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2023-02-23张晓菊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张晓菊 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可对资产处置与使用等过程加以控制,盘活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为提升国有企业发展稳定性,应积极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深入分析该管理工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构建相对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率,保障资产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进行开发,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浇筑良好基础。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基本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产生变化,使得国有企业愈加注重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自身工作思路加以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提升问题解决效率,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满足企业发展需求[1]。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应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优化资产结构,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国有企业的性质呈现一定的特殊性。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对国家与人民的权益加以保护,使得企业发展愈加稳定健康。当前,为提升企业与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适应程度,应注重对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降低资产流失概率,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应构建全过程资产管理体系,对资产的整个业务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实现盈利目标的同时,推动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社会进步提供助力,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二、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价值
(一)有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在国有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提升国有资产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资产产能,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纵观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国有资产的支持,资产是企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应提升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优化管理内容,保障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建设,提高资产利用率,使得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盘活闲置资产,充分激发资产的活力[2]。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降低资产流失概率,使得企业具备更高的生产力,对国有企业的价值加以凸显,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为提升国有企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其应明确资产是自身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提升资产利用率,拓宽企业发展渠道,使得企业具备更多的经济来源,及时处置无效资产,降低企业在无效资产中的投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市场地位,为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会对时代发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时代发展需求为依据,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建设,提升企业发展速率,使得企业发展呈现与时俱进性特征,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高比重[3]。此外,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其产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生产力,实现企业全面发展目标,构建资产、效益、生产力的循环链,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高地位,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三)对国有资本的强大要求加以满足
国有企业的强大,有助于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同时,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有助于企业发展速率的提高,对我国发展需求进行满足,提高国有资本。此外,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拓宽企业经济来源渠道,为国有资本的提高提供助力,助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资产管理时存在的难点
(一)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相应的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凭。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仍存在一定问题,制定的管理制度亟须完善,使得国有资产出现闲置现象,资产利用率不高,制约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国资监管部门的支持。若国资监管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未对国有资产管理手段进行详细规定,使得部分企业仍是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资产管理手段呈现一定滞后性特征,与时代发展的适应程度随之降低,制约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若国资监管部门未对资产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对相应管理人员的约束力会随之减弱,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建立的管理责任机制完善性不足,未将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管理问题,易导致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4]。另外,部分国有企业将自身发展重点集中于资产投资方面,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相应管理制度制定中的投入不足,仅是对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进行照搬,未根据自身资产实际发展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加大国有资产流失概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二)落实程度亟须提高
部分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仍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将自身目光集中于眼前利益,对沉淀资产的利用不足,不利于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首先,部分企业对企业资本投资活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未对投资回报率进行深入分析,仅是计算短期回报利率,未充分考虑投资的长远发展,资产的价值可能有所下降[5]。其次,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未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仅是以原有经验为依据,未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其计算的投资回报率可靠性不足,准确性有所欠缺,难以为资产的合理配置提供支持。最后,部分企业将资产管理重点集中于资金管理方面,对实物的重视程度不高,未对实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实物资产配置合理性有所欠缺,入账工作及时性不足,无法盘活闲置资产,固定资产转换率较低,加大国有资产流失概率。
(三)管理意识尚待提升
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若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管理成效难以得到显著提升,使得该管理工作逐渐趋于形式化。首先,部分企业管理层将自身目光集中于当前发展利益,未立足于长远未来对企业加以规划,对企业资产运转效率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资产管理工作,仅是扩增资产数量与规模,如采购大量的资产、投资建造厂房等,但未对此类资产进行盘活与应用,资产利用率不高,甚至可能出现资产闲置现象,不利于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其次,部分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未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的激励制度完善性不足,企业员工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员工主人翁意识较为缺乏,使命感较为薄弱,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推进[6]。最后,部分管理者责任意识有所欠缺,未对原有的账务问题进行处理,对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不足,加大资产管理遗留问题的影响力度。此外,部分企业未对资产管理模式加以创新,管理模式单一性较高,难以对资产价值进行有效评估,加大资产流失概率。
(四)信息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国有企业为提升资产管理成效,愈加注重对相应软件系统的引进,加大软件系统的开发力度,提升软件系统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管理流程的公开性建设,保证管理过程的透明性,提升管理精确性,提高管理质量,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对企业资产情况加以呈现。然而,部分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仍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未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人工的利用率较高,过于依赖人力,加大人为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管理效率得不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对资产实物进行管理时,对条形码等技术的引进不足,难以将资产实物与账目一一对应,账实符合程度较低,不利于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部分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对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资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需处理的数据相对庞大,数据处理成效难以满足相应资产管理要求,资产管理的价值难以凸显。
四、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建设离不开相应制度的支持。故而,企业应在管理制度制定与改进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提升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的符合程度,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工作的价值。一方面,应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资产管理目标,制定适宜的资产管理制度,保证该制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7]。另一方面,应深入分析企业当前所具备的内部资源,并以此为依据,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对资产管理相关人力资源加以优化,使其充分明确自身职责,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资产管理质量。此外,企业应注重责任机制的建立,将资产管理相关职能详细划分到个人,并辅以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管理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加大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度,使其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开展工作,推动资产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的明确,提升资产管理成效。
(二)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资产管理速率,提升管理成效,为企业发展打下牢固根基。首先,应注重对先进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愈加精准,提高工作效率,对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贯穿整个资产应用流程,如资产采购与处置等环节,提升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应对射频技术进行利用,并将条形码技术纳入其中,提升对资产信息的了解程度,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动态监管体系,保证资产相关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资产清查工作的进行提供支持。最后,应构建相应的台账,提升账面与实际的符合程度,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三)加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为保障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国有企业应积极开展监督工作,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保障各项制度的实施,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促进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应以资产管理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考虑资产管理目标与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对监管机制加以调整,保证该机制的与时俱进性,提升该监管机制与资产管理的适应程度,必要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对专业人员加以引进,提升监督队伍建设水平,借助于教育培训等手段,强化监管队伍的职责素养,提升其专业能力,并保证该部门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效用,为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督导与支持。其次,应加大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遵循相应的流程开展管理工作,避免资产闲置现象的出现,推动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8]。最后,应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整个资产管理过程进行评估,保证该评估体系的公正性与透明性,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奖惩依据,提升资产管理成效。
(四)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关乎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企业进步具有密切联系,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企业应提升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重点,加大在该管理工作中的投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首先,应建立资产管理第一负责人,引进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负责人,由其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保证管理职能的详细划分,促进管理职责的明确,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对资产管理情况加以掌握,提升资产管理效率[9]。其次,应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分工处理,使得相关人员充分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对自身工作内容与义务等具有清晰认知,让其在相应岗位上发光发热,对人才的潜能进行激发。最后,应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细化,保证管理程序的清晰性,为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助力,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价值,提升企业发展速度,助推国有经济的提升。
五、结语
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对国有资产的强大要求加以满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故而,国有企业应提升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对资产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创新资产管理手段,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大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提升资产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价值,对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加以维护,使得国有企业呈现健康高效的发展态势。