逻辑理路。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发展

理论逻辑为科学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也为理论创新提供重要的发展条件,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理解“两个结合”产生的理论逻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者的深邃思想和伟大实践中寻求学理依据。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者在引领社会变革和开展革命斗争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认为,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必须与同时代的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列宁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付诸革命实践之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些经典论断和科学实践无不深刻阐释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绝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放发展的理论特性。

实践探索永无止境,理论创新随着实践的推动也绝不能止步不前。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虽具有不同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源头,但科学理论散发的真理性光芒却存在着天然同一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治理思想、“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等价值观念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愈发契合,在实践上彼此互相成就,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两个结合”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不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中国的崛起、国家的繁荣强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总之,“两个结合”科学论断的出场,既汲取了优秀文明成果的思想养料,又在伟大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创新,既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二者在“双向互动”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发展。

(二)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历史出场,是以“一个结合”为基础和前提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初步形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得以扎根在中国大地,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调整,在此基础之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第二次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在实践中继续得以深化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严峻考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应该在不断深入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实践应用。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于此,这些科学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历程。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这为“第二个结合”科学论断的提出,进而从“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的转向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两个结合”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实践逻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两个结合”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概念,更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科学认识和把握“两个结合”产生的实践逻辑,需要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和时代诉求来理解“两个结合”产生的现实意蕴。

从实践路径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且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创新性发展。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加速崛起,从一穷二白到逐步富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适合我国具体实际的科学理论和实践道路。不同时期的领导人根据中国实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困扰,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而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壮举,消除了绝对贫困,并以斗志昂扬的姿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两个结合”科学论断的出场,是对中国社会实践历程、实践基础、实践理路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理性表述。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两个结合”科学论断的实质性内容,构成了“两个结合”科学论断出场的内在动力。

从时代诉求的角度来看,时代和实践的变革呼唤着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独特实践路径,不断探索治国之道,“两个结合”正是中国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形成的独特的思考模式和实践经验。新时代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充分总结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以“两个结合”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实践指引前进的方向。

三、“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对“两个结合”科学内涵和逻辑理路的理解,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及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为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注入生机活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探索真理、揭示真理的实践过程,从“第一次结合”到“第二次结合”,再从“一个结合”转变为“两个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两个结合”作为新时代新阶段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注入生机与活力,拓展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两个结合”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发展,并愈发体现出其时代性的特征和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出发,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炼经验,并在总结自身经验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理论创新成果,并以此指导着我国的具体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现实成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髓,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智慧,既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融通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结合中实现创新性转化,更好地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是从民族性来看,中华民族文化历经时代变迁仍然经久不衰并代代相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展现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中国人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两者的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贴近人民、服务于人民,真正根植于人民群众,从而推动人民群众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指导着人民群众的科学实践。三是从话语体系转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于主要矛盾的理论表达,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谚语,提出了“牵牛要牵牛鼻子”的生动表达,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科学发展和广泛传播提供了持久动力。

(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色。“两个结合”就是我国在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产生的科学论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密匙和精神力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两个结合”的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使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普遍受益,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相互成就,产生了众多理论创新成果,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更有激情、更具活力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当前,资本主义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国家披着民主、自由的外衣,实则种族冲突、贫富两极分化和政治极化等问题日益显现,在实现和发展现代化道路上矛盾重重,如何解决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矛盾是各国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对如何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回答。“两个结合”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重要论断,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人文关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力量。

(三)为引领人类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两个结合”正是在中国百年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指南,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科学的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各国在实践探索中更加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回答时代、世界和人民之问的科学指南。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不仅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各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科学指导和经验借鉴。一方面,通过借鉴“两个结合”的科学理论使各国在面临发展问题时能够立足本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自身发展谋篇布局;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过程中散发着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世界,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思想智慧。“两个结合”的科学思想为世界各国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方法,世界各国可以充分借鉴“两个结合”的思想智慧,以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将马克思主义和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为自身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四、结语

“两个结合”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其在推进伟大实践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引领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两个结合”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丰富的历史经验以及具体的实践路径。在实践探索中,“两个结合”的科学思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了中国力量,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