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的干预效果

2023-02-23田晶晶董玉梅何莉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

田晶晶 董玉梅 何莉

【摘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 2021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观察组70例(接受常规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70例(接受常规干预)。所有患者连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临床症状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身心状态及社会功能、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医师沟通、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点个数、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SR、CRP、RF等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减轻骨关节的损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高质量生活的恢复。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5--04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关节出现慢性、进行性破坏,病情具有反复、致残率较高等特点,无特异性疗法,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关节肿痛、畸形,严重者甚至丧失运动功能,影响患者的工作家庭等日常生活。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在0.4%,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1]。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关节疼痛较其他疾病明显,因此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重大伤害。在疾病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的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延续性护理是对院内护理的延伸,是将延续性思维作为基础,结合疾病预后、患者心理状态等内容,在患者出院后为其提供院外护理指导,进而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2-3]。本研究采用临床对比实验,观察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2020年4月- 2021年8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0例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4]: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其他免疫疾病者;对治疗药物有不良反应者等。根据组间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伦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地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即对患者生命体征加以监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能给患者提供相应的能量,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易于消化的食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攻克疾病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身心护理,视患者如至亲,予以帮助与关怀。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为患者建立档案,通过掌握患者的疾病症状、病因及诱因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措施;在住院期间,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出院前指导与电话随访,进行院内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重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认知能力、受教程度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与困难,耐心解决。对负面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主动倾听患者心声,并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开解,同时指导亲属参与护理,帮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可根据医嘱适当予以镇静药物,以促进情绪平复,并联合心理师,制定心理康复计划表。

(2)疼痛护理:出院前就疼痛相关内容向患者进行宣教,同时告知其如何居家自行缓解疼痛,降低患者由于盲目的应对疼痛,发生错误操作;告知患者疼痛是正常现象,通过相关措施能够得到缓解,因此不必过度紧张、焦虑;若疼痛较严重,可根据医嘱使用塞来昔布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针对不良反应而采取措施,避免患者对药物作用产生怀疑;此外,在患者疼痛时,指导其可以听音乐、看电视、放松肌肉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降低因疼痛导致的心理相关的障碍。

(3)功能锻炼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改善关节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期间,适当的功能锻炼十分关键。进行锻炼之前,首先对风湿病变和病灶附近组织进行2min左右的按摩。肩关节:先向前伸展双手5~10s,然后将双手向上伸举,让双臂垂直于地面,时间保持5~10s,之后将手臂自由下垂至肩并保持双臂在同一直线,维持时间在8~10s,最后双手向前合拢然后平伸,循环此动作,一组10次,每日做2组。肘关节:交替前伸和屈曲,并使左右两关节的活动度最大,每次5min左右,2~3次/d。腕关节:通过主动、缓慢旋转两侧腕关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5圈,每次5min左右,2~3次/d。膝关节:平卧,进行被动或自主的屈伸运动,每次5min左右,2~3次/d;或坐于床缘,将双腿自然下垂并使两脚悬空,进行钟摆运動,每次5min左右,2~3次/d。掌指关节锻炼方法:在患者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从远端、近端、掌指依次进行关节的屈曲。对两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进行干预,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

1.3  观察指标

(1)健康管理能力:使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5]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健康管理能力,包括医师沟通(15分)、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30分)、运动锻炼(24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2)临床症状:包括干预前后关节压痛个数、疼痛评分及晨僵时间,其中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6]评估,总分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剧烈。

(3)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后,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7]作为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各项总分均为100分,最终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4)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干预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ml,其中2ml抗凝后,采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另2ml离心(以3000r/min的速率离心10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和RF水平。

1.4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包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的医师沟通、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关节压痛个数、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关节压痛个数、疼痛评分、晨僵时间均减少或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ESR、CRP、RF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ESR、CRP、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R、CRP、RF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且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措施,减轻临床反应、降低此疾病复发是当前治疗的目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进展与治疗疾病控制行为低下密切相关,出院后患者缺乏相关医护人员的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加上患者自身自律性低,运动功能锻炼的方法不当均可导致康复不佳[8]。常规护理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能解决大多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需求,但患者出院后,护理服务也会相应终止,导致整体治疗效果减弱[9]。

延续性护理属于整体护理的有机部分,是现代住院护理的延伸,可通过多样的随访,让患者在出院后能够获得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持续获得高质量护理服务,避免病情的反复,减少再住院的情况[10]。延续性护理模式关注患者行为和情绪的非正常表现,并据此制定应对方案,使患者的身心状态以及社会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自我护理的能动性在疾病时发生时能够在主动发挥。患者通过肢体锻炼,刺激机体产生生物电,从而促进钙离子的沉淀,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本研究显示,实施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医师沟通、运动锻炼、心理功能、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压痛点个数、疼痛评分结果、晨僵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的炎患者在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当中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关节压痛、疼痛、晨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类风湿因子可以反映骨性关节炎的损伤程度,其数值升高,表示关节的炎性损伤程度和范围均有所增加,同时伴有关节的功能受限,往往表示预后较差;CRP可通过结合细胞壁C多糖增进机体炎性反应,对关节造成损害; ESR是对红细胞沉降速率的表现,沉降速度增加,表明患者病情加重。延续性护理在健康宣教、电话随访,患者普遍意识到了关节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从而通过科学、规范、合理地进行关节锻炼的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诱因。此外,功能锻炼护理是一项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了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康复锻炼等内容,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受累情况,促进关节功能恢复[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SR、CRP、RF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类风湿关节 炎患者在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可有效抑制骨破坏。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模式及干预模式能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关节损害,并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王涛,李志军.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170-171.

[2]  曹丹.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8):120-122.

[3]  吴冬梅,童宗武,朱桂华,等.2010年欧洲风湿病联盟和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45-1548.

[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4):242-251.

[5]  张玉芹,张小丽,李玉英,等.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16-3718.

[6]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273.

[7]  李小姣.反馈式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9):1579-1581.

[8]  连芬萍,司霞,张百灵.护理门诊结合微信平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683-685.

[9]  吴培玉,李碧香,黄文婷,等.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6):1219-1223.

[10] 黄映华,张伟勇,郭粉莲.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5):4461-4463.

[11] 钱鑫,赵智明,张蓓蓓,等.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药材,2018,41(5):1226-1228.

[12] 龐亮亮,李丹.延续性功能锻炼指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13(10):778-782.

[2022-10-20收稿]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