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线思维对“四有”好老师的思考
2023-02-23朱许强李兴娥
朱许强,李兴娥
(宁夏师范学院 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宁夏 固原 756099)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即“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新期待与新要求。但在教师的日常对话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四有’是对好老师的要求,一般老师很难达到!”就“老师”与“好老师”而言,“老师”是所有从事教育教学的专门人员,“好老师”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四有”仅是对“好老师”的标准要求,对广大的“老师”群体而言是难以达到的或者说是过高的要求?对这一问题的厘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底线思维的理论意蕴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底线思维”:“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底线思维”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其文化渊源、哲学意蕴、学理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等方面均得到充分而又深刻的论述,并达成共识,即底线思维是指客观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审慎而又积极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底线思维的文化源起
“底线思维”的提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明的“魂”。王郅强等人通过对文化历史的寻根,认为:求稳是底线思维的内在心理需求,忧患是底线思维的意识前提,务实是底线思维的动力来源,预防是底线思维的行动导向,禁忌是底线思维的文化前身。[2]也即是说,中国的文明形态是根植于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相对安稳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造就了“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乡土观念与传统民族心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浓厚的忧患意识,这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源起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开始思索天人关系的产物,它直接萌发于殷亡商兴的现实政治剧变”[3]。忧患意识不仅成为历代帝王对如何稳固政权的忧虑,也成为知识分子面对动荡的社会与变幻无常的人间所怀有的责任感与危机感。这种责任感与危机感通常又转化为遵循自然规律,效法天地,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务实精神,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动力来源。正如《易经》中所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尽量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预防危机与化解各类风险。要预防和化解风险则意味着人们的行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存在各种敬畏和禁忌。事实上,“禁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中,由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借助象征符号使之成为社会成员代代相传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4]。禁忌是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敬畏与崇拜,可通过约束自身的意识与行为,寻求本体性的安全。总之,底线思维虽孕育于中国传统文明,但又超越于传统文明,具有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
(二)底线思维的哲学意蕴
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汲取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不断完善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再丰富。底线思维不仅是一种具有“精准性、批判性与积极性”[5]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战略艺术[6],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智慧和方法论价值的体现。一是底线思维契合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它揭示了在任何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是底线思维体现量变质变的辩证法原理,在一定时期内,事物是动态发展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促成事物本质的改变,即达到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是底线思维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唯物史观。也即是说,“底线思维内在彰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7]。
(三)底线思维的教育意涵
底线思维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战略艺术,具有丰富的教育意涵。首先,底线思维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也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根本途径;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次,底线思维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所做出的防范。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结构得以重塑。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后,继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奋斗目标的关键在教育。因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8],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最后,底线思维也体现了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走向人才资源强国,对原创性人才缺乏的极度忧虑。时代越是向前发展,国家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就越发强烈,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就越是迫切,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四有”的内涵及其动态生成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因此,依据教师发展的内部规律,以“四有”为标准培养师资队伍是扎根中国大地,举办具有社会主义底色教育的根本方向。
(一)“四有”的内涵
首先,理想信念是教师从教的根本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怀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仰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其从教的根本立场。其次,道德情操是教师从教的品质保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聚焦于人生境界的提升,最终体现为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再次,扎实学识是教师从教的根本基础。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勤勉的教学态度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渊博的学识、视野开阔、充满智慧、锐意创新是教师“传道”的基础。最后,仁爱之心是教师从教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教育和引导学生应该充满爱心和信任;爱是引导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智慧的金钥匙,也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的前提和保证。
对于一个人或教师而言,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体的。信是人之所信、德是人之德、识是人之识、爱是人之爱;离开人,信、德、识、爱将无所依存。信、德、识、爱又是人之魂,人无信、无德、无识、无爱则不成其为“人”。也即是说,教师只有具备了“四有”的立场、品质、知识与灵魂,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支撑起学习型社会对终身学习体系的需求,才能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四有”好老师队伍的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是由教师成长的内部规律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老师“四有”品质的动态生成
“四有”以简洁深刻、高屋建瓴的意涵揭示了教师应具备的好品质,其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探究的过程,呈现出基础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一方面,“四有”是高质量完成教师工作任务的基础与前提。从事教育这一专门职业工作,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其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工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主导作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而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就是教师必须具有“四有”品质。教师只有具备“四有”品质,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四有”的层次性是对教师成长内部规律的反映。理想信念是对“人为什么活着”和“人应该怎样活着”的终极追问,是根植于文化,决定于遵循客观规律的理性品质,演绎于不同时代、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其发展呈现从个人理想到社会理想,从近期理想到长远理想的层次与递进过程。道德情操是依靠社会舆论、习惯和良心评价善恶的标准,是一个人品德、气节及反映其人生境界高低的内核,可分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体现为私德和公德两个层次,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邻里、同事及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公德是国家及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知识是实践经验或实践活动的认知成果,具有三层意涵:一是用文字、数字与图表等呈现的显性的知识符号, 表现为概念、命题与理论;二是知识得以创生所运用的方法、思想与思维;三是驱动人进行知识创生的价值旨趣。[9]因此,知识并不表现为相互孤立的事实或概念,而是由核心概念所联结并且不断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简言之,知识学习是从符号、概念到运用,再到创生的过程。仁爱是仁德与爱心,其发展是从爱自己,到爱他人,是教师践行人生使命的精神源泉。因此,“四有”的层次性反映了教师发展的内部规律,教师的成长过程,究其实质就是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不断形成、动态发展、完善和提升的过程。
三、“四有”是教师从业的底线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10]从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来看,经历了从兼职到专职,从专职到专业的发展历程。这一专门职业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必须达到的“底线标准”和不得逾越的“红线”。因为没有“底线”就会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偏离方向,无视课程标准的规范性要求,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无序,无法保证学生成才成人的质量。
(一)“四有”是对教师“专业人”身份的标识
从教师的职业价值看,教师肩负传播人类文明、传递社会价值、开发学生潜能和升华人生价值的职能。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播优秀的人类文明。教师没有扎实的学识则不足以丰富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更谈不上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次,教师受国家委托,对学习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学校教育,使学习者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坚守“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根本立场,必须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追求美好人生,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师生才能共同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充盈的人生价值,而这一价值的实现正是“四有”对教师应具备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的体现。
(二)“四有”是对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态度的规范要求
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具有价值性、伦理性、复杂性、教育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教育思想,如要素主义、进步主义等,因不同的哲学立场、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在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理解。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就势必要求其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价值和理想信念的引导。换言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教育性原则,以爱学生、爱教育事业为灵魂,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师的角色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知识体系的组织者、共生关系的对话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不断发展的学习者。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要求教师要通过学习持续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完善知识结构,磨砺思想品格,积淀人文底蕴,提升整体素质,才能满足课程育人、教学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新要求。
(三)“四有”是教师应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
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四有”就是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而划定的基本底线,是对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的明确。“四有”既是对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的基本遵循,也是党和国家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一方面,“四有”要求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站在其职业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的位置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理想和民族梦想的关系,集聚奋斗力量,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另一方面,“四有”的提出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制定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对以前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条红线”“红七条”等师德底线的继承和发展。换言之,“四有”既是对教师从事职业的最低要求和教师必须遵守的、不可触碰的底线,还是对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四、“四有”是党和人民对好老师的期望与评价标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11]因此,以“四有”为评价标准,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一)“四有”是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
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树人”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回答的是人性之德和时代之德,即“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12]。所谓立德树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进教材、进课堂,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立德树人任务需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但学校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教师是通过“课程育人、教学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和管理育人”[13]等途径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最为关键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要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厚植爱国情怀,做到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关键是要发挥具有“四有”好品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4]。
(二)“四有”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具有基础性、主导性和全局性的“民生工程”,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与诉求,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首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想信念。追求人民满意,回应人民的期待,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是教师进行教育变革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教师受国家委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以“人民”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处理好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认真落实教师交流、轮岗走教、支教等多种形式,办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尽力缩小教育发展差距,培养好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其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情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孔子也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是学生眼中的楷模,教师只有用模范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情操引领和规范学生的心灵,才能塑造出具有好品格,有公德、明大德的学生。学生的成人成才不仅使自身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更能让“人民”感到满意。再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扎实学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传道”的基本前提,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开阔,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时代的新挑战,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才能培养出知识丰富、视野宽广、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让人民满意的国家栋梁。最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对“人民”有仁爱之心。教师的仁爱之心是尊重学生个性、宽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以及理解学生的好品质,有爱才有责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启迪学生打开知识的智慧之门,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四有”是新时期对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制约,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以“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并将这些指标与绩效工资和职称晋升挂钩,背离了教师评价的初心与使命。简言之,“五唯”评价既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也忽视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15]。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既明晰了新时代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构建了教师评价的内容体系,是对教师评价的正本清源。
“四有”标准不仅可以扭转“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为科学评价教师指明了“评价的方向,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政府、学校、学生评价的转变,进而优化教育评价生态”[16]。首先,理想信念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与立场,是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理解和贯彻落实。因此,教师评价的重点在于看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投入、科学研究及开展培养学生的各类活动中,是否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其言论与行动是否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其次,道德情操是教师素养的基础底色,在教师评价中,应明确教师个体在日常行为、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规范等私德方面,是否真正符合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的形象与修养;在公德方面,主要评价教师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和教育学生,不违背、不触碰道德底线,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再次,扎实学识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因此评价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是否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看教师能否依据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合作探索等实践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校长、教师、同事、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结合教师自主发展、进修培训、校本研修、教研活动的参与程度,形成综合评价教师能力的指标。最后,热爱学生既是教师工作的一种态度,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一种科学的育人观和人才观的体现。仁爱之心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重点在于评价教师对待学生是否有爱心、真心和耐心,能够公平而无差别、无歧视地对待和教育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教师能否平等、友爱、公正地对待同事和学生家长,友善处理班级管理、家长之间以及同事之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家、校、社育人共同体。
总之,从底线思维的视角看,“四有”既是所有教师从业的“底线”,也是对教师为学、为事、为人统一的高要求,更是党和人民对构建心怀“国之大者”、立德树人能者和社会尊者这样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大先生”队伍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