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观视域下大学外语课程“讲中国故事”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2023-02-23谢梅,李俊
谢 梅,李 俊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1]如何在以讲授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大学外语课程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承担起大学外语课程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为祖国育才的责任,使得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值得所有高校外语教师重视的问题。外语界学人近两年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外语课程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其中杨华、崔琳琳、孙曙光等学者指出将讲述中国故事融入到外语课程教学中是外语思政课程的实现途径之一。的确,作为大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群体之一,大学外语教师在培育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中国故事讲述能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是中西文化的讲授者、传播者,更是大学生文化取向观的引导者,承担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在外语课程中强化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创新外语课程内容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着紧密的关联。
一、讲述中国故事是维系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国家安全需要全面加强”[2]。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灵魂,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价值,才能保障本国文化免遭来自外部文化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但身处全球化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其中的一些文化糟粕和毒瘤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有些发达国家推崇的消费文化、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等文化价值观对我国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造成了冲击与困惑。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造就了国家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事实,使得各国文化也相应地被划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前者对后者明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还产生了诸多跨国连锁大公司,这些全球连锁企业在与欠发达国家贸易和交往时,也在以各种途径不断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这对欠发达国家的本土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伦理观都带来了影响。可以说,文化安全渗透于世界各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不安全有可能导致国家的不安全。
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他们价值观、文化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只有加强文化价值观的引导,方能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存制度及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感。大学生群体具有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普遍特征,但同时他们也缺乏一些必要的甄别辨识能力。如何使得大学生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继承、坚守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避免盲目追随异国文化,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恰当地指导和示范。作为大学学习时长和学生覆盖面最广的课程之一,大学外语课程必须也必然要守好本土文化价值传播和引领的责任田。据了解,当前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大学外语课程的周学时均在2-4学时之间,开设时长均为2.5学期。大学外语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在这门课程中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20 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明确提出人文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属性,“大学英语课程培育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3]。从《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外语课程是以构建文化认同为导向的教育活动,其中不仅囊括世界各地文化因子,也包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因子,只有坚持和贯彻这样的教育导向才能确保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和得体交流。大学外语课程教学中如何完成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发挥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其中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中增设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对各种文化进行充分的互动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如今高校面对的学生群体几乎都出生于2000年之后,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立志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意识,不仅关系到这群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故事的深入了解,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文化立场,更是具有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性意义。
二、当前大学外语课程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为摸清大学外语课程开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情况,了解大学外语教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对于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意愿、障碍和意义等方面的认知情况,笔者以云南在昆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以发放问卷调查和开展访谈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关于大学外语师生讲述中国故事开展情况的调研,共向师生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97份,最终有效问卷为986份。访谈专职大学外语教师37人,访谈大学生共60人。有效问卷中,学生问卷共917份。从学生所在年级来看,大一学生657人,大二学生260人。从学生性别来看,男生352人,女生565人。从学生专业来看,其涵盖范围较广,涉及物理、化学、新闻、文秘、经济、历史、思政、心理学等。从学生民族来看,汉族学生681人,少数民族学生236人。就学生生源地而言,省内生源学生774人,省外生源学生143人。另外,教师问卷共发放69份,收回69份,有效问卷69份。问卷及访谈的主要内容有:(1)外语课程中有必要开展中国故事讲述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2)当前您所在的班级是否开展了中国故事的讲述以及您的感受和评价;(3)您对中国故事讲述有兴趣吗?(4)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哪些能力或技能?(5)您觉得自身具备这些能力吗?如果不具备该如何提升这些能力?(6)您觉得外语课程如何才能有效开展中国故事讲述?(7)外语课程讲述中国故事与国家文化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外语教师和学生认可大学外语课程将知识技能转向文化价值的改革指导思路,大学外语教师和学生对于外语课堂中自觉融入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是基本认同的,也认为在外语课程中有必要融入思政元素。学生问卷中认同外语课程讲述中国故事的比例为83%,教师问卷中认同比例高达97.1%。但是师生都对于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优秀文化的能力情况表现出非常不自信。教师问卷中,非常自信、基本自信和不太自信的比例分别为14.5%、47.8%和37.7%。学生问卷中,非常自信、基本自信和不太自信的比例分别为5.6%、28.9%和65.5%。就讲述意愿、讲述能力和讲述途径几个层面来看,调查结果呈现出三个总体特点趋势;一是外语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了解较为零散碎片,对富有推广价值的文化符号或中国古今经典文集知识储备不足,“非常了解”的仅占15.9%,而不太了解或不确定的占比达到了61.7%;二是师生一致认可需要在大学外语课堂中加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视野,认为“非常认可”外语课程中讲述中国故事或中国文化的比例为82.6%,仅2.4%认为“没有必要”;三是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统计中,教师问卷中已经开展的占比为79.7%,学生问卷中已经开展的比例仅为31.6%。另外,学生问卷中,学生在普遍表示认同中国故事讲述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于外国文化的好奇及向往。大部分被访谈的学生都向往能有机会和外国友人进行深度交流学习,甚至渴望能有机会前往外国学习生活,以充分体验融入他们的文化。
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及访谈感受,笔者认为当下大学外语课程推进讲述中国故事内容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能够把中国文化教育信手拈来的师资力量相当匮乏。大部分大学外语教师在访谈中坦承自己中西文化对比及中国故事讲述的能力有限,很少有教师能够自我评价为兼具专业造诣及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通过调研得知,教师们表示授课难点在于自身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知识储备不够,对于有传播价值的中国故事的素材不注重收集,无法做到中西文化的精准对比分析。客观上讲,作为文化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核心渠道,大学外语课堂教育中中国故事讲述的缺席使得学生无法持久或自觉地在外语课程中得到价值教育。就原因而言,教师们多苦于每学期课时量巨大杂务较多,课外研究多局限于自身硕博期间所锁定的语言领域,寒暑假也较少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或中西文化对比方面的师资培训。众所周知,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人,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对于学生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大学外语教师对于中国故事讲述的精彩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外语教师讲述故事能力的匮乏直接导致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系统性地规划或实施中国故事讲述,课程学习中自然也就无法形成中国文化价值教育的氛围。
第二,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不够。学生也表示受限于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量,即便教师在课堂有意组织和设计中西文化对比的话题讨论时,自己也时常没有能力参与到讨论中。大学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源自初高中的历史和语文课程,中国故事主要是从网络中以碎片阅读的形式获取,并未进行深入了解或自觉挖掘。进入大学后,忙于专业学习和大量社会实践活动,压根没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细读和领悟传统文化。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都没有信心,更没有信心用英语来讲中国故事。同时,调研中还发现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部分同学对中西文化冲突、中外文化价值取向的辨析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对外交流工作。部分同学还提出中西文化异同比较和讲述中国故事是外语专业学生的任务,与自己的关联度不大。有同学坦承外语老师曾试图在课堂中组织中国传统文化讲述或鼓励学生分享中国故事,但是同学们反映这些内容过于空洞、抽象,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的实用价值不大,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回应。
第三,主观上部分大学外语教师观念相对滞后,未能充分意识到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的新任务和新机遇。部分老师课堂教学思路还是以西方文学文化为主体的模式,课堂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讲解教材内容,完成教材文本中的句子、语法和词汇的分析,向学生译介外国文学、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的经典著作。殊不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外语课堂呼吁的是世界眼光和全球对话中的话语权。当前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新使命已经由培育学生的外语技能转型为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发展新成果向外传播。
三、大学外语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
在大学外语课程中提升大学生的中国故事讲述能力及传播本土优秀文化的意愿事关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夯实,事关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事关整个国家的文化安全。在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教授的描述里,理想的外语课程应该是“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到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4]。因此,针对调研呈现出的当前高校大学外语课程中开展中国故事讲述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国家出台的课程思政指导思想,以及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提出以下路径以强化外语课程中讲述中国故事的成效。
第一,重构大学生外语学习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讲好中国故事和推介中国文化是自己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自觉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历史责任。新时代的外语课程培养的绝不仅仅是能读英文文献、写英语学术文章的人才,而是要培育“政治素质过硬、语言能力突出、掌握文学文化经典,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家竞争的人才”[5]。正如刘建达所言,外语课程需要“鼓励学生结合英语学习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发展战略”[6]。只有学生在跨学科研究中探索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熟悉外语的语言规律,致力于构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派和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为重任,方能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力。以大学外语课堂中经常讨论的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为例,很多老师会先从ecology或environmentalism这些词入手,延展到西方生态主义的发展历史,或介绍一些西方文学作品中众多书写人和自然关系的作家作品。但是,鲜少有老师会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和阐述。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生态哲学思想已在中国出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些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名句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待生态、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当今的中国对于环境和气候相关问题也同样有着敏锐和清晰的认知,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当今中国并不是口号和愿望,而是正在一步步实践中实现的行动。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中国召开的大事件,向学生进一步讲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实线等,更重要的是把课堂内所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友人进行讲述和传递。在反复多次的类似文化对比和中国故事讲述中,让学生从思维认知、国际文化知识、中国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做好准备,使其意识到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时,自觉筑牢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格局。
第二,更新大学外语教学定位目标,培养和扶持兼具深厚传统文化素养和外语专业研究能力的师资团队。针对调查和访谈中大量教师坦承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不够的现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出长效的培育和扶持机制,提升和打造教师这一方面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好更自然地将中国故事和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正如初良龙所言,“新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有研究,而且要对教育有研究”[7]。只有教师素养提升后,才能够形成对中国故事和传统文化的科学判断,才能够融通国内和国外的话语体系和文化异同,融合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讲中国故事的方式,应该让学生们愿意听、听得见和听得懂和感受到”。只有学生认同这种方式,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在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想讲中国故事、能讲中国故事和讲好中国故事,进而完成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师生的良性互动达成后,才有可能在课堂内打造文化价值教育的氛围,形成对学生价值观的熏陶。正如晋桂清所言,“在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即大学外语教师要在思想觉悟上做学生的表率”[8]。当前的大学外语课程现状是因部分大学外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导致讲述中国故事面临着主流价值引领和突圈破壁的难题。解决的根本策略就是加强整体大学外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助推其开展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教育,为培育走向未来世界并具有中国文化推广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打下基础。
第三,创新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的媒介。互联网时代,要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互联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互联网不仅可以更广泛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更重要的是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中国故事讲述的创作之中,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抖音、播客、微信、微博等自媒体途径讲述及传播中国故事,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更新讲述方式和途径,让中国故事活起来。当今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传统文化,早已无需面对面的线下场景或机会。在互联网时代,跨时空交流早已成为生活常态。00后的学生们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娴熟地利用互联网获取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或传播信息是学生擅长并乐意尝试的事情。在老师的指导下,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发挥学生团队的力量,提前策划和组织,让学生拍摄、讨论和撰写中国故事和中国优秀文化。比如,中国过春节的传统对于很多老外也并不是完全陌生,但他们只是从书本中得知中国人过春节就是要吃团圆饭、发红包、贴窗花对联、穿红色新衣服等,却并未深刻意识到这些文化现象背后所传递的中国文化。针对这种情况,00后的学生们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短视频制作能力,通过自制小视频让中国的春节习俗生动起来,让春节折射出的中国文化活起来。比如鼓励不同生源地学生讨论和分享各地春节风俗的异同,并自拍或搜集已有视频材料,配上英文文案及配音进行讲解。也可以在教室内现场拍摄同学们有关中国人“团聚”情结的集体心理或春节文化的讨论,后期对视频进行整理和编辑,打造一个个精品英文小视频。新时代的大学生基本都具备录制短视频的条件和能力,青年学生们从来就不缺创造力和创意点,只要利用活动和项目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学生进行项目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学生能够做出的作品往往会超出老师的事前期待值。借助自媒体传播便捷的巨大优势,日常的外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每次录制3-5分钟的短视频,来讲述趣闻轶事、展示当地风土人情或推介家乡特产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力量,达到以真实、自然又生动的方式对外传播中国的人和事,展示这些人和事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生活智慧,传递这些身边故事的当代意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自制短视频与正式英文演讲是有区别的,因此故事的选材、内容、文案、拍摄视角都需要具有可理解性或可接受性,换句话说,中国故事的叙述风格应该是介于正式英语与非正式口语之间,以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第四,开发优秀的校本教材,建设课程资源数据库。在访谈中,有学生提出不论是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中,遇到介绍本土风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时候,感觉自己对这些本土故事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挫败其自信心。要是能在全国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之外,本土能开发一套“用英语讲述云南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教材,将会极大帮助他们讲述本土的人文景观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针对这一需求,教师们也有类似的愿望,并认为这些方面资源的匮乏是当前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市场上四六级考试、西方历史文化的教材或专著非常多,但是很难获取优秀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语教材,更是缺乏高质量的讲述本土风土人情的校本教材。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学校和教师应该推动对已有课程资源的共享,尽早建立起讲述中国故事的视频数据库,或者讲述中国故事案例库,甚至优秀的教学视频录课的资源库,这样就能聚广大教师之合力,组织相关活动的征集和评选活动,提供大量的可借鉴资源,打造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熏陶场域。
第五,改变当前大学外语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访谈得知,当前云南高校外语课程大多采取期末试卷测试为主,口语和网络自主学习为辅的考察评价方式,而且卷面考试占据了总评成绩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自制生活小视频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热情,学校考核方式需要开放化和多元化,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视频制作的内容及其完成度进行考评学生,强化学生讲述中国故事视频拍摄的过程性管理和及时指导。比如每学期之始,老师就可以把讲述中国故事的任务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题。学期前半段要求学生确定拍摄选题,阅读和搜集相关素材。学期中提交视频的主要内容及文案初稿,及时讨论并给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拍摄内容。学期后半段,督促学生拍摄视频,配上字幕,完成文案配音,完成后期剪辑,提交最终的作品。最后,期末指定时间在班级内进行展播,组建学生陪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分,最后由全体学生评选出最佳十个作品。只有援引诸如此类的灵活、开放考核评价方式,方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投入度,使外语学习从被动考试转向主动创作。
处于为党为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前沿战线的大学外语课程,始终不能忽视文化安全的问题,必须在文化融合并存的趋势下充分融入中华优秀文化进课堂,激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兴趣,塑造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的价值观。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以课程思政纲要为指导,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网络信息,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在课程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推介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产品,是传播中国故事之需。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事关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夯实,事关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事关整个国家的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