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2-23张志勇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冷链运输农产品

张志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山东作为全国农业加工与交易大省,其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产品冷链设备尚未普及,配送体系尚未完善,区域分布尚不均衡等。在此背景下,研究提出加快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落实中央意见要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界定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性

1.冷链物流对象具有产品的特定性

一般情形下,冷链物流业务是对有一定温度要求的食品提供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适应低温条件为基础,保证及提高农产品或食品质量品质为目的,物流对象具有特定性要求。

2.冷链物流技术对链条整体的先进性要求高

要保证现代农产品的竞争力,优质农产品在物流阶段中要一直处在最佳温度情况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中保持优质的鲜活度,这对现代农产品的物流条件要求十分严苛,需要有强大的冷链设备、冷藏企业设施作保障,从生产到分销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畅通都会造成整个流程的破坏。

3.冷链物流对链条整体的设备标准要求高

农产品在常温条件下往往无法长时间储存,需要冷藏技术来解决冷冻食品供需问题,所以,完善的保鲜技术和冷链的技术设备也是关键因素。

4.冷链物流品质对链条整体的保障性要求高

提升食品价值,满足消费者的购物愿望,从各方面考虑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以及提高商品价值都应是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不管是新技术的难度还是投资力度都高于普通运输,对链条整体的保障性要求高。

5.冷链物流主体对链条整体的协调性要求高

据有关研究机构提供的统计资料证明,技术领先的冷链物流技术设备与装置承受的生产成本负担和冷链产品成本运行负担都相当大,生产成本中有75%以上用在了冷链物流配送上。同时,因为冷链物流产品的时效性显著,冷链运作始终跟能耗成本密切相关,因而,对冷链物流中每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要求高,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具有协调性,才能保证链条整体的稳定运作。这就要求冷链运输物流系统不仅要有独立运营主体,还要能与其他交通运输主体高效协同,因此,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业规则对于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协调性十分关键。

二、当前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利于实现生产和消费的高效衔接、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质量”意识日益增强,而民众对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对于食物的选择方面,与以前仅仅要求温饱的标准不同,如今安全性、多样性、新鲜度等已成为人们在选择食物时综合考虑因素,这就为冷链物流产业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了一定空间,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化运营。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日益增加,加速发展现代农产品冷链运输物流已成为保证现代农产品质量、提升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发展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已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物流的主要途径,能适应客户需要,有利于实现生产和消费的高效衔接。

(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将冷链配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市和乡镇中心区域下沉,可以畅通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释放农村涉冷农产品消费潜力,与此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冷链相关工作岗位。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通过推动农业初加工、精深加工的提档与转型,并开展农业仓储保鲜冷链配送,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全价值链,把就业机会尽可能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另一方面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立足农村资源,丰富农村功能,挖掘农村的多元价值,推动发展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直播带货、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提供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中国在生鲜农业生产上拥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冷链技术发展落后,目前中国蔬菜、果品出口额只占世界总产值的2%,而其中80%均为初级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并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日益提升的进口农产品备案登记标准,相关品质、技术标准以及绿色壁垒等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出口的主要阻碍。通过加速发展农产品冷链运输配送,可以提升中国出口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从而冲破国际贸易障碍,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一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得到应用。冰冻食品物流车辆设备更加智能,GPS、RFID技术等设备应用更加广泛,对冷冻物流温度进行了即时监测,对物流过程实施追溯,对货物质量实施了动态控制。美国冰冻食品物流公司均配备了完善的安全控制和自动喷淋等设备,采用了完善的装备配置和人才调配,向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冷冻商品物流服务。二是在整个物流过程采用高资质检测,严格规范监管。把产品的检验检疫都交给大连锁公司来完成,这是目前全美冷冻商品物流的另一个优势。

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一是重视冷链运输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天津市充分借助物联网、集装化、信息化等科技平台,推进了天津的冷链运输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冷链运输物流高效率运作、有效链接,把天津市建设成中国北方的国际冷链货运配送基地和环渤海地区的国际冷冻商品交易中心。二是重视冷链物流枢纽节点体系建设。江苏省根据“全国核心冷链物流平台+产销冷链集合服务中心+两端冷链物流系统”三个冷链配送中心节点格局的总体需求,有效利用全国的立体交通网络,结合江苏冷链产业布局、商品流通和进出口方向,构建“两横三纵”冷链物流通道,重点打造“5+8+N”的冷链物流枢纽节点体系,推动形成产销有效对接、城乡全面覆盖、国内国际畅通的冷链物流网络。

四、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快速发展,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冷链商品运输近年来在中国发展得很快,已成为农业的一个主要分支,而农业冷链商品运输物流及配送系统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山东省各地相继把加强农业冷链产品运输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各地农业冷链运输配送市场需求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烈,行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农业冷链商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2.冷链物流一体化观念逐渐增强,产供销联合加快

山东省正在探索改革冷冻食品物流配送的经营体制,通过“基地+食品加工公司”“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形式,并在城市建立“基地+物流配送管理中心”,逐步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冷冻食品物流服务及配送系统,进一步拓展冷冻食品配送业务的覆盖范围。

3.冷链的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信息化、智能化是提升冷链运输管理水平的关键。山东省农产品冷链运输物流的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技术装备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今后发展中,要发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冷链运输物流领域的重要作用,积极建立全国冷链运输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大数据与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冷链运输物流公共信息资源[1]。积极建立全国冷链运输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农村移动互联网,积极推广应用条码、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农村移动运输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帮助农村中小企业加速开展信息化建设。

4.第三方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服务灵活度不足

第三方冷链的配送业务成长较为缓慢。目前,服务网络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限制了冷链物流配送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另外,第三方冷藏产品物流配送成本费用和产品损耗率也较高。

5.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在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建设冷冻食品物流产业园区的进程大大加速,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农产品龙头企业,这为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

冷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空间布局不合理。因为地区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均衡,城乡之间以及各个层次城市的经济差距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冷库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很不平衡。目前比较好的设施主要布局在济南、临沂这些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但是在山东省中西部、北部地区拥有量相对较少。

2.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滞后

第一,目前的设施低温库较多,但是高温库总量较少。从特种仓储的功能性特点来分析,储藏肉食类的库房较多,而储藏果蔬类的库房总量较少。从特殊仓储的管理方式来分析,县城周围经营性的仓储管理水平很好,而农业基地的物流加工型仓储较少,用作一般短期普通储备的库房总量多,具备批发、物流和加工作用的库房很少[2]。现有冷藏库房较多的是适合于肉禽冷冻或冷藏的低温冷库,但高温冷库供需缺口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新鲜果品蔬菜等需要相对集中的时节,高温冷库的供需矛盾变得十分突出。

第二,冷库设施变老陈旧维护成本费用昂贵。山东省冷库发展速度与冷库制冷技术并不对等,不少刚建成的冷库设计标准化、建筑智能化程度较低,造成建筑能耗过大且农产品质量也没有保证,而且历年的冷藏库大修保养成本比较高昂。

3.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首先,对全程低温的概念理解不够。例如对部分农作物不能实行田间预冷,即使在运送途中采用冷藏车,也仍然会降低农副产品的质量,外部看起来毫无问题,但内部已经出现了劣变。其次,部分公司为降低冷链运输的成本,间断性的启闭制冷系统,导致冷链运输中断。再次,由于冷链配套设备不完善,在运输的整个流程中,没法做到全程冷链。例如,当冷冻车没法开到冷库中时,从冷冻车的停放地到冷库这段距离内,就发生了冷链间断。类似的问题还经常出现在生产地与冷冻运输车、销售点和冷冻运输车辆之间的衔接上。

4.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

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缺少统一规划,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物流公司智能化水平落后,并且上下游间智能化水平差异很大,出现数据断层,数据交流的便捷度与适时性受限。缺乏联运物流计划布局,各环节缺乏规划设计,发生情况后无法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失误。

5.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短缺

专门技术人才资源匮乏是制约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一定比例的经营管理者缺乏冷链运输物流从业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任职资格,也未进行过专业系统的有关冷链运输物流专业知识学习,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服务管理水平无法有效提升。二是目前山东省冷链管理领域的工作者大多专业起点低,缺乏专业培训,整体服务能力较难获得提升。

五、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布局

一是建设冷链物流加工和集散基地,优化空间布局。以居民对新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带动为中心,有效运用现代物流园区和枢纽园区的辐射力,加速在山东重要城市济南、青岛、临沂等地重点布局现代冷链物流园区和冷链商品交易中心。在济南都市圈谋划和布局一批冷链加工厂与交易点,促进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和冷链物流生产业务的协同发展;在青岛布局系列国际冷链节点、建立海上运输及冷链信息网络平台,推动高档冷链物流配送商品的进出口;借助全省丰厚的新鲜农作物资源,逐步建立依托产品协会细分的冷链物流生产与集散平台:选择寿光蔬菜、冠县鸭梨、章丘大葱、烟台苹果、平阴玫瑰、文祖花椒和各高速沿线重要的蔬菜及高附加值的特色蔬菜、果品基地建立冷链配送服务中心;在临沂等区域打造肉类冷链配送服务中心[3]。

二是合理配置冷链节点,重视地理位置的选择,完成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在物流节点、枢纽城市、优势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冷链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冷链汇集。根据山东省农产品发展特点和国际冷链产业分布特点,建立果蔬、肉制品、乳制品以及医药品为大宗商品的全球冷链网。济南建成肉食、水产品、乳品聚集中心和医药类商品冷链配送中心,青岛建成水产品、肉类陆海聚集中心,临沂建成蔬菜、果品、肉类聚集中心,潍坊市建成果蔬、肉类海洋聚集中心,增强农产品辐射能力。在重要节点上,打通全省涉冷商品的交易环节,以全链格局完善“集散基地+集配管理中心+采供站点”三个节点冷链的配送服务网络。以“首末一公里”配送原则作指引,绕城高速沿途区域建立“近城而不进城”的销区冷链集配区,建立符合生鲜品质量要求及普通群众需求的采购点[4]。大中城市加速建立城乡居民食用果蔬生鲜的运输、分拨、末端配送及冷链运输配送系统,并推行“全程不倒筐”的配送,强化末端跟踪监管,以提高城市食用冷链运输服务与食品安全保障的水平。推进城市冷链前置仓、移动冷柜仓库、智能冰冻食品自助售卖机等“最后一公里”的冷链系统建成和使用,并指导在有要求的居住居民小区做好生鲜投递箱、社区物流点建立等工作。

(二)提升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交通运输效率

一是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冷链物流低碳运行。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农业冷链运输及物流技术设备的研发能力,建设农业冷链物流质量检验中心,提高农业冷链物流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能力,吸纳发达国家最领先的农业冷链货运及物流技术设备,提升冷库智能化能力,向更加专业化网络化低碳化道路发展。

二是完善冷链物流链条网络,提升冷链物流交通运输效率。山东省农产品结构多样,需要科学规划,优化农产品运输方式,不断完善“铁、公、机、港”交通综合运输网,做好基础运输配套工作,紧密运输网络结合,形成多种运输方式齐头并进、区域运输协调、内畅外联的物流通道。着重对冷链运输物流设施实施升级建设,围绕着山东冷链运输物流设施建设重点集中于济南、临沂等大中型都市的特殊性,各乡、镇之间缺少冷链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问题,完成与多式联运枢纽建设相配套的铁路、公路、航道等集散物流道路工程,真正达到货物流通的无缝连接。

(三)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第三方冷链服务公司之间的协作配合和共享,完成低温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配送、监管和检测以及电子商务的整体服务工作,提高配送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更加高效、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更加优质。

二是推动互联网直销模式创新,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化经营水平。以电子商务配送为服务重点,努力促进生鲜商品的网络直销方式发展,促进线上线下互补式的整合发展。推进冷冻食品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互动融合,完善食品全产业链的结构,形成冷冻食品物流与制造业融合的生态圈。完善并创新“冷链物流+业态发展与成长平台”等新生态、新场景。与商业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强战略协同,有效衔接上游制造与终端消费,为顾客提供集中生产、流通加工、共同物流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引导冷链物流公司运用大数据挖掘消费能力、赋能上下游产品,提升精细化销售与个性化供应链服务,从整体上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化经营水平。

(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一是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物流网络服务平台。有规划、有步骤地加强冷冻食品物流配送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农业信息化平台在冷冻食品配送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建立集中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并通过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传输有关数据,包括订单数据、发货信息、配送过程跟踪、服务质量评估、售后服务等[5]。农业信息平台同时还能够进行交易清算、检验检疫、税务监督检查等业务。围绕冷链运输交易的全程监测跟踪,在获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引进第三方服务,提升行业信息能力,为行业需求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数字化监管,促进全省冷冻食品配送行业规范良性发展。目前,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有着很强烈的信息不对称,非常容易造成供需失调,造成农产品的滞销或售价虚高,冷冻食品配送和电子化监管的缺失也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严重侵害农民和消费者权益。利用数字化技术,并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研究和运用,对农业质量与安全信息进行即时监测,从而完成对农业冷链产品的生产物流质量的全面流程化、精细化、日常化监管,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升。

(五)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学科培养结构。鼓励在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重点职业院校中设立与冷链物流有关专门业,着力培育在冷链产品与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体系设计、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与组织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引导高校深入对接产业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冷冻食品物流后续人才培养。健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冷冻食品物流人才培养制度。深入开展全方位、宽领域交流合作,培育具备世界眼光和全球企业运营实践的高素质冷冻食品物流人才。

二是完善专业技能的训练体系。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与冷冻食品物流关联公司、行业协会,采取基地实习、订单班、新型学徒制培训、顶岗实习和共建企业院校等方法,加强冷冻食品物流人员实际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引导高校、行业协会分级分类开办冷冻食品物流培训项目,推动从业者技能创新和能力提高。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人员,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冷链运输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